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olinpai 发表于 2014-12-31 14:55

《鬼谷子》,《汉志》不录,《隋志》入纵横家。《战国策》云:苏秦发书陈箧,得太公《阴符》,简练以为揣摩。可知纵横之学出于太公。而太公当然是道家人物。鬼谷即服膺太公之学,而自隐其姓名,不欲表见于世。《史记》又言鬼谷子长于养性治身,是必有味于道家之精意者。苏秦张仪得其皮毛,已足以玩侯王于股掌,取卿相如探囊。而鬼谷子反敝屣功利,遁迹山林,恬淡自守。观其书中有“盛神法五龙,养气法灵龟”诸奥语,非深于道者孰能之乎。

(鬼谷子,道家称为玄都仙长,亦是命理学祖师,纵横家之祖,也是兵家高人,孙子兵法即鬼谷子传与孙膑,但鬼谷子最好的学问是修仙之道,因命理乃术,无以出三界也)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4-12-31 15:01

扬子《太玄经》、邵子《皇极经世》,皆易之支流,即道之支流也。
(扬子《太玄经》和邵子《皇极经世书》,都是高明之作,《太玄经》仿易经而作,而内在结构为道学,深得九九归一之妙,不妨称为八十一“卦”。《皇极经世书》,天下奇书,以数理明未来之大势,可谓易学系统中精妙之作,邵子的梅花易数虽为占卜,但极为奥妙,可谓易学至此别开生面也。宋儒真正的高手其实不是朱熹等人,而是周敦颐、张载,邵子也)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4-12-31 15:03

《江淮异人录》所记多道流侠客术士之事;《山海经》语涉神怪;《穆天子传》迹遍遐荒。
道家思想,本是游乎方之外者,故不妨接受耳。
(下面从更深层次介绍道学,那就更是玄之又玄了。所谓洪荒、玄幻、异界、修真、仙侠、穿越云者,都以道学为老祖宗也)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4-12-31 15:04

所以,最后陈大师之结论自然就是:总而言之,道家学术,包罗万象,贯彻九流。所言甚为有力也。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4-12-31 15:06

再以法喜大师之论总括之(不仅含本土百家,亦含佛学):
明道而用“阳”,可为世之大贤,
入世则为贤王圣主、明君明相,如三皇五帝、文王周公;
出世则可成祖师大德、高人隐士,流芳千古,如道家和佛家祖师等。
明道而用“阴”,看其深浅透彻。
不透,就只能是有为机用,谋略之道,多落于术的层面,多造就奇人异士,如鬼谷子、张良、刘伯温、诸葛孔明、苏秦、张仪等;
透,则为无为机用,尊道厚德,慈悲众生,但不以正命承担慧命,如疯癫僧济公、布袋和尚、寒山、拾得等。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4-12-31 15:06

所以,最后,东方文化说到底就是两门学问,这两门学问都是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之学,这两门学问就是印度的佛学和中国的道学。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4-12-31 15:07

但是,道学最深邃的境界还没有显露呢。不过还是先歇一歇吧。:lol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4-12-31 18:13

趁此机会,看看先贤对老子和先圣的评价。
老氏本原天地之始,历陈古今之变,先明道德,次说仁义,下陈礼学之失,刑政之烦,言其驯致而然耳。其秉要执本,在乎情性之极。故其道,始于身心,行于家国,终于天下,如此其备也。昔伏羲氏画八卦,象万物,穷性命之理,顺道德之和,老氏亦先天地,本阴阳,推性命之极,原道德之奥,此与伏羲同其源也。文王观太易九六之动,贵刚尚变,而要之以中,老氏亦察太易七八之正,致柔守静,而统之以大,此与文王通其宗也。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导斯民以仁义之教,老氏亦拟议伏羲,弥纶黄帝,冒天下以道德之化,此与孔子合其权也。此三君子者,圣人之极也,老氏皆变而通之,反而合之,研至变之机,探至精之归,斯可谓至神者矣。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4-12-31 18:26

