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2423|回复: 3

【原创】回顾1942年东线战场之评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21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剑仙 于 2013-7-21 21:35 编辑

一,艰难的一季



1941年冬至1942年春季,无论是对第三帝国还是对苏联来说都是双方命运的转折点。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在发动了巴巴罗萨军事行动之后的半年时间里攻占了苏联北至拉多加湖,南至顿涅茨河以东大部分的土地,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基辅,大大小小包围歼灭战,少则几万,多则六十万人的苏军被德军包了饺子,直到兵临莫斯科城下,至少300万的苏联红军已成了战俘。人员和装备损失尚且不说(半年来苏军损失至少超过一万五千辆坦克和相当数量的火炮,开战前几乎与德军相同的飞机数量已下降到德军的三分之一水平。),还丢失了乌克兰这个大粮仓,还有诸如好几座像顿巴斯这样的工业中心。这意味着超过一半的粮食产业和重工业已落到敌人的手中。看上去,苏联这个红色大怪物的确遭到了重创,连站起来都步履蹒跚了。但后来,苏联人所发动的莫斯科保卫战却真真正正警告着对手,他们小看了苏联的战争潜力,巨大的人口优势,世界上最地大物博的国土,被低估的苏联人的忍耐力以及苏联变幻莫测的天气都能成为阻碍第三帝国胜利的关键因素。


反过来我们看看打得非常出彩似乎是胜利者的德国一方的处境,却发现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甚至在有些德国的高层人士的日记中透露出了德军将要战败的语言。如戈培尔在1942年3月的一篇日记中写道:“我注意到,他(希特勒)的头发已经花白,最使元首苦恼和痛苦,大地依然被大雪覆盖着。”而早在1941年8月,希特勒的陆军首席参谋长约德尔就在日记中写道:“现在越发清楚了,我们不仅低估了俄国巨人的经济力量和运输能力,最重要的是低估了他们的军事力量,我们最初计算敌人大约有两百个师,现在查明番号有三百六十个师。一有十几个师被消灭,俄军又投入十几个师,我军的战线由于分部太广,显得过于单薄。我们的战线没有纵深度,结果敌人连续进攻之后常常得到一些成功。”


据估计,在1941年底,德军的损失伤亡至少也有90万人(阵亡数已有30万)。而在经历了四个月的莫斯科进攻——撤退——坚守之后,德军放弃了上百公里的战线,其损失人数至少也有多添了30万,阵亡人数恰好是损失的一半。这样德军就总计有超过一百二十万人的损失,这一数据已经超过了巴巴罗萨行动,除去仆从军外,德军东线兵力的三分之一。在上述损失减员中,那个异常寒冷的冬季所带来的伤亡无疑是被夸大了,虽然德军在未配备冬装的情况下遭遇了零下四十多度的罕见大雪,但冻伤冻死总共也不过三万人。天气对于德军真正的打击是把汽油凝固了,把道路变泥泞了。尤其是恶劣天气也造成大量牲畜的死亡,在运输条件如此恶劣的情况下,骡马比汽车还要重要。士兵在寒冷条件下作战,反应和动作都变得迟钝,这样大大降低德军的机动性和作战能力。为苏军的调配和反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苏联历史中著名的叛徒弗拉索夫)

饶是德军当时损失如此之大,却依然还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武装力量。尽管在莫斯科城下有退却,但在希特勒的“就地死守”命令下,德军没有立即重复100多年前拿破仑兵败莫斯科的悲剧。正如战史学家富勒所评价道:“正是他(希特勒)的固执,才使他不曾跳入深渊。”斯大林受到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鼓舞,盲目的自信起来。他没有意识到丧失大量鲜血的德军依然保持着旺盛战斗力的骨骼。他兴致勃勃地认为:“现在正是转入进攻的好时机。”于是他调动了八个方面军主力和黑海舰队依次对德军的三个集团军进行打击。从列宁格勒到克里木半岛,整个前线都开了花。然而事与愿违,在列宁格勒方向的苏联沃尔霍夫方面军在人员和弹药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向围困列宁格勒的德军发动进攻,结果没有成功,旗下的第二突击集团军大部被德军包了饺子,为此还搭上了颇能善战的方面军副司令员弗拉索夫。在杰米扬斯克,德军两个军6个师近十万人的兵力被苏军的三个集团军和两个近卫军所包围,德军凭借坚强的意志和作战经验靠仅能从空投得到补给,从1月守到了4月,打破了苏军的包围圈。以损失两万八千人的代价使得苏军遭受了二十二万人的损失。在苏联中部,刚上任的德国陆军第9集团军司令的莫德尔稳定了战线,歼灭了来犯的苏联第29集团军。在维亚济马以南,苏军的33集团军,第1近卫骑兵军和第8空降旅的主力被德军包了饺子。1942年5月,曼施坦因把苏联克里木集团军剩下的部队歼灭在赤刻,战果光是俘虏就是十七万人。


