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楼主: 寒雪牵魂箫

《明代散文名篇集粹》(325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2-4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夏梅说.(明)钟惺


 
  
  梅之冷,易知也,然亦有极热之侯。冬春冰雪,繁花粲粲,雅欲争赴,此其极热时也。三、四、五月,累累其实,和风甘雨之所加,而梅始冷矣。花实俱往,时维朱夏[1],叶干相守,与烈日争,而梅之冷极矣。故夫看梅与咏梅者,未有于无花之时者也。
  张谓《官舍早梅》诗所咏者,花之终,实之始也。咏梅而及于实,斯已难矣,况叶乎?梅至于叶,而过时久矣。廷尉董崇相官南都,在告[2],有夏梅诗,始及于叶。何者?舍叶无所谓夏梅也。予为梅感此谊,属同志者和焉,而为图卷以赠之。
  夫世固有处极冷之时之地,而名实之权在焉。巧者乘间赴之,有名实之得,而又无赴热之讥,此趋梅于冬春冰雪者之人也,乃真附热者也。荀真为热之所在,虽与地之极冷,而有所必辩焉。此咏夏梅也。
  
  注释:
  [1]朱夏:《尔雅.释天》:“夏为朱明。”故称夏季为“朱夏”。[2]“廷尉董崇相”二名:董崇相,名应举,福建人,时任南京大理寺丞,故沿古称谓这廷尉。廷尉,汉时为九卿之一,掌刑狱。南都,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南京为南都。在告,古代官员在家休假。
 楼主| 发表于 2008-2-4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仙岩.(明)王思任


 
  
  泉石之奇,皆泉石之聪明强有力所自致者。泉不安于泉,跃而为瀑布。石梁曰:“吾以之为惊河,吾以为狎雷,而我其雄哉!”大龙湫曰:“夫匡氏之子[2],九华之生,将起而角之,焉用此壁立为?夫不有空行,而天吊者耶?”仙岩曰:“是诬其祖矣,戴鼎盛以席垂成,胡不起家自奋发也。”
  于是乎有仙岩之瀑,瀑不他借,赖从己腹中出,如千百火树,笑吐银花,突如其来,烟呼雪喊,鼓动铁乱鍧[3]。人相对,止见口张口翕,必欲相闻,则更语之或帖而附耳。对瀑为泽润亭,予友王季中辄浮大白叫何如[4],捉予臂轰饮以敌之。而山人王硕卿、年家子吴聚伯、吴闳仲[5],俱侈其喉作笑语[6]。而瀑以为侮予,遂盛气相加,腥风恶雨,扑人旋舞,且呼且逼,似不欲寓人一瞬者。予曰:“子毋然,我劝尔杯酒,三秋月,还当著故绢衣,向君从容食白粥也。”季中语之曰:“山阴道上人,其言咄咄,吾辈一日东道主”。于是雨渐撤而瀑怒稍戢[7]。
  入仙岩洞,观所谓梅雨潭者,飞沫溅流,此地必无晴日,一洞射风,口紧腹胀,予吻袖而下,偶为苔滑,一决其袖,而气吸不得呼,几为禁绝。老人病人,断不可作此观矣。傍洞壁出喷玉矶,忍睨之,则回涡杳眩,万斛明珠拔山捣下也。急走上,而葛衫眼眼粟寒,须发是根,俱为雾云泚尽。
  于是仍登愕想之:岩名仙,谓曾此有仙飞去,雪寒月冷。力量在八素之上[8],方广以罗汉,此以仙,仙佛了不异人意矣。亭前一树蒨甚[9],而不免为当户之兰,季中力勅僧即克之,青眼不妨顿白[10]。季中言振玉亭上有三皇井、黄帝池、雷潭、龙漆黑,更奇邃清远。而足不能谄目,雨又甚,愿以异日。相携择石齿,窥通玄洞。洞可达梅雨潭,望之窈窕,而为水所壮据。转翠微径,酌流觞亭。奔泉驿酒如浪,不可少待,不能胜,遂走憩莲亭,托远公以避难,亭下池可方亩,玉蕊胎含,万衣簇碧。放馥时,绣作瀑花之布,满山荷韵,不知是泉香花香也。卧象与狮子二峰,斗积翠之胜,仿佛琼岛。石磴曲屈,泉从屋上经过,屋下俱是云碓[11]。乱绿浓寒,竹松都无语处,反有怪榕十丈,寄岩而产,遂拜嘉树之封。此下为虎溪寺,有慧光塔、陈止斋祠,有虎溪桥。虎溪不在此[12],而宋安禅师曾骑虎此出入,故得名。有“溪山第一坊”,是晦翁字[13]。寺境废而复起,永嘉王旸谷先生之力居多,先生即季中之父也。
  外史氏曰[14]:大罗山之南有二十六福地[15],其仙岩耶?王、谢能发明山水,先后永嘉,不少概见,何哉?吾闻之刘泾[16],仙鬼恶闻涕唾声,则力能秘吝之。不则沧桑未换,海若之所宫耳[17]。夫山水灵物也,其生长否泰各有时,褒姒之外有夷施,夷施之外复有飞燕[18],吾又恶知千载之下,仙岩之外,不以怅王、谢者而怅予也?
  
  
  注释:
  [1]仙岩:在浙江瑞安。[2]匡氏:指匡庐,即庐山。[3]鍧:钟鼓相杂之声。[4]浮大白:满饮大杯酒。白,酒杯。[5]年家子:科举时,称同年登科者的后辈为年家子。[6]侈其喉:放开喉咙。[7]戢:止息。[8]八素:道家称其至高境界,此处借指神仙。[9]蒨:茂盛。[10]“青眼”句:此言僧人态度由热情转冷淡。晋阮籍见凡俗人以白眼对之,见嵇康来访,对青眼。见《晋书.阮籍传》。[11]云碓:云堆。[12]虎溪不在此:虎溪在庐山,因惠远法师而得名,故云。[13]晦翁:朱熹号晦翁。[14]外史氏:作者自称。[15]大罗山:道教中仙山名。[16]刘泾:北宋人,与王安石同时,作文务为奇诡语。[17]海若:海神。若,海神名,见《庄子.秋水》。[18]褒姒:周幽王宠妃。夷施:即西施。飞燕:赵飞燕,汉成帝皇后。
 楼主| 发表于 2008-2-4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妣事略.(明)归有光


 
  
