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8715|回复: 24

我笔下的长平之战与巨鹿之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3 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颇好写历史笔记,打算以《资治通鉴》为根本,写一部《盛世华夏一千三百年》。
目前,我已经完成了第一部《战国烽烟录》,地址为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87163.html
现在在写第二部《秦时明月汉时关》,主要是写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到东汉末年的历史。
一夜没睡,把钜鹿之战写完了。忽然想将钜鹿之战与长平之战放在一起发上来。
长平之战内容摘自《战国烽烟录》;
巨鹿之战内容摘自《秦时明月汉时关》。
希望对战争有兴趣的朋友关注下。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毫无疑问是战国中后期最重要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爆发在秦赵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秦国欲统一天下,必定要征服赵国,赵国要实现灵物遗志也必定要和秦国血战到底,因此长平之战不可避免。
我们首先来看一看导致长平之战爆发的因素:
第一 长平之战爆发的直接因素:赵占上党,秦军攻之
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秦昭襄王四十五年,赵孝成王四年。武安君白起进攻韩国,攻克野王。韩国上党地区与外界的通道被切断。上党郡守冯亭召集无党派人士,商议说:“去新郑(韩国都城)的道路已经被秦国切断,秦军每日推进,韩国没有外援。与其让上党落在秦人手中,不如让上党归顺赵国。赵国如果肯接受我们,韩赵即为一体,就可以共同抵抗秦国了。”
于是,冯亭派使者来到赵国,说:“我们韩国无法守住上党,想要把它献给秦国,但是郡中的百姓都心向赵国,不愿做秦国的属下。我们现在有大邑十七个,愿意恭敬得献给赵王。”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赵孝成王将这件事告诉了赵豹,想听听赵豹的意见。
赵豹说:“圣人说,接受无缘无故的利益不是一个好兆头。”
赵王颇为自恋地说:“别人仰慕我的恩德,怎么能说无缘无故呢?”
赵豹反驳说:“秦国蚕食吞并韩国的土地,从中切断,不使他们相通,目的是想围而不打,让上党自动投降。现在韩国所以不将上党给秦国,而是献给赵国,目的是想嫁祸赵国。秦国付出千辛万苦,却让赵国坐收其利。这等于就是在和强秦叫板。会给赵国招来麻烦的。因此我认为不应该接受上党郡。”
赵王又问平原君赵胜,赵胜却认为应该接受。于是赵王接受了赵胜的意见,接受了上党郡。冯亭被封为华阳君。
秦国眼看即将到手的肥肉落在了赵国的嘴里,不由得火冒三丈。周赧王五十五年,秦国派出左庶长王龁(he)进攻上党,予以攻克。上党的百姓纷纷逃亡到赵国。赵国派廉颇驻守长平,接应上党逃来的百姓。
一切正如赵豹所料,冯亭的做法有移祸江东之嫌。赵王听从赵胜的建议,接受上党,结果给赵国招来了长平之战,以至于后来四十万赵军被坑杀。由此可见赵国似乎不该接受上党郡。
然而,秦国已经确立了“远交近攻”的战略。在上一章,我对战国形势做了大致的分析。韩、魏、楚三国在秦国咄咄逼人的攻势下,已经不堪一击,此刻能够与秦国一战的,阻止秦国统一大业的其实只有赵国。秦国进攻上党,主攻的方向已经转向赵国邯郸。如果由秦国占据上党,则可以形成北、南、西三面夹击邯郸的态势,特别是上党地势高拔,向来是邯郸西方的天然屏障,如果让秦国占据上党,等于就解除了邯郸的城防。秦国进攻上党地区,就其连横战略来说,根本目的在于战胜六国中最具实力的对手赵国。因此赵国不论是否接受上党,都无法避免与秦国一战。而接受上党,对赵国来说,显然是利大于弊。赵国接受上党,则可以进据长平,从而占据有利地势,修筑工事,积极抵御秦国。况且赵国尚能在邯郸地区集结四十万以上训练有素的军队,与秦国对抗,而廉颇率军在长平与秦军相峙三年不分胜负,足见赵国当时有足够的实力接受和保卫上党。
第二 长平之战的内在因素:秦赵争强,统一大势
长平之战的爆发,表面上看是因为赵国占据上党郡,秦国对此不满,从而引发了长平战争,但是凡事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长平之战的爆发,有其内在因素。这才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在第29节,我大致分析了长平之战前,七国的实力排名。其中,秦国位居第一,赵国次之。因此毫无疑问,战国时期最具统一实力的国家是秦国和赵国。当然,可能有人会认为,当时的国际格局是一超多强的格局,而非两极格局下的多强并存。因此赵国的综合实力即使排在第二,也不具备与秦国争霸的实力。但是我认为此时战国的国际格局,恰恰是两极格局下的多强并存。
首先,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政治、经济、军事全面改革,在列国中的优势日渐明显。其兼并战争进程日益加快。而当魏人范雎来到秦国后,创造性的提出了“远交近攻”战略,更为秦国指明了如何实现统一的道路。
而赵国在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后,全面推行军事改革,使得赵国的军事实力得到了极速增长,赵国军队的素质俨然为七国之首。当时赵国的军队总量并不如楚国多,但是军事实力远远大于楚国。且赵国用骑战取代车站,战法上的先进是六国所不能及的。或许有人认为,六国也可以用骑战代替车站,这样不就可以取得与赵国平衡的军事实力了吗?
事实上,用骑战代替车站说起来简单,真正实行将会面临至少三个问题:第一,观念。在第叙述赵武灵王事迹时,我阐述赵武灵王生平的时候,提到武灵王的叔叔公子成对抗军事改革的例子,足见推行胡服骑射的难度之大,而齐、楚、魏这些一等强国以中华文明自居,很难接受胡服骑射的;第二,人员素养和生活习惯约束。我在本书中说过,赵国呈现出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并存的情况,因此对赵国来说,发展骑兵有天生的优势。而齐楚等国则不具备这样的优势。一个优秀的骑兵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能力,即骑术和射击。这两项技能都是很具技术含量的,需要大批的优秀军事教官指导和学员的用心学习,才能掌握。赵武灵王消灭中山,平定北患后,引进了大批优秀教官,经过武灵王、惠文王两代君王的苦心经营,赵国的骑兵已经从幼稚走向成熟,而其他各国即使模仿赵国,仍将处在幼年阶段,无法与赵国的骑兵相比。第三,战马的储备。虽然史书上并没有交代各国战马的储备情况。但是赵国国力强盛,且有北方地区支持,战马储备数量,应该优于各国。当然另一个国家燕国,也可能精于骑兵。但是国力太弱,无法与赵国相比。因此齐楚等国对待“胡服骑射”的态度,总得来说一句话:“主观上不想做,客观上做不了。”
秦国和赵国,一个是全面改革,一个是军事改革,各有侧重,国力臻于其他五国之上。这两个国家很像两极格局下的美国和苏联。所不同的是,赵国军事上的优势不是数量上的,而是质量上的。
这样看来,秦国和赵国具备了统一天下的物质基础。而从人心所向来看,自春秋时期,五霸先后称雄天下,到战国时代七雄并立,兼并战争日趋猛烈,天下一统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和最高最激烈的表现形势。因此列国的角逐中,不自觉呈现出统一战争的性质。赵武灵王“诈自为使者入秦”,秦昭襄王“远交近攻”,无一不是在为统一而奋斗。在此不妨再提赵武灵王不想称王一事,恐怕武灵王不是不想称王,而是他的野心不在于“王”。而秦昭襄王更不必说,周赧王二十七年,秦昭襄王即自称西帝,其心昭然若揭。
因此不论秦赵两国是否想打这场长平之战,它们已经被推到了历史的前台,长平之战必然爆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文提到,秦国的军队进攻上党,轻易就攻克了,这是因为赵国主动放弃上党,退守长平。有人认为,赵国此举是因为驻守上党的赵军缺乏兵力。然而这与史实并不相符,《史记•赵世家》说,冯亭献地后“赵遂发兵取上党,廉颇将军军长平”;《白起王翦列传》称,“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这都说明廉颇率赵军一到达上党即进驻长平,并非经过与秦军遭遇后,出于缺乏兵力不得不退守长平。
我刚刚已经说过,上党地区对赵国意义重大,为什么廉颇会选择主动放弃上党,而驻守长平,在此与秦军相峙呢?