这一系列的反攻失败使得斯大林和苏军领导人看到:在莫斯科城下被挫败的德军并不是落水狗,一打就完。其獠牙依然锋利。德军在缩短补给线之后,一旦坚定下来,其防守能力某种程度上甚至比巴巴罗萨时期的进攻时段更具有杀伤力。历史到了这一刻,几乎是又倒向了一边。苏军在反攻中前期依靠远东滑雪营和骑兵队夹杂了庞大数目的兵力后对处于补给和冬装短缺,道路泥泞,在风中冻得簌簌发抖的德军给予了迎头痛击。一旦德军在混乱和严寒过后,搞明白过来坚守阵地的话,那么苏军的弱点也会更加暴露出来。比如说苏军的战术过于呆板,士兵冲锋过于密集,特别是骑兵是德军最喜欢的靶子。造成了后来人们对于苏军的人海战术的误解。苏军坦克数量缺乏,无法包围歼灭大量德军。有些火炮缺乏必备的瞄准仪器,部队损失的兵员缺额没有补齐,补齐了又是战斗力低下的老幼病残。损坏严重,又过度缺额,进攻时士兵往往有枪无弹,或者有弹无枪。尤其是士兵缺乏战斗力素养这是最致命的。这是苏军在战争中伤亡巨大的主要因素。几场扩大战果的失败,不得不使斯大林稍微冷静下来,回到对己方有利的持久消耗战轨道。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毕竟是德国陆军在二战中以来第一次挫败,也是第一次有了大规模士气降低的迹象。尽管在1942年春夏之际,德军大部分将领还能坚信继续征服俄国,但阴霾却已种下,将来会沿着德军在东线的伤亡率不断提高而持续发酵,最终会引来720事件的发生。

从1941年~1942年4月,从苏联人手中俘获的德军战俘也不过有一两万人而已,这远低于德军的伤亡率数据,比起进入德军战俘营那三百多万苏联人来说,这根本不值一提,这充分反映了苏军进攻战的拙劣,同时也显示出了苏军杀戮战俘现象极为普遍(当然,我也不否认德军杀害苏军战俘更甚),苏德都不愿意依靠国际红十字会来交换战俘,使得双方阵营的恶行在当时都能够比较好隐瞒下来,有趣的是在双方的宣传机构也出现了变化。苏联这方为了团结更多被斯大林治下迫害的农民,工人,还有引得国际社会和盟国同情,逐渐淡化了共产主义色彩,把“抛弃了”的“民族主义”又拾了起来。(其实苏联一直在奉行大俄国沙文主义,利己民族主义,只不过宣传口径不同而已)



斯大林在莫斯科阅兵式上就一口气说出了:“普希金、托尔斯泰、柴可夫斯基”等俄帝时代几个文艺范儿与孤零零的革命作家高尔基的名字并列在一起。这一招挺有效,二战后期在南斯拉夫落网的白俄老反动分子舒利金在苏维埃的饶命之下就成了哈斯大林的历史大活宝了。而德国一方也开始逐渐淡化这种种族主义策略,逐渐转向到了意识形态的对立,招募了一些哈萨克和俄罗斯合作者,但在实施过程中进展不大,遭到了希特勒这个血统癖的百般阻挠,他指示招募的哥萨克兵团规模不能超过营级别,将领必须是德国人。弗拉索夫的民族解放军也是1944年才成军。更有趣的是随着战争不断深入,德国军官也越来越觉得苏联政治委员制度对于军队管理来说是比较有效的。



二,蓝色的序曲


兵败莫斯科城下,使得德国统帅部意识到不能像41年的巴巴罗萨初期那样,同时从北、中、南三个方向出兵,苏军此时的动员力非常之强大,很快就能填补损耗的兵力,这样暂时把损耗已达120万的德军牵制住了(德军从战争开始到第一个冬季结束至少阵亡了五十万人)。在希特勒看来,再发动强大的攻势不如破敌薄弱一点,方能稳操胜券。而目标在哪呢?应该就是苏联的南部山地——高加索地区。