  先妣周孺人[2],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年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3]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4]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5]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入城则缉引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7]。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曝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8]。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9]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周氏家有羊狗痾[10]。舅母卒,四姨归顾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惟外祖与二舅存。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11]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子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注释:
  [1]先妣:亡母。妣,母,后只用于称亡母。《礼记.曲礼》:“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2]孺人:古代贵族、官吏之母或妻的封号,明代用以封赠七品官之妻。[3]期[jī基]:周年。[4]颦蹙[píncù贫促]:皱眉头。[5]姁[qú渠]姁:和蔼亲切。[6]缉纑:搓麻线。缉,析麻搓接成线;纑,麻缕。[7]问遗[wèi谓]:亲友相馈赠。[8]洒然:很有秩序。[9]《孝经》:书名,宣传封建孝道的儒家经典。[10]羊狗之痾[ē]:由家畜传染的疾病。痾,同“疴”。[11]学官:学校。
 楼主| 发表于 2008-2-4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县令丞簿史题名碑记.(明)边贡


 
  
  武乡吴侯令阳信[1],以最称。收令与丞与簿若史者之姓名若干人列之碑[2],而树之于其听政堂之东,时正德辛巳夏四月之望也[3]。
  顷之,村父老十数辈,长眉曳筇杖[4],聚观之,按其名而数焉。至某也,则瞿焉[5],曰:“是某也,真父母也。吾祖也,吾父也,尝事焉。吾赋税外无私征焉,吾举室休休焉[6]。吾儿时尚及见也。今安得斯人者来焉,为父母焉。”言已,则已慨焉,歔焉[7],啜啜焉[8],泣焉。咄而思焉[9],爪其姓名弗忍移焉[10],恍焉若聆厥咳焉,盖与坐斯人于县堂而跪且拜焉者无以异也。又数之曰:“某也,某也。”则众也漠焉,若弗闻焉。又数之至某也,某也,则曰:“是某也,三老役焉[11],某也者廷掾役焉[12],亦载名于斯也!”目以笑焉。又数之至某也,则出口唾焉,曰:“是吏而盗者也。”已,又瞋焉,怒焉,以杖戳焉,若将铲其名。
  无或以告野史氏[13]。野史氏喟焉,曰:“嘻!恶用是碑也乎哉!又恶用记乎哉!夫父老者之言斯尽矣。虽然,不可以不记也,亦不可以不碑也。使后之为令丞与簿若史者过而观焉,将问之父老曰:‘某循者乎?某良者乎?为若思也?某寻而常者乎?为若笑也?某酷者也?贪者也?为若怒焉者乎?’又思之曰:‘后之父老之指吾名也,将瞋焉乎?唾焉乎?漠焉而已乎?’盖问对之顷有感发焉,顾瞻之际有惩创焉[14],是侯之功也已。”
  侯名琦,字汝器,丁丑进士[15]。其心也直以恒,其守也正以固,其政也仁以明,有父母之道焉。征最以去,予固知后之父老之观斯碑者,将爪其姓名而思焉,泣焉,歔且慨焉,为之庙社以春秋焉,盖不止恍焉若坐其人于县堂而跪且拜焉而已也。
  
  
  注释:
  [1]武乡:今山西武乡县。阳信:今山东阳信县。[2]若:及,与。[3]正德辛巳: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望:农历十五日。[4]筇(qióng)杖:竹杖。筇,筇竹,可为杖,故杖也可称筇。[5]瞿(jù)焉:惊视的样子。[6]休休:安闲的样子。[7]歔(xū)焉:叹气的样子。[8]啜啜焉:哭泣抽噎的样子。[9]咄:表示惊诧的叹词。[10]爪:这里谓用手指指。[11]三老:古代掌教化的乡官。秦置乡三老,汉并置县三老、郡三老,帮助县令、丞、尉推行政令。[12]廷掾:县的佐吏。[13]野史氏:这里作者自谓。[14]顾瞻:观看。惩创:惩戒、警惕。[15]丁丑:明正德十二年(1517)。
  
  
  本文选自《华泉集》卷十四。吴琦为阳信县令时,将该县若干届县令、县丞、主簿、典史的名字刻在石碑上,树在听政堂东面,引起了父老的聚观与评议,他们对历届官吏作了态度鲜明的不同评价,从赞许到怒骂都有。作者对此甚为感慨,认为这样做对后世的官吏颇有警戒作用。同时表彰了吴琦的为人和政绩,肯定他将得到人民的爱戴和怀念。文章对村父老对历届官吏态度的描写,情态逼真,生动有致。文中大量运用“焉”、“也”等虚词,表达了说话者的神态与情绪,也是很突出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2-4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公墩记.(明)吴应箕


 
  
  相公墩在池州东湖中[1],支城五里而近。南唐汤悦未第时[2],读书于此,故以名也。墩延广不及十备,隆起不过数尺。从城上视,形为最下。然春夏水起,四面灏淼,而墩固突然其中。岁大水至于溢城郭,没堤梁,墩犹自若,相传与水浮沉者,所谓地肺也,当非妄语。墩故有寺,荒寂已久。万历间,蜀僧文石创精庐其上,至其徒有明上人者,益廓治之。高阁巍廊,垣街上接。又丛条森植,环宇左右。故墩之胜,遂为吾郡独绝。
  余游墩者,二十余年矣。岁至郡,则必过,过或信宿[3]。又假寓或淹至数月。雨晨月夕,登阁而望,水烟吞没,至不见涯际。指视郭屋,苍茫数点而已。又尝风日开霁,水波不兴,操舟而往,纵意所之,如人在空中飞行绝迹。至风起水涌,急而登岸,巨涛激于楹前,危桅指于檐隙。坐察声势,意恐身危。而钟磬之音,时相答也。其或水落烟寒,大雪偶作,杳无人迹。而墩如海外孤屿,在若有若无之间。故墩无西湖之艳治,其空澹过之;无洞庭彭蠡之险[4],有时能极其势。高不及培嵝[5],而有云崖石屋之幽,江天万里,举在眉睫。非习于墩者,举不能知。习墩者,固无如余也。一日,明僧请曰:“余岂独习墩者,使后世知池之有墩者,终以子也。”余感其言记之。
  
  
  注释:
  [1]池州:明代府名,辖境相当今安徽池州、青阳、东至等县地。[2]汤悦:本名殷崇义,池州秋浦人,后周时历官右仆射、司空。入宋因避太祖讳,改名汤悦。[3]信宿:连续住宿两天。[4]彭蠡:即今鄱阳湖,在今江西省,隋代以前称此湖为彭蠡。[5]培嵝,小土丘。也作“部娄”、“培[土娄]”。
  