这要从长平地区的战略地位进行考虑:
首先,长平是上党郡和赵都邯郸的西、南两方交通要塞,是邯郸的战略屏障。秦国在攻占上党前,已经占领了以安邑为中心的魏国河东地区,之后又攻下以野王为中心的韩国南阳地区。因此在与赵国的角逐中,不论秦国是要进攻上党,还是最终直指邯郸,只有两条进军路线。第一条是,从乌岭、空仓岭,走西线;第二条是从羊肠坂、天井关,走南线。不管秦国选择哪条路线,长平都是战略捷径,也是必经之路。换言之,只要廉颇守住长平不失,秦国就断难做下一步的进攻。
其次,长平地区是十分理想的用兵之地。长平地区面积广阔,东、西、北三面环山,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峦绵亘,河流纵横,各类地形发育充分。内有主河丹河,又有五大支流许河、东仓河、小东仓河、东大河、永禄河,呈网状分布全境。这样的地理坏境用之于战争,则可以凭山地据险而守,特别是西、北方有高于关、长平关、故关等群塞可守,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丘陵地区对于军队的运动并无大碍,并且可以隐蔽军事。河谷平川则有利于大部队的调遣和辎重的运输,可以保证赵国大军的给养。
由此可见,选择放弃上党,退守长平,充分显示了廉颇这位战国名将优秀的军事素养,足见他的战略谋略和军事经验。
关于长平之战的持续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自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赵国进驻上党,到周赧王五十五年,长平之战赵国战败,四十万赵军被坑杀;另一种说法是,周赧王五十五年,秦国调武安君白起更换大将王龁,与赵军在长平相峙,直至战争结束,持续时间大概六个月。长平之战显然不是一个偶然爆发的事件,这场战争本质上战国时期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天下统一权的争夺。因此,我将取第一种说法,而第二种六个月的说法,仅仅是战争爆发最激烈的六个月。
赵国军事布防
廉颇进驻长平之后,大致构筑了三道防线:
(一)空仓岭防线
该防线以最为险要的空仓岭为中心,北至今天长子县的发鸠山,南至高平、沁水、晋城交界的武神山一带,防线总长约四十千米。廉颇在空仓岭设防后,又构筑了二鄣城(《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作为空仓岭前哨的后援,形成犄角之势。据资料显示,二鄣应该是今空仓岭内浩山南北参差相对的古寨、秦城二村,皆背山面河,可驻重兵,随时驰援高平关。  
空仓岭是战前赵军在上党地区所能控制的最西缘,从政治地缘和地理形势看,是当年廉颇拒秦的第一道防线;从关内二鄣城到光狼城设防,足见廉颇对此防线的苦心经营和重视。
(二)丹河防线
丹河发源于高平、长子界山丹朱岭,逶迤东南流,由高平中央纵贯全境,迤南经晋城,至河南注入黄河,谷深而流量大,沿岸地形开阔,便于大部队运动。廉颇利用这道天然屏障,于丹河东岸沿山一线构筑了第二道防线,是赵军的纵深主体防线,也是主阵地。(《水经•沁水注》:“(长平)城之左右沿山亘隰,南北五十许里,……悉秦,赵故垒,遗壁旧存焉。”)
(三)百里石长城防线(《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赵军筑垒壁而守之,《史记正义》:赵西垒在泽州高平县北六里是也。即廉颇坚壁以待秦,王龁夺赵西垒壁者)
这条防线大体也呈西北一东南走向,但是与丹河防线不同的是,前者由西北一东南以南北向为主,后者虽然也是由西北一东南,却以东西向为主。此防线西起丹朱岭(长平关),逶迤向东经南公山至羊头山,再经金泉山至陵川与壶关交界的马鞍壑,因为沿山亘岭而构筑有简易的长达百里的石长城,所以被成为百里石长城。
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看,此线以北属漳河流域,以南属丹河流域,其地形则由北向南倾斜,所经诸山南面坡陡谷深,北面高而乎缓,由北向南有高屋建瓴之势。如果说空仓岭是赵的防御前哨,丹河是主阵地,那么百里石长城就是赵国的后路。这条防线是廉颇构筑的最东北的防线,也是最深入赵后方的防线,可以说这是关系到上党乃至大本营邯郸安危的最后一道巨防。
长平之战中的王龁与廉颇的对战以及秦军进军路线和设防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秦国的大军在左庶长王龁的带领下,最终攻克上党郡。接下来,秦军的目标就是攻陷邯郸必经的战略要地长平。关于进攻长平的行军路线,史书中并无交代,我也无法揣测,仅仅将本人搜集到有关资料呈现如下。
秦军进攻长平的路线大致有两种选择:
其一,由都城咸阳取水路舟行,顺渭河东下,至河曲折北溯黄河,至汾阴折东溯汾河东下,至晋故都新田,从此舍水路就陆路东行。由咸阳至新田,除了取上述水路,亦可陆行,即由咸阳沿渭河河床谷道东行,至河曲后,东渡临晋关,循涑水河河床东北行直至新田。水路舟行较为迅捷,取之可能性大;或者出于运送兵员数量巨大的原因,水陆并用。由新田东下越黄父,进入了上党腹地,再沿梅河河床,经马邑进抵沁河西岸,然后分兵南北,循沁河一线布防。
其二,由咸阳顺渭河泛舟东下,至河曲移舟黄河顺流东去,逾砥柱山达河内登陆,由野王取太行道北逾太行山,过天井关进入上党腹地,再折西北,沿沁河一线布防。自从周赧王二十(前291)、二十一年,魏国献河东四百里地,白起、司马错进攻魏国,夺魏国大小城镇六十一座(见第29节) ,秦国经营河东已近30年;而周赧王五十二年,白起进攻韩国,夺取南阳,切断太行山道,次年又攻克韩国野王(详见第29节)。换言之,当时的河东、河内尽入秦国的版图,通过这两条路,从政治地缘的角度考虑,秦国进军都没有任何的困难,可以任选其一。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此可以作出判断,秦国自上党进攻韩国应该走得是这两条路线中的一条。那么秦国更可能由哪条路线进军呢?
