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楼主: 众神之眷顾

《中国武将列传》,作者:田中芳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是第七十九位的郭侃。这个人在时代上乃是比宋灭亡的时候略早一些,是以忽必烈弟弟——也就是夫拉可汗——的部下身份而参加远征波斯的人。关于这个人在“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的文章之中也曾有所叙述,读者可以对照阅读。总之,他跟着夫拉可汗一同远征波斯,攻陷了其都城巴格达,一直前进到地中海岸,其事迹相当地惊人,是中国的武将中西行最远的人。加上他的用兵非常厉害,因而有着“极西之神人”的称号。他在与波斯、阿拉伯作战之后,由于当时地中海沿岸正值十字军进出之际,因此他也曾与十字军的骑士作战。这点在史书上确实有所记载,并不是幻想神话,而是个真实的历史事件。

  只不过,这虽然是在《元史》之上的记述,但是也有人对于《元史》本身到底值不值得信提出了怀疑。

  像是蒙古军会不会让汉民族出身的武将来率领部队就是一个问题,不过,光是从张弘范这个怎么看都是汉民族的人所率领的部队让未在崖山之役灭亡这件事来看,应该就能够充分地解答了。

  说到郭侃这个人,他虽然是一直远征到地中海沿岸再回到中国的,然而在他回来之后就在也没有那么活跃了,大概在攻陷杭州临安府的时候就过世了。据说他在回到中国之后还曾经出战,他的军律严明,在不加害民众方面也受到相当的赞誉。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之呢,整个中国被元朝统治,一共过了数十个年头。刚才也曾经说过,这乃是全中国初次被异民族统治。

  同样地,之前也曾经说过,忽必烈这个人在财政和经济政策上可说是非常热衷的,他建立了如南宋一般的海上贸易路途,积极地与海外进行交易。在南宋灭亡后,他还强行地进行了第二次对日本的远征。

  在这时,他让许多宋降服而来的兵士参加这场远征,形式上是采取志愿募集的,但这倒不可尽信,事实上我想不太可能会有这么多人是因为喜欢才去的。再怎么说,谁都不知道如果不参加会发生什么事,因此应该还是属于强制的性质。

  正如大家所知,远征的队伍又再度遭到了暴风雨的袭击而完全覆灭,对于日本的远征也就只好以失败告终。关于蒙古远征日本的理由,虽然有不少专家提出自己的看法,但说不定其实只是因为第一次的远征失败,而就这么不管的话,忽必烈的面子会挂不住的关系吧?

  在舰队全部覆灭之后,有数万人以俘虏的身份落入日本手中,其中的蒙古人及高丽人大多被杀,而南宋出身的兵士则全部被赦免。这应该是当时的日本已经有了国际上的认知,南宋的人应该也是讨厌侵略,而且也是因其属于被害者之故,所以才有所区别的。当时的日本与南宋之间的交流已深,也了解其背景,知道他们并不是因为喜欢才这么做的。相对地,蒙古兵则是因为好战,这是一般的认知。至于高丽方面,则是因为他们在第二次远征之际已是积极地在为蒙古军领路的缘故。只是或许是小国的悲哀,因为如果不听从蒙古的话,也许会遭到不好的对待,因此还不如积极地为其做事吧!

  关于这时期的事情,在井上靖先生所着作的《风涛》这本作品中有着详细的记载,看了之后大概就能够对受到大国压迫的小国的悲哀能有真切的感受了。

  此外,再从旧南宋领土内所建造的元之军舰,事实上没受到什么重大损害便因浸水而沉没的这一点来看,以南宋的造船技术来说,这样的事情应当不会发生才对,因此这应当也是故意偷工减料的结果吧。这也是旧南宋统领下的人民并不希望对日本进行远征的另一项证明。

  在这样的状况下,日本与元之间是不是就完全没有往来了呢?事实上并不是这个样子的,除了两国间有着确实的贸易之外,日本的和尚也会到元这边来学习。两国之间虽然因有过战争而没有正式的外交,但并不是就老死不相往来。因此铁仓幕府认为因为曾发生过那样的事,所以就没有办法回到和以前一样友好的说法,其实也并不正确。就算是没有正式的外交,但是在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上还是得继续进行的。

  再说到元朝统治中国,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是非常奇特的状况,但在政治上这并不是极端不好的。对元来说,只要能够纳入旧南宋,也就是江南的富裕就好了,因此并没有特别对其有什么干涉,百姓的生活也几乎完全没有任何改变。其实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知识分子。由于科举消失了,因此他们便无法借此获得在朝廷出仕的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不满的情绪便逐渐地升高。

  忽必烈当然对中国的文化有所理解,不过他并不耽溺。而就算把蒙古人和色目人都给加起来,人口大概也只有二百万人左右,相对地旧南宋的人口却有六千万人之多,因而必须要以少数的民族来统治多数的民族。然而这事本身的结构就有所矛盾,因此元朝的统治自然不可能长久,但就算如此,还是必须要以极少数的蒙古人、以及作为其手足来作动的色目人,来统治这些无论在文化上或经济上均高度发展的多数民族。

  科举这件事情在当时也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制度,像欧洲当时就正处于惟有贵族才有可能获得出仕机会的状态。只不过,就算是形骸,也比完全破灭要来得好些。以蒙古来说,如果能够确立一种取代科举的制度的话,那当然是最好的,可是结果却没有,因此最后也只能再让科举复活。

  科举再度复活的时候,就依据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以及南人的区别——所谓的汉人,指的是旧金国领土内的汉民族;而所谓的南人,指的则是旧南宋国内的人上一而分为四个组别,四组的录取数量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如果光是靠实力来取决的话,那么录取者大概全部都是南人,因此必须要加以区别。此外,蒙古人的考试科日也简单许多,这对统治世界的蒙古帝国来说,其所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小家子气了。

  然而,让科举重新复活这件事情本身,就代表着本来要拿来取代旧有中国制度的元之制度有着相当的破绽。此外,以色目人担任各地方的长官来执行行政工作这件事也有着不同的问题,基本上就算色目人本身能力强好了,然他们并不见得会爱这片土地,就算短时间之内要他们建立绩业,大概也只会造成严重的压榨问题吧。

  对了,马可。波罗这个人就是在忽必烈的时候来到中国的。关于这件事似乎也有着不同的说法,在欧洲就有人写书提出其实马可。波罗并没有到过中国的说法——不过这本书日本应该还没有译本出现就是了。

  此一论调的根据在于马可。波罗的书中对于万里长城竟然完全没有提及这一点上,此外,对于缠足这种将女性的双足以布紧缚以阻止其生长的这种习俗也完全没有提到过。只是,万里长城在元代其实应该已在逐渐地腐朽破败中,今日如此雄伟的长城乃是在明代重建的,因此马可。波罗对其毫不关心应当并非不可思议之事。另外,马可。波罗并不会说中国的语言,所以他应该是在色目人的社会之中活动。缠足这件事情乃是中国人专属的习俗,当时也不像在之后明代那么地风行,因此他没有注意到应该也是能够理解的。不过事实上,关于马可。波罗这个人来到中国的汉文资料几乎付之阙如也是事实就是了。

  另一方面,还有一个有名的耶律楚材。关于这个人,在阿拉伯语及波斯语的资料中也几乎见不到,但却是确实存在的人。

  关于蒙古的历史,汉文的资料到底有多少可信度是一个问题,如果不将数国语言的资料加以对照的话,实在是很难勾勒出一个立体的轮廓。由于汉文的资料全部乃由对蒙古人反感的中国人所写的,因此也有着完全不可信的极端说法,不过如果这么说的话,对于被征服的一方,也就是输家这边的记录完全加以漠视的状况下,要来述说这段历史的话,我认为也是一个问题。

  何况在蒙古的统治之下,从科举复活这一类的事情来看,其制度本身就有着破绽。本来元这个王朝是由忽必烈这种极具有能力的个人所建立的,当忽必烈不在时,它就开始趋于衰弱,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正如刚才所言,极少数的蒙古人要来支配大多数在经济、文化上均较优越的中国人,这样的结构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此元朝也是不可能长久的。

  虽说如此,在忽必烈死后,元朝还继续保有了六十九年的统治局面,我认为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了不起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的南方像杭州及泉州等都市,还持续着自宋代以来的高度繁荣,而在北方,则有着大都这个城市的繁盛。所谓的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北京成为全中国的首都就是自这个时代开始的。由于其政治都市的属性,可说是经过相当的人工雕琢。除了有许多色目人居住其中外,国际色彩也十分丰富,是个相当具有魅力的都会。只是它在经济上必须要仰赖南方,“以南养北”的结构可说是时至今日依然存在。也因为如此,忽必烈全面地改修大运河,用以强化与南方之间的联系。

