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2788|回复: 4

小龙女不死之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30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旁白:她清丽脱俗拥有绝世容颜,她纯净如水不食人间烟火,她是每个男人心目中的完美女神!全真教上中下各个阶层被她所倾倒,中通神周伯通将毕生绝技‘双手互搏’倾囊相授;长春子丘处机为她填过一首词,有‘冷浸溶溶月’之语;清和真人尹志平为她犯下弥天大罪。她就是《神雕侠侣》的女主角——小龙女。
   《神雕侠侣》问世于1959年,是金庸先生在明报连载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作者用凄美华丽的辞藻描写了杨过小龙女二人生死相许、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此书一出,令天下无数痴男怨女心为之伤,肠为之断,情为之牵。有人评之:《神雕侠侣》乃百年来集爱情小说之大成者!(出自2货逝者语录)阅读此书,我们感慨惊叹之余又不禁又生出疑问:为什么小龙女死来死去她就死不了呢?是她抗击打能力特别强还是她拥有超能力?是小说落入俗套还是作者有意为之?下面有请家里蹲大学名誉教授2货为您深刻讲解----小龙女不死之谜!
    正文: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探讨的内容是小龙女不死之谜。讲这个内容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在《神雕侠侣》书中小龙女一共有多少次面临生命危险,我大略统计了一下:
    1.终南山与杨过修炼玉女心经时被赵志敬、尹志平撞破,导致气血逆行。
    2.被尹志平强暴误以为是杨过所为,求婚时被杨过所拒,呕血数口。
    3.野外练功时走火入魔,吐血加人事不省(后被绝情谷主所乘)。  

    4.重阳宫后山被金轮法王与全真五子合力击打(此为致命之伤,按常理绝无生还之望)。
    5.逆转静脉疗伤时被郭芙误射冰魄银针,毒质侵入各大要穴(此症被多家权威机构下了死亡通知书,包括南帝一灯、北丐黄蓉、农夫武三通以及病人家属及其本人)。
    6.跳下断肠崖自尽(神仙都救不了了)。
    除此之外小伤小病不可胜数,看到小龙女创造出如此之多人类医学史上的奇迹,我们不禁感叹:女人是世界上生命力最顽强的物种!
    旁白:通过2货教授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在小龙女的一生**经历了六次要人命的劫难,可是她一个弱质女子硬是顽强的活了下来,最终和他的丈夫杨过团聚,还参加了轰轰烈烈的襄阳保卫战,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他们两手拉着手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不禁要问,小说的作者金庸先生为什么要这样着笔?他创作之初就是这么构思的么?香江另一位才子倪匡说不让小龙女死是因为作者为了不影响明报的销量,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且听2货逝者是怎样认为的。
    正文:倪匡先生的说法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完全!为什么这么说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先讨论一下作者开始写作的时候是打算要写悲剧呢还是要写喜剧?换个说法就是作者开始写作的时候是想让小龙女死呢还是想让她活?答案是确定一定肯定的,让她死(写悲剧)!否则的话作者也不会让那个杀千刀的尹志平把小龙女那啥了,也不会一次又一次的把她推向死亡的边缘了!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作者是临时改变主意让小龙女活下去的!有证据吗?有!在明报连载版本的《神雕侠侣》中,独孤求败生前所用的紫薇软剑重现江湖,独孤求败将之弃入山谷后被一条蟒蛇吞入腹内。杨过和蟒蛇搏斗过程中用君子剑斩蟒蛇却被紫薇软剑砍断了君子剑,后紫薇软剑被杨过取出使用带入襄阳,郭芙斩断杨过手臂用的便是紫薇软剑。关于紫薇软剑的情节在后来的三联版和世纪新修版本中都已被作者删去,读者不复再赌。