相比之下,第一条路线比第二条路线有四个优势。
第一,一路线水路情况良好,安全系数比较大;二路线有砥柱天险,历来漕运多破亡,风险甚大。
第二,一路线最高点乌岭关两处山险合计不到10千米;二路线山险则达到20千米。
第三,一路线完全掌握在秦国手里;二路线部分掌握在韩、魏手中,而两国更为亲赵。
第四,一路线到长平的直线距离为380千米;二路线为460千米。前者较后者短了80千米。
秦国人不傻,王龁、白起更是秦国上将,他们没有理由选择又险又远的路线,因此最可能的进军路线是第一条路线。
在讨论好进军路线的问题,剩下的问题就是安营扎寨,做进一步突破了。秦国处于攻势,没有像赵国那样,实行纵深防御,构筑三道防线,不过秦军还是在沁河一带,构筑了秦国的第一道防线——沁河防线。秦军以端氏城为中心,构筑沁河防线。该地既有河床谷道,便于大部队的调动,又有充足的河水,可以提供人马饮用。此线沿河由西北迤东南约40余千米,由端氏城以北依次有孔壁、郎壁、王离城、大(dai)将、运粮滩、马沟等;以南有秦河、秦庄、武安、屯城等。
战争伊始,秦军便呈现出咄咄逼人的攻势,四月王龁进攻赵国。廉颇奉赵王命,据守长平。此时两国军队时有交手,赵国士兵先杀害了秦国士兵,秦国士兵又斩杀了赵国副将茄,战事遂扩大。六月,秦军即攻破赵军阵地,夺下两个城堡,俘虏赵国四个尉官。七月,赵军高高筑起围墙,坚守不出。秦军实行攻坚战,终于突破赵国阵地,俘虏四个尉官,夺下西边的营垒。(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
此处为廉颇精心构筑的第一道防线空仓岭防线。在被王龁突破后,成为秦军继沁河防线后的第二道防线。
空仓岭防线得手后,王龁军队长驱直入,步步进逼,深入丹河一线。这条当初廉颇借助天然水道构筑的主要防线,遂成为秦赵所共有,也就是赵据丹河东沿山一线,秦据丹河西沿山一线,互为屏障,隔岸对峙。(《水经•沁水注》引上党记》所载:“长平城在(上党)郡之南,秦垒在城西,二军共食流水,涧相去五里。秦坑赵众,收头颅筑台于垒中,因山为台,崔嵬桀起,今仍号之曰白起台。城之左右,沿山亘隰,南北五十许里,东西二十余里,悉秦、赵故垒,遗壁旧存焉。”)此后,廉颇采取固守营垒,加强防御的战术,面对秦军的屡屡挑衅,赵军不为所动。两军终于形成僵持之势。王龁在长平之战的攻势到此为止。
战争进行到这个地步,对秦国是极其不利的。秦军远道而来,后勤集团的供应能力很难跟得上,秦军给养极容易出现问题,况且秦军好战嗜杀之名闻名遐迩,在上党一带可以说是失道寡助,很难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而赵军以逸待劳,后勤补给源源不断,又可以得到上党吏民的全力支持和配合。秦军欲求速战速决,赵军则利于持久对峙。此刻战争的主动权由秦国一方落在了赵国一方。
到此为止,战争的走向不外乎三种可能:一,按照廉颇的战略思想发展下去,寻找适当的时机,予以反击,甚至消灭秦军;二,赵国内部横生变故,廉颇的战略思想被打破,秦军长驱直入,一举歼灭赵军;三,秦国无功而返,最终退出上党一带。
然而第三种可能从逻辑上来说,是不太可能出现的。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这一战对秦赵两国的意义。当时秦国已经基本平定楚、魏、韩三国,唯一可以阻挡秦国一统天下脚步的国家就是赵国。长平之战是秦国与赵国之间的决战。如果秦国不能打破赵国的阻挡,那么秦国的攻势将从此戛然而止,再难在函谷关以外产生影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秦国很难甘心无功而返。同时,为了长平之战,秦国的准备也是异常充分的。从战争的初期进程看,秦国显然是处于攻势的。《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载,长平之战后,赵国被坑杀的士兵有四十多万,即是说,赵国在长平一带的军队肯定在四十万以上,而在上文中我也分析过赵军的战斗力,可以说是七国最强的。面对这样强大的军队,秦军却能够一直保持攻势,迫使廉颇采取持久战战术。只有一种解释,秦军在数量上胜过赵国。
秦国将要投入多少军力呢?虽然各种史料中都未见秦军投入兵力的详细记载,但是经过逻辑推理,我相信秦国投入的兵力绝对不会低于六十万。而据梁启超记载,战国时期,七国战死的兵员达到两百余万。六十万的兵力,很可能是秦国全国兵员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秦国一次性动用如此多的军队,如果无功而返,那么这场仗中的消耗将全部白费,秦国虽然强大,但是恐怕也很难在短期内再次组织如此大规模的进攻了。那么秦国统一大业势必因此推迟,甚至可能因此中断。
而秦昭襄王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是无法忍受发生这样的事发生的。此一战,必须有结果,不论胜败。
至于说赵国,同样输不起这场战争,同样不能容忍秦国存在下去。韩、魏、楚三国已经被秦国征服,自己就是下个目标,秦国不死,赵国必亡,这是一种宿命般的无奈。只有将秦国彻彻底底的消灭,赵国才能高枕无忧。而到了此刻,战争的有利形势已经开始倾向于赵国。如果秦军此刻败退,赵军必定会全线出击,一举击溃秦军。那么所改变的恐怕不仅仅是战争的局势,中国历史的进程也可能因此而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因此赵国也不允许第三种可能发生。
当王龁作战受挫的消息传到了咸阳城后,秦昭襄王急忙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对策。秦国丞相应侯范雎提出采用反间计。秦昭王点头答应。于是中央拨款,范雎执行,在赵国境内展开了大规模的反间计。秦国的克格勃组织在赵国大肆活动,宣扬“廉颇将降,唯惧赵括”的言论。
当秦昭王大力支持前方战争的时候,赵孝成王则在干着恰恰相反的事情。屡屡派人谴责廉颇不与秦军交战,认为廉颇胆小怯阵。并且鉴于廉颇屡屡退守,导致赵军大量伤亡,以及谣言的综合作用,赵孝成王做了他一生中最错误的决定。
启用赵奢之子赵括,廉颇老将即刻退回邯郸。
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咸阳城。秦国举国欢腾,于是战争进入第二阶段。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括,这位赵国的年轻将领终于“千呼万传始出来”。此人熟读兵法,阔谈军事,天下无人可及。即使是他的父亲赵奢也难不倒他。可说是军事理论界的天才。
