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楼主: 只爱河边草

今凭何道破天机——《黄帝内经》才是真正的无上的神功秘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3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4-4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河邊草兄每每開板都是大哉問阿!(不過大家似乎都對中醫比較有興趣,這算不算有些小歪樓阿@@?)

由於對中醫無資質也欠機緣深入其中,裡邊的技術活著實不敢妄言,我只能就思想的角度來表述所得聞的些許內容,這樣縱多錯漏之處,或許還不至於錯得太離譜,望各方家海涵。

首先,竊以為,討論學說大要,似是以學說最頂層之菁華來討論為宜,就如同不應以某宗教出了一些歪瓜劣棗,就視其最高之思想理念為邪說異端,動輒以此攻之,抑或是如同宋朝、希臘等文明雖武功不盛而亡,但無損其文明頂端之成就與對人類整體文明之貢獻,所謂不以人廢言,或亦如是。

再者,現代人對傳統醫學系統在接受與理解上,本身就有所窒礙,畢竟,當近世西學東漸以來,大家從小所受的教育,對世界的理解、認識論早已是用西方原子論所發展出的系統取代了傳統的氣論(或一般泛稱的陰陽五行之說),在此情況下,要放下腦中已建構的認識論,重新不帶有色眼光的去審視、體會不同認識論所架構的傳統醫學,畢竟有些奢求,(更不用談各種流派或是似是而非的見解充斥干擾了腦中對此學之既定印象),以此認識論視之,不科學的評價,自然就應孕而生,但又因其能存在有其必然之價值,也易於陷入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泥淖中,因為這是根本上的系統不兼容(當然,嚴格說是還沒有哪位大德能幫忙打個相容性補丁)。

以我個人的認知來說,任何事物、學說、理論、思想,其出現、存在、乃至消逝,均有其道理,也許不一定合於我們所認知的理,但相較於真理的浩瀚,我們自認掌握的已知,本來就相對的淺薄,不合於我們認知的道既然能存在,也只能證明:那不過是另一條同歸之殊途罷了。就像是科學史上有名的光的性質爭議,粒子說跟波動說雙方都沒錯,只是也並不全對而已(至少就目前公論之波粒二向性來看暫且是如此),中西醫之別,也非無此可能。

若然,則本就不以所謂的科學為發展宗旨之概念,奈何必以科學為論斷之依歸?即便以科學的態度審視之,最多似乎也只能說明是否符合科學,但科學本身並非真理,過份執著恐將無異於另一種迷信?若以科學、理性來看待宗教,而必然將採取正信之態度,對科學本身似乎也可如此看待。

(以上其實是題外話,雖然因為表達能力欠佳,顯得有些過份冗長無序……)

回歸正題,以對自身極限掌控來界定武學,那麼醫學、修身養性之法、或是性功命功之修練均可視之為寶典,因為都屬於對自身奧秘探索之學,其內在思想和建立之架構對行於外的武術技巧這些末節來說,的確是具指導性的綱領大要,如同人們對各種事物的哲思或幻想,往往也是科學發展的目標,其實就武家俗諺來講,也常有醫武不分家之說,即便到現在,台灣也有很多跌打損傷的中醫館是掛國術館的牌子(內地就不是很確定,不過類似文化應該多少還是找得到,像是少林寺傳承的醫藥之學即為一例),或謂窮文富武,其實也有部分原因是真要學武需要的資金(各種輔助藥材、器具)並不算低。

可是,越是古代的文明,其文明發展中,克服自然以營生之需求特徵就越明顯,所以除非經歷浩劫而使文明中斷,或是認為該項知識已不符所需,不然在掌握前人傳承之下,在最頂端的文明菁華,似應只會越來越貼合環境發展所需而更顯精進,以目前所知之三代景況,也似乎並無讓傳統醫學傳承中斷之因,是否古人發展必然遠勝,恐待商榷。

至於所舉莊周、奧義書等內容,解釋版本較多,所知有限,不敢妄臆,恐需留待高人。

[ 本帖最后由 大中祥符 于 2011-4-6 07:16 编辑 ]
发表于 2011-4-4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7# 的帖子

大中兄高明
发表于 2011-4-5 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帖子,自动进入了最上面的置顶

那个置顶是流动的,大家的好帖轮流上。
发表于 2011-4-8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中祥符兄所言高明。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就猜测大中祥符是台胞呢

声明一点:武功就是对自身体能的极限掌控这句话原出自论坛网友大中祥符之口!
发表于 2011-4-8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1# 的帖子