  没有多久,在元的朝廷之内就卷起了争夺势力的阴谋,暗杀和内乱相继不绝。有一说法是因为当时气候的条件变差,引起天灾不断。因此在研究蒙古的历史学家中就有人提出元乃是灭于人类不可抗力的天灾的说法。只是自古以来并没有哪一个王朝是真正因天灾而灭亡的,反倒是因为对天灾的防范没有作好,失去民心方才灭亡的,而元应该也是其中之一。

  当时黄河的洪水连年不绝,因此元朝便派脱脱(这个人是位非常认真的宰相)出马,他在下定决心之后集结了数百万的劳动者,准备进行黄河的大型整治工程。这应当是十分有益的事业才是,只是在工程结束之后,这数百万的劳动者就同时遭到解雇,一下子产生了数百万的失业人口。这些人全都是从事土木工程的人,健壮而有体力,为了要养家活口就只好选择成为盗贼一途。当然并非只有这么一个原因,总之天灾还是继续不断,而元的朝廷则忙于内部的抗争,根本没有办法对应,于是不久之后就酿成了全国性的叛乱。其中,最初自元的统治下脱离的,当然就是江南的部份。

  脱脱对此事的反应就是率领大军出击,一时之间虽然将反叛军加以击破,然却遭到嫉妒而因小人谗言,最后被逼到自杀的地步。如此一来,元再也没有足以支撑大局的人才,而只能眼看着叛乱之火不断扩散燎原。

  这时候,朱元璋于长江以南登场。这个人正是明太祖、洪武帝。他出身于贫困的农民,自小的时候就以到别人的家中帮佣为生。以下就是他在看管牛只时的故事。当时,一伙年轻的同伴们因为肚子饿到快要死了,于是他就大胆地杀了那只牛,然后将肉分而食之。为此,他遭到牛之主人的处分,不过,那时吃到肉的少年们却都因此而非常感动,发誓要一生跟随着他。第八十一位的徐达,就是其中之一。

  朱元璋这个人后来一时之间没有了工作,就以僧侣的身份开始流浪,不久后加入了叛乱军,以实力获得出仕的机会。据说朱元璋这个人的容貌十分地怪异,当叛乱军的首领见到他时也不由得大惊,说这人并不是个普通之人云云。

  当朱元璋开始崭露头角之后,以前的同伴们也都一一前来投靠,而逐渐地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像徐达是一开始就跟在朱元璋的身边,而当朱元璋往上爬时,第八十二位的常遇春出现了,他要求朱元璋将自己收为部下。常遇春这个人也是曾经做过盗贼的,当别人问他人生的志向为何时,他的回答是领着十万大军横行天下,因此就被取了个常十万的绰号。

  从类型上来说,徐达是名智将,而常遇春则是猛将。此外,在朱元璋之下也集结了许多的人才。后来徐达和常遇春皆受封为王,号称二王的两人也正是立下最多汗马功劳的人。

  当朱元璋的势力尚未完全成熟时,如果元以全军之势攻击的话,我想历史应该会有所不同才是,但就在元还搞不定内部的抗争之时,朱元璋在长江之南早已建立了稳固的势力。

  当时的朱元璋大致占有在长江中游的位置,而在其上游与下游则各自有不同的强敌。上游的敌人为陈友谅,而下游的敌人则是张士诚。这两个人在当初的势力皆较朱元璋强,朱元璋可说是处在不知何时会被这两人攻灭的状态之下。结果一开始,朱元璋就在鄱阳湖的决战之中解决了陈友谅。

  这个鄱阳湖乃是长江中游的一个大湖,约有日本琵琶湖的六、七倍大,看起来就像海一样,两人便于其上进行大船团的决战。

  这时候,陈友谅这边是以锁链将船团连系在一起,因此朱元璋便以火攻之。这场鄱阳湖之战在当时乃是非常有名的战争,在我的想象中,也许《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便把它拿来作为描写赤壁之战时的参考也说不定。总之,以火将以锁链系在一起的船团全部烧尽的作法是相同的。

  而朱元璋让陈友谅的有力部下看来似乎要造反,而由陈友谅自己亲手将之除去的计略,在赤壁之战的描写中也有十分类似的地方。

  还有,我也曾听闻被认为是《水浒传》作者的施耐庵、以及被认为其弟子的罗贯中等二人,在这时期便是于这一带话动的说法。不管如何,这此事都只有任凭大家的想象了。

  在这一场所谓的鄱阳湖之战中,一夜之间就造成了十万余的死伤,真的可说是一场大激战。当时有个名叫张定边的勇将曾经跃上朱元璋的船,就在差一点要将朱元璋的首级给切下的时候,常遇春从隔壁的船射了一箭将之射死,十分地惊险。当朱元璋在将陈友谅给灭了之后,紧接着就回头灭了张士诚,因而统一了江南。关于这段故事也有被改编为京剧,剧名叫做“九江口”,还曾经在日本上演过。

  就这样,在统一南方之后,朱元璋正式登上帝位。立国号为明,而成为明太祖洪武帝。在这里,太祖当然还是死后所称的谥号,至于洪武帝的称呼,则是因为他的年号为洪武的关系。自朱元璋以后,中国开始了一世一元的制度,也就是一位皇帝只会有一个年号,因此就以他的年号来称呼这个皇帝,是以称其为洪武帝。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为了要灭元以实现统一天下的愿望,自然就必须送出军队北征。这支北征军的总司令为徐达,而副司令则为常遇春,兵数号称有五十万。随着军队的北上,元军一一地遭到击破。这时,在元这一边死守的人据说不少,不过讽刺的是,这些人全都是科举合格的汉民族文官,却为了元朝而送死。

  在这儿登场的乃是第八○位的扩廓帖木儿。抱歉在顺序上有一些颠倒就是了。

  扩廓帖木儿这个人乃是蒙古的贵族出身,元朝廷内乱之时也在其中,而与其他的蒙古人同志之间相互讨伐。然而到了这个地步,这个人也只有为了屈居弱势的元朝而起来战斗了。只是虽然经过了一番奋战,最后还是为徐达所败,一直被追到黄河岸边,只有乘着水面的浮木渡过黄河脱逃的分。一般来说,这应该不是靠游泳就能够渡过的河流,然他竟能够游泳渡过黄河逃脱,也实在是蛮厉害的。大致上看来,蒙古人是一生下来大概就能够骑马的民族,对于游泳应该不是十分内行的,也因为这个缘故,更显得了不起。

  就这样,徐达和常遇春所率领的明军在渡过了黄河之后,以山岚一般的态势迫向了北京——也就是元的大都。

  当时在大都的乃是元最后的皇帝——顺帝。顺帝本来还想靠着大都的城壁来与明军一决生死,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打开城门往北边逃亡。是以明军就在不流一滴血的情况下进入了大都。

  顺帝这个人非常着迷西藏的佛教,本来这应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然而他沉迷的却是怪异的西藏佛教,而且还耽溺于酒色,杀死忠臣,是被称为自取灭亡那一型的人。关于这个人也有一些奇妙的轶事,那就是顺帝其实并非蒙古人的说法。

  当宋朝——就是杭州临安府——在灭亡之际,当时幼年的皇帝一直逃往北方,结果这个人在成年之后当了和尚,还偷偷地跟一名女子生下了一个小孩,据说这个小孩就是顺帝。这个说法在年代之上似乎有些不合,所以也许是孙子也说不定。总之,这是一个传说,并没有要那么精致地求证的价值。

  在此,顺帝——基本上顺帝这个人确实并非前任皇帝的亲生儿子,而是不知从哪里抱来而后当上皇帝的,因此要说其从最初开始就身世奇怪也不是说不通。不过总之他应该还是个蒙古的皇族,只是因为皇帝没有后代所以才过继过来的吧!据说在当顺帝知道自己出生的秘密时,就私下做了一些让元加速灭亡的举动,但是这应当也只是传说,而不是真正的史实,我只是告诉大家有这样的说法就是了。

  在普通的考量上,由于当时明军的支配并非十分地稳固,站在顺帝的情况来看,一时先回到根据地的蒙古去避难,然后再伺机夺归的想法也是正常的,只是明的支配在其后突然急速地稳固了下来,以致于再也没有重新将其夺回的余地。结果,元的朝廷就因为从大都逃出一事而放弃了对中国本土的支配。

  再提到蒙古的统治阶层,说他们是为了不流不必要的血而引兵退却,其实也没有这么美好的事,基本上,要说他们是痛快的退却其实也是很怪异的表现。从结果看来,元王朝毕竟还不是中国的王朝,而只不过是外国攻进来的占领军之证据就在于此。就像是强盗强硬地占了别人的家,而当这个家待不下去时,就拍拍屁股走人一般。