当赵王的任命书下达到赵府的时候,赵括走上了他事业的巅峰。
可是有两个人对此表示了忧虑。
赵国老臣蔺相如虽然已经病危,但是他听说赵孝成王任命赵括为将,取代廉颇,立刻上书说:“大王,您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不懂得灵活运用,就像是用胶把调弦的柱粘死再去弹瑟。那赵括只会熟读他父亲留下的兵书,不懂得灵活运用。不堪为将。”
赵括的母亲也表示她的担忧,她说:“当初我侍奉他父亲,那时他是将军,由他亲自捧着饮食侍候吃喝的人数以十计,被他当做朋友看待的数以百计,大王和王族们赏赐的东西全都分给军吏和僚属,接受命令的那天起,就不再过问家事。现在赵括一下子做了将军,就面向东接受朝见,军吏没有一个敢抬头看他的,大王赏赐的金帛,都带回家收藏起来,还天天访查便宜合适的田地房产,可买的就买下来。大王认为他哪里像他父亲?父子二人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领兵。如果一定要他领兵,那么他又什么不称职的地方,请不要株连我。”赵括的母亲的话虽然有道理,不过这个老娘们的最后一句话,还是很可恶的,首先想到的问题竟然是不要株连自己。
其实赵奢生前,也对赵括表示过忧虑:“用兵打仗是关乎生死的事,然而他却把这事说得那么容易。如果赵国不用赵括为将也就罢了,要是一定让他为将,使赵军战败的一定就是他。”
然而年轻气盛,不懂军事的赵孝成王,过分相信年轻人的力量。尚处在青春叛逆期的他,对年轻人有着更大的好感。面对和他一样不成器的赵括,他更乐意选择这个人为将,因为否定赵括就是否定他自己,赵括的胜利就是他的胜利,他相信他的眼光。
只可惜“一代名将”这四个字绝不是仅仅会读兵书,就可以担当得起的,想要得到这个名头,需要在实战中磨砺。
名将大概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理论实践派,一种是纯粹实践派。但是绝对没有纯粹理论派的名将。像吴起、孙膑、乐毅、廉颇都属于理论实践派的将军,他们熟读兵法,谙熟战事,久经战阵,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于战争中,加以验证,从而上升为战争艺术;而像田单、白起、赵奢这些从低级小吏或军士做起的将军,则属于纯粹实践派,他们没有系统得接受过军事理论教育,但是多年军事生涯中的摸索,让他们在战争中总结战争的规律,形成自成一家的打法。而不论哪一派,他们的战法必定是兵书上无法直接找到的。
想要成就一位名将,除了理论、经验,还需要优秀的心理素质、刚毅果敢的性格、待兵如子的仁人心态、对敌如狼的仇杀心理,只有当这些条件综合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候,这个人才有机会成为一代名将。
而赵括显然不具备一个名将的素质,让他打这场战争,焉能不败?
秦昭襄王听说赵国用赵括取代廉颇的消息后,果断的下了一条密令:武安君白起立刻赶往前线,取代王龁,为总指挥,王龁任副将。——请注意,秦昭襄王并没有将王龁调回来。尽管白起乃一代名将,以他的实力足够收拾赵括这个无名之辈。可是秦昭襄王依旧没有托大,而是采取稳妥的方案,让熟悉整个战争进程的王龁留在白起的身边,辅佐白起。同时这也是为了施行另一条瞒天过海的计策——秦王下令,长平之战秦军一方的总指挥表面仍然为王龁,不许任何人泄露白起为主将一事。换言之,赵括直到来到长平,还一直以为他要面对的仅仅是王龁。
赵括刚刚来到长平,便一反廉颇的策略,下令西渡丹河,全线出击。而针对赵括的无知行径,白起施行了欲擒故纵的计策,“秦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
战争遂进入了决战阶段。
面对秦国的精装骑兵,赵军连战不利。不过赵括毕竟还不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废物,他即刻下令构筑壁垒,顽强固守,等待援军。
到了这里,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长平之战结束后,赵军被坑杀的军队就有四十多万,此刻肯定不止这个数字,区区两万五千人怎么可能将四十万赵军的退路封死,而另外五千人又怎么可能将赵军从中间断开,从而断绝赵军的粮道?
由此学界认为,赵国的军队肯定没有四十万,所谓坑杀四十万应该不属实。然而我认为这是一种偏见。作为一代名将,百战百胜的白起,不可能如此儿戏得对待这场关系国运的决战。他派出25000人的奇兵包抄赵军后路也好,分遣5000骑兵穿插赵营垒之间也好,都不过仅指其先头部队而已。《史记》向来以简明概括著称,太史公不会把白起派遣后续部队的经过都交代的清清楚楚,此类情况在《史记》中比比皆是。
秦昭襄王得知赵国粮道被阻断后,立刻亲自赶到河内地区,做大规模的战争动员,分给当地百姓爵位一级,将十五岁以上的青年全部集中到长平战场,拦截赵国的救兵,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援兵无法到达,粮食无法送进。赵军苦苦支撑着,到了当年九月份,赵军已经断粮四十六天,军队中已经有人开始靠人肉充饥。(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战争打到这个地步,赵括或许仍不知道他面对的人是不败战神白起。在这最后的时刻,赵括没有失去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他披上铠甲,跨上战马,带着被围困的四十万赵军,向秦军发起了反扑,这场持续了三年的战争,终于到了胜负立分的时候。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平的大地上充满了喊杀声、兵戈声,一具具尸体倒下,一颗颗头颅滚落,一腔腔热血喷溅。这里仿佛一个人间炼狱,英勇的赵兵、无畏的秦军,用他们鲜血和战刀书写着作为军人的荣誉。
赵军五次突围,均告失败。赵括战死沙场。四十万赵军成为俘虏。据《史记》载,此四十万人马尽数被白起坑杀。不过我认为,所谓四十万人马被坑杀应该是一个约数,或者是一个笼统的说法,最可能的结果是,战死沙场和被坑杀的人马共四十万。《史记》云: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意即这一战前后,赵国战死四十五万人。如果这条记载是真的,那么坑杀四十万,就很难使人相信了。