  吴应箕(1594—1645),贵池人,字次尾。善今古文,文气横厉。有《楼山堂集》、《读书止观录》。
 楼主| 发表于 2008-2-4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项脊轩志.(明)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1),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2)。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选自《四部备要》本《震川先生集》[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0:08编辑过]
  
  
  注释:
  (1)太常公:指归有光祖母的祖父夏昶。昶字仲昭,昆山人,明成祖永乐进士,曾任太常寺卿。宣德:明宣宗年号(1426-1435)。(2)“蜀清“三句:《史记.货殖列传》:“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朱砂矿),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8:58编辑过]
  
  译文:
    项脊轩就是旧日的那间南阁子。面积只有一丈见方,容得下一个人居住。这是间历经百年的老屋,泥浆渗漏,由小孔滴下,积聚的雨水,透过缝隙直往下淌。我常想挪动一下桌子,但左看右看也没个可以安置的地方。屋子又是朝北的,照不进阳光,一过中午,室内就昏暗了。我略为修补,使它屋顶不漏,前面开了四扇窗,在庭院的四周筑起了围墙,用来挡住南射的阳光,借助阳光的反射,室内才透亮起来。又在庭院中栽种了兰花、桂花、竹子、树木,旧时的栏杆也因而增加了光彩。书籍放满了书架,大声吟诵,晏安自得,有时则默然端坐,外界的各种声音都听得见。可庭院中显得特别寂静,小鸟不时飞来啄食,有人来它也不飞走。十五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着半个墙面,桂树的投影,纷杂错落,随着风的吹拂,影子也在移动,舒缓轻盈,十分可爱。
    然而我居住在这里,可喜的事多,可悲的事也多。在这之前,庭院南北贯通,是个完整的院子。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以后,庭院内外开了许多小门,隔墙垒得到处都是。东家的狗冲着西家叫,来了客人得穿过厨房去吃饭,鸡都栖息在厅堂上。庭院中先是扎下篱笆,后又垒起了墙,一共变动了两次。我家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间屋里住过。她是已经去世的祖母的婢女,做过两代人的奶娘,我母亲生前待她很好。屋子西面和内室相连,母亲曾经来过,老婆婆常对我说:“那里,就是你母亲曾经站立过的地方。”她又说:“你姐姐在我的怀里,呱呱地哭着,娘听到哭声用手指敲敲房门说:‘女儿冷吗?是想吃东西吗?’我隔着门板应声回答”。话还没说完,我就哭了,老婆婆也哭了。我从儿童时代起,一直在这项脊轩中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对我说:“我的孩子,很久没见到你的人影了,为什么整天不声不响地待在这儿,像个女儿家呀!”等到离开的时候,用手关上房门,自言自语地说:“我家的人读书,很长时间不见成效了,这孩子的成功,那总是可以期待的吧!”一会儿,祖母拿着一块象笏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上朝的,将来你用得上它。”回想起这些往事陈迹,就像发生在昨天似的,叫人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项脊轩的东面,以前做过厨房,人们到那里去,要从轩前经过。我关上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凭脚步声辨别出行人。项脊轩共四次遭受火灾,却能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缘故。
    项脊生说:巴蜀地方有个名叫清的寡妇,她继承了丈夫留下的朱砂矿,采矿获利为天下第一,后来秦始皇筑“女怀清台”纪念她。刘备与曹操争夺天下,诸葛亮由务农出而建立勋业。当这两个人还待在不为人所知的偏僻角落时,世人又怎么能知道他们呢?我今天居住在这破旧的小屋里,却自得其乐,以为有奇景异致。如果有知道我这种境遇的人,恐怕会把我看作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吧!
    我写完了这篇志,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她时常来到项脊轩中,向我询问古代的事情,有时靠着桌子学写字。我妻回娘家看望父母,归来后转达她的小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有间阁子,为什么叫阁子呢?”又过了六年,我的妻子去世了,阁子也坏了,没有修理。又过了两年,我因久卧病榻,心情无聊,于是叫人再次修理了这间南阁子,式样与以前稍有不同。然而我以后大部分时间出门在外,不常在这里居住。
    庭院中有一棵枇杷树,是我的妻子在她去世那一年亲手栽种的,现在已经长得高大挺拔,像伞一样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2-4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洋.(明)王思任


 
  
  由恶溪登括苍[1],舟行一尺,水皆污也。天为山欺[2],水求石放[3],至小洋[4]而眼门一辟。
  吴闳仲送我,挈睿孺出船口,席坐引白[5],黄头郎以棹歌[6]赠之,低头呼卢[7],俄而惊视,各大叫,始知颜色不在人间也。又不知天上某某名何色,姑以人间所有者仿佛图之。
  落日含半规,如胭脂初从火出。溪西一带山,俱似鹦鹉绿,鸦背青,上有猩红云五千尺,开一大洞,逗出缥天,映水如绣铺赤玛瑙。
  日益曶[8],沙滩色如柔蓝懈白[9],对岸沙则芦花月影,忽忽不可辨识。山俱老瓜皮色。又有七八片碎剪鹅毛霞[10],俱黄金锦荔,堆出两朵云,居然晶透葡萄紫也。又有夜岚数层斗起,如鱼肚白,突入出炉银红中[11],金光煜煜[12]不定。盖是际,天地山川,云霞日彩,烘蒸郁衬,不知开此大染局作何制。意者,妒海蜃[13],凌阿闪[14],一漏卿丽[15]之华耶?将亦谓舟中之子,既有荡胸决眦[16]之解,尝试假尔以文章,使观其时变乎?何所遘之奇也!
  夫人间之色仅得其五,五色[17]互相用,衍至数十而止,焉有不可思议如此其错综幻变者!曩吾称名取类,亦自人间之物而色之耳,心未曾通,目未曾睹,不得不以所睹所通者,达之于口而告于人;然所谓仿佛图之,又安能仿佛以图其万一也!嗟呼,不观天地之富,岂知人间之贫哉!
  