  不管怎样,明统一天下的大业成功了。像朱元璋这样从南方的长江流域兴起,而后北上统一天下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个例子。

  于朱元璋的部下之中,除了徐达和常遇春外,要说到其他的有名人物,第一个要算是李文忠,他也是朱元璋的侄子。接下来还是邓愈、沫英、汤和,以上的四个人也都受到封王,和前述的徐达及常遇春合称“六王”。

  这六王有留下他们的画姿,其中李文忠和邓愈在图上还不见髭须,是以年轻男子的姿态描画的。可见他们应是在少年之时即建立了大功,很年轻就当上了高官才是。

[ 本帖最后由 众神之眷顾 于 2008-3-13 01:5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接下去还有冯胜,这个人的外号是常胜将军。虽然他的功绩并不劣于前述的六王,但后来却为不实的罪名所杀。

  在这之后,元朝被流放至其本来出身地的蒙古高原,而明朝则管这样的元朝叫做北元,表示其已不再是正统王朝的状态。只是其势力依然存在,还曾有派大军南下的风头,因此徐达便率大军越过戈壁沙漠远征。迎击的依然还是扩廓帖木儿,这时是以胜利收场。实在来说,徐达这个人又不像唐代的李靖,他在骑兵战的部份真的是没有那么擅长,因此就算在以前于中国本土的战斗之中能够对扩廓帖木儿连战连胜,但在远征蒙古之时就反为扩廓帖木儿所败了。

  至于元顺帝,则在自大都逃出之后没有多久就死了,因此朱元璋就对扩廓帖木儿还能继续一直不断地对元尽忠作战感到钦佩。当扩廓帖木儿的妹妹被俘虏之后,朱元璋还不论其敌方的身份,把她嫁给了自己的儿子。

  再回到扩廓帖本儿身上,由于他击败了徐达,因此明军也不再前往蒙古的范围,造成了中国本土与蒙古完全地分裂。

[ 本帖最后由 众神之眷顾 于 2008-3-13 01:5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郭侃

  ?~西元一二七七?年。华州(今陕西省渭南县)出身。年轻之时即以武将身份活跃,西元一二五二年时跟随夫拉可汗远征西方,讨伐了诸多国家。其足迹越过喀什米尔,甚至还曾与阿拉伯及法兰克等作战,为其征服之地的人们所畏惧,而称为神人。他在听闻宪宗之讣报后率兵归国,除了向即位的世祖献策建国号与置国都之外,也曾进言制压南宋之事。累积战功而达万户之位,并因制压江南之功而被任命为海宁知州,于在职一年余之后去世。

  ——《元史》卷一四九《郭侃传》、《新元史》卷一四六《郭侃传》

  耶律楚材

  西元一一九○~一二四四年。辽王族的子孙,虽曾出仕于金,但于西元一二一五年蒙古陷落都城燕京之时遭到俘虏,而开始出仕于太祖成吉思汗。后来,因深得太祖的信赖而常伴其左右,帮助政治上的运作。当太祖死后,依其遗命继续辅佐太宗窝阔台,对其有相当大的助益。他不但压抑了蒙古苛酷的征服战争以及支配征服地的过分行为,对于蒙古帝国诸制度的整饬也有相当的评价。只不过,亦有关于其功迹经过夸张的说法存在。

  ——《元史》卷一四六《耶律楚材传》

  朱元璋

  西元一三二八~一三九八年。在位时间为西元一二六八~一三九八年。明的初代皇帝(太祖)。出身贫贱,在元末的混乱之中因一家离散而成为僧侣四处流流浪。后来因参加红巾之乱而崭露头角,逐渐扩展自己的势力。西元一三六四年自立称为吴王。在此前后持续着与周围其他有力人物的作战,在其他人依次灭亡,因将小明王韩山童杀死而与红巾军决别。四元一三六八年于南京即上帝位,而后则努力于国内的平定及对元的讨伐,完成了明帝国的开国,是兴于江南而统一了华北的第一个王朝。他也开始建立一世一元的制度,用心于民政而促使社会安定。但反面看来,他亦建立以锦衣卫为中心的间谍网,且因杀死不少功臣而给人冷酷薄情的印象。同时,他也建立了明的专制体制等黑暗的部分。

  ——《明史》卷一~三《太祖纪》

  徐达

  西元一三三二~一三八五年。濠(今安徽省凤阳县)出身。跟随趁着元末的动乱起兵的朱元璋,具有拥其建立明帝国的功绩。虽和朱元璋同为农民出身,惟因具有军事上的才能,因而能于江南尽力于地盘的确保,数度在危急之际解救朱元璋的事迹亦很有名。当朱元璋成为吴王后,他也尽力于确保其势力以及全国的平定之上。朱元璋即帝位后,更与在华北的元军进行对决,北上一路迫近大都。当元朝最后的顺帝逃至上都之际,便乘机进占大都。西元一三七○年亦曾以大将军的身份与扩廓帖木儿作战,将元军驱逐回外蒙古。他除对朱元璋,也就是洪武帝尽忠外,对待下属亦能苦乐共享,而深受部下之信赖。

  ——《明史》卷一二五《徐达传》

  常遇春

  西元一三三○~一三六九年。怀远(今安徽省怀远县)出身。跟随朱元璋建立明帝国有功,其活跃仅次于徐达之后而有第二之称。他和徐达共同转战于各地,将朱元璋的对手一一打倒,而展开了朱元璋即位为吴王以及明帝国之皇帝的道路。其中在西元一六六三年,于鄱阳湖与陈友谅的激战之末攻破通往扬子江之要冲,乃是其最大的功绩。后来在大破扩廓贴木儿进入陕西省,以及使元顺帝北走等事件中亦有功,之后猝死于柳河川。

  ——《明史》卷一二五《常遇春传》

  施耐庵、罗贯中

  两人皆为留名中国小说史上的人物。罗贯中除有留下西元一三四一年到一三六八年在世的记录之外,详细情况一切不明。出身地也有太原及杭州两种说法。罗贯中传世的作品除《三国演义》外还有多数,也有观点是认为这只是此种作者的代名词而已。而据说与罗贯中共同著作《水浒传》的施耐庵,也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生殁年不明。近年,关于其位于江苏省兴化县《续县志》中有墓志铭与列传的说法也遭到怀疑。不管如何,从此处应可看出过去小说家地位低下的状况。

  扩廓帖木儿

  ?~西元一三七五年。沈邱(位今河南省)出身。扩廓贴木儿之名乃由顺帝所赐,汉姓为王。是元有力官僚之甥,支撑着即将灭亡的元,勇敢地战斗,建立了不少功勋。惟毕竟无法改变元衰退之事实,自己也因触怒顺帝而受到疏远。然而他自始至终对元尽忠义,即使是当元的家臣一一降服之际也未曾背叛过元。当顺帝没后,他也在新的皇帝之下力战。西元一三七二年,他在与徐达之间的战斗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方才使得北元获得安定。连朱元璋都对扩廓帖木儿深深倾倒,据说还将他的妹妹嫁给其第二王子为妃。

  ——《明史》卷一二四《扩廓帖木儿传》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正 文 不求回报的忠诚 明时代
田中芳树


  就这样子,除了在最北的北方还残留有北元之外,其他的地方则是统一的状态,而朱元璋也开始了他对国内的经营。首先为了要让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因此就随着制度整饬的展开,而同时进行了几次的大肃清,像是胡惟庸之狱、蓝玉之狱等相继发生。所谓的狱,指的就是肃清这件事,而胡惟庸和蓝玉,原本都是朱元璋的重臣。

  朱元璋这个人,虽然说是统一天下的英雄,然而要说到他杀的人,其实在历史上也是数一数二的。怎么说呢,他光是在胡惟庸之狱和蓝玉之狱就杀了五万人。总之,稍微有点才能的文官、武官,还有其家族,合起来共有五万余人被杀,史上称为“胡蓝之狱”。

  这时的常遇春,早已在三十多岁时因病去逝。而徐达也同样遭到怀疑——徐达这个人喜欢吃鹅肉,朱元璋还曾把鹅肉当做探病时的礼物,然而这鹅肉却有毒,因此就留下了一则即使明知这可能是朱元璋所下的毒,徐达但却依然流着眼泪将鹅肉吃下的故事。此外,他的侄子李文忠也是个文武兼备的名将,他曾对朱元璋提出不要再继续杀人的忠告,只是没想到第二天这个人就突然暴毙了。

  在之前也曾经提到过的,由清朝赵翼所写的《二十二史札记》之中,有着“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兼而有之”的评价,说明朱元璋似乎有着多重的人格,以一介平民的眼中来看,感觉实在是不太好。