因为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有:“武安君言曰:“……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吕氏春秋•应言篇》有:“秦虽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士民倦,粮食□”(□缺字当为“匮”乏”之属)由此可见,长平一战,秦国虽然取胜,但是也是伤亡重大,秦军死亡过半。而上文我分析过,秦军在长平中调集的兵力至少在六十万以上。伤亡过半,即意味着至少有三十万秦军死在赵军的手中。以赵括之能,不论如何也无法以五万人的代价,消耗秦军三十万人。如果真得如此,赵括足可称一代名将。因此我认为,长平之战中,赵军大多是战死沙场,所谓坑杀四十万可能有误。
事实上这场战争秦赵双方究竟投入多少人马,由于史料的匮乏,至今仍为历史之谜。关于长平之战最可靠最详细的史料就是《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而其中关于长平之战的历史记载,也不过两千余字。对于战争之外的军事调度,形势分析,极其匮乏。而经过秦始皇“焚书坑儒”和项羽火烧“阿房宫”,导致大量的史料遗失。因此我们只能从这有限的两千余字,做出符合逻辑的推测。
对于赵国投入的兵力,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白起与赵括决战时,至少有四十五万。那么廉颇与王龁对峙时期,赵国军队又丧失了多少呢?请注意,赵孝成王将廉颇调回的一条重要理由就是赵军伤亡过重。如果仅仅只有一两万的伤亡,赵孝成王应该不会做如此感慨。相信伤亡人数应该在十万以上。那么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前后投入的军队就可能在六十万上下。那么秦国投入的军队大概在多少呢?据《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载,王翦伐楚的时候“将兵六十万”,对付二流强国楚国,秦国尚且要动用六十万人马,那么对付战国时期军队素质最强的赵国,秦国动用的人马一定在这个数字以上,保守估计,我认为秦国在长平一战中动用的军队总数应该在八十万上下。即是说秦军在长平之战中的伤亡人数应该在四十万上下。
搞清楚这个问题后,我们就可以对赵括究竟是不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阔少爷,做个简单的分析了。如果在与廉颇的对战中,秦军伤亡人数1.5倍于赵国,那么秦军的伤亡数字大概在15万上下。即是说至少有25万秦军是死于在赵括率领的赵军手中。司马迁在《史记》中言道,赵军被坑杀达四十万之众,虽然可能有误,但是二十万左右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那么就是说在赵括手中,伤亡人数应该在二十万上下。换言之,赵括用20万的人马至少拼杀了白起率领的秦军25万人马。虽然最后败了,但是就实力对比而言,赵括似乎得胜了。
当然,两个将军的素质对比,不能简单的用杀敌人数来比较,必须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但是这至少说明一点,赵括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脓包。
诚然,赵括作为赵军主帅,刚愎自用,逞强好胜,轻率发动总攻,最终导致长平之战的失败,这是不可原谅的。但是赵括最后慷慨就义,战死沙场,并且在断粮四十六天的情况下,仍然给秦军造成了极大的创伤,导致秦军将进攻邯郸的计划推迟了一年,这些都是不易的历史事实。
早在汉代,一代名儒刘歆由河内北上五原途经长平时,在《遂初赋》里曾有“剧强秦之虐兮,吊赵括于长平”的名句;唐代以降,玄宗李隆基于省冤谷建骷髅庙,主祀骷髅王——赵括;明代,更由皇帝诰命于骷髅庙基础上“诏立赵王庙,俾有司时祀之”。无论刘歆出于尊崇、同情的严肃凭吊,还是唐以来当地塑骷髅王形象以智慧亦仁,抑或明代诏立赵王庙——尊赵括为“赵王”,显然都比太史公著《史记》既史学又文学,或者出于戏剧性艺术效应的记载,更符合赵括其人的本来风貌。可以这样说,赵括确实缺乏实战经验,导致最后的失败,但是他确确实实的指挥了40余万赵军,以绝大的勇气对数倍于己的秦军作过殊死的斗争,并且给敌人以巨大的创伤。或许他不够资格称为一代名将,但是他至少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将才,至少不应该将长平之战失利的责任完全安在他一个人身上。
如果赵括面对得不是白起,如果赵括经历的这场战争不是如此的决战,如果赵括有机会从小的战役中积累经验,我相信,十年之后的赵括必定可以成为一代名将。可惜历史无法假设,上天没有给这位年轻的统帅机会。
赵括虽然死了,但是他最后的战斗仍不失一位真正男儿的豪气。
虽然说他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但是最起码他是一个真正的男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平之战终于落下了帷幕,关于这场战争还有些事后的问题。
首先,对于赵国来说,长平之战的责任谁来负?
赵括独自背着长平之战的黑锅几千年,一句纸上谈兵,把他的英勇善战彻底否定。其实细细想一想,该为这场战争负责的人实在太多了。
第一罪人:赵孝成王
秦国君臣上下一心,夙兴夜寐,全力以赴,密切注视长平动向。战场上有王龁、白起抵御。战场外,秦昭襄王积极为长平之战筹划一切事宜,并且对王龁、白起赋予最大程度的信任,绝不干涉战场事宜。当他知道,王龁前线受挫的时候,立刻召集大臣,施展反间计。之后白起与赵括作战,又立刻动员河内青年积极参军,配合白起作战。而赵孝成王在做些什么,首先是不信任廉颇,对战场事宜横加干涉,责命廉颇出战,幸亏廉颇顶住了压力。之后临战换将,不肯听取有价值的意见,调用毫无作战经验的赵括为将,把这场关系赵国命运的大战交给了像白纸一样的赵括,焉能不败。
第二罪人:赵武灵王
早在春秋战国间,天下统一就日益成为了时代的要求。稍迟于秦商鞅变法的赵武灵王推行军事改革“胡服骑射”,将赵国推向鼎盛,而正当武灵王着手准备由河套南下图秦,统一中原时,他本人却打算让公子章为代国国君,赵惠文王为赵国国王,作为一国元首的赵武灵王竟然公开分裂国家。如此违反时代潮流的行为,终于酿成赵廷内讧,导致沙丘之乱,再次削弱了国力,使赵国又从国势的顶峰跌落下来。这些行为对后来长平之役起到间接的制约作用。
第三罪人:赵国群臣
秦国内有范雎谋划,外有王龁、白起为将。赵国除了有廉颇为将,其他的大臣都干什么去了?改换赵括为将时,为何不见有人劝谏?
