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4561|回复: 18

招式浅解兼剑气之争探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2 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招式浅解兼剑气之争探源
首先,我们必须先讲下,招式到底是什么?其实很单纯,就是一种「有效率」利用本身能力的方法。什么叫有效率?简单说,若某甲理论上最大可以发出百斤的力量,他发现某个动作可以发挥出接近百斤,甚至以上的杀伤力;或者是,他发现当他做出某些动作组合的时候,可以用小于正面硬碰的消耗,产生诸如破坏重心、声东击西、顾此施彼……等制敌效果,把它们整合起来,就是他个人专属的招式,(因为适不适合别人不一定)。

因此,同一个招式,不同人手上有不同的威力,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条件都是不一样的,若是一个招式原本便是为了不会内力的人而设计,内力高深者,用出这招威力也许强很多,但是不是有同等的效率?这就很难说了,很多小说都说某武功有配合的独门心法,大抵也是相同道理。

即便是同一个人,若要保持相同的效率,所用的同一个招式,青少年时候用的方法,到中壮年时期也一定需要做调整,毕竟身体条件已经不同了,甚至,每时每刻,当自己的状况有起伏、面对的对手、环境不一样,也都必须做出调整。(这当然是针对高手而言……龙套就算了)

再来,我们必须了解,世上纵使真有人天纵奇才,万法全通,毕竟也只能当特例,普遍情况还是每个人在不同领域的资质都不甚相同,数学强的,不见得所有理科都强,即使这些科目多密切相关也一样,同理,对内功进展快的,不见得对招式的理解也有同样的天赋;善于拳掌的高手,不见得同样长于腿法,更别说因为每个人的性情、武学理念的差异,导致追求的偏重不同,那么每位高手、宗师发展出最适合自己的武学理论,还会一样就真见鬼了。

这时候我们在回头看气剑之争就很清楚了,若是按照岳不群所讲来看,气宗理论是「气功一成,不论使拳脚也好,动刀剑也好,便都无往而不利。」;剑宗理论则是「剑术一成,纵然内功平平,也能克敌致胜。」但实际上,每个人的天赋才情都不同,适合的自然也不一样,对长于招式理解的人来说,剑宗着重钻研招式的修练法门,才是提升自我武术修为最有效率的方法,当然也才是正道,但对善于养气吐纳的气宗来说,却是正好相反。

武术本就追求身体潜能极限且有效的控制与利用,越是高手也就不免越是重视各种细微处的差异,因此,气剑之争,不过是金庸把方法论的争议(像是朱、陆之争),加上一些略夸张的意气之争而已,那种下意识的:「我好心告诉你我领悟的独门心得,提携你一起光大我华山,你竟然执迷不悟,硬是往邪路上走」的想法,毕竟金老不只是想说一个好听的故事而已,这本书也并非单纯的写武侠而是写政治,在故事背后还是有其寓意和寄托的。因此,把这放在所有领域的不同方法论、认识论或路线争议之中,道理也是一样通的。
发表于 2010-12-12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老兄在第三段的说法,怎么好像是将「气功」视作一种「招式」似的?

至于老兄的说法,呵呵,倒是让小弟想起《天子传奇6:洪武大帝》的「明神武典」,以人体最本源的「阴阳二气」为根本,每个人都可以练出「属于自己」的明神武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剑宗的理论是每个人确是有各自的修练方法,但是,人总归是人。

世上沒有100%相同的人,也沒有100%不同的人。(除非根本不是人……)

既然如此,自然会有一套方法是可以同时适合所有人的。

剑宗是要找出一条适合所有人的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宗的理论是比较大路的。说气宗练气为本,其实是以「素质」为本。素质高了,可以用的方法也就多了。素质低了,可以用的方法也少了。

气宗是以提升自身素质为基础,然后再让人去作出选择。
发表于 2010-12-12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同一个招式,不同人手上有不同的威力,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条件都是不一样的
================================================================
赞同!