  朱元璋这个人对农民十分地照顾,然而对知识分子似乎却异常地憎恶。当时有个著名的诗人名叫高青邱,他因为说了朱元璋的坏话而被杀死,和后来中共的文化大革命没什么不同。总之,应该要支撑朝廷的五万人就在短短的时间之内都被杀了,这样的残忍霸道将遗留到千古之后。汉高祖刘邦虽然也曾肃清,可是和朱元璋比起来实在是不算什么。

  再说另一件事情,洪武帝的长男,也就是皇太子,因为早死的缘故,到了最后要决定继承人的时刻,至于候补的人一共有两个,一个是皇太子的孩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孙子。另一人则是朱元璋的四男朱棣,他被封为燕王,非常地武勇,一直在北京——当时明的首都乃是南京——担任北方防卫军司令官的职务。他不光是皇帝的儿子而已,同时他也继承了父亲的军事才能于一身,曾数度与蒙古军作战皆获胜利。也因为如此,在建国之后没有多久,就有让燕王这般具有实力的人来当皇帝为佳的意见出现,只不过依据礼教的顺序,还有嫡孙这一点来看,才有把帝位交给孙子的看法。

  朱元璋对这一点也十分烦恼,在听取了他人的不同意见后,最后决定将孙子立为皇太孙,而决定让其继承。只是,孙子毕竟还是个小孩子,而朱元璋这个人又生性多疑,简直到了一种病态的地步,最后就把将来可能会对其孙子的帝位造成威胁的人通通都给杀了。之后,就有了朱元璋将五万余人杀掉,然后让自己一族立于其上的说法。就在把人几乎都赶尽杀绝后,朱元璋去世了,而皇太孙就登上帝位,称为建文帝。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幸田露伴的《运命》,以及中国的《女仙外史》之中所描画之故事的世界。

  建文帝虽然好不容易才登上帝位,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容易解决。洪武帝有许多的孩子一一在各地封侯,他们都各具势力,而最大的势力还是燕王。因此侧近就对建文帝说,只要这诸方之王——从建文帝看来,这些人都是他的叔父——还存在一天,建文帝就不能安心。而如果不将燕王的势力击溃的话,总有一天他会起可谋反,所以最后一定是要将燕王打倒才行。只是虽说如此,刚开始要向他下手总是有困难,因此就必须先从其他人开始着手。建文帝便依次以各诸候态度不好、或是有谋反意图等等(其实这也只是借口而已)用各种的名目将他们逼死,或是把他们的领地给收回。

  在燕王的眼中看来,当然也知道其最终的目的就在于自己,于是就以无法忍受自己被诬赖谋反为由,而造成后来无法两立的状况,也就是如果不将建文帝打倒,自己就无法生存下去。

  在此出场的乃是第八十三位的姚广孝,他的法号为道衍,也就是说,这个人是和尚。不过,他的父亲则听说是一名医生。总之,他在礼佛的过程中,同时也学习了阴阳术与诗文,是一个相当有名的和尚。因此他也跟着燕王来到了北京,虽然寄身于北京的寺庙之中,但却常接受燕王的咨询,而成了燕王的政治顾问。当然,这个和尚也不是一个普通人,最后劝燕王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干脆起兵的就是他。

  这时朝廷为了监视燕王,就派了一个将军过来,说如果燕王的样子有异的话,就直接将他捉起来杀掉。而燕王则以生了重病而求代遗言的理由把这名将军给找来,然后就把他给杀了,之后随即举兵。虽说是举兵,然当时燕王的兵力其实只有少数的亲卫队八百余人而已,让人有着他不知何以争取天下的感觉。

  就在举兵之时,刮起了一阵暴风,把燕王宅邸屋顶的砖瓦吹落了一片,摔碎在地上。就当大家都认为是凶兆而脸色大变时,只有姚广孝一个人说是吉兆。他说:“像这样便宜的瓦片摔碎了,就是老天鼓励我们,要让我们以黄色的瓦——也就是只有皇帝才能够使用的东西采取代的证明。”让众人精神为之一振。

  燕王的举兵虽然让朝廷为之一惊,然而其实早就心里有数,所以也准备好了五十万大军来应付。因此就成了五十万对八百之争,一开始根本就无从谈论胜负。当然,燕王也努力地在各处征集兵员,特别是他的弟弟宁王这个人,由于也是负责防卫北方之故,因此手中有不少军队。由于燕王和宁王感情颇佳,所以在借用了宁王一半的军力之后,便开始了南下之举。

  这个宁王乃是一个对文化颇有研究的人,虽然个性有点古怪,但他却对中国的戏剧有不少研究,甚至还曾经自己写过戏剧的脚本。他关于戏剧的研究书籍也成了相当重要的文献。

  在此发起的这场内战,叫做靖难之役,也是这场连续政变的总称。

  这时负责指挥朝廷五十万大军的是一个叫做李景隆的人,他乃是六王之一李文忠的儿子,然都是个才能远不及于父亲的平庸之人。在幸田露伴的《运命》一书中,虽对李文忠赞誉有加,但也说到他的儿子实在不行。总之,是个没有决断力的人,总是让对方有机可趁,最后造成全军覆没。只是朝廷的后台毕竟比较硬,还是能够依次地送上大军,实际上燕王也曾有一度差点丧命。当他被敌人追赶时,周围连一个人都没有,于是燕王也只有在大军快要逼近的时候故意使出险招,他策马跑上一座小山丘,故意举起马鞭,做出向山丘的另一边呼叫己方的动作,朝廷的军队见了他的举动反而不敢靠近。像这样危险的场面听说还不只一次,连燕王的锁甲上都还留有不少被敌将的长枪所刺伤的痕迹。

  这时发生了一个很讽刺的现象,那就是朝廷的兵员虽多,然而却没有一个可以统括全军的将军。这样的人才本来应该有的,只是全都被朱元璋给杀了,即使有可以担当部队长的人,但能够担当大将军一职的人就几乎完全找不出来了。因此一次次的战斗下来,燕王的支持者愈来愈多,而朝廷中的背叛者也陆续出现,最后南京——这时并不叫做南京,而是称为应天府,总之就是现在的南京就对了——终于被攻陷了,而建文帝也失去了踪影,消失在战火之中。后来除了有建文帝死于当场的说法之外,也有其实他当时还活着,只是化身为僧侣逃脱的说法,这个说法被当成小说的题材,也就是日本幸田露伴所写的《运命》。

  把明初期的历史与日本做一个比较,朱元璋可说是兼具了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两人的个性,建文帝为秀赖,而燕王则像是德川家康,以分合的局面来看也蛮吻合的。

  我觉得比较有趣的倒是在于南京这个城市。在历史上,这儿一直是南北朝时期的首都之一,其成为全中国的首都,则只在明初,以及中华民国初期,而不可思议地,它做为首都的时间都不长。

  不知道是谁曾经说过,大阪这块土地,在日本史看来,乃是古时难波京的所在,之后丰臣政权时曾把大阪城列为首都,然而,却总是难以持久。因此若把南京的历史拿来和大阪的历史做比较的话,其实也有着这样有趣的共通点。

  后来,燕王终于灭了自己的侄子而当上了皇帝,也就是永乐帝。这个成祖永乐帝以军人的面相看来,确实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人,如果没有因他登上帝位而被排除的话,他在名将百人之中应该也是数一数二的人才是。

  这时,在建文帝的侧近之中捉到了一个叫做方孝儒的人。这个人乃是之前洪武帝因看重他的学问,所以才任他为孙子建文帝的老师,当时是被誉为儒学大家的人。他为了建文帝提了许多的进策,最后让建文帝不得不和燕王决一死战的,也就是这个人。

  因此,当永乐帝抓到方孝儒时,曾说过如果方孝儒愿意出仕于他的话,就原谅他的罪过的话,然而方孝儒却死都不答应。不只这样,当永乐帝要他写自己登基的诏书,而把纸笔拿给他时,方孝儒则大笔一挥,写下了“燕贼篡位”的四个大字。也就是把燕王喻为贼,而这毛贼居然夺下了帝位之意。写完之后,更把笔往永乐帝,让永乐帝大为光火,就把他给杀了。不光是方孝儒一个人,永乐帝还把他的族人、友人,以及其弟子等八百余人全都给杀了,光从胜量下点上来看,将永乐帝与忽必烈对待文天祥的态度拿来一比,就可以看出忽必烈伟大的地方了。

  方孝儒这个人是个儒学原理主义者,因此虽然他本身的学问很深,然而辅佐建文帝一事则是相当失败的。结果,除了逼使燕王谋反之外,朝廷也因此溃败,在现实的政治和军事上可说是个没有任何能力的人,说实在的,其实放着他不管也就好了,就算要把他杀了,也犯不着连他的家族和友人也全都牵连。听说姚广孝也曾说过不可以杀方孝儒的建言,只是永乐帝没有听进去就是了。