赵括作为这场战争的直接负责人,当然罪不可逃。但是自从赵国决策层决定以赵括代廉颇之时就决定了赵国的惨败,关键不在于赵括上任后如何指挥失误;就赵括本人言,则不过是经验缺乏,对形势估计不够,“非不为而不能为”,这件事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他并不希望战败,也没有怯战,更用他的死证明了他的忠诚。
然后,我们综合看下长平之战的胜负得失。
事实上,造成长平之战有如此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至少有以下四个因素:
其一,战略目标:秦无论战前战时,连横战略及至后来“远交近攻”,都是始终如一,坚定不二,尽管一定时期存在着敌友的变换,但战略目标从未有任何动摇。赵之合纵战略则出于权益,是不确定的,时纵时横,纵横捭阖,朝秦暮楚,敌友相消,脆而不坚。
其二,即是秦赵两国人员素质对比。从君王到臣子,秦国皆优于赵国。到长平之战伊始,秦昭襄王已经执政四十七年,不论是政治经验还是将帅才能都远远优于即位尚不足五年的赵孝成王。秦国国内有范雎辅佐秦昭襄王,年富力强,精于谋划,而赵国国内蔺相如已经病危,垂垂老矣,难以出力。秦国武将有白起、王龁、王翦等名将如云,而赵国只有一个廉颇,还不能用。长平之战,秦国举国出动,全民皆兵,动用兵力可能在80万以上,而赵国动用兵力总数不如秦国。
其三,策略运用:秦国除了战场上的斗争外,多管齐下,场外动员,间谍战术,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全方位的打击赵国。而赵国仅仅只有战场一途。并且秦国制定了严密的保密措施,让赵括到死都不知道和自己作战的人是谁。而秦军对赵括知之甚详,甚至可以说,赵括是在秦人的一手策划下,才当上赵国统帅的。
其四,就根本而言,秦国商鞅变法是政治、经济、军事全方位的改革,并且一直得以延续发展;而赵国胡服骑射,仅仅是军事上的改革,并且在武灵王死后,没有再得到很好的发展。
最后,我们来看看长平之战的历史地位。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代最具实力的两个大国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的胜负决定了谁更有资格统一中国。因此对秦赵两国而言,他们都输不起这场战争。
长平之战中赵国战败,赵国军事力量丧失大半,再也不能威胁到秦国的利益。从此后再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威胁到秦国,即使六国合力也不是秦国的对手。统一中国对秦国来说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
长平之战中秦国得胜,决定秦国最终拥有统一中国的权力,中国的历史进程因此而改变。
当然对个人而言,这场战争也改变了几个人一生的命运。此为后话,暂且不提。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巨鹿之战

这一章我将着重为读者朋友讲述一场改变大秦命运的战争——钜鹿之战。
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角逐,同时也是政治上的较量。此战的主要人物大致如下:
一号男主角:项羽
二号男主角:章邯
最佳男配角:宋义
其他配角:秦二世、王离、陈馀、张耳、赵歇、司马欣、董翳、英布、蒲将军
宋义被称为卿子冠军,统领天下军队。当楚军抵达安阳时,忽然停了下来,并且一停就是四十六天。
项羽不禁大为着急说:“秦军围困赵军,形势万分紧急,我们应火速渡河,与赵军里应外合,一举消灭秦军!”
宋义道:“现在秦军攻打赵军,即使胜了,也必定消耗严重,我们便可以轻易灭掉秦军;若秦军不胜,我们挥军西进,更可以歼灭秦军。因此,我们不如坐山观虎斗,由他们打。小项啊,冲锋陷阵,我当然不是你的对手;但是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你就比不上我了。”并下令说:“凡是不从命令者,一律处斩!”
几句话说得项羽气不打出一来,宋义,你也太不仗义了,我们是来救赵的,你却坐山观虎斗。
且不说宋义所言是否正确,这等坐山观虎,坐收渔利的心态便算不得仁义了。
不过人家宋义好歹是卿子冠军,项羽虽然心中不爽,也不好与人家冠军怄气,只得先忍着。
宋义随后又派其子宋襄入齐为相,并且亲自送他到无盐县,大摆宴席招待宾客。
宋义对项梁说骄兵必败。而他此刻自以为是卿子冠军,也骄横了起来。当时天气寒冷,阴雨绵绵,士兵饥寒交迫。项羽看到宋义在那里大摆筵席,那叫一个气。冲到宋义面前,说到:“现在军中无粮,百姓贫困,都要饿死了。而你竟然在这里大摆筵席,不思进取,说什么等秦军疲惫,再图谋取。以秦军之强盛,攻打新建的赵国,必定可以轻易攻克。到时候,秦军只会更强大。我们哪里还有机可乘?楚王把全国的兵力交给将军您,国家安危全部系于将军一人身上。而将军您却不懂体恤士兵,只顾自己享乐,此等行径,怎可为国之重臣?”
项羽的分析不无道理。秦二世将全国兵力调给章邯,以攻取赵国。而赵国刚刚建立,怎么可以与秦军相抗。坐山观虎斗,也得是两虎相争。假使是一虎一羊,待羊入虎口,老虎饱餐后,体力大增,怎么会更容易对付?用兵之道也是这个道理。
以章邯、王离的实力,攻破钜鹿,并不困难,不必付出大的损伤。待章邯军攻破赵国,收编赵国军队、军粮,实力必定大增。到时候,楚军再与秦军交手,无疑是与饿虎争斗,胜算只怕会大大减小。
项羽言罢,也没多罗嗦,手起刀落,便把宋义给斩了。
当然宋义毕竟是楚王钦命的上将军,不好随便杀的,总得有个借口。项羽杀了宋义后,对三军说:“宋义与齐国合谋反楚,楚王密令,让我杀了宋义。”
前文说,宋义为主将,项羽为次将。砍了老大,项羽便是老大。老大说了,是大哥大让他杀宋义的,士兵安敢多言。更何况宋义虽是武将,但是武力有限。而项羽自23岁出道,一口气杀了百余人,扛鼎之力,无人可敌。士卒将领安敢与之对抗,纷纷上前拍马屁说:“立楚王的就是你项家的人,现在您又除了乱臣贼子,当为上将军。”
楚怀王得知此事后,也是无可奈何,项羽孔武有力,握有重兵。且不说楚怀王要治项羽的罪,项羽不来夺他的王位便是对得起楚怀王了。楚怀王能做的也只有顺水推舟,他对项羽的上将军做了个事后确认,就算了结宋义被杀一事。
事实上,宋义被杀是迟早之事。楚怀王乃是项梁所立,军中人马,多为项梁招募,八千江东子弟更是项氏嫡系。这所谓的楚国,不论从哪个角度上来说,都是老项家的。可是,项梁死后,宋义竟然只靠偶然说过的一句话,做了卿子冠军,怎么可以长久?
未闻宋义有何显赫家世,而项羽为楚国大将项燕之后,宋义之贵不如项羽;
未闻宋义有何兵韬谋略,所谓谋略,不过偶有所中,而项羽孔武有力,少读兵书,与项梁同时起兵,屡败秦军,宋义之谋,之勇,均不如项羽;
未闻宋义有何兵将嫡系,楚军军中人马多为项梁旧部,为项羽慑服,宋义之威望不如项羽;
而拥立楚王,乃项氏所为,项氏功在大楚,宋义之功不如项羽;
面对秦军强悍,宋义不敢进军,其勇略不如项羽;分析形势,宋义不如项羽透彻,其智不如项羽。
由此而观,宋义显贵、谋略、勇武、威望、胆略、智力、功劳等均不如项羽,却做了上将军,而项羽为副。这无疑是把宋义放在火上烤,不被项羽所杀才怪呢。
即使今日宋义不死,明日也会被项羽所杀。
世言宋义有用兵之智,我却觉得宋义愚昧之极,即令其懂军事,也不懂得政治。
杀了宋义之后,项羽兵权在握,威震楚国,当即派出当阳君英布和蒲将军领兵两万渡过黄河,以救钜鹿。英布、蒲将军,不负所托,初战告捷。
而钜鹿城内已经快抵敌不住了。王离军有章邯为之供应粮草。而钜鹿城被王离军围困日久,早就快兵尽粮绝了,急的张耳屡屡派人找他的铁哥们陈馀求救。
陈馀虽然与张耳是哥们,把张耳看作老爸,但是即使为了老爸,也不能胡乱葬送他手里的军队。他考虑了下自己的力量,与秦军相抗,实在有用鸡蛋撞石头的嫌疑,想想还是不去的好。气得张耳大骂陈馀没信义。陈馀抹不开面子,又架不住手下要挟,只得派出五千人马,先做试探,结果全军覆没。齐、燕国的军队虽然赶到,但是有这前车之鉴,哪里还敢进攻,只是和陈馀军一起在钜鹿城外,观赏钜鹿保卫战。
项羽可受不了秦军的鸟气,命令全军带上三天的口粮,渡过黄河,过河之后,便把煮饭的锅和渡河的船都给砸了。
三军将士一下愣住了,项将军,您这是要做什么啊?咱们还要回去,还要吃饭啊!