  注释:
  [1]恶溪:亦名好溪,瓯江支流,源出大甕山。相传溪中多水怪,后遁去,故改恶溪为好溪。括苍:山名,绵亘于浙江丽水至临海一带。[2]天为山欺:形容山势高峻,直逼青天。[3]水求石放:形容江中乱石很多,水流纡曲前行,像是请求乱石放行。[4]小洋:恶溪的下游,在浙江青田县境内。[5]引白:犹言举杯。白,古时罚酒用的酒杯。[6]黄头郎:指船夫,以头著黄帽而称。汉代有黄头郎之官,掌管船舶行驶。棹(zhào照)歌:船夫行船时所唱的歌。[7]呼卢:即呼卢喝雉,古时的一种赌博。共五子,一面涂黑,画牛犊;一面涂白,画雉。掷子时若五子皆黑,即得彩,谓之“卢”,呼喊得“卢”,谓之呼卢。[8]曶(hū忽):天色昏暗。[9]柔蓝懈白:柔弱的蓝、白色,即浅蓝、灰白色。[10]鹅毛霞:指松软如鹅毛的云霞。[11]银红:即银朱,由水银和硫磺加热制成。此指夜雾中闪耀银光的红色。[12]煜(yù玉)煜:明亮貌。[13]海蜃(shèn慎):即海市蜃楼。因光线的折射作用出现于海上或沙漠上空的景物幻影。[14]阿闪:即阿閦(cù促),佛名,信在东方妙喜世界。此指佛的妙境。[15]卿:卿云,古时以为象征祥瑞的云气。卿丽,即美丽的彩云。[16]荡胸决眦:心胸荡漾,眼眶餐裂。杜甫《望岳》:“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17]五色:指青、黄、赤、黑、白。古人以此五色为正色。
 楼主| 发表于 2008-2-4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都县八阵图记.(明)杨慎


 
  
  诸葛武侯八阵图,在蜀者二:一在夔州之永安宫[1];一在新都之弥牟镇[2]。在夔者盖侯从先主伐吴,防守江路,行营布伍之遗制;新都为成都近郊,则其恒所讲武之场也。
  武侯之人品事业,前哲论之极详,不复剿同其说。独其八阵,有重可慨者。史谓侯推演兵法,作为八阵,咸得其要[3]。自令行师,更不覆败,深识兵机者所不能洞了。盖胜之于多算,而出之于万全,非借一于背城[4],而侥幸于深入也。
  惜乎!其方锐意以向中原,而溪蛮洞獠[5],左跳右跋[6],以裂其势。外寇方殷,内境自惫,使夫八阵之妙,不得加于二曹三马之枭敌[7],而乃止试于七纵七擒之孟获;天威神算,不聘于中原王者之区宇,而仅以服南中巴僰之偏方[8]。事机既已迟,精力又已亏,勇贾其余[9],师用其分,以为大举,譬之逐盗救火之家,挺刃决水犹恐不及,而内外仇贼,自相乘机胠箧助燎[10],则虽有倍人之知力[11],亦自无如之何。侯之不幸,势正类此。天之所坏,谁能支之。祚去炎汉[12],不待陨星而后知矣[13]。
  嗟乎!国之兴亡,天也。而千载之下,君子独遗恨于蜀汉之事者,非以武侯故耶?至其故垒遗墟,独为之爱惜不已,乃其忠义之激人,不独其法制伍之妙也。不然,则窦宪尝勒八阵以击匈奴[14],晋马隆用八阵以复凉州[15],是在侯前已有之,而后亦未尝亡也。功既有成,而后世犹罕所称述,况能传其遗迹至今乎?
  慎尝放舟过夔门[16],吊永安之宫,寻阵图之迹。惟时春初,水势正杀[17],自山上俯视,下百余丈,皆聚细石为之,凡八行六十四蕝[18]。土人言:夏水盛时,没在深渊,水落依然如故。在吾新都者,其地象城门四起,中列土垒,约高三尺。耕者或铲平之,经旬余复突出。此乃其精诚之贯,天之所支,而不可坏者,盖非独人爱惜之而已耳。
  庆阳韩君大之[19],以进士出宰吾邑,始至,拜侯之荒祠,次观遗垒,重有感焉。谓慎曰:“之罘篆锲[20],燕然铭石[21],蓺焉尔[22],人不足称也,爱其蓺者,不泯其迹,矧侯之地[23],而可忽诸?今阵图在夔者,有和叔铬孤之记[24],少陵东坡之诗[25],四方灼知,而此顾泯焉无所表识,往来者不轼26],樵牧者不禁,非缺欤?祠宇行当新之。阵图所在,欲伐石树道左[27],大书曰:‘诸葛武侯八阵图。’碑阴之辞,子宜为之。”
  夫崇贤存古,以示向往焉,循良事也;推表山川,考记往昔者,则史氏职也。遂书之使刻焉。
  
  
  注释:
  [1]永安宫:三国时蜀汉刘备所建立的宫殿,故址在今四川奉节县境。其地属夔州。刘备忿孙权袭关羽,率军伐吴。兵败还鱼腹,改称永安。[2]新都:今属四川。弥牟镇:据《明一统志》,弥牟镇在四川新都北三十里。[3]“史谓”三句: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驽,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4]借一于背城:语出《左传.成二年》:“请收合馀烬,背城借一。”谓背向自己的城池决一死战。[5]溪蛮洞獠:指以孟获为首的少数民族。刘备死后,孟获与建宁豪强雍闿起兵反蜀。建兴三年(225),诸葛亮南征,平雍闿,对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心服,誓不复反。[6]跋:踩,踏。[7]二曹:指魏国的曹操、曹丕。三马: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他们先后为魏国的领军统帅。[8]僰(bó):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名。[9]勇贾其余:即“贾其余勇”。《左传.成二年》:“欲勇者,贾余余勇。”[10]胠箧(qū qiè):从旁边撬开箱子。[11]知力:即“智力”。[12]炎汉:指汉代。汉自称以火德王,故称。[13]损星:指诸葛亮之死。《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注引《晋阳秋》:“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流,投于亮营 ,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14]窦宪尝勒八阵以击匈奴:事见《后汉书.窦宪传》。窦宪,字伯度,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外戚。他曾求击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令班固作《封燕然山铭》。《铭》中提及“勒以八阵,莅以威神”。[15]马隆用八阵以复凉州:事见《晋书.马隆传》。马隆,字孝兴,东平平陆(今山东东平东南)人。他以武威太守领兵征凉州树机能。“依八阵图作偏箱车,地广则鹿角车营,路狭则为木屋施于车上,且战且前”。[16]夔门:即瞿塘峡。因地当川东门户,故称。[17]杀:少。[18]蕝(jué):标志。[19]庆阳:在今甘肃省。[20]之罘(fú):在今山东烟台市北。秦始皇二十九年,东游,登之罘,刻石纪功。见《史记.秦始皇本纪》。[21]燕然铭石:见本篇注[14].[22]蓺(yì):通“艺”。[23]矫(shěn):况且。[24]和叔:未详。独孤:唐代独孤及有《风后八阵图记》,但所记非奉节之八阵图,待考。[25]少陵:唐代诗人杜甫,他有《八阵图》诗。东坡:宋代文学家苏轼,他有《八阵碛》诗。[26]轼:轩箱前扶手的横木。古人立乘,扶轼表示敬意。[27]树:立。
  