  姚广孝这个人和汉朝的张良一样,并没有亲自率兵作战的经验,而是以军师的身份活跃,随侍永乐帝之侧担任战争的指导。总之,对以八百兵力起兵的燕王来说,能够击破五十万的大军而取得天下,这个人有着十分重大的功绩。

  姚广孝这个人在当时虽然是一名和尚,但在永乐帝即位之后,就还俗而回到了姚广孝这个名字,一直以顾问的身份待在永乐帝的身边。不过据说曾有一次,当他返回自己的出身地想要拜访友人的时候,友人就以其为谋反者的同伴之名而不愿意见他,留下了这么一则故事。

  建文帝这个人以年纪轻轻地就走到了悲剧性的最终幕,这一点和丰臣秀赖相同,同样地也得到了许多的同情。因此就有着诸如其实他是从火焰之中逃出等等的说法,这一点和秀赖传说也是相同的。在正史的《明史》之外,有着一本名叫《明史纪事本末》的书,在这本书中就清楚地记载着建文帝确实是有自其中逃脱的,而且还有注明何年何月于何处有人见到的详细记述。如果这些全都是虚构的话,那我认为写下这些的人应该相当具有小说家的才能才是。根据上面的记载,流亡的建文帝一直到年岁已大,和历史已经没有什么关系的时候,才被朝廷迎回,最后平稳地度过余生。我想这大概就是民众的愿望吧!

  无论如何,永乐帝在此统一了天下,不过他毕竟还是觉得这样待在应天府心里实在是不舒服,也许是那种再怎么说这儿也是敌人之地的感觉在作祟吧,因此最后就把都城移到自己原先的根据地北京。正确地说来,是在都城迁来此处之后才有北京的名称的,根据《亚细亚历史事典》,上头写的正是“才称为北京”。而在这之前乃是称为北平。另外,也称作顺天府。

  把都城移到本来住惯了的北京,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理由,那就是这时的北元又开始蠢动。在它们的内部抗争之下,本来势力是已经相当衰微了,然而取而代之的是鞑靼和瓦刺等两个新部族的出现,造成北方的威胁不断。因此才把首都移至北京,由皇帝自己负责北方军事的领导。

  那些对于永乐帝将方孝儒给杀死一事有所非难的人,对于皇帝自己担任北方军的总司令官来意图对抗来自北方威胁的这一点上倒是有相当不错的评价。实际上,永乐帝也不只是驻守北京,他也以北京为前进基地数度往蒙古的方向出击,这一点他确实是个气宇壮大的人。

  前面也曾提到过元顺帝其实并不是蒙古人的说法,关于永乐帝,其实也有着他并不是汉人的说法。永乐帝对忽必烈相当地崇拜,除了有许多地方看得出来他是努力于以其后继者自居之外,在朱元璋灭元的时候,也曾把蒙古宫廷中的一名美女据为己有。在传说中就有这名美女其实乃是舍身侍奉于朱元璋的说法。永乐帝乃是汉人皇帝之中惟一的一个越过戈壁沙漠进行远征的人,由于有人认为汉人的皇帝是不可能做到这种事情的,因此才会有这种说法。

  关于朱元璋这个人,刚才也曾经说过,他是一个会把具有威胁子孙地位可能性的人全部加以除去的人,万一永乐帝具有这种可能性的话,其实根本就不可能会让他生下来,更不可能会有一时——当永乐帝身为燕王的时候——还想让他可能成为自己继承人的想法。事实上,如果这时就让燕王当上皇太子的话,那就根本不可能会有靖难之役的发生了。因此我认为以上的说法也只是好玩罢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永乐帝这个人对于大海也是相当有兴趣的,因此在这时就有了第八十四位的郑和)登场。

  郑和这个人是一名伊斯兰教徒,从他双亲的那一代开始就居住于云南。当云南地方因明的势力而被平定之际,当时的郑和年纪还小,他就在这时候被俘虏带走,最后成为宦官而开始仕奉于燕王。因此在靖难之役的时候,他也曾以武将的身份活跃,不过,大家关于他的记忆,应该还是在于他乃是一名大航海家。

  永乐帝命令郑和率领史上最大的舰队出海,其实会做这件事情,也是因为建文帝有可能逃往海外之故,因此而有着出海乃是要搜寻其下落的说法。与其说完全没有这种可能,不如说这乃是顺便要来得恰当些。我认为本来的意义应该还是在于确保自南宋以来的海上贸易路线才是。

  总之,郑和也成了小说的主角,有一本《三宝(保)太监下西洋记》就是他的故事。在这儿,三宝指的是郑和,而太监则是指宦官中比较伟大的人。所谓的三宝本来是宦官的通称,但后来几乎要成了郑和的别名。(编者按:郑和初名马三宝,这里作者指“三宝为宦官的通称”系谬误。)这本书也就是他下西洋的记录。至于所谓的西洋,在这儿指的应该是印度洋,从中国看来,这乃是位于西方的海。

  在此,大概是西元一四○五年到一四三三年之间的事情,在这大约三十年间,共有七次航海。在这儿,郑和所率领的船相当地巨大,一只就有那有名的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船五倍大左右,在在表示着当时中国的航海以及造船技术的进步。这只舰队是以百余艘左右的船舰构成,而带去的人数,包括乘船的士兵、官吏,以及翻译人员、医生、学者等在内,合计有二万数千余。

  在今年,关于郑和资料最详尽的日文书终于出版了,那就足《中国支配海的时代》一书——不好意思在这儿举了其他的出版社,这本书乃是新书馆出版——我认为这本书也是对于中国历史有兴趣的人所应该要读的。虽然我并没有受到任何的委托,但我还是要来宣传一下,毕竟这是日语书籍中关于郑和最详尽的一本书。不光是郑和而已,书中还把所有中国海上至今出人的事情全都记载了。

  只不过,在这本书的封面上描绘的是一名长有长髭的武将,也许所要表现的就是郑和吧?可是郑和是一名宦官,因此并不可能会长胡须。当然,像宋朝童贯那样子极度少见的例子还是存在,只是这终究还是日本描绘的画师的一个大错误。其次,书中对道教和佛教没有仔细地加以区别。最近,日本出了一套以水浒传为题材的漫画,然而其中在道教的本山里居然出现了佛教的和尚。道士和和尚不同,既不剃发、也不剃须。我认为如果作家没有在这一方面分辨得很清楚的话,那么对画图的人来说实在是很不公平的。

  说到郑和共实行过七次大航海的计划,一直在印度洋出入,最远的一次还到达非洲的东海岸。也许这一点大家并不太知道,不过在非洲东岸的某个港口遗迹挖掘时,有不少的中国古物出土。像是中国的钱币、陶器的碎片等。当时的印度洋除了印度人和阿拉伯人之外,再加上中国人,可说是东西交通相当盛行。至于从欧洲来到这儿的瓦斯科。达。格马,则是很久以后的事情。因此,就算把印度洋称为郑和的海,其实也不为过。

  在这七次的远征中,他也不断地击退海贼,甚至还在被卷入王位继承的纷争时帮助正统的国王等,因此虽为一航海者,但在名将之中也有相当高的呼声。基本上,他是在西元一四○○年时率领着二万数千余人来到非洲的,光是这样的统率力,就足以称为名将了。

  郑和虽然没有前进到欧洲,但在《中国支配海的时代》一书,提出了郑和可能具有发现澳洲的可能性的说法。由于这是由英国人所写的书,说来其立场可能甚为公正。因此,我也有着也许那上天会在澳洲西北部某一个无人的海岸挖掘出作为郑和上陆证据的石碑的梦想。

  这在谈到第五十七位的王玄策时也曾经提到过,郑和虽然率领了这样的大舰队进行远征,然而并没有设立里什么殖民地。在海的彼岸建立殖民地这样的想法,在中国几乎是没有的。也因此,忽必烈对日本的远征,在中国的历史上其实是相当异常的事。忽必烈也曾派舰队前往爪哇,不过也是完全给赶了回来。

  在这里我想到一件事情,有一位有名的女性作家在最近所写的关于北条时宗的文章中,提到了世界上惟一击退蒙古军的民族就是日本一事。这个人对西洋的历史非常地熟悉,但恐怕也是一个认为世界就只有由日本和欧洲两者所组成的人吧!蒙古军不但在现在我们所提到的爪哇也遭到了失败,在埃及甚至还败于陆战之上。当时埃及军的指挥官,就是那有名的拜拜尔斯。接下来,蒙古也曾三度派遣大军前往越南,但三次皆失败而回。当时指挥越南军的人,也是越南史上最大的英雄,一个名叫陈兴道的人。蒙古军在于欧洲方面确实是所向无敌的,可是在其他的地方就有不少的失败了。也因此,要说世界上惟一击退蒙苗军的就只有日本人,就是非常可怜的错误了。在二十一世纪的现在还有人这么想,而虽还是一位相当具有学识的人,这点让我觉得非常地失望。

