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文化传统中,有这样简单化的价值观念,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反之亦然。总之,敌人就是坏人。但在《碧血剑》中,满清领袖皇太极虽然是敌人,但却并不是一个坏人。《射雕英雄传》中的成吉思汗虽然最后也要与汉族为敌,但在郭靖的眼里,他从来都不是坏人。
  与之相对应的是,英雄常常会被理所当然地当成道德的典范。金庸的小说中却也并非总是如此,《碧血剑》中的李自成,一直是一位英雄,也是袁承志仰慕的对象,但最后却发现他的道德智慧远远没有想象中那样完美高尚。怀疑和迫害李岩,就是一个让人痛心的证明。
  在传统道德观念中,有一种更为常见的模式,那就是好人全好,坏人全坏。而在金庸小说中并非如此。《碧血剑》中金蛇郎君夏雪宜,堪称坏蛋之中的君子,而《鹿鼎记》中的韦小宝则是一个最著名的可爱的小人。

  金庸小说的非凡──为此遭到了许多非议──之处,是它愈来愈清晰地显示出,正派中的人物不见得道德,如《倚天屠龙记》中峨嵋派的灭绝师太;而邪派中人也不见得不道德,如明教教主阳顶天。
  传统道德观念认为,好人永远是好人,而坏人则永远是坏人,但在金庸的小说中,人物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形象却常常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神雕侠侣》中临死之际的欧阳锋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坏蛋欧阳锋了;而《倚天屠龙记》中的宋青书,开始的时候完全是一个道德品质良好的有为青年。
  传统道德观念的核心,是以社会化的礼教压抑个人化的欲望。而金庸小说的道德判断则力图兼顾人性和礼教传统,实际上是在改写道德的模式,使之具有更丰富的人性内涵。最典型的例子,当然是杨过和郭靖之间的那场有关「礼教大防」的冲突,作者并没有让任何一方成为道德罪人。

中国古版画(明.崇祯《剿闯小说──李逆闯大败走关西》),小说的重要人物之一便是闯王李自成。

《射雕英雄传》中以历史名人成吉思汗为小说人物之一。图为成吉思汗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