  本文选自《太史升庵全集》卷四。文章虽为新都县的八阵图作记,但与夔州永安宫的八阵图并提,双管齐下,相互呼应。全文紧紧围绕八阵图,发为感慨。孔明虽有高尚的人品事业,且有八阵图之妙,但没有机会用来对付强敌曹魏,反而在内外交困中失败了。但其八阵图遗迹,却能永留天地之间,为天人所共惜。此无他,在于人们怀念他的一片忠义之心而已。文章构思严密。善于叙事,边叙边议,说古吊今,不失为记叙文中的佳构。
 楼主| 发表于 2008-2-4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西厢序.(明)卓人月


 
  
  天下欢之日短,而悲之日长;生之日短,而死之日长,此定局也。且也欢必居悲前,死必在生后。今演剧者必始于穷愁泣别,而终于团圞宴笑。似乎悲极得欢,而欢后更无悲也;死中得生,而生后更无死也,岂不大谬耶!夫剧以风世[1],风莫大乎使人起于悲欢,而泊然于生死。生与欢,天之所以鸩人也[2],悲与死,天之所以玉人也[3],第如世之所演,当悲而犹不忘欢,处死而犹不忘生,是悲与死亦不足以玉人矣,又何风焉!崔莺莺之事以悲终[4],霍小玉之事以死终[5]。小说中如此者,不可以数计。乃何以王实甫、汤若士之慧业[6],而犹不能脱传奇之窠臼耶?
  余读其传,而慨然生世外之想;读其剧,而靡焉兴俗内之怀,其为风与否可知也。《紫钗记》犹与传合[7],其不合者止复苏一段耳,然犹存其意。《西厢》全不合传,若王实甫所作,犹存其意,至关汉卿续之[8],则本意全失矣。余所以更作《新西厢》也,段落悉本《会真》而合之以崔、郑墓碣[9],又旁证之以微之年谱[10]。不敢与董、王、陆、李诸家争衡[11],亦不敢蹈袭诸家片字。言之者无饰,闻之者足以叹息。盖崔之自言曰:“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也。”而微之自言曰:“天之尤物[12],不妖其身,必妖于人。”合二语可以蔽斯传矣。因其意而不失,则余之所为风也。
  
  
  注释:
  [1]风:教化,感化。[2]鸩:鸩毒。鸩鸟羽毛有毒,浸酒可致人死。[3]玉:玉成。[4]崔莺莺之事:唐元稹撰《会真记》,也叫《崔莺莺传》,写张生与崔莺莺恋爱,后来又抛弃了她。[5]霍小玉之事:霍小玉是唐传奇《霍小玉传》中的女主人公。霍小玉本霍王女,霍王死,改姓郑。通诗书,善音侓。与诗人李益约,后李益负约不往,因思成疾。有黄衫儿强挟益至,霍小玉见到李益。恸极而死。[6]王实甫:元代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作者。汤若士:即汤显祖,明代戏曲作家,著传奇《还魂记》(即《牡丹亭》)、《邯郸记》、《紫钗记》、《南柯记》等。慧业:佛教语,指人生来就具有智慧和机缘。[7]紫钗记:汤显祖据唐蒋防《霍小玉传》之事写成的传奇戏本,但情节不完全相同,只写到李益与霍小玉重逢而止。[8]关汉卿:元代大戏曲作家,作杂剧《窦娥冤》、《救风尘》等六十多种,明人谓杂剧《西厢记》第五本为关汉卿所续作。[9]崔、郑墓碣:崔氏、郑氏两家的墓碑。郑为崔莺莺之母姓。[10]微之:元稹的字。[11]董、王、陆、李:金董解元,元王实甫,明陆采、李日华,均为《西厢记》戏曲作家。[12]尤物:特出的人物,多指美貌的女子。
  
  卓人月,仁和人,字珂月。有《寤歌词》,独辟生面。但于宋人蕴藉处,不无快意欲尽之病云。
 楼主| 发表于 2008-2-4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邢布衣传.(明)文震孟


 
  
  邢蠢斋先生量[1],字用理,居葑城之东[2]。屋三间,青苔满壁,折铛败席[3],淡如也[4]。平生不娶,长日或不举火,闭户读书,惟啖餈饼一二而已[5]。佥宪陈公直道致政归[6],严峻不交一客,惟挟册就先生质疑[7],清淡竟日,不设汤茗[8]。吴文定公归自少宰[9],过访,叩其门。先生曰:“我方执爨[10],未有童子应门,奈何?”吴公乃假邻家木榻坐门外。良久,俟其终食乃进。先生清瘦如削,自经史释老方技[11],无不兼通,诗甚秀逸。郡守或请其诗,公曰:“古有采诗,无献诗。吾岂以为羔雉哉[12]?”因削其草[13]。门人朱存理仅收其遗数篇,存理字性甫,笃学善谈名理[14],读书杜户,称其师传,与同时朱凯尧民称两朱先生。邢参,字丽文,或云用理先生之族孙也。为人沉静有蕴藉[15],固而不陋[16]。居城市,贫无恒业[17],唯教授里中儿[18],以著述自娱,无所干请[19]。尝遇大雪,诸君往视之,则屋三角已垫,方坐其一角不渗者。相见,但诵所得佳句,绝无惨凛色也。早岁丧妻,终不再娶,优游以终。
  论曰:诗有之:“皎皎白驹,在彼空谷[20]。”又曰:“独寐寤言,永矢弗谖[21]。”此则幽人隐士之概也[22]。吴故饶[23],隐君子如邢先生清贞介特、流风穆如[24],彼其人岂以交陈佥事、吴少宰诸公为重耶?夫佥事少宰得交邢先生乃重也。空谷考槃,此为称矣[25]。性甫接先曹之典型[26],畅遗民之雅韵[27];丽文养和靖躁[28],汪汪德心[29],恬泊处约[30],皭然不滓[31],即非厥祖[32],乃肖孙枝矣[33]。
  