夺取高加索是希特勒征服苏联的三个重点战略目标之一。(其他两个是列宁格勒和莫斯科)高加索地区一是存在着工业基地,二是战略能源的产出地,以矿藏和石油闻名,三是苏联重要的粮食产地,最后一点,高加索处于顿河以南,连接着伊朗和里海的交通枢纽,是盟军援苏补给线之一。还有这里独特的民族离心力,连斯大林也相信这一点,所以他把车臣人给流放了。还要说的是土耳其在当时已派驻26个师到边境,就等着德军德军把苏军逐出这里时,立刻出击来分一杯羹,如果历史可以改写,恐怕以后轴心国的序列里回加上土耳其这个国家,综合这些因素,高加索确实是一块诱人的蛋糕。对于希特勒这个民族上的血统癖,战争中的经济癖的人来说,图谋高加索是必然的。



不过,我也得说说夺取高加索蓝色方案的困难和弊端。首先蓝色方案是斩断苏军的顿河运输线,夺取高加索为目的。先别说高加索这一带有连绵不断的山脉和阻挡机械化军队行进的阔叶林、河滩、沼泽、湖泊,以及一到冬天雨季就泥泞不堪的土路,单说高加索有多大呢?广义上说有40多万平方公里,而整个德国战前也不过24万平方公里,这就是说德军的蓝色方案规模上也不亚于巴巴罗萨那样进攻规模,危险性不低。如果攻取这些地方那么将会出现上百公里的突出部,侧翼很容易被切断,包围。要征服这里需要大量的物资和兵力作为基础。再说自莫斯科会战以后,英美加大了对苏联的援助程度,即使丧失了这些地方,对苏联战时经济也不会有毁灭性的打击,战争将继续沿着持久战的方向进行。



蓝色计划的出台,一开始就不向希特勒所期待的那个方向发展。1942年6月19日,德军的一架鹳式军用飞机在薄雾中迷失了方向,误入了苏军阵线附近,并坠落。第23装甲师的赖歇尔上校及他所携带的第40摩托化军作战部署落入了苏军的手中。当德军救援队赶到时,除了挖到了几具己方的尸体外,一无所获。德国人猜想斯大林和铁木辛哥已获悉了希特勒夏季攻势的大致方案。对于泄密,德军除了象征性做了些迷惑行动外也无计可施。事后,德军的两个参谋校官被撤职,而第40装甲军军长被调往北非。


(具有争议的苏联元帅——铁木辛哥)

苏军起初判断德军的主攻方向依然是在莫斯科,从1942年5月至6月,苏军西南战略方向司令部兴致勃勃地集中了七十万人的部队在哈尔科夫一带向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发动了进攻,这次进攻铁木辛哥指挥得相当拙劣,暴露了苏军依然无法克服的老问题:各部队间缺乏协同,部署没有到位;弹药和补给依然缺乏,后勤保障低下;新兵训练不足,战斗力低下;侦查不详,判断失误,计划不周,导致没有看到侧翼的危险,结果第二次哈尔科夫会战,苏军四个集团军,二十多个师被德军包了饺子,兵力损失达三十万人,其中被击毙的有七万五千人,光是俘虏就有二十三万人。而坦克损失则是一千两百辆,火炮则是两千座,而德军损失则轻微得多,大概只有两万人左右。此战役也导致了西南战略方向司令部的撤销,虽然铁木辛哥后来在新组建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还担任要职,但俨然已失宠。西南方向的防御工作逐渐转到了苏军大本营派来的华西列夫斯基的手里,铁木辛哥的职位最后被朱可夫所取代。第二次哈尔科夫会战以苏军的惨败而告终,然而身为德军一方的主角第6集团军损失虽然轻微,却没有得到充足的休整时间,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蓝色计划中去了。



