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大学之后,查良镛找到当时任中央图书馆馆长的表兄蒋复,在图书馆阅览室找到了一份临时性工作,暂且栖身。工作闲暇,则读书写作,还与同学合资创办过《太平洋杂志》,任主编,只出版一期,就因纸价飞涨、销路不佳而终止。
  抗战胜利后,查良镛回到故乡。家里无法支持他出国留学的理想,22岁的他,必须自谋生路。
  出于对新闻事业的兴趣,得到曾刊发他多篇散文的《东南日报》副刊编辑陈向平的热心推荐,1946年11月,查良镛进入了《东南日报》杭州分部(此时的报社总部在上海),担任外勤记者,同时负责收听美国之音、BBC等国际英语电台广播并编写国际新闻稿,还曾编过幽默副刊,笔名「咪咪博士」。
  1947年中,上海版《大公报》发布广告,面向全国招聘3名电讯翻译。查良镛报名应聘,并在参与竞争的109人中脱颖而出,第一个被录取。10月底,查良镛正式离开《东南日报》杭州编辑部,来到上海,进入《大公报》,并申请进入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插班修习国际法课程。
  后来的事实证明,进入上海《大公报》是查良镛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的选择。在这里,不仅便于更好地半工半读,完成学业;更重要的是能够获得一个个更大的人生舞台,和更多的事业机遇。

小老师

金庸的新闻评论被称为「香江第一健笔」。

流亡与磨难
成功与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