  像是这样子的事情,什么世界上第一间餐厅乃是在日本什么的,也都是很糟糕的想法。在给小孩子看的——世界伟人传记全集中也是如此。根据我以前所见的,在全部百卷之中,亚洲人实在是少得可怜。虽然其中有日本人,但其他的亚洲人竟然只有三人:释迦牟尼、甘地、还有成吉思汗。居然一个中国人也没有!此外,把释迦牟尼和成吉思汗并列似乎也有一点怪怪的。举例来说,要是出现了莎士比亚的传记的话,那么有李白或杜甫的传记乃是理所当然的;而如果出现了亚力山大大帝的话,那么出现秦始皇传记的话,就会显得比较平衡。不过,在这传记全集之中如果要出第一个中国人的话,我想了一下,大概还会是诸葛孔明吧!算了,总是比一个都没有要来得好一点。

  在郑和死后,不久永乐帝也过世了,于是历史一下子就有了改变。也就是说,因为出海远征很花钱,所以就停手了!对欧洲诸国来说,远征之际是一定会在当地进行掠夺或是殖民地建设、还有猎杀奴隶等等,几乎是把当地的资源全部加以榨取,然后再以之做为远征的经费。像是在伊莉莎白女王一世时代的英国,当时的德雷克提督就是以远征乃是金钱的来源这下点来说服女王的。

  在中国方面,由于并没有这么做,因此远征自然就只是花钱。而且,还有负责远征的乃是宦官的偏见。因此就停止了出海远征。这时停止了出海远征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然而不可原谅的是将郑和的航海记录、以及技术书等等的全都加以烧毁,这个烧毁一切资料的人叫做刘大夏,他的名字一直留到千年之后。

  极端地说,这个人改变了历史。本人据说是位非常认真的官,他为了朝廷不让宦官的权力坐大,也为了避免无益的费用支出而做了这样的考量。无益的费用支出总是会以税赋的方式来打平,最后只会造成人民的麻烦而已。这样的论点当然是正确的,只是把郑和的航海记录以及技术书全都烧毁这件事就很要不得了。

  也因此,世界历史的转捩点就在十五世纪。大约一四三三年的时候,郑和的航海结束了。而在一四五○年左右,其航海记录完全遭到烧毁。另一方面,瓦斯科。达。格马发现印度洋的航路,则是在一四九七年,也就是十五世纪末的事。在那之前的一四九二年,还有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因此,十五世纪可说是海的支配权由亚洲转移到欧洲的时期。而且和中国人不同,对欧洲人来说,所谓的远征乃是为了掠夺和侵略而实行的,于是之后的世界史,就成了西方对东方的侵略、以及加害的历史了。

  很可惜的,“中国支配海的时代”在就此结束,而明这个国家也变得非常保守。

  这时开始的,还有万里长城的建设。长城这种东西,本来就是专门防卫用的,因此建筑这种东西本身没有什么坏处,不过和永乐帝以北京为出击基地向北方和西方出击的做法相比,就显当十分消极而保守了。万里长城之外不出去,海上也不出去,则中国文明自体就成了锁国的状态,虽然国内的商业及民间文化等持续地发展,但对外则不开放。这也使得中国社会往停滞不前的方向而去。是以,郑和的死也代表着将中国对外的窗口加以关闭的意味,具有非常的象征性。

  不过,在这件事情上还是有详加考量的必要,像刘大夏这样的儒教官僚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呢?基本上儒教在当时已经比原本孔子所倡导时更加地形式化,而从儒教原理主义看来,提供国家利益这件事本身就是反正义的。这在历代都有相当的议论。因为如此一来,随着国家收入的增加,就一定会有朝廷与商人争利的情形出现。而郑和的远征确实是花费了相当的金钱,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可是如果能够因此而确立海外贸易的路线的话,就长远来说,应该是能够提升利润的。只是提升利润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不应该的事罢了。在儒教的考量里,财政的再建乃在于俭约。重点就在于:并不是要增加收入,而是要减少支出。因此就要把不能提供即时利益的大舰队远征予以取消,用以减少支出。

  因为有着这种想法的缘故,即使他们是站在他们所谓的正义之上,然而视野却实在是极度地狭小。毕竟人对于未来是无法预知的,然而从这样的行为使得全中国停滞,以及视野矮小化这一点来看,刘大夏的所作所为在人类史上还是无法原谅的。

  就这样,明进入了非常保守的时代。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是第八十五位的于谦。这个人本来是个文官,而且从事地方官的工作,被称为于青天。表示他如同宋的包拯被称为包青天一般,是个非常光明正大的人,相当地受到民众仰慕。

  当时,正是明的第六代皇帝,也就是英宗在位的时候。说起这个人,也有相当曲折离奇的命运。英宗皇帝受到宦官的怂恿,亲自带领了军队去与本来并不需要他亲自出动的战争中的强敌作战。在这时的北方,北元早已烟消云散。大概是由于其内部的不断抗争之故,不知何时便已消失,取而代之的,乃是另一支强大的骑马游牧民族。这支部族被称为瓦刺,其族长则叫做也先汗。

  这个人在约十五世纪中的时候,将蒙古高原的东半部加以统一,然后就迫向北京。本来应该是只要能够与明互相贸易往来就可以的,然而当时采取保守姿态的明却断然地加以拒绝。于是他们就马上发挥实力,率领着为数众多的骑兵部队指向北京。说到这里,刚才也提过,没事找事做的英宗就在宦官的怂恿下准备与之对抗。本来虽然没有这样的必要,但最后还是率了五十万的大军进行远征,跟后就留下了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变”事件。

  这两支军队一开始老是相互错过,一直都没有遭遇到,直到八月时,确知了明军所在地的也先汗对明军展开了急袭。由于策略得当,让明军吃了大败战。而英宗就在败战之后穿着锁甲晃来晃去,到处又找不到部下,正当不知要怎么办,只能够隐于树荫之下的时候,却被敌方发现了。由于不管怎么看来,他都不像一名地位低下的兵士,因此就将之拿下,而后一问竟发现是明朝皇帝。由于也先汗根本没想到会俘获明帝,因此自然大喜,就以之做为交易的筹码。也就是说,我可以将你们的皇帝归还,只是你们必须要以财宝或领土来交换的意思。由于瓦刺也没有杀害英宗的意思,因此自然认为这场交易一定会成立,没想到结果却不是如此。

  当时,于谦取得晋升,成为兵部尚书,也就是国防大臣。这个人当初在担任地方知事的时候,要转任之际,当地的人民竟同声哭泣并希望他不要离开,结果一待就待了十九年之久。他不单是一个好官,也是一个好人。

  这时候,除了有要接皇帝回来的意见外,也有认为北京很危险而想要迁都回南京的意见,这些于谦都一一加以斥回,既不答应瓦刺的交易,也不舍弃北京,还任英宗皇帝的弟弟为新的皇帝,建立彻底抗战的机制。

  这样一来当然让也先汗觉得很没趣,于是就以攻陷北京为目标,而全面发动总攻击。于谦在之前皇帝所发出的大军早已四散,而北京早就没有什么兵力的情况下,只好召集义勇兵来守城,好不容易总算守住了北京的城壁没有遭到破坏。就在包围战一直持续下,也先汗终于放弃而退兵。也许也先汗是个容易放弃的人吧!他回去之后竟若无其事般地放了英宗回来。只是,表面上是如此,但是明的新皇帝已经登基,因此让英宗回来大概也是等着看明的宫廷之中是否会发生内斗之类的事,所以应该还是有所期待的才是。

  总之,在也先汗退兵之后,北京是守住了。而当然,对新皇帝来说,于谦乃是最大的功臣,可是就回来的英宗来说,应该要拿他怎么办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到了这个地步,也不可能再行皇位的交换,英宗已经是退位之身,虽然要说可怜也真的是很可怜,但还是只能够将他禁闭于北京城内。

  好了,我们再从新体制的整治这一点来看,由于于谦这个人非常公正严明,因此自然就有不少对其怀恨在心的人。而当新皇帝即位不久便卧病在床的时候,这些对于谦有所怨恨的人就发起了政变,将遭到禁闭的英宗救出,然后再度让其登上帝位。在这事件里,于谦遭到逮捕,并且处了死刑。