项羽说,解不了钜鹿之围,破不了秦军,我们就死在钜鹿城外吧。
三军将士沉默,进兵!
章邯军被破,王离粮道被隔断。
楚秦军队遭遇。
楚军已无退路,此一战,要么将秦军斩于刀下,要么死于秦军刀下。
秦军围困钜鹿日久,所遇者皆庸碌之辈。待遭遇楚军,阵脚大乱。
楚秦两军,前后九次激战,终破秦军,王离被擒杀,钜鹿之围遂解。
前来救赵的十几路人马,在钜鹿城外安营扎寨,作壁上观,观赏这难得一见的钜鹿大战。等到秦军被破,项羽率领大军走入诸侯营中时。各路诸侯皆上前道:“上将军真乃天神下凡,古今无二。我们都甘心听您的指挥。”
历史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强者的世界,只有成为强者才能得到爱戴——因为这个世界上大多是弱者,他们都需要有一个心灵上的偶像。
钜鹿之围解后,项羽成了各路反秦军队实际上的首领。
而张耳、陈馀这对如父子般的哥们,在此之后,反目成仇。陈馀把将军印信交给了张耳,自己领着几百人躲到黄河边做渔夫去了。
钜鹿之战第一阶段结束。即将进入第二阶段。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离全军覆没,章邯的军队驻扎在棘原,项羽的军队则屯驻漳水的南面。两军对垒相持。项羽并不急于击败章邯军队,因为他要做着天下的霸主,此刻是他最好的机会,他一面收服诸侯,一面慢慢磨章邯,整整拖了六个月。
此刻的秦军已不再是昔日的大秦铁骑了,早已被项羽打得吓破了胆,尚未交战,便几次后撤。
秦二世可不管这一套,他只看到了撤退,撤退,不断的撤退。
他只想骂,章邯无能,辱我国体!
责问章邯的使者一波接一波,骂得章邯那叫一个郁闷,只想说,有本事你秦二世来和项羽打一场。
但是,想归想,章邯还得派人回去汇报。他派长史司马欣回国请示。结果,遇上了赵高这个混球,死不通报。司马欣心知不妙,这赵高向来瞒上欺下,要是自己向皇帝报告了钜鹿的实际战况,赵高在秦二世面前导演的大秦帝国歌舞升平之象不是要全被打破?赵高岂能容他?
果然不出司马欣所料,他刚刚出咸阳城,赵高便派人来追杀,好在司马欣跑得快,才侥幸不死。
司马欣回来,把情况和章邯一说,搞得章邯内心惶惶不安。就在这时,他又收到陈馀的一封来信:
“白起一生征战沙场,南征楚国的都城鄢郢,活埋赵国降兵四十万。攻城略地,不可胜数,却终被赐死。蒙恬北逐匈奴,开拓榆中之地几千里,却在阳周被斩杀。这是为什么呢?只因功盖万世,封无可封,所以被杀。”
这两位都是章邯的前辈,想到他们,章邯不由心中不安。不过陈馀摆明是在恐吓章邯,白起是功高震主而死,蒙恬之死,却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陈馀的信继续说道:
“您任秦将已经三年,兵马伤亡,数以万计,却把诸侯国越打越多。而赵高身为丞相,害怕被二世怪责,只有杀你顶罪。现在您领兵在外,朝中大臣多被杀戮。此乃天亡大秦。”
章邯想到李斯之死,不禁更是心头发凉。
“而今您在内不能直言规劝,在外又将成亡国的将军。茕茕孑立,呜呼哀哉,为何不倒戈相向,与各路诸侯军队联合,瓜分秦地而为王。这与有朝一日身死人手,妻儿被杀,哪一个更好呢?”
面对此种情景,章邯犹豫不决,一方面派人与项羽秘密谈判,试图签订和约,另一方面积极备战。
但是,弱国无外交,败军之将何以言约?
和约尚未签订,项羽便命蒲将军日夜不停的率兵渡过三户津,在漳河之南驻扎下,再次大败秦军。
章邯无奈,打是打不过项羽的了,只得厚着老脸,再次派人求和。
此刻章邯还有二十万大军,如果硬打,项羽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况且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之策。
于是项羽就和章邯在洹(音,桓)水南岸的殷墟会晤,订立了盟约。章邯受封为雍王,安置在项羽军中。司马欣为上将军,统率秦军,担当先头部队。
然而投降的秦军遭到了各路诸侯的歧视和非人待遇,导致秦军大为不满。项羽恐怕生变,密令英布坑杀秦军二十万于新安城南。只有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被活着带入秦地。
秦末农民起义中最重要的一战——钜鹿之战,至此结束。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战争虽然已经结束,本文却还没有完结。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玩味。
钜鹿之战无疑是项羽生平最得意的一笔,也是最能体现其军事才能的一笔。单单从史籍记载,我们只能看到战争的大概经过,并不能充分感受项羽的军事才能。现在让我来为大家分析下这场战争的实力对比,以及项羽究竟用了哪些手段胜得此战。
首先,我们来看下双方的实力对比。
秦军:秦军主要有两支人马,即王离军和章邯军。
王离军是大秦帝国的边防军。在前文我已经交代,王离乃是蒙恬的副将。蒙恬死后,由王离接受了边防军。而始皇帝派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镇守边疆。蒙恬也对扶苏说过这是大秦帝国的精锐部队。这支军队即使说在去钜鹿之前,有所损伤,至少也有二十万以上。
章邯军一般认为是由骊山囚徒组成的军队,战斗力不强。但是,当时是在周文破函谷关,兵临咸阳城下时,章邯无奈之中方才组织的军队。在兵破周文后,章邯军得到了有力的补充,司马欣、董翳的加入便是证明,而囚徒军也在战火中得到了锤炼,战斗力大大增强。据估计,这支军队应该也在二十万到三十万之间。
而王离随蒙恬征战匈奴,又是名将王翦之后,用兵伐谋,绝对不低。
章邯的战斗力更不必说,大破周文便是明证,而后一路得胜,更见其用兵如神。
楚军:楚军的军队组成比较复杂。
首先我们分析下楚军大概有哪些军队,项梁的八千江东子弟,陈婴的两万人马,英布和蒲将军的人马、刘邦的几千人马,以及其他一些农民军。总体来看,应该不会超过十五万人。而楚怀王又分兵两路,将其中一部分的兵马交给了刘邦。
那么项羽此刻手中可用的军队有多少呢?