本帖最后由 shaolinpai 于 2014-12-31 20:35 编辑

李宗吾所见甚高。此人虽以厚黑学鸣世,实际对百家文化理解甚好,且看原文:
《老子》一书,当分两部分来看,他说致虚守静、归根复命之语,是出世间法,庄、列、关尹诸人,走的是这条路。
他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之语,是世间法,孔子以仁治国,墨子以爱治国,申韩以法治国等,皆走以正治国之路,孙、吴、司马穰苴,走的是以奇用兵之路,皆为世间法。
《老子》一书,把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一以贯之。
故:《老子》可总括周秦学术全体。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4-12-31 20:38

自古老庄并称,说了老子,不能不说庄子。说点什么呢?说点玄幻的,而且是玄幻始祖:
《外篇-天地篇》第十四节:由圣治而德人而神人越来越深。
德人的境界是“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淮南子》说了:体道者,不哀不乐,不喜不怒,其坐无虑,其寝无梦,物来而名,事来而应,也就是万法平等的境界;
而神人的境界则是“上神乘光,与形灭亡”,什么叫“上神乘光”?就是佛学所说的虹光身或光蕴身,《封神演义》中经常有这种场景:某大仙见势不妙,化为虹光而去,即此也;“与形灭亡”更厉害一步,虹光虽无质但仍有色相,“与形灭亡”已经是无相境界,无相故空明,故“此为照旷”,
进一步“致命尽情,天地乐而万物销亡,万物复情,是为混冥”,大致相当于《易经》上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穷尽万物而至于道体,则为先天地之玄同境界,不是天地乐乎?无一物之累,不着一物,故为万物销亡,犹如六祖之“菩提本无树,本来无一物”,反过来以道观物,则见万物之本来面目,一真一切真,一切即一,宇宙一体,混冥是也。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4-12-31 20:42

自古还黄老并称呢。黄帝乃中华始祖,实为元始天尊第九子,所谓雷声普化天尊,即黄帝之本地也。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4-12-31 20:47

好,继续更上一层楼,说明一下道家的深邃境界。
一般说道家是仙家,因道家以修道成仙为目的。仙的分类有多个系统,其中,《仙经》的分类最简单,有三个层次:上士举形升虚,是为天仙;中士游于名山,是为地仙;下士先死后蜕,是为尸解仙。
对照佛门六道之说,一般将天道之仙分为天仙和神仙,人道之仙则有人仙和地仙,饿鬼道、地狱道之仙划为鬼仙,畜生道为妖仙。
《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对道家修行的果位分为:何谓道果?果有五种:一地仙果,二飞仙果,三自在果,四无漏果,五无为果。
如果前两个还是仙,后面就不是了。的确如此,事实上,仙只是道家修行的小乘初级境界,其上还有真、圣两大系列,《道藏》所开示者最为完整、详备、透彻,仙分为上仙、高仙、太仙、玄仙、天仙、真仙、神仙、灵仙、至仙九品,真、圣与此相同,亦分九品。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4-12-31 20:52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什么问题呢?真和圣的关系问题。在道藏中,圣为最高,真次之。但在很多道家经典中,也可见真人在圣人之上。最明显的有:
可见《黄帝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庄子: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其下,才是人间的圣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显然,圣人的境界就不及真人,也不及至人了。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4-12-31 20:53

《淮南子》:圣人下揆三泉,上寻九天,横廓六合,揲贯万物,此圣人之游也。若夫真人,则动溶于至虚,而游于灭亡之野,天地之间何足以留其志!
可以说,圣人是在天地之间纵横自在,而真人又更上一层,超出天地之间也,不妨说类似于佛家三界内和三界外的区别。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4-12-31 20:55

实际上,此圣非彼圣。一为世俗之圣人,一为道家内部之真圣人。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超长贴。中国文化的根源综述。易学与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