  英宗虽然一开始并没有要将于谦判处死刑,但最后还是核准了,因此于谦就必须要受死。这时的于谦仰天大叫了二次的“皇天后土、皇天后土”。所谓的皇天后土,大概就是指“如父亲般的天空、如母亲般的大地”的意思,也就是说自己在如父亲般的天空和如母亲般的大地的照览之下,是无罪的意恩。只不过,也是有像于谦这样子伟大的人物在死前是不可能有这样泣言的说法就是了。于谦过世,是西元一四五七年的事情。

  不过,不论他究竟有没有哭叫,我个人认为实际上他确实是无罪的。总之,于谦是在这时被杀的,而英宗也就因此复位。后来那些发动复位政变的首谋毕竟是些不怎么样的人,因此后来还是产生了一些问题而失势或死亡。在那之后过了蛮久的一段时间,于谦才因为无罪,而以救国功臣之实回复了他的名誉。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之后,明进入了再没什么够格的名将出现的时期,只是在日本学习世界史时一定会出现一个“北虏南倭”的说法,这指的是北方有骑马民族,而南边则是倭寇——也就是包含日本人在内的海贼。而之后明的历史,就是在朝廷的内部有权力抗争,而外部有北虏南倭的威胁这样的状态下维持着。

  最后,终于轮到接下来的第八十六位王守仁出场了。关于这个人在我“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的文章之中曾经写到过。他以王阳明的名号为人所知,是中国的一位大思想家,不过这一点和这一回的人选是没有关系的。重点在于这个人乃是代表明朝中期的军略家。实际上关于他到底做了什么样的事情,在文章之中虽然还是都有所述及,不过,光是从王守住这个人的人格来看,就让我个人非常地景仰,因此下面就让我先来说一说他的铁事。

  王守住这个人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对行事不正的掌权者相当不齿,并会加以质问。在当时有个非常有力的宦官,由于非常地横行霸道,因此违逆他的王守仁在受到拷问之后还被贬到边疆去。那是个距离首都数千公里远的西南边境,在遥远的旅程之中,跟着他的就只有一个随从而已。等到好不容易快要到达目的地的时候,这名随从竟因劳累而倒了下来,而王守仁不但让其休息、找大夫为他看病,还自己去汲水,运送餐食,说道:这一路辛苦你了!一直照顾到这名随从完全复元为止。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王守仁这个人的人格如何,这是一则我很喜欢的轶事。王守仁在战场上的功绩甚多,要全部说完也蛮花时间的不过他最大的功绩还是在于平定宁王之乱这件事上。这个宁王是从永乐帝的弟弟宁王一系所出的子孙,在明朝来说算是名门,而明最后就是因为这一次的乱事而灭亡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接下来,故事移到有名的第八十七位戚继光。在整个明代之中,如果只能够选出一个人的话,那我想应该就是这个戚继光了。他就是独自平定了刚才所说的北虏南倭的人。

  只不过,在说到这个戚继光之前,还有一位并未被我选入百人之中的曾铣。这个人大抵是十六世纪前半的人,他是科举及第的文官,但却是负责守护明朝西北边境的人。曾铣这个人善于用兵,同时还是个胸襟开阔的人,当北方的骑马游牧民族攻来时,他便一一加以击退。特别是有一次在面对十万以上的大军欺压而来咐,他依然以他高明的指挥能力来把对方击退。同时,曾铣这个人对行事不正的高官也十分憎恶,最后竟还因为用了军需物资这种的莫须有的罪而被杀,因此我本来是想将他也列入百人列表之中的,但终究因为人数的限制而不得不将之去除。

  在明的时代中,因不实之罪而被杀死的忠臣甚多,在气氛上显得较为灰暗。第八十一位的徐达如此,第八十五位的于谦、还有第八十八位的袁崇焕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是在没有犯下什么罪,而且还立有不少功绩的情况之下被杀的,实在是非常地可惜。算了,事情就是这样,在忠臣此起彼落的时代里,他们的好常不被认同,总之,明被认为是以自己的手而将多数人才杀害的王朝,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好了,现在回到第八十七位的戚继光。这个人是在世代都是武将世家中出生的,最初是在东南的海岸地带,以击退倭寇而活跃。他当初是从士兵的训练及防御体制的整备开始,在海岸筑成堡垒,然后在倭寇逼近之时再进行实战的指挥。以一名剑士的身份来说,戚继光的剑术也十分地高超,据说他使的是一套名为龙行剑的剑法。在戚继光之外,还有俞大猷和胡宗宪等,这些人也都是讨伐倭寇的名人,只不过毕竟还是戚继光较为有名,而且也相当受到民众的欢迎。对了,还有一个人叫做徐渭,他是在胡宗宪底下当参谋的,字文长。这个人不光是精于兵法,同时在诗、散文、书、画、戏曲等方面也都可说是一流的人才。只是他后来因为一点小事而把妻子给杀掉,被关入牢狱之中,释放之后则在各地流浪直到死亡,可说是一个狂傲的天才。

  西元一五五七年,戚继光击溃了海贼的大部队,同时还俘虏了其首领王直。这个叫做王直的人,和当时的许多人相同,既为海贼的首领,同时也是名海上商人,当日本初次有葡萄牙的船只漂流而至之际,根据日本史里的说法,负责担任翻译的就是他。由于王直并不会说日本语,因此当时搭上葡萄牙人船只的他,应该是利用笔谈的方式来与日本人沟通的。

  戚继光这个人之所以厉害,乃是在于他在平定了倭寇之后,接下来就来到了西北方的边境。本来至今以前一直都是以海贼为对手的他,这次竟要以骑马民族为对手,然而他还是依次将自蒙古方面南下的骑马民族一一击退。以武将来说,算是全方位的人才,在海上能作战,在陆上也能作战。这个人在对付倭寇时的研究对策后来也传了下来,之后也一直成为历史研究的对象。

  戚继光因为相当地受到当时明的宰相张居正——这个人也相当地有名,在世界史的教科书中一定会提及——的信任,所以没有后顾之忧。然而在张居正死了之后,戚继光就不再得到朝廷的支援,并因此而失势,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之下直到这一生结束。

  这个戚继光在中国的笑话之中,也以怕老婆俱乐部的成员而为人所知。关于以下的笑话究竟有多少真实性我们并不知道,不过我们还是来谈一谈。在戚继光最初平定倭寇的时候,曾经把勇敢的士兵加以集合。他说道:什么样的人才是勇敢的人呢?是能够打倒老虎的人吗?不是,而是不害怕自己老婆的人。接着,他再对聚集而来的志愿兵说道:在鸣笛之后,会怕老婆的人就在白旗之下集合,而不怕老婆的则继续留在红旗之下。结果,几乎所有的人都集结到了白旗之下,原来大家都是会怕老婆的。当时,只有一个人位在红旗之下。于是戚继光便说:哦,原来你就是最厉害的勇者呀!没想到把这个人叫来一问,才知道原来这惟一一个留在红旗之下的兵士刚才其实并没有听清楚指令,而他的妻子告诉他,如果指令听不清楚的时候,就最妤不要乱动。这样的回答让戚继光也不知道该拿他如何是好,不由得感到失望。这就是其中一则最有名的笑话。

  说到海贼的话,明代出了不少有名的海贼。在郑和的航海记录遭到烧毁,而整个社会也变得十分封闭的情况之下,还是有不少具有反动精神的男子到大海之上。举例来说的话,林凤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个人在西班牙人的记录中是被写做Limahon,于西元一五七四年十一月,他率领大量部队攻击西班牙所占领的菲律宾,准备攻下马尼拉城。在经过九个月的战斗之后,终于断了攻击的念头,再度乘船离去,之后到底如何我就不太清楚了。

  当戚继光的后援者张居正死掉以后,明朝一蹶不振,再也没有什么优异的政治之举,且阴谋续出——有各种不同的阴谋,在此就省略不提了。幸好当时北方游牧民族的势力也逐渐衰退,不过取而代之的,是在东北的边境兴起的满族。满族其实就是女真族,也就是那个以前与宋不断相争的金。在衰微三百年之后,出现了一位名叫努尔哈赤的英雄,他不但统一了部族,还急速地扩大其势力。

  同样地在这个时代,日本这边的丰臣秀吉则是开始展开对朝鲜的侵略。明乃是朝鲜的君主国,因此就不得不与日本开战。其结果虽然是成功地将日本驱退,但军事上却花费了不少的费用,因此之后东北方面的防备就开始趋于衰弱。当努尔哈赤兴起之时,明的东北边境已经是个相当危险的场所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戚继光的后援者张居正死掉以后,明朝一蹶不振,再也没有什么优异的政治之举,且阴谋续出——有各种不同的阴谋,在此就省略不提了。幸好当时北方游牧民族的势力也逐渐衰退,不过取而代之的,是在东北的边境兴起的满族。满族其实就是女真族,也就是那个以前与宋不断相争的金。在衰微三百年之后,出现了一位名叫努尔哈赤的英雄,他不但统一了部族,还急速地扩大其势力。