1942年7月4日~7月13日,经过希特勒的批准,德军率先攻破了沃罗涅日大部分地区。对于攻不攻沃罗涅日,希特勒与南方集团军司令博克大将都有激烈的争论和纠结。希特勒怕夺取沃罗涅日会过度暴露自己进攻高加索的意图,但如果绕开沃罗涅日这顿河地带又屯集着大量苏军的交通枢纽则又显得不太现实。希特勒把球踢给了博克,由他来决定,但希提出了个基本条件:“部队不能陷入伤亡过大的持久战。”否则就错过了合围顿河和顿涅茨河之间苏军主力的机会。这次德军开始的时候还是一如既往打得比较好,而苏军也再次暴露了缺乏大规模坦克作战经验的表现——苏联的第五坦克军以添油战术投入了战场,把战争的主动权拱手让与德军。德军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在沃罗涅日这一方向战果却比以往的战役要小得多。只俘获了一万四千名俘虏,而苏军21、28集团军则及时地从德军合围前脱身,退往伏尔加河以东以及高加索方向。凡是明眼人都能看得明白,苏军虽败,但却没有犯战争前期的死守错误,希特勒的围歼苏联主力的意图到头来成为竹篮打水一场空,而斯大林则破天荒同意大规模的军队进行撤退,从战略观点上来看,苏军这一招无疑保存了大量起决定性的有生力量。由于博克在此战中没有取得良好战果,他被召回了。1942年7月7日,为了更好的执行蓝色方案,合围消灭苏军的有生力量,希特勒把南方集团军一拆为二,分为A和B两个主力军团,A集团军由李斯特元帅指挥,B集团军由魏克斯元帅指挥。A集团军负责攻打高加索,而B集团军则负责攻打伏尔加河以东流域,切断苏军运输线,负责掩护A集团军在高加索行动的侧翼。



在顿河下游,濒临亚述海的出海口城市——罗斯托夫,自古就是从西面俄罗斯平原进入高加索山地的交通要道,若想征服高加索,这座城市就是德军所面临的第一道坎。尽管驻守在罗斯托夫的苏56集团军进行了顽强抵抗,为此动员了上万名民兵城防队员,还投入了自杀地雷犬作战,但德军只用了四天的工夫就拿下了罗斯托夫,德军以伤亡一千两百人的代价,歼灭了苏军近两万多人,光是俘虏,德军就抓到了一万零八百余人。在攻下了罗斯托夫后,高加索的门户就已打开,德A集团军长驱直入于7月26日拿下了高加索地区另一个重要据点巴塔伊斯克,至此德军稳稳站住脚跟,而高加索山脉的天然防线对德军虎狼之师来说显然无太多效用。不过我要说明的是,在战略上德军的胜利往往是与上升的危机相伴的。表面上德军的军备和兵力都比较充分,但随着战力的消耗,A集团军的优势逐渐消弭殆尽,过多的战略预备队集中在B集团军的方向,两个集团军之间的装甲军时而调来调去。在山地作战的A集团军已感到后继乏力。8月9日深感疲惫之态的德军攻下了苏联油田迈科普,却发现那里的采油设备和输油管道已全被破坏。从9月开始德军的进攻就没有获得多大进展,被阻挡在了捷列克河。9月10日,恼羞成怒的希特勒撤掉了A集团军李斯特元帅。在希特勒的强烈要求下,部分德军从捷列克河西岸渡过了河,建立了个稳固的桥头堡,向奥尔忠尼则缓慢推进,离格罗兹尼的油田距离似乎近在咫尺。然而除了歼灭了七千来犯的苏军外,没有取得到太大的进展,坚固的工事和局部制空权使得苏联守军占据了优势,直到11月德军差点让北来的苏军切断了后路,最终依靠着维京师把他们救出来为止,军事行动才总算结束。11月中旬后,大片雪花开始落下,双方喘息的时间挨到了……



而在伏尔加河方向作战的B集团军也面对这苏军庞大的压力,斯大林格勒对于双方来说本来没有太多的考虑,但B集团军的魏克斯元帅自认为必须要歼灭一部分苏军才能消除自身的压力,也可以掩护高加索战线的侧翼,以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为两个拳头,南北夹击,那么两支部队相合的最好节点不就是伏尔加河畔的斯大林格勒吗?而希特勒在苦于高加索作战毫无进展时,9月13日他忽然听到了第6集团军的汇报:麾下的71步兵师已踏入了斯大林格勒的消息。他开始兴奋了,他急切需要一场巨大的胜利来安抚德军在一年前莫斯科的败退,于是历史选择了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城市巷战的缔造者——崔可夫)