  注释:
  [1]蠢斋:邢量的别号[2]葑城:江苏吴县。[3]折铛(chēng):裂了缝的铁锅。[4]淡如:恬淡的样子。[5]餈(cí)饼:糍饼。江米蒸熟后捣碎做成的饼。[6]佥(qiān):佥事。官名。宪:对当官的人的尊称。致政:归还所执掌的权力。即辞官。[7]质疑:询问疑难问题。[8]汤茗:茶水。[9]少宰:官名。明时俗称吏部侍郎为少宰。[10]执爨(cuàn)此处指烧火做饭。[11]经史释老方技:经书、历史、佛教、道教、方术、各种技艺。[12]羔雉:羊羔、野鸡。[13]因削其草:于是删削了他的诗稿。[14]名理:名教、理学。[15]蕴藉:含蓄而不外露。[16]固而不陋:固执而不孤陋寡闻。[17]恒业:固定的产业。[18]里中儿:家乡的小孩。[19]干请:有所求而请托于人。[20]“皎皎”两句:语出《诗经.小雅.白驹》。此诗是为讽刺统治者不能任用贤人而作。白驹:指骑着白马的贤人。[21]“独寐”两句:语出《诗经.卫风.考槃》。此诗讽刺统治者不能任用贤人,使贤人隐居在偏僻的地方。寤言:醒来说话。矢:通“誓”,发誓。弗谖(xuān):不忘记。[22]概:风度、节操。[23]吴:江苏一带。饶:富饶。[24]清贞:清高有节操。介特:孤高,不随俗流。流风:遗风。穆如:严肃的样子。[25]“空谷”两句:用《白驹》《考槃》诗中的贤人隐士来比喻邢量,是很相称的。[26]先曹:先辈。[27]遗民:改朝换代后不仕新朝的人。[28]养和靖躁:颐养调合性情,平息躁气。[29]汪汪:形容人的气度宽弘。[30]恬泊处约;恬静淡泊、居处简约。[31]皭(jiào)然不滓:洁净而不被污染。[32]厥:他的。[33]肖:像。枝:枝系,分支。
  
  文震孟(1574—1636),字文起,别号湛持,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征明的曾孙。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中状元。明思宗崇祯初年官拜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死后谥文肃。著有《姑苏名贤小记》。
  本文选自《古今文综》第二十六册。文章通过具体事例,描述了布衣邢量淡泊自如的生活和孤傲不群的个性。此外还描写了邢量的学生朱存理和孙子邢参深受邢量风范影响的情况,更衬托出邢量不同寻常之处。作者对“幽人隐士”的情操表示了由衷的赞许。
 楼主| 发表于 2008-2-4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徐伯鹰《天目游诗记》序.(明)王思任


 
  
  尝欲佞吾目[1],每岁见一绝代丽人,每月见一种异书,每日见几处山水。逢阿堵举却[2],遇纱帽则逃入深竹,如此则目著吾面,不辱也。徐伯鹰铁脊万丈,突中时魔,大纛出镇[3],短后削归[4],绝无矜拂之意[5]。每至我草亭,谈谐索酒,玄对会稽千万峰,辄半响痴去。无何[6]。伯鹰出走,两月不晤,忽从天目言旋[7],以记绘其像,以诗绣其神;吾读之若瀑落冰壶,若霞飞鹤背,若半夜招提[8]。妙香清梵[9],梦魂犹冷;若坐我于老岩古壁之下,嚼梅蕊,嗅雪兰,时有山鸟赠舌;又若松风溪月,谡谡溶溶也[10]。伯鹰曰:“色易衰,书易倦,无斁无妒[11],世间惟山水。吾偶思天目,即抽胫诣之[12],以雨濛故,仅放只眼。”嗟乎!造物何常,人心不足。使当日生人之初,增设四眼,尽如苍颉[13],犹以为未供其观也;使人人而皆只眼,与玉垄分面称孤[14],则亦相安无越思矣。伯鹰曰:“然,吾第欲还我双眼[15]。所愿一眼如天,一眼如海。”问曰:“何须恁底睁大[16]?”曰:“不但看山水,亦看伊也[17]。”
  
  注释:
  [1]佞(nìng):逢迎讨好。此处是谐谑口气。[2]阿(ē)堵:即“阿堵物”,典见《世说新语.规箴》。代称钱。举:全,皆。却:推辞不受。[3]纛(dào):此指军中的大旗。[4]短后:衣的后幅较短,便于动作。军里指军衣。削(xuē)归:削迹而归,即隐居。[5]矜:自负贤能。拂(bì):通“弼”。辅正。也指辅佐之人。[6]无何:不久。[7]言:助词。无义。[8]招提:梵语。后用作寺院的别称。[9]梵:梵语音译词梵摩等略称,意为寂静、清静。[10]谡谡(sù):风声。溶溶:水盛。[11]斁(yì):厌弃。[12]胫:腿。诣:往,到。[13]苍颉:传说始创文字的人。[14]玉垄:道家语。指鼻。[15]第:但,且。[16]恁底:即“恁地“。如此。[17]伊:你。这句意思是:看你“只眼”的样子。
  
  
  本文选自《王季重十种》。王思任,自号谑庵,性好谐谑;其文章也“出言灵巧,与人谐谑,失口放言,略无忌惮”。(张岱《王谑庵先生传》)这篇为徐伯鹰诗文而作的序,就显示出这一特色。文章开篇就以谐谑的口气,列举如何使“目著吾面,不辱也”,表明了自己爱美人、爱异书、爱山水,却轻钱财、贱官职的个性。继而描写徐伯鹰与其性格相合的交往,并以一连串形象的比喻称许徐伯鹰天目的诗文。结尾仍以“目”为由头,引出二人相互戏谑之辞,令人哑然失笑。
 楼主| 发表于 2008-2-4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序《山歌》.(明)冯梦龙


 
  
  书契以来[1],代有歌谣,太史所陈[2],并称风雅[3],尚矣[4]。自楚骚唐律[5],争妍竞畅[6],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7],荐绅学士家不道也[8]。唯诗坛不列,荐绅学士不道,而歌之权愈轻[9],歌者之心亦愈浅。今所盛行者,皆私情谱耳[10]。虽然,桑间、濮上[11],国风刺之[12],尼父录焉[13],以是为情真而不可废也。山歌虽俚甚矣[14],独非郑、卫之遗欤[15]?且今虽季世[16],而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则以山歌不与诗文争名,故不屑假。苟其不屑假,而吾藉以存真,不亦可乎?抑今人想见上古之陈于太史者为彼,而近代之留于民间者如此,倘亦论世之林云尔[17]。若夫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18],其功于《挂枝儿》等[19],故录《挂枝词》而次及《山歌》。
  