  同样地在这个时代,日本这边的丰臣秀吉则是开始展开对朝鲜的侵略。明乃是朝鲜的君主国,因此就不得不与日本开战。其结果虽然是成功地将日本驱退,但军事上却花费了不少的费用,因此之后东北方面的防备就开始趋于衰弱。当努尔哈赤兴起之时,明的东北边境已经是个相当危险的场所了。

  接下来出场的是第八十八位的袁崇焕。袁崇焕这个人本来也是科举合格的文官,他在明的军队为努尔哈赤所败而全军撤退之时,独自一个人变装越过长城,前往调查努尔哈赤所占领的地区,是个非常大胆的人。在他赌命探查东北边境的地形、详细地了解当地的事情之后,便负责率领东北方面的守备部队。

  到了西元一六二五年,发生了有名的宁远城之战。这个地方位于北京东北方,今日辽宁省——也就是中国东北地方的南部——的范围内。当他在守这个地方的时候,努尔哈赤的大军压迫而来。这个努尔哈赤在一生之中可说从没有战败过,然而就在那之前,袁崇焕从葡萄牙人那儿输人了最新式的大炮。虽然在输入之际曾受到过保守派的阻挠,但最后还是用于宁远城的守备之上。就在无敌的努尔哈赤军以骑兵突进的时候,袁崇焕就发炮加以攻击,努尔哈赤军虽然还是在炮击之下不断地意图反击,但最后还是被击退。而这时努尔哈赤也被大炮的炮弹所伤,因而负了重伤,这也成了努尔哈赤的生涯之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败战。

  由于这次的大功,袁崇焕当上了东北方面军事的最高负责人,然而这时明朝又再度出现了问题,当时身为明最后一个皇帝的崇祯帝这个人最初做得还不错。明在这时有一个名为魏忠贤的人,他和唐的张承业相对照,而被称为历史上最恶的宦官。总之,他是个只要有人对自己有所违逆,就会将对方杀死,并使明的朝廷陷入混乱的人。崇祯帝在即位之后,立即就把魏忠贤一派加以捕杀,肃正了冈纪,他在对东北的清军防御方面也下了一番工夫。然而这个皇帝虽然很努力,不过却是一个疑神疑鬼的人,当他听到袁崇焕意图谋反的谗言之时,便立刻相信而将袁崇焕杀死,也因此导致了明的灭亡。

  当时,国内发生了有名的李自成之乱。这场李自成之乱可说是与唐末的黄巢之乱匹敌的大乱,在李自成的军队杀到北京之后,造成首都北京失守,而崇桢帝最后则自杀。这个皇帝在自杀之前还先斩杀了自己的亲生女儿,感叹道:为何你要生为皇族,而不是生在寻常百姓之家!这位公主后来虽然被救活,但皇帝却上吊死了。当时陪伴着他的,就只有一个小宦官而已,真是可悲!在他自杀的时候,他留下了不管自己怎么样都没有关系,只希望能够不要加害于民的遗书。表现出皇帝起码的自尊。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在这儿,已经算是灭亡了,而其前后为了明持续抗战的人,还有第八十九位的秦良玉,以及第九十位的郑成功。

  第八十九位的秦良玉乃是一名女性,而且还是生于西南边境的人,并非汉民族出身。只不过,在至今历史上有名的女将军之中,她是惟一一个在正史(这儿指《明史》)之内留有名字的人。

  在这儿我要提到一本标题为《女将军传》的书,这本由井上?美子小姐所写的小说,我想应该是日本——恐怕还是全世界——唯一一本以秦良玉为主角的小说了。

  秦良玉虽然身为女性,但却智勇兼备,不管是以指挥官来说,还是以一名武将来说,她都是非常优秀的人。她虽对当时明**的体制有所不满,但其一生还是都在为明而战。

  这时和李自成共同携手的另一名叛乱军的首领张献忠,在今日的四川一带动乱,然而据说他对于秦良玉所在的地方却没有出手。

  关于张献忠这个人,留下了一本加做《蜀碧》的记录书。“碧”指的是血,而“蜀”指的则是四川省,也就是四川省的流血记录。重点就在于占领四川省的张献忠杀了不少的人,除了杀死违逆他的人之外,连对他友好的人也一样杀。为什么呢?他认为像这样子的好人,如果再让他继续留在这个世界上的话,那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可怜了,为了不让他再受苦,所以就只好把他杀掉、他就一边把别人的首级放入盆中,一面说了这样的一段话,一副杀了几万人也无所谓的样子。不过实情到底如何,那就不知道了。因为这样子的事情毕竟还是太夸张了些,总之感觉起来不太真实。

  至少在张献忠刚起兵的时候,还留下了军纪严正、并因此而受到民众支持的记载,关于这一点也许是我所学不足,因此不能够作不负责任的发言。只是如果《蜀碧》中的记载属实的话,那张献忠就真的是一个恐怖的杀人魔。对于一个农民叛乱的首领竟然留下了这样的记录,我想他也不能够说些什么了。我依稀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还记得里头有说到在读了这本《蜀碧》之后,会有一种歇斯底里般狂笑的感觉,可见这本书的恐怖。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而在女将军之后有种终于登场了的感觉的,就是第九十位的郑成功。对台湾的人来说,只要谈到历史上的英雄,郑成功可是具有和岳飞同等的地位的,好像无论如何都一定会谈到这位国姓爷。这个人的一生连对江户时代的日本文学都有所影响。他的母亲是日本人,因此出生地也在于日本,是在今日长崎县的乡下。七岁的时候受到父亲郑芝龙的召唤而渡海到明。

  郑芝龙本来也是一名海贼兼海上商人,后来接受明的朝廷之官位,只不过到了这时,明不敌清的情势已然十分明显,因此郑芝龙在经过一番考虑之后,最后决定降于清。然而身为儿子的郑成功,却无法认同此事。他认为他们受有明朝的恩惠,从此后便进入孤立无援的战斗之中。

  战斗在海上展开,曾数度打破清军的攻势,并于其间数次派使者前往日本要求援军。在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之前至少曾派过五次使者前去。当时,如果家光有所动作的话,也许此后的历史会有极大的不同,但结果家光并没有出动。

  孤立无援的作战持续着,郑成功最初是以厦门这个港都作为根据地,并且。—度攻上南京,然而却在此失败。逐渐失去了陆上的根据地后,最后便逃往台湾。当时的台湾为荷兰人所占领,建有热兰提亚和普罗文西亚等城堡,郑成功在与占据这些地方的荷兰军作战并加以击溃后,取得了台湾。

  其后,他伺机反攻大陆,另外,他也有意图向南转以取得菲律宾的说法,但郑成功却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死了。死时才不过二十九岁。在这之间,辗转逃至各地的明朝皇室的生还者一一遭到清军的捕杀,使得希望不断地落空,到了郑成功孙子的时代,终于放弃了反攻而出降于清。而在清这一方面,之后也没有肃清郑氏一族,而是以忠臣的子孙来加以礼遇。

  另外,在这个时候,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将军吴三桂,这个人在崇祯皇帝自杀之时是负责守护万里长城的。在万里长城的最东侧是个叫做山海关的地方,他在这儿拥有数十万的大军——这个山海关正是以难以攻破的要塞而出名——负责防守清军。如果真的要在这儿好好防守的话,应该是不太可能让清军突破的,只是当时的北京却遭到李自成攻陷。如此一来,如果李自成的军队从北京袭击而来的话,那么他不就要遭到前后夹击了吗?因而十分害怕这一点。只不过,以山海关的形势来说,其实就算是受到前后夹击也不见得很容易攻陷的。

  在这儿有一个有名的传说。当时在北京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美女叫做陈圆圆,她乃是吴三桂的爱人。而吴三桂就是接到了李自成将其俘虏,要让她服侍自己的报告——此事的真实性其实根本就无从知道——这一点让吴三桂十分地生气。

  于是便立刻决定投降于清,然后一同向北京讨伐李自成。

  在吴三桂突入北京之际,李自成早已慌忙逃出北京。李自成这个人以身为农民叛乱的首领来说是非常地优秀,可说是革命起义的英雄,然而自他占领了北京之后,就没有再做过什么好事,因此最后才会被逼至绝路死在野外。

  就这样子,清军进入了北京,身为中国王朝之一的清王朝就此诞生。而吴三桂则很有幸地被收为清朝重臣。西元一六四四年,当时的吴三桂才三十三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网

金庸迷QQ群:48569383  |  站方邮箱: jinyong@jyjh.cn

Copyright © 2004-201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4-27 19:17 , Processed in 0.024277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