从1942年8月~9月,斯大林做出了两个重大决定,一是派出了他认为最得力的干将朱可夫于8月26日去斯大林格勒,全面指挥那里的军事行动。二是在9月12日,用崔可夫代替第62集团军司令洛帕京,后者认为这座城受不住。崔可夫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我发誓,绝不会放弃这座城市,我们要么守住这里,要么战死这里。”这样的政治表态,很符合当时赫鲁晓夫和叶廖缅科的胃口。当然,崔可夫可不是一个瞎吃干饭的人,而真的是一位出色的战术指挥人员。


崔可夫接下这块烫手山芋时,旗下的62集团军满打满算也不过五万多人。坦克只有100多辆,各师旅部多则只有数千,少则数百人不等,而德军的第51军已穿过了市中心;德第24装甲师已夺去了中央车站;德第14装甲师和第29摩步师已控制了城市的南面,切断了城内的苏军与64集团军的联系,在德军的强大攻势下,苏军只能以连为单位,进行各自的抵抗。双方的炮灰和轰炸几乎倾泻到这座城市每一个地面角落,每一座残存建筑的房间、窗户、地下室、下水道、甚至废墟和瓦砾都是争夺的焦点。德军不得不对每一处能藏人的地方,哪怕是一座只能容半身的小坑,臭水沟、一堆碎石,都要仔细地清扫,用火焰喷射器烧干净。要不然的话,这里也许就会射出一颗子弹,丢出一枚,或者莫洛托夫燃烧瓶。这当然是有史以来最激烈的城市巷战,德军所奉行的闪电战在这里几乎无用武之地。坦克无法在残垣断壁之间展开,并且坦克上的火炮也干不了那些钢筋水泥建筑喷出来的机枪火舌,后来德国痛定思痛才造出了用于打巷战的突击虎。

(突击虎)


最先增援斯大林格勒的苏军是罗季姆采夫少将智慧的187师,在伏尔加河畔建立了一个桥头堡并坚守在哪里,据说10月15日这个精锐之师一万余人只剩下了800多人。从1942年9月13日至11月,以德第6集团军为首的德军向斯大林格勒共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进攻,双方士兵都进行了血与肉的近战撕咬,现在的历史教科书描述的苏军一个班死守巴甫洛夫大楼58天,都是基本属实的。许多建筑都成为德军噩梦的标志,如“红色街垒”兵工厂、“红十月”冶金厂、“捷尔仁斯基”拖拉机厂、“拉尔组”化工厂等。双方的损耗都十分巨大。举个例子来说:苏第95师在9月底投入战斗是7000多人,在10月14日时只有500人。苏193师在9月28日是5000多人,到了10月8日也只剩下了500人。近卫37师10月2日来的时候有7000人,至半个月后10月15日撤的时候,只剩下了250人。前面说的187步兵师在伏尔加河驻守一个工厂,三天就伤亡了90%,于是就得到了近卫军13师的番号。而德军这一方也好不到哪里去。如德第94师在10月只剩下545人,每个营平均只有3个军官,士兵数十人。103装甲掷弹兵团,所有连长全部阵亡。面对如此大的兵力损耗,B集团军司令魏克斯只好不断零敲碎打的把预备兵力投入到这座城市,而第6集团军的侧翼则交给了意大利、罗马尼亚、匈牙利这些仆从军来负担,这为后来的苏军成功合围埋下了伏笔。虽然在9月20日,希特勒就向全世界宣布德军即将占领斯大林格勒,但事实并非如此,苏军还是在城市建筑的每一个角落顽强的抵抗。由于双方展开巷战,两兵交锋距离非常短,甚至双方阵地只距离十几米。德军的中期的空中优势大打折扣。随着战争损耗冬天即将来临,德军的兵力、弹药、燃料都开始变得困难,而苏联军队的后勤,交通一直都很通畅,大量的兵力和物资都从伏尔加河畔中转站运来,甚至在河边,苏联官兵都私自设立了黑市贸易点,香烟、饼干、怀表、军靴、各种战场遗留的小玩意应有尽有。撤下来和要进去的士兵们都在这里买卖和换物。10月4日,保卢斯命令第6集团军发动了第三次大规模总攻,德军以坚强的意志成功把崔可夫的市内防线分割,苏军只控制城内10%零散狭小的地区,但德军却无法完清剿这些据点,战事就这样一直僵持着。