  
  注释:
  [1]书契:文字。[2]太史所陈:《礼记.王制》有“天子……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的记载。陈诗,就是将搜集的民间歌谣呈给天子。[3]风雅:《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的合称。[4]尚:崇尚、推崇。这里指对歌谣很推崇。[5]楚骚:楚国屈原《离骚》所创制的骚体诗。唐诗:唐代的律诗。[6]争妍(yàn)竞畅:争相比美、竞相流传。[7]野竖:乡村少年。矢口:随口。[8]荐绅:缙绅。指士大夫有官位的人。[9]权:这里指轻重程度。[10]私情:这里指男女爱情。[11]桑间、濮上:《礼记.乐记》:“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郑玄注:“濮水之上,地有桑间者,亡国之音于此水出也。昔殷纣使师延作靡靡之乐,已而自沉于濮水。”桑间、濮上本是河南的地名,因有上述传说,就成为靡靡之音和淫靡之俗的代称。[12]国风刺之:《诗序》认为:《诗经.国风》中收录《郑风.溱洧》、《卫风.氓》一类诗是讽刺“淫风大行”。[13]尼父:孔子,字仲尼。人们尊称他为尼父。[14]俚:粗俗。[15]郑、卫:《诗经》中“郑风”和“卫风”。多收录情歌。[16]季世:末世。[1]倘:或者。[18]发名教之伪药:揭发封建礼教的虚伪性。[19]《挂枝儿》:作者编的另一部民歌集。大多是情歌。等:相同。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别号龙子犹、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词奴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早年屡考科举不中。崇祯三年(1630)取得贡生资格,任丹徒县训导,七年升福建寿宁知县,十一年归隐乡里。晚年参加过抗清斗争。
  他重视戏曲、小说、山歌等通俗文学。编辑有拟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还编印了民间歌曲集《挂枝儿》和《山歌》,收录盛行于吴中的民间歌曲800多首;又编有散曲集《太霞新奏》、笔记《古今谭概》等。对明代小说、戏曲和民间歌曲的繁荣有很大贡献。
  今有《冯梦龙诗文》,橘君辑注。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出版。
  本文选自《冯梦龙诗文》,是为《山歌》这部民歌集所写的序文。文章论述了山歌的起源和发展情况,指出了山歌“情真”的特色,并说明编辑《山歌》的目的,就是为了“藉以存真”,“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文章反映了作者对民间歌曲的重视,和对文人诗坛上“假诗文”的批评。
 楼主| 发表于 2008-2-4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叙陈正甫《会心集》(明)袁宏道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
  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孟子所谓不失赤子[1],老子所谓能婴儿[2],盖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觉最上乘也[3]。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为酒肉,或然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也。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
  余友陈正甫[4],深于趣者也,故所述《会心集》若干卷,趣居其多。不然虽介若伯夷[5],高若严光[6],不录也。噫!孰谓有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壮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
  
  
  注释:
  [1]不失赤子:《孟了.离娄下》:“大人(有德行的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初生的婴儿。[2]能婴儿:《老子》第十章:“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大意为:专粗守气,致力柔和,能像无欲的婴儿吗?[3]正觉:梵语三菩提的意译。窥基《妙法莲华经玄赞》卷二本:“‘三’云正,觉云‘菩提’,即是无上正等正觉。”佛教徒以洞明真谛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为登正觉。[4]陈正甫:陈所学,字正甫,一字志寰,景陵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此时任徽州知府。本文为作者游歙县(今属安徽,明徽州治所)时所作。[5]介:孤高,有操守。伯夷:商末孤竹君长子。周武王灭商后,与其弟叔齐逃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6]高:清高。严光:字子陵,东汉初会稽余姚人,曾与刘秀同学。刘秀即位后,他改名隐居,后被召到京师洛阳,任为谏议大夫,他不肯受,归隐于富春山。
 楼主| 发表于 2008-2-4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叙小修诗.(明)袁宏道


 
  
  弟小修诗[1],散逸者多矣,存者仅此耳。余惧其复逸也,故刻之。弟少也慧,十岁馀即著《黄山》、《雪》二赋,几五千馀言,虽不大佳,然刻画饤饾,傅以相如、太沖[2]之法,视今之文士矜重以垂不朽者,无以异也。然弟自厌薄之,弃去。顾独喜读老子、庄周、列御寇[3]诸家言,皆自作注疏,多言外趣,旁及西方之书[4]、教外之语[5]备极研究。既长,胆量愈廓,识见愈朗,的然以豪杰自命,而欲与一世之豪杰为友。其视妻子之相聚,如鹿豕之与群而不相属也;其视乡里小儿,如牛马之尾行而不可与一日居也。泛舟西陵[6],走马塞上,穷览燕、赵、齐、鲁、吴、越之地,足迹所至,几半天下,而诗文亦因之以日进。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魂。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即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然予则极喜其疵处;而所谓佳者,尚不能不以粉饰蹈袭为恨,以为未能尽脱近代文人气习故也。
  盖诗文至近代而卑极矣,文欲准于秦、汉,诗则必欲准于盛唐,剿袭模拟,影响步趋,见人有一语不相肖者,则共指以为野狐外道[7].曾不知文准秦、汉矣,秦、汉人曷尝字字学《六经》[8]欤?诗准盛唐矣,盛唐人曷尝字字学汉、魏欤?秦、汉而学《六经》,岂复有秦、汉之文?盛唐而学汉、魏,岂复有盛唐之诗?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所以可贵,原不可以优劣论也。且夫天下之物,孤行则必不可无,必不可无,虽欲废焉而不能;雷同则可以不有,可以不有,则虽欲存焉而不能。故吾谓今之诗文不传矣。其万一传者,或今闾阎妇人孺子所唱《擘破玉》、《打草竿》[9]之类,犹是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不效颦于汉、魏,不学步于盛唐,任性发展,尚能通于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是可喜也。
  盖弟既不得志于时,多感慨;又性喜豪华,不安贫窘;爱念光景,不受寂寞。百金到手,顷刻都尽,故尝贫;而沉湎嬉戏,不知樽节,故尝病;贫复不任贫,病复不任病,故多愁。愁极则吟,故尝以贫病无聊之苦,发之于诗,每每若哭若骂,不胜其哀生失路之感。予读而悲之。大概情至之语,自能感人,是谓真诗,可传也。而或者犹以太露病之,曾不知情随境变,字逐情生,但恐不达,何露之有?且《离骚》一经,忿怼之极,党人偷乐[10],众女谣诼[11],不揆中情,信谗齌怒[12],皆明示唾骂,安在所谓怨而伤者乎?穷愁之时,痛哭流涕,颠倒反覆,不暇择音,怨矣,宁有不伤者?且燥湿异地,刚柔异性,若夫劲质而多怼,峭急而多露,是之谓楚风,又何疑!
  