    旁白:在明报连载版本的《神雕侠侣》中,当时情景书中是这样写的:‘郭芙怒火难忍,掀起杨过床头的紫薇宝剑,便往他头顶斩落。杨过中毒之后尚未痊愈,四肢无力,见那宝剑斩到,床上无可趋避,只得抢过郭芙携来的淑女剑一挡。但郭芙手中所持之剑,乃是剑魔独孤求败当年用以横行天下的利器,当真是断金如泥,锐不可当,淑女剑虽然也是宝剑,还是被这剑削断。郭芙狂怒之下,使力极猛,料不到这剑竟会如此厉害,收势不及,剑锋落处,无声无息,杨过的一条右臂登时给卸了下来。’   
    正文:以事物象征人物的结局命运是中国小说的惯用手法,看过《红楼梦》的人对这种写作手法自然不会陌生。那君子剑与淑女剑是杨龙二人得自绝情谷,这两把剑分别隐喻杨过和小龙女。紫薇软剑不详,隐喻郭芙。可以看出,小龙女必死于郭芙之手,而杨过则出于自杀,自杀的原因是郭芙误杀小龙女(紫薇剑误断君子剑)。由此可见,作者起初是要创作一个哀怨缠绵的悲情小说,他一步一步的把小龙女往死路上逼,直到逼得她跳崖自尽,这时作者出于某种原因突然扭转乾坤生生把她从鬼门关上拽回来!
   旁白:通过2货逝者的解析我们知道了金庸先生创作《神雕侠侣》之初是要写一个凄怆无奈的悲剧,小龙女的结局是一步步走向死亡最终跳崖自尽。可是小说到最后小龙女又神奇般的活过来让人感觉十分突兀,虽然读者也很想让她活,但是她的命运走势却是必死无疑。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作者宁愿改变小说的创作基调也不愿意让她死去?
   正文: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先弄明白金庸先生创作《神雕侠侣》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的重点在于‘主要’两个字。倪匡先生的观点是‘为了维持明报的生计’,因此他才会说小龙女不死的原因是作者不想影响明报的销量。对不对呢?对!因为明报创刊之初极为艰难,要是没有武侠小说的支撑没准早就关门大吉了。但是本教授认为这不是作者的主要目的,作者金庸先生的主要目的我认为是意淫!没错,是意淫!他写《神雕侠侣》就如同林朝(在此处念zhao)英女侠创作玉女心经一样,对于求不得的美好事物无可奈何之下通过文字来暗爽一下。
    旁白:这个2货是要做死还是疯了?他说金庸写《神雕侠侣》是为了意淫!难道他就不怕亿万金庸迷拿板砖拍死他、用口水淹死他? 看来他如果不说出个一二三来,下辈子就会在轮椅上度过了。
   正文:纠正一下刚才的口误,金庸先生写《神雕侠侣》的主要目的一部分是为了排遣发泄,另一部分才是意淫。分界点就在小龙女跳断肠崖前后。下面就由本教授以纯粹八卦的态度先来扒一扒金庸先生的失恋史。
   杨濛,1932年出生于上海。当金庸还叫做查良镛的时候,杨濛已然是名动香江的夏梦了。时人赞曰:‘香江第一美女’。此女端的是国色天香,美艳不可方物,便是从那张发黄的黑白照片上也能略略看得出其不带人间烟火气息的神仙体态所散发的迷人风采。且不论其在演艺界的成就如何,便是那嫣然一笑的绝代风华已足够万人为之痴迷。爱慕追捧夏梦的男子车载斗量多不胜举,查良镛也是其中一个。因对夏魂牵梦绕相思难遣,便有了‘林欢过长城’的故事。林欢者,查良镛艺名也。长城便是夏梦所在的香港长城电影制片公司。其时,夏梦是长城电影的当家花旦,查良镛投身影视为其创作剧本,虽有《绝代佳人》、《兰花花》、《不要离开我》等多部佳作问世,然在夏梦眼中查良镛乃不过是一个初露头角的文艺小青年而已,又岂会真正放在心上,自然更不会托付于终生。查良镛痴恋许久无果而肝肠寸断,离却电影界举身赴《明报》,以一只生花妙笔撑起明报大旗终成一番伟业。《明报》连载的第一部武侠小说是为《神雕侠侣》。
   旁白:在我们通常的印象当中金庸先生是一个商业巨子、亿万富豪、文学巨匠,是当今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华人。可谁又能料想得到这么一位牛人也会遭遇女神的拒绝!