乔峰眼见旁人退开,蓦地心念一动,呼的一拳打出,一招“冲阵斩将”,也正是“太祖长拳”中的招数。这一招姿工既潇洒大方已极,劲力更是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武林高手毕生所盼望达到的拳术完美之境,竟在这一招中青露无遗。

[ 本帖最后由 普_渡_众_生 于 2010-12-12 21:3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3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沙发 的帖子

这个……板大不知道那里感觉到有气功,我自己每段都看不到
基本上每个人都是同一物种,即便外表再怎么惊世骇俗,结构也都只能那样,即便是经脉也不会有谁多一条少一条,武学总是从人体自身发展的一门学问,大抵来说不过各家派别巧妙不同罢了。
发表于 2010-12-13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中祥符 于 2010-12-13 06:15 发表
这个……板大不知道那里感觉到有气功,我自己每段都看不到
基本上每个人都是同一物种,即便外表再怎么惊世骇俗,结构也都只能那样,即便是经脉也不会有谁多一条少一条,武学总是从人体自身发展的一门学 ...


小弟是因为每一段都看不到气功,所以我才问老兄是否将气功当成了招式,于是省略了相关的论述。

经脉确不会多一条少一条,然而这不代表人人一样。

  保定帝听他们争论不休,这二人是大理国医道最精的名医,见地却竟如此大相枘凿,可见侄儿体内的邪毒实是古怪之极,右手伸出食、中、无名三指,轻轻搭在段誉腕脉的「列缺穴」上。【他段家子孙的脉搏往往不行于寸口,而行于列缺,医家称为「反关脉」。】

段家子孙的经脉与一般人不同,也许要修练段氏最强的六脉神剑,必需是反关脉。
发表于 2010-12-13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关脉其实是手上脉搏位置问题,过去相学认为反关脉的人有福气,个人认为反关脉与黄眉僧的右位心一样是一种医学问题,与六脉神剑应该没太大关系。
发表于 2010-12-13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是遗传的多,当然,也不排除六脉与之有关联的可能。

[ 本帖最后由 一空到底 于 2010-12-13 22:2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的帖子