至鸿门宴时,项羽军队据说已经达到了四十万。但是这四十万人马应该包括了各路诸侯的人马,以及后来收复的人马。因此我完全有理由相信,至钜鹿之战前,项羽可用的人马不会超过十万人。并且主要是杂牌军。
至于将领,倒是不差,项羽、英布都是天生良将。
当然,各路诸侯也来支援钜鹿,可惜这些人都是来看钜鹿之战现场版的,丝毫没有出兵的意思。打仗是不可能的,气人倒是有一套。
在做完实力对比后,我们来看看项羽是怎么打赢这场战争的。
钜鹿之战共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无疑是一场硬战。项羽采用了破釜沉舟之计,以不到十万人的兵力,与王离大军展开激战。当时王离围攻钜鹿已久,我想兵力应该是有损耗的。可能已经不到二十万了。并且久战不下,又见各路诸侯到达,士气肯定有损。而项羽军求战已久,又无退路,以一当百,有些夸张,以一敌二,还是没问题的。
因此,我以为把项羽吹得太勇猛是不合适的,不过毕竟人家项羽以不到十万人的杂牌军,大破人家近二十万的正规军,还是了不起的。
第一阶段,项羽军胜主要靠得是一个“勇”字。
第二阶段的战争,更见项羽的高明,不战而屈人之兵,项羽用得极妙。
大破王离军后,秦军已经“恐项”,而项羽也借此收服各路诸侯,此刻项羽人马,我以为至少在二十万到三十万,并非像一些史籍或资料吹嘘的,项羽以三五万人破章邯军。从英布得以顺利坑杀秦军二十万,也足以证明项羽军在二十万以上。古时候最厉害的攻击武器,大概也就是弩了。但是楚军驱使秦军入坑,总不好用弓弩相逼吧?即使楚军有武器,秦军空手,二十万人逼迫二十万人跳进坑里,也不容易吧?因此可以肯定,项羽军绝对超过二十万。
此刻的项羽占绝对优势,否则以章邯猛人,也不会甘心求和。
然而项羽并没有急于求战,而是将战事一再拉长,迫使秦廷对章邯施压。秦军士气也越来越差,在与楚军的交战中,屡屡受挫。
项羽利用这个机会,迫使章邯投降,从而不战而屈人之兵,降服章邯军二十万。
在这一阶段的战争中,项羽成功的运用了军事手段和政治手段,不仅仅消灭秦国的主力部队,同时还确立了他在起义军中的绝对领导地位,为他称霸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钜鹿之战,项羽打得实在漂亮。而钜鹿之战从开始到结束,是在公元前208年到公元前207年,这时项羽不过二十四五岁。如此年轻便能取得如此重大的胜利,古之良将能有几人?
单单以军事天才而言,项羽不愧为一代名将,堪比乐毅、白起、李牧诸将。
然而,坑杀秦军二十万人,却是项羽人生中的一大败笔。可以说,项羽在军事上已经是博士后水平,而在政治上,大概也就初中毕业吧。这点从他以后擅杀义帝(楚怀王熊心)也可见一二。
为何说,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军是一大败笔呢?
首先,我们看看这二十万秦军为什么被坑杀。《史记》载,秦军投降后,被诸侯轻慢,心生怨愤,结果被项羽得知,项羽才命令英布坑杀二十万秦军。由此来看,错在项羽。如果项羽在收服秦军之后,即使进行整编,待之以厚,收为己用,实力岂非大增,便会为他以后与刘邦争雄添上重重的砝码。
其次,收服这二十万大军有可能吗?
我们不妨将项羽坑杀秦军二十万,与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万做个对比。
白起因为坑杀赵军四十万,被世人称作杀人魔王,后因此为秦王借口所杀。然而我若是白起,同样会选择坑杀四十万赵军。
当时秦赵两国之敌对,恐怕比得上二战时期德国和英国的敌对。
1940年,德国与英法两国在敦刻尔克发生战役。德国追杀英法联军,却忽然接到希特勒的命令,停止不前。导致英法联军三十余万逃到了英国,成了后来反击德国的生力军。希特勒想必万分追悔。
而赵国降兵四十万,如果不杀,该怎么处理?是放他们回赵国,还是让他们来秦国当兵吃饭?以当时情况看,赵国降兵不可能去秦国当兵。可是若让他们回到赵国,长平之战等于是白打了。坑杀是最好的选择。
事实也证明了白起行为的正确性——赵国经过长平一役,一蹶不振,从此再无争雄天下之力。
而项羽就是一个十足的混蛋,他的行为实在是太残忍了。
当时秦楚两国之敌对,已经不同于战国时期秦赵之敌对。战国时期秦赵的敌对属于国际战争,而秦朝之后,秦楚的敌对已经属于国内战争。这就好比国共两党的对峙。共军在打败国军之后,完全不必屠杀,只消好好对待,及时整编,敌军便是我军了。项羽却选择了坑杀,成了他一生的劣迹。导致多少家庭丧子、丧父、丧夫?从此之后,天下百姓只知项羽残暴不仁。
项羽坑杀的不仅仅是二十万人,他还坑杀了天下百姓的归顺之心。
古语说,得民心者得天下。项羽失去了民心,便失去了天下。
对此,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也许我该说项羽太年轻吧。
然而,在此处,我忽然有一个小问题想问,范增干什么去了?
如果读者朋友还记得我在前文所书,项梁死后,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如此重要的战争,范增应该跟在项羽身后,却未见史书记载他劝阻项羽。如果是史记漏载,那么范增水平还有待商榷;如果范增压根就没劝说,那么范增的水平也不过尔尔。
且将钜鹿之战到此结束吧,顺便交代下,《史记》和《资治通鉴》中所载钜鹿皆是“钜鹿”,而非巨鹿。不过我们更多的时候,把钜鹿之战称之为巨鹿之战。在此,我略作解释。《尚书》记载:“尧试舜白揆于大麓”。古代“大”和“钜”相通,“麓”和“鹿”字形相近,战国末年,吕不韦作《吕氏春秋》,把“大麓”作“钜鹿”,“钜鹿”由此得名。而今钜鹿已作巨鹿,隶属河北邢台市。
发表于 2009-4-3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强悍
发表于 2009-4-3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
发表于 2009-4-3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额  爆强
发表于 2009-4-6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文,看到博客地址上说有小说要出版,总是件令人欣慰的事,替楼主高兴。想起我一朋友小说写的极好,不过老是被人骗。唉。
发表于 2009-4-6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韩兄的文章越发的强悍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网

金庸迷QQ群:48569383  |  站方邮箱: jinyong@jyjh.cn

Copyright © 2004-201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5-1 05:07 , Processed in 0.037808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