   正文:正所谓:‘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男不多情?’谁都有过年少轻狂时,现如今的金庸自是功成名就,然在当时他大鼻小眼样貌平平且无财无貌,如何能赢得夏梦这种级别的女神青睐。绝望之余,金老化悲愤为动力创办明报大业,把满腔伤痛尽数诉诸于《神雕侠侣》之中,有怨愤,有无奈,有不甘,有刻骨铭心,有生死不渝,有天长地久。他需要倾诉需要发泄更需要幻想,所以在小龙女跳崖自尽时他心软了,改变主意了,既然现实中得不到那就在幻想中好好意淫一下吧!于是乎,十六年后杨过在绝情谷底与之重逢了。
   旁白:杨龙二人重逢的场景书中是这样描写的:‘他自进室中,抚摸床几,早已泪珠盈眶,这时再也忍耐不住,眼泪扑簌簌的滚下衣衫。忽觉得一只柔软的手轻轻抚着他的头发,柔声问道:“过儿,甚么事不痛快了?”这声调语气,抚他头发的模样,便和从前小龙女安慰他一般。杨过霍地回过身来,只见身前盈盈站着一个白衫女子,雪肤依然,花貌如昨,正是十六年来他日思夜想、魂牵梦萦的小龙女。
两人呆立半晌,“啊”的一声轻呼,搂抱在一起。燕燕轻盈,莺莺娇软,是耶非耶?是真是幻?’
   正文:杨龙二人重逢真乃是神来之笔,非金庸之才不能为也!余观书二十余载,论动人心魄荡气回肠者无出此书之右。然必死之人突又重生不亦惊愕乎?在解释小龙女生还的原因时书中这般描写:‘我服食蜂蜜,再加上潭中的白鱼,觉得痛楚稍减,想不到这玉蜂蜂蜜混以寒潭白鱼,正是驱毒的良剂,如是长期服食,体内毒发的次数也渐渐加长。初时每日发作一两次,到后来数日一次,进而数月一发,最近五六年来居然一次也没再发,想是已经好了。’此所谓扯天下之大淡也!狗屁蜂蜜加白鱼,还驱毒良剂!随便编造一个南海神尼北海鬼僧都能把人糊弄住,可金庸偏偏就这么噎死人不偿命的瞎掰了事,水准之臭殊于全文不一致,何哉? 他是故意的!小龙女之于杨过就如同夏梦与他,怎能忍心让她死?他明白告诉读者:‘爷就是不想让她死,爱咋咋滴!’是故,此书经明报连载过后两次修订,在没有商业目的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原状,这是作者给自己写的情书。
   旁白:刚刚这个2货胡扯一通,听完之后感觉似乎还有那么一点鸟意思,那么《神雕侠侣》真的就只是作者意淫么?这一本书还有别的什么作用吗?在小说的后记中,作者金庸先生说他是企图通过杨过这个角色抨击封建礼法。封建时期的礼法用得着现在还来抨击吗?
   正文:师生恋的规矩在古代是不被允许的,然而在现代被允许吗?理论上看是可以的。实际上呢,师生恋依然会遭受批评蔑视。孔和尚有句话说的对:即便现在,如果有哪个老师和她的学生恋爱了,会有几个人相信他们是真爱?恐怕大多数人不是说老师人品有问题就是说学生思想不正常!所以说封建礼法在现今社会依然有很大的震慑力,所以抨击一下也是有必要的。此书一出不但为师生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还为中国古诗词的普及做出了卓越贡献。
   旁白:小说中引用几首诗词就能说为古诗词普及做出贡献了?