基本上,「招式」本就只是外在动作,不然不会有「出招」一辞,若它包含内在导引行气的概念,又如何出招呢?当然,若用武学角度来看,气功也是可用本文中的论述来理解,但这是因为这些学问都源自于对身体认知而发展出的,因此概念上必然相通,只是一般人对气功概念上,大抵较为一致,而个人对中医跟丹道底子也极为薄弱,所以就没特别论述气功原理的部份,主要是澄清招式本意……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脉就像人体各个零件一样,个体可能略有差别,但基本结构总是相同的,只是些许异相而已,反关脉亦是如此,就是长歪了而已,它还是关脉……何况若没记错的话,列缺属手太阴肺经,要影响应该似乎也只影响少商剑?
发表于 2010-12-14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唔,愚以为楼主对于招式的理解稍显简单了。
东瀛武学对于招式的理解很简单,但是确然抓住了根本:刀剑攻击的方式,无非砍和刺两种方式;而进攻的方向,无非上、下、左、右、中、左上、左下、右上、右下九个方向。任何招式攻击对手时,都是选择一种方式和一个方向组合进行攻击,而防守时,也是针对这两方式九方向进行防守。基于这种理解,倭刀主张把某一种攻击练到极致,所以倭刀攻击时,简洁、凌厉、霸道。
但我们武侠中的招式却并非这么简单了。比如说,很多虚招。我先出左拳从左边打,但中途收拳,骗过对手,实际是用右拳从右边打;又或者我出拳作势要打,实际却是出脚。
所谓招式,乃是一连串动作的组合,包括了误导诱骗的动作和取得实际效果的动作。而招式一发,对手如果没有一连串对应的式来破解,则会被后招所击败。且随着招式过程中的变化,攻招和守招都会改变,直至分出胜负,都要去想着后招怎样连续。招式的组合可以理解为战术。
而某一招式之所以固定名称,乃是招式发明者深入研究了此招的各种变化、利弊后得出的其认为的最佳方案。用这个招式,会取得什么效果,不按招式变化,会陷于怎样的被动,都是基本能确定的,就如围棋的定式一般。
如果对方起手式使用小飞挂角,我就要选择是用一间夹定式、尖顶定式、一间跳退定式或者其他定式来应对(不同的定式侧重点不一样,一间夹重外势,尖顶重实地,而一间跳退比较中庸)。而我一旦决定了使用哪个定式(即哪个招式),则接下来的几步棋一般情况下就基本确定了,如果哪一方不按照定式行棋,就很容易陷入被动,因为这些招式的变化千百年来,早已被研究透彻了,你要是不按照招式而擅自变化,就会被抓住破绽而被攻击。武侠中常出现的,两人一招相交之后,就需要百招之后才能发生变化,才能决定胜负也是这个道理。
又如象棋,假如我使出了马后炮这一招,那你只有两式可以化解,一式挡住马前,另一式切断马炮之间的连接。而在我出招之前,我使用其他招式,限制住你其他棋子的行动,使得在我出招时,你这两个解式都无法使用,那我就赢了。又或者我使出马后炮的招式后,算定了你用哪一式来破解,而针对这一解式又留下了后招,让你无法再挡,我也就赢了。这就是招式组合成了战术,战术需要很精确的计算,谁算得准、算得远,谁就有可能赢得胜利。
再说实际武功的例子。长拳第一式:“马步架打”。力从马步腰力始发,一手架,从腰间到头顶,可以架挡住中、上六路的攻击,同时另一手直拳入中宫,攻敌胸腹,是一个防守同时反击的招式,一招只有一式。太极拳之“白鹤亮翅”,第一式是防守式,两手分开,一手可挡住中、上六路攻击,另一手可挡住中、下六路攻击,然后接着第二式,一掌推出,是先防守后反击的招式;“野马分鬃”,一手先粘住对手进攻的直拳,然后脚顶住对手,另一手攻对手腋下或肋间弱点。
每一招式都是经过深入研究,适用于不同情况的,使用者需要依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使用哪个招式以进攻或防守。
当然,在武学中,招式必须配合力量。还是上文说的“马步架打”,你要是力量不足,“架”不开对手的攻击,那你也“打”不出去;“野马分鬃”,要是粘不住对手的拳头,你也没法再出第二式。
再谈一下招式的门户区别。每个门派的招式风格不一样,体现着每个门派对于武学的理解。
长拳和太极就不说了,谁都知道不是一个门派的武术。还是举围棋的例子,中国流与武宫正树流一眼就能看出风格的不一样,一个中庸一个霸道。中国和韩国的定式风格也相差甚远。中国、日本的定式,在战斗的同时,通常还很注重棋的形状美感和整体的均衡;而近十几年发展出来的韩国定式,则充分体现了高丽人的野蛮,上来就是近身战,紧贴,死缠烂打,但确实细微处的变化很精妙,你要是不了解这些定式,对弈时就要吃大亏。
气宗和剑宗实应分成两个门派,因为两方对于武学的理解区别太大。
小结:使用招式的要点,一是要了解对手的招式,进而计算对手这一招之后的招式,然后找出可以克制对手的招式以胜敌;二是要锻炼速度与力量(还有内力),才能真正发挥招式的威力。


[ 本帖最后由 黑子白子 于 2010-12-14 12:5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完全同意您所提出:招式「使用上」是有战术考量……等见解,只是,碍于当时精力有限,文章中暂时只讨论了「招式」它是什么?以及怎么出现?并无涉及如何使用这一层面。而且,不论是虚招、实招,不论这些动作如何组合、如何使用,究其根本,也均未超出首段所提两项原则:顺应人体力学以及更省力的达成制敌之目的。因此不论招式如何变化、编排,其创造者与使用者必\定认为它们符合这两点,否则一定会被其它方法所取代。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的帖子

而就您所提出的招式使用这一层面而言,您说「招式一发,对手如果没有一连串对应的式来破解,则会被后招所击败。」那么要如何解释风清扬传授令狐的剑理?更别说令狐用九剑精要破敌的种种场景了。如果只是局限在把各个组合分别对应拆解,终究只能如魔教长老一般,竭尽所能的把「死招式」破得干干净净……

围棋的例子也是雷同,如果只是觉得定式是已经被研究透了,所以必须按照定式来行棋,那么人怎么下得赢计算机呢?毕竟没人定式可以背得比它还多,不是吗?就好像神鵰中,赵志敬用「天山飞渡」,杨过也没用全真上下均研究透彻的「退马式」阿?