三,洪流的反击

后世的历史学者在评论这段历史的时候,往往把这场会战划拨了给那些伟大的军事指挥家们: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崔可夫、叶廖缅科、以及英年早逝的瓦杜丁。出于某些政治或历史情感的考虑,往往忽略了斯大林本身的积极作用,但实际上若没有斯大林对这个过去曾照耀他辉煌前程的故土——察里津,怀着极深的感情的话,恐怕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推进也许会容易一些。早在1942年7月28日,面对德军的咄咄逼人的蓝色计划,斯大林下达了有名的277号命令,这就是二战史特别有名的“惩戒逃兵”的命令,斯大林告诉苏联人民:“不要自欺欺人的认为苏联地大物博,粮食吃不完,国家已经失去了七千万人口,8亿多普特的粮食和一千多万吨的钢铁,祖国虽大,但是绝不能后退一步了。”那些逃兵和怕死鬼要么被枪毙,要么被编入惩戒营,所谓惩戒营就是活着的罪犯,必要的时候去当最先冲锋的炮灰。在炮灰的后面还有拦截队的督战,谁后退就用机枪扫射谁。几乎每个集团军都设立了惩戒营,从1942年~1945年,三年内共有40万人被编入,另有25万人被枪决。这道命令加大了苏军在1942年下半年的抵抗程度。战争不再是意大利人那种笑着投降的洒脱。要么杀敌,要么被敌人或拦截队杀死,绝无第三条路可走。


从1942年9月底开始,斯大林的大本营就谋划对斯大林格勒的德军实施反击。这次反击投入兵力是极其庞大的,首先是“天王星计划”,先围歼斯大林方向的德第6集团军,然后第二阶段实施“土星计划”消灭德南方的A和B两个集团军,与此同时,朱可夫则在俄罗斯中央的部位,指挥加里宁和西方方面军实施对德中央集团军打击的火星计划,而崔可夫在斯大林格勒要做的就是斯大林所说的:“像一块肉一样死死勾住德国狗的嘴”。当时德国一方对苏军的意图,并不是没有一丝察觉不到,德军的情报部门也认识到了只把罗马尼亚军团配属到第6集团军的侧翼是极其危险的,但德国人的判断苏军主攻方向还是在俄中部,莫斯科那里。这是由于苏联采取了较好的欺骗措施。从7月底加里宁方面军发动了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役。从8月20日,沃尔霍夫和列宁格勒方面军发动了锡尼亚战役。连续两个月的攻势使得德军判断苏军选择在中古突击的可能性较大,而且中部有利于补给和运输。如果苏军真要在斯大林格勒发动进攻,那么很可能只是一场佯攻或者只是为了断绝此方向的交通,没有想到是围歼德大规模有生力量的可能。


(据称不善决断的德第6集团军指挥官保卢斯)
直到11月9日,希特勒在贝希特斯加登得到了苏军在斯大林格勒以北大量集结的情报,而面对德方的守军确实脆弱的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希特勒再啥也知道第6集团军所面临的的处境岌岌可危。但他所做的所谓补救措施不过就是在11月17日再一次命令第6集团军去拿下废墟里的斯大林格勒。希的理由是:“伏尔加河已漂流着冰块,俄国人遭遇的困难肯定比我们更严重……因此,我希望各级指挥官能再次战线他们经常表现的精神,这样士兵们将以他们一贯勇猛进行奋战,从而突破至伏尔加河河岸,至少要达到兵工厂和冶金厂,并拿下斯大林格勒这些地区。”天气降冷,伏尔加河开始出现浮冰,降低了苏军的补给能力,苏军已开始用波-2飞机进行空投,但效果却因苏军在市内占据阵地过于狭小而困难重重。在11月17日,保卢斯向他的军官宣布了希特勒的电文,次日,早已疲惫不堪的第6集团军又组织了一场进攻,要把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残余的据点给夺回来,于是德军只好硬着头皮再次发动进攻。双方对于11月18日的战斗描述各不相同,但对于德军来说现在的斯大林格勒在不在手中已经完全不重要了,上帝给德国人的眷顾也只有这一天了。


11月19日,集结了100多万兵力,超1200多辆坦克,10000门火炮和1000多架飞机的苏军在无线电通讯静默了两天之后,分别从东南和西北两个方向对罗马尼亚第4和第3集团军展开了大举进攻,恰似两个铁拳砸了下来。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上都比不过苏联红军的罗马尼亚军团迅速崩溃,罗马尼亚人带着恐慌奔跑着,光是罗第3集团军就损失了78000人。除了德第29摩步师抵抗有点样子之外,德军的抵抗毫无亮点。11月23日,顿河旁的卡拉奇陷落,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正式会师,标志着德第6集团军约22个师已成了瓮中之鳖。这将是德国人在二战中第一次体会到自己被大规模围歼德滋味,苏军总算可以扬眉吐气一阵。