   正文:当然不能!但是由于《神雕侠侣》的问世,一名默默无闻的金时词人名扬天下,他的一首作品传唱度高到秒杀周杰伦,盖过凤凰传奇。这位词人名叫元好问,此作品是为《迈坡塘》又称《摸鱼儿·雁丘词》。小说中作者借李莫愁之口唱红了这首词的上半阙,现如今谁要是说话写文章再套用一句‘问世间,情为何物’恐怕会臭了大街,其恶俗程度直追把手机铃声设置成月亮之上、自由飞翔。其实此词下半阙词句亦属上品,只因作者没有引用故知者甚少,摘录如下: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
   旁白:一部作品之所以成为永恒的经典,是因为它带给人们耳目之娱的享受之外还能给人以人生的指导,境界的升华。《神雕侠侣》这部小说还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且听这个2货再放一放撅词。
    正文: 一千二百余年前的一个秋夜,苏州城外的一叶渔舟之上,书生张继因科考落榜而满腹惆怅、愁肠百转,虽月落星灭、夜已深沉却无心睡眠。是时,寒鸦呀鸣秋风刺骨,张继百无聊赖吟诗一首: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千百年后,张继的大名随着这首《枫桥夜泊》无人不知,而那一年的状元榜眼探花是张三李四还是王二李五又有谁来理会?塞翁失马,未必非福。故圣人有云:君子有所痴,痴而不迷,则天道还其痴;君子有所求,求而不得,则天道遗其求。  
   如今金庸先生享誉全球,有华人处无人不知金庸大名。而曾经名动一时的夏梦早已被世人所遗忘,至于她的丈夫是哪一位更有谁会关心?才子与佳人都有可能名扬天下。不同的是,才子会因其才华纵横而被更多的人知晓,佳人则会因其容颜衰老而逐渐被世人淡忘。通常来说情场失意的男人都会有所作为,不只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更多的是为了让自己曾经深深爱着的人知道,当初舍弃自己将就他人是多么愚不可及的一件事!午夜梦回之时,可曾为了当初的选择而后悔?
   正如《神雕侠侣》后记中所言:世事遇合变幻,穷通成败,虽有关机缘气运,自有幸与不幸之别,但归根结底,总是由各人本来性格而定!是个人都会迷茫,谁不曾有过绝望?情场的失意,事业的惨淡,朋友的背弃都会让我们悲伤,我们应做的唯一正确决定,就是要如同金庸创办明报一样厚积薄发,等到能够站直身板藐视万物的时候,找到当初那个伤害过你、抛弃过你、嘲笑过你、鄙视过你的人,告诉他:我是爷!
  (感谢收看家里蹲大学名誉教授2货大讲堂节目,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发表于 2013-7-31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庸当初是想写一出悲剧,但是书迷们不干。考虑到刚创刊不久的《明报》销量问题,金庸就像柯南道尔写福尔摩斯死里逃生一样,重新写小龙女也没死掉。否则,《倚天屠龙记》与杨过夫妇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发表于 2013-8-1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何以知道“金庸当初是想写一出悲剧,但是书迷们不干”,才把結局寫成楊龍重逢。焉知不是金庸本來的創作意圖就是如此。
发表于 2013-8-1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8-4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古庸龙 于 2013-8-4 16:47 编辑

小龙女的原型是夏梦,所以金庸先生即便是要写悲剧,也不会至自己梦中情人于死地,顶多写杨过为情而殉。
所以杨过在苦等十六年后无果才会跳崖,而小龙女即便死一千次、一万次,也一定不会在金庸笔下赴之黄泉,小龙女不死,杨过必然生还,杨过要是跳崖殒命,小龙女就成寡妇了,观其不雅。
所以本人分析,现实中金庸先生得不到美人的眷顾,在自己的小说里没必要也搞得生死相离吧,过程可以悲惨,但结局一定圆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网

金庸迷QQ群:48569383  |  站方邮箱: jinyong@jyjh.cn

Copyright © 2004-201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6-16 07:20 , Processed in 0.04206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