实战中,招式破解有太多的可能,可以按照「规矩」一攻一守,也可以以伤换命、以力破巧、玩距离、玩速度乃至于暗器、石灰、毒(迷)药、人质……,这本就是依照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来决定是否可行的,招式的出现,是为了有效率的制人(甚至杀人),若是有更好的方式,又何必拘泥于招式本身之拆解,硬是舍弃其它?这无异于王夫之所说「玩物丧志」尔!当了解招式所为何求,知道它只是手段而非最终目的,或可才有望朝「无招」迈进。

至于说到门派之别,它的确是体现了不同的武学理解,但只是手段有别,目的则为一。就像围棋不论属于何流,终是为求胜而多占地;道门除丹道外还另分九十六外道、三千六百旁门,终究还是为求登仙。因此我说剑气之争是方法论之争,要视为两派也无不可,只是他们争的是根本,层次较一般武人略高,只可惜处于一种「己所欲,强施于人」的极端偏执追求,终至于悲剧……
发表于 2010-12-14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的帖子

两项原则还有疏漏之处。
顺应人体力学、更省力应该表达为“姿势”。
招式是为了达成一个特定的目的而编排的姿势的组合,但这个目的却不一定是制敌,也不一定省力。
有对长辈表示尊敬的招式,有只守不攻的招式,也有求和的招式,还有逃跑的招式。。。等等。
发表于 2010-12-14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的帖子

有理。
不过无招之境界在招式层次之上。。。应该在讨论范围之外。。。呵呵
九剑虽然还有招,但是每一招皆是破招。要意为敌招刚发,就找出对方招式的破绽,加以攻击。即是说九剑对于对手无穷无尽的招式,其有无穷无尽的破法,已远不止是“一连串对应的招式”了。与吾之论点仍是一致的。
招式是死的,人是活的,这是关键。
首先,对招式的选择因不同的人而有别。再举“马步架打”、“野马分鬃”、“白鹤亮翅”为例,对于从中路来的攻击,这三招都可进行破解,但要选哪一招呢?不同门派的人会选不同的招,会区分长拳和太极;而同一门派,同为太极,也有不同的招式可以使用。所谓“攻得精彩,防得巧妙”,并非指招式本身,而是指人之智慧来决定使用哪一个招式。
其次,招式使用过程中,也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变化。天时、地利、人和。围棋定式也是一样,虽然以局部来说,需要按照定式行棋,但是,当这个局部继续按常理走下去,却会对大局造成很坏的影响的时候,那我们就不再按照定式行棋,哪怕局部稍微吃点小亏,但要保证大局的发展。书中常见的诸如:“拼着左腿受伤,也要立毙对手于刀下...”就是这个意思。
另围棋方面计算机玩不过人,一是计算量太大,但主要还是因为围棋的“势”和“地”乃是很抽象的东西,很难给计算机描述出来其行棋的目的。如果目的能够给计算机明确下来,那人就很难玩得过计算机了。比如国际象棋和象棋,目的很明确,就是把对方的王、帅、将吃掉,所以在象棋方面,人很难赢得高级计算机。

[ 本帖最后由 黑子白子 于 2010-12-15 13:0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的帖子

其实用什么称呼,个人是觉得无所谓,反正能沟通就行,不过真要讲究文字的话,「动作」一辞似乎比「姿势」稍好,因为就用字习惯上,「姿势」更常用于静态表述。

而我所谓的省力,指得是「假若招招硬拼,需要百招才能打败对手,在使用各种欺敌招式之后,只要十招就可击败。」一如黄蓉所说:「武功之中,十成中九成是骗人的玩意儿,只要能把高手骗倒,那就是胜了。」这种省力方式。

至于说到这两项原则的疏漏处,主要是就我个人接触到的些许信息,正常比武产生的招式,其原意都是为求克敌制胜,乃至于专门的杀人术,虽然可以有各种寓意在其中,但就如同原承志所说:「你以为起手式只是客套礼数,临敌时无用的么?要知咱们祖师爷创下这套拳来,没一招不能克敌制胜。」而纯粹的守势,也是出于使用者的战术考量,一般也是为了跟反击搭配而使,所以才如此立论。

但求和跟逃跑的招式,印象中似乎是没有,不知可否劳烦提供些事例,感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网

金庸迷QQ群:48569383  |  站方邮箱: jinyong@jyjh.cn

Copyright © 2004-201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5-17 13:22 , Processed in 0.027037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