原來真的是上次那篇討論的
難怪這麼眼熟阿
发表于 2011-4-8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现代西方科学界最推崇被我们所弃掉的佛学和道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统一场论都和佛道之学相通。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曾有一部著作名为《物理学之道》,就将大乘佛法中华严宗的缘起无尽境界、禅宗和道学的天人合一境界和量子力学中的量子世界的秩序等等做了对比。中国科大前校长、现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有一篇演讲名为《物理学步入禅境》亦对此有很好的阐发,各位高手不妨参考。
    南怀瑾大师开示曰:科学家中有很多是佛菩萨的化身,以科学的方式教化众生的。
发表于 2011-4-8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文化分为七大宗门:儒、道、佛、巫、医、武、术,虽有远近之分,然皆入道之门,医即国医也(没有中医,只有国医),武即修武入道之法,少林寺即最典型代表,李小龙哲学境界亦极高,因其由武入道也,术士中也有高人,也有善士,只是一般人不识耳。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所谓的国医与中医有何区别

原帖由 shaolinpai 于 2011-4-8 18:22 发表
中国文化分为七大宗门:儒、道、佛、巫、医、武、术,虽有远近之分,然皆入道之门,医即国医也(没有中医,只有国医),武即修武入道之法,少林寺即最典型代表,李小龙哲学境界亦极高,因其由武入道也,术士中也有高 ...

中医是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但其实藏象经络原理却非我国独家专利,印度古籍中亦有关于人体经络的记载,另外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国已有非常发达的解剖学医道,很多古老医书中记载的外科手术放在现代都很困难。令人费解的是,中医却弃之不用,另辟蹊径。

另外不知少林兄所言的巫文化、术文化所指何如?弱弱的问一句:像“神仙索”属于哪类?巫?术?
发表于 2011-4-8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巫并非邪道,而是一种方便,可以治病等;术即江湖上秘术也,生辰八字、紫微斗数、奇门遁甲、六壬大 法等皆是。
的确,藏密修行也有脉络。
中医不解剖,因为黄帝这等大医都是修行人,内自证经络,了了分明,藏密的大师不用解剖,自己非常明了经络的分布,修行必修经脉,尤其是中脉,因此脉为命脉。凡夫命脉不通畅,故智慧也难以开发,道家也讲性命双修,也是由修命而悟性。佛、道、国医极为渊深,非此道中人或所明不深者皆以此为神秘矣。
发表于 2011-4-9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说的是,牛顿,爱因斯坦最终都信奉了上帝,难道是他们一生的败笔?他们只是发现了上帝创造的规律而已,万有引力是哪来的?是上帝给的!相对论自宇宙存在起就是存在的,依然是上帝创造的,人类就算活100岁,在茫茫宇宙看来不过1秒钟都不到,在上帝眼里,地球不过是颗灰尘罢了,说不定整个宇宙都只是上帝的丢在垃圾桶里的一个废弃的瓶子。
发表于 2011-4-10 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中,大中,

繁体字,偶看不明白啊
发表于 2011-4-10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8# 的帖子

下个360极速之类自带翻译的浏览器就OK了
发表于 2011-4-11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侠客行公子是学中医的,中医是以「精、气、神」及「阴阳」、「五行」学说作为理论基础,
应该听过中医「五诊」论:先天「神」+  后天「望、闻、问、切」
古代大夫看病还满重视病人先天体质的寒暖燥湿,再透过「望、闻、问、切」,观察经络关节及气血津液的变化,
再以八纲 (阴、阳;表、裡;虚、实;寒、热) 作为辨证的纲领,来判断邪正的消长。(这里的邪是指不正常)
对体内不平衡状态决定採拟「扶 or 抑」、「调候」、「通关」等对策,
再以中药处方、针灸、食疗、推拿、气功、拔罐、刮痧....等各种治疗方法,
使体内阴阳调和、五行顺遂,人体小宇宙平衡状态,达到治病的疗效。
而中国古代养生之道也是着重人体的小宇宙配合整个天地的大宇宙运转,所以才有子午流柱的理论。
子午流柱是古代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与人体12条经脉是对应的。
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会有兴有衰,恰与子平学的十二运精神相似,
公子应知道人体的五脏各代表中国五行的其中一个元素,所谓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的原理便是从此而来。
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也是打坐最有效益的时辰之一。
还有出家人很强调很重视「过午不食」,也就是说过了午时(11~13) 还没吃午餐的话,就禁止进食。
这些都可以看出古代养生之道的理论系统,听过"  胆有多清,脑有多清 " 这句话吧 ?

在此跟您略微交流这一部分 -  先天「神」
在中医所学的部分,有关病人先天体质的寒暖燥湿,不知有没有哪些方法可以判断得出来?
因中医非在下专业领域,只是对古代养生之道略有涉猎,希望透过讨论增进彼此见识...
不过关于每个人先天体质的寒暖燥湿,在下只知道一种方法可判断。

[ 本帖最后由 赵镜 于 2011-4-12 00:09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网

金庸迷QQ群:48569383  |  站方邮箱: jinyong@jyjh.cn

Copyright © 2004-201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4-28 13:07 , Processed in 0.026851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