或许我们可以经常在网上看到某些人特别是哈德派的所谓军迷会对第6集团军的被围感到叹息,甚至认为保卢斯应该马上突围,还会有一丝生机,但这种说法纯粹有点异想天开了点,且不说德军二十多万人已陷入了苏军的包围能不能抽身还是有一个问题,光是第6集团军所有有的物资恐怕连突围的时间都耗不起。第6集团军被夹在顿河与伏尔加河之间的斯大林格勒一带,向西突围则要过顿河,向南突围也会腹背受敌,更为重要的是11月22日,保卢斯给B集团军发去一封电报称:“坦克和重武器很快动弹不得(指缺乏燃料),弹药短缺,食物上能够支撑六天。”这足可表明这二十多万人很难渡河穿过南部的茫茫草原。一星期后他们离最近的德军相距有160公里。由于突围是需要许多物资的,而第6集团军却恰恰缺乏这个,这也是为什么希特勒后来否决曼斯坦因的“霹雳”突围计划的原因,并不是希特勒一贯不放弃斯大林格勒。虽然突围客观上看似有些不现实,但被圈在里面的大部分德军不是这样想的,因为搏一搏总比干着等死要强,这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保卢斯两次向希特勒索要“自由行动权”都被希特勒所否决了。为了拯救被围的第6集团军,希特勒一方面向保卢斯提供了靠空运暂时保证第6集团军补给的承诺,另一方面希特勒组建了顿河集团军群,并派了自己颇为看好的战术天才曼施坦因作为这个军群的司令,由他来完成对第6集团军的解救。


对空运来说,德军先有杰米扬斯克突围的经验,恐怕助长了希特勒对空运的乐观情绪,但在那种情况下只能靠空中补给这一条路,并不是后世评论家把源头说成是戈林不着边际地吹牛那样肤浅。在1942年11月间,斯大林格勒的上空天气恶劣,雪雾弥漫,再加上德军缺乏有保障的运输机,而包围圈内的德军机场条件有限,苏联的防空火炮越来越强的因素,第6集团军所期望的每天至少运输500吨物资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被困的德军开始杀戮骡马来延长食物的需求,每天得到少许的弹药和燃料来支持下去。当然,这远不能达到突围的条件,一来二十多万大军必须要有数千吨物资储备才能有逃出去的可能,另一方面还得必须有个强有力的援军配合。


(德第6集团军的救命稻草曼施坦因)
第6集团军的另一根救命稻草就是曼施坦因的顿河集团军群,然而希特勒开始却很不想调动A集团军的兵力去解围,后来才调出了一个23装甲师。曼施坦因制定了一个叫“冬季风暴”的作战方案,用48装甲军发动左翼攻势,用57装甲军发动右翼攻势,形成个钳形来解救被困于斯大林格勒的德军。而在斯大林格勒的第6集团军则发起“霹雳”行动,向梅斯科瓦河地段突击与德57装甲军取得联系。但保卢斯却认为这样的行动意义不大。首先这次行动并没有取得希特勒最高统帅部的授权,只是两军建立一种联系,打通补给线,并不是明确的突围,放弃斯大林格勒。而对于其自身来说,包围圈内的补给一直得不到满足,至少需要1000吨的燃料才能发动100多辆坦克和上万辆摩托车,汽车。即使能突围,绝大部分步兵是不能够保存下来,还得预留3个步兵师来断后,防御苏军的进攻。还得顾及市内的6000名伤员。更要命的是曼施坦因的顿河集团军群是由德国两个装甲军结合仆从军几个集团军拼凑而成,比起苏军来其实并不强大,也没有那么多的预备队。只是靠装甲军的突击性打通一条补给通道给第6集团军。顿河集团军群自身也很危险,万一被苏联军队一起包饺子怎么办?实际上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从曼施坦因开始组织救援时,苏军一方就务实的把“土星”计划修改为“小土星”计划,向薄弱的意大利第8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发动进攻,撕开了顿河集团军群的左翼防线。