  
  注释:
  [1]小修:袁中道,字小修,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进士,官南京吏部郎中,与兄宗道、宏道并称三袁,同以“公安派”著称。[2]相如: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太沖:西晋文学家左思,太沖不其字。两人所作大赋,都有铺张扬厉的特点。[3]列御寇:即列子。相传为战国郑人。著《列子》一书,原书早佚,今本当为魏晋时人伪作。[4]西方之书:指佛教典籍。[5]教外:即外教,佛教称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为外教。[6]西陵:西陵峡,长江三峡之一。[7]野狐:《景德传灯录》载,有一修行人因错解禅语一个字,遂五百生堕野狐,后得百丈怀海禅师解说,始得大悟,脱野狐身。外道:佛教徒称与佛教对立的其他教派为外道。[8]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9]《擘破玉》、《打草竿》:明代万历年间流行的民歌曲调。[10]党人偷乐:党人,旧指政治上结成朋党的人。偷,苟且。[11]谣诼:造谣毁谤。[12]“不揆”二句:屈原《离骚》:“荃不揆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说人君(楚怀王)不察我忠信之情,反信谗言而疾怒于我。齌(jì剂),炊火猛烈,引申为急疾。
 楼主| 发表于 2008-2-4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续栖莲社求友文.(明)汤显祖


 
  
  岁之与我甲寅者再矣[2],吾犹在此为情作使,劬于伎剧。为情转易,信于痎疟[3],时自悲悯,而力不能去。嗟来之食夫!想明斯聪,情幽斯钝;情多想少,流入非类。吾行于世,其于情也不为不多矣,其于想也则不可谓少矣。随顺而入,将何及乎?应须绝想人间,澄情觉路,非西方莲社莫吾与归矣。昔远公之契刘遗民等[4],十八贤为上首。而康乐高才[5],求与不许;渊明嗜酒,而更邀上。名迹既迁,胜事遂远,至赵宋省常昭庆之社[6],虚有向、王二相国名,隐迹不著,亦足致慨于出世之难矣。
  吾弱冠徘徊坠簪池上[7],因而自念,异日投簪,庶其在此。四纪而馀,因循未果。迩欲奋飞开莲续社,而故林驰传,颇得栖迟。诸所高深,去人大远。津梁一处,允惟厥中,则有唐少室山人李公所隐栖贤故基[8]。谷林石淙,雷动车震;桥名三峡,循涯眺听,空寒应心。五老双流,倾其左侧;龙渊鹿洞,趿其近间。真不尽之灵墟,而无为之尽垝也。中有平畴暖曲,茶笋斯储。谷口江乘,延接非远。兴言葺筑,无负初怀。
  冬春间,复闻九江分司钱塘葛公加意道业[9],亟往依之,冀成斯事。比度章门,荀公幅巾归越,而栖贤老释乐愚寔来[10]。乐愚故有净行可语者,旋告之故,乐愚曰:“亦其时也。高天销于炽炭,大地沉于积流,况此聚沫之躯,悬舆之晷乎[11]。虽然,非有同心,安能久处?曷若遂踪林、远[12],大启宗、雷[13],庶使鸾鹤相依,兰菊无绝耳。”
  吾愧其言。自惟素尚浅于渊明[14],杂心广于康乐,而敢擅嗣盟以滓前哲。已而静思,有足述者。晋宋之间,世道奇侧,远公夷迹谛交,实深玄虑。我明一家,恢然道广,才度之士,朝壑交容。慕类以悲,感忾而集,要亦语嘿之通怀,往来之大致矣。且吾有二友,汤嘉宾久忾叹于栖贤[15],岳潜初近勤施于昭庆[16]。兹之续斯盟也,成斯役也,二公首其许我乎?
  嗟来之食夫!匡、蠡之名迹巨矣[17],宇宙之名流盛矣!遗民通隐,必有周、刘[18];散骑舍人,未乏诠、炳[19]。费神明于匪妙,委日用于无常,情有所必穷,想有所必至。苟怀千秋之寄者,皆将有感于斯言耳。
  
  注释:
  [1]莲社:佛教净土宗最初的结社。晋代高僧慧远居庐山东林寺,与僧俗十八贤结社念佛,因寺池有白莲,故称。[2]“岁之”句:此文作于万历四十二年甲寅,汤显祖已六十五岁,故云“甲寅者再”。[3]痎疟:疟疾。痎,二日一发之疟。[4]远公:高僧慧远,世人称为“远公”。刘遗民,“十八高贤”之一。[5]康乐:晋谢灵运,因袭封康乐公,故称。[6]省常:莲宗第七祖,北宋初淳化年间住南昭庆,结莲社,以杭州“本源天下之胜游,乃乐嘉遁”,一时间与会者多“宰相名卿”,“而王文正公且为之社首”(《佛祖统纪》卷二十九)。[7]“吾弱冠”句:汤显祖隆庆四年在南昌中举,往西山峰寺谢考官张岳,晚过池上,坠一莲簪,作有《莲池坠簪题壁诗》。[8]李公:唐代李渤,字濬之,洛阳人。曾隐居庐山五老峰东南麓的一个山洞(“白鹿洞”)读书。[9]葛公:荀寅亮,钱塘人。万历十四年任江西右参议备兵九江。[10]乐愚:汤显祖有《答乐愚上人》:“此时世路人情,大非昔比。做官人失势,出游亦难如意。况衰飒老僧,数百里外,向朱门求儭,能悲施者何人?安之矣。两贵人俱无报书,亦无庸相报也。莲社文久附去,远公有灵,世岂无具龙象大力者,成此胜事,不必隐向鸡鹜索食也。”“莲社文”当即《续栖贤莲社求友文》。[11]悬舆之晷:辞官家居之时。悬舆,同悬车。古人七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称七十岁悬车之年。晷,时间。[12]林、远:东晋高僧支道林、慧远。[13]宗、雷:“十八高贤”之宗炳、雷次宗。[14]渊明:晋诗人陶渊明,与慧远为方外之交。[15]汤嘉宾:史宾尹。曾官南京国子监祭酒,罢归。[16]岳潜初:名元声,嘉兴人。官工部都水司郎中,以言事罢归。[17]匡、蠡:匡,匡山,即庐山;蠡,彭蠡湖,即潘阳湖。[18]周、刘:“十八高贤”之续之、刘遗民。[19]诠、炳:“十八高贤”之张诠、宗炳,皆弃官而皈依佛门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网

金庸迷QQ群:48569383  |  站方邮箱: jinyong@jyjh.cn

Copyright © 2004-201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5-3 06:48 , Processed in 0.033009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