从12月12日暴风行动开展以来,以霍特集群下辖的57装甲军的两个装甲师为主展开救援,而另一个原先在左翼发动攻势的48装甲军则去要应付苏第5坦克集团军,稳定齐尔河防线。剩下只能靠57一个装甲军来解围。尽管霍特集群的开端令人鼓舞(突破了苏军两个师的防御,渡过了梅斯科瓦河),但是还是止步于离斯大林格勒32公里处,为了对付霍特集群,叶廖缅科派出了苏第4机械化军和苏第13坦克军来援助差点让德军突破阵线的苏第51集团军。另外斯大林还派出了第2近卫军来对德军进行牵制。德军面对如此强劲的对手已经不能前进一步了。12月16日,当苏军的“小土星”行动开始后,负责霍特集群两翼,战斗力极差的罗马尼亚第6、7两军开始后撤。作为在顿河集团军群唯一的战略预备队57装甲师受到了极大的损耗。这迫使曼施坦因要把注意力放保存整个顿河集团军和稳定南方战线上来,而不是解救斯大林格勒了。而在包围圈内的保卢斯对于“霹雳”行动极为消极,也没有打算突围的强烈意愿。他明白燃料只能让坦克部队突围到20多公里的距离,能不能与霍特集群汇合还是个问题。而且要抛弃那些与他荣辱与共的步兵,突围行动又没有得到希特勒的授权,即使逃出来他可能就是个替罪羊。这些因素都阻碍着他迟迟不能下定突围的决心……


德军在42年冬季除了粉碎朱可夫的“火星”行动已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战例了。在1943年1月10日,经过苏军劝降无效之后,苏军开始对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的第6集团军发动了最后一次打击。经过20天后,保卢斯才决定投降(德第6集团军被围共牵制了苏7个集团军的兵力,大大减轻了曼施坦因的压力)。共有9万名德军被俘获,后来他们大部分死在了西伯利亚的集中营。对于这次失败的总结,我们可以有太多话可说,但笔者不想继续了,历史最着迷的乃是他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我们不能说光是希特勒或者保卢斯某一个人该为此失败负责任,当然,即使没有一场斯大林格勒,德军将来也不可能赢得战争。此会战是历史的转折点,它宣布了第三帝国的丧钟鸣起,斯大林与苏联人变得开始更加自信起来,尽管德军在43年还能让苏联人吃些苦头,但无关战争的走向,慢慢地品尝自己发动战争的苦果。


(斯大林格勒德军战俘被押过莫斯科的情景)


(完)
————————————————
参考资料:
【英】艾伯特西顿 《苏德战争》
苏联国防部军事出版社《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中】朱世巍《东线之斯大林格勒卷》
《崔可夫回忆录》
《朱可夫回忆录》
《失去的胜利——曼施坦因回忆录》
【美】戴维格兰斯《巨人的碰撞》
【德】保罗卡雷尔《东进:苏德战争1941~1943》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江湖

x
发表于 2013-8-16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腓特烈大帝有一句名言或者说是德国军事战略的黄金法则:永远不要同时招惹西欧和俄罗斯两个敌人,但两次世界大战,德国人都是将自己的战略建立在同时(实际步骤有先后,但从最终战略目的上看是如此)击败东西方两个敌人的基础上,而且最终的失败也是源于此。我想最终的原因不是德国人军事才能不行,也不是他们不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而是利令智昏、欲望被虚假的胜利冲昏了头脑。
 楼主| 发表于 2013-8-17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3-8-16 13:56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腓特烈大帝有一句名言或者说是德国军事战略的黄金法则:永远不要同时招惹西欧和俄罗斯两 ...

按地缘政治算的话,希特勒是先把欧洲摆平,而后去踹苏联的门,虽然英国还在,但是英国除了空军,丝毫没有进攻的能力。希应该与斯大林平分世界,但是希不同意,斯大林也不同意。如果希特勒不攻苏联,那么斯大林也会找上门来,只不过时间会有所拖延而已。
发表于 2013-8-19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剑仙 发表于 2013-8-17 22:48
按地缘政治算的话,希特勒是先把欧洲摆平,而后去踹苏联的门,虽然英国还在,但是英国除了空军,丝毫没有 ...

所以德国的宿命就是两线作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网

金庸迷QQ群:48569383  |  站方邮箱: jinyong@jyjh.cn

Copyright © 2004-201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5-5 12:42 , Processed in 0.035666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