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2335|回复: 2

浅论史识与史料兼谈治战国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1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窃以为治史在明事晓理以资鉴于今,是以当以史家史才史识为重。朋友曾言若无史料,史家也只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诚然是理,我想朋友反对我以史料为工具之论,盖有所虑,即今人好为奇说,欲逞其辩而对史料合则曲附不合则弃之之陋习,不知然否?
        然此恰恰为我看重史家之因。如烛泪所说,古往今来所谓史料多为文字记载,偶杂器物,实为史料范筹之一小部分也。中国自古以来便有著史之美习,每读至《左传》“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一条辄对古史家起高山仰止之情,大家自然知道此事,但若幸有未知之读者阅此陋文,我略言之:“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权臣崔杼杀了国君齐庄公,并控制了齐国的国政。当时的史官齐太史在史册上写道: “崔杼弑其君。 ”崔杼恼羞成怒杀了齐太史。齐太史的二弟宁折不挠, 接着写道:“崔杼弑其君。 ” 崔杼又下令杀了他。齐太史的三弟将生死置之度外,又写道: “崔杼弑其君。 ”崔杼迫于舆论压力,只好放了太史的三弟。在崔杼放老三之前, 齐国有一个正直的大臣名叫齐南史听说太史二兄弟都死了,就拿着写上“崔杼弑其君”的竹简到朝中去。半路上听说太史三弟已记好史册并被放出来,这才返回家去。有人笑齐南史傻,说: “你明知道是要去送死, 还去京城这不是很傻吗?”齐南史严肃地说: “人终究难免一死, 既知生之必死,成之必败,又何须过分在意这条命呢?””
        故事虽然到此为止,但它的影响却一直延续至今。如陈寅恪先生晚年数忤毛、周二公以存宋史家治史之法,从皆叹先生之精神,然先生可不屈而世复有几人可不屈?
        提此一段题外之话,我想说的是史家之难能可贵,史料固然是史家治史之唯一根据,但若无有如温公那样的具有史才史识史德之史家,即使史料汗牛充栋,无论它如何之可靠详实,却也如废物一堆。俗语有云“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事情发生过,就必然会留下痕迹,只看你如何去发现,只看你以怎样的心态、眼光、才识去发现了。
         中国自春秋孔子著春秋,始坏史必有左右史官记之制,此后直至今天便一直存在两条记史之路,一为官修一为私撰,记不清是否为温公原语“官史也多讳野史也多妄”,即使同一件事由几个当事人同时记录,他们的史料不可谓之不真不实,然亦未必能真道出事情的公允实情,但若能不同角度以众人各自立场去相互印证,则离实情定不远矣。是以治中国之史,我私认为不在史料之阙失,相反则为太过庞杂,庞杂固然远胜阙失,然若无真史家则虚妄之说纷乱而起,后世复为虚妄之虚妄矣。
        是所谓人胜于物、史识重于史料矣。与朋友又谈及战国之史难治,朋友以为,在史料之阙失,我私以为亦不尽然,无治战国史之大家亦是一因。诚然战国史料与其它史料相比,确为珍稀,至今除《竹书纪年》与《战国策》外几无只字片语,而即使是此二书,《竹书纪年》又遭散失只余今王国维先生编订之《古本竹书纪年辑校》数篇,而《战国策》又为战国时期纵横家之说,期间多虚妄不实之处,然春秋史亦不过一本《春秋》而已,亦是由孔子删改之作,亦不可尽如史实原貌,然《春秋》有《左传》《公羊》《谷梁》三传,有杜注,《三国志》有裴注,《通鉴》有胡注,皆穷毕生之力而注史,遍观史册,《战国策》至今却仍无一善注本,亦不可尽数归罪于史料阙失,亦无人肯毕生而治矣。
        战国史料所以会如此残缺分散,有个特殊原因,就是秦始皇的“焚书”所造成。秦始皇“烧天下《诗》、《书》(指《诗经》、《尚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史记·六国年表序》)。由于《诗经》、《尚书》和先秦诸子,民间多有收藏,秦不能尽烧,后来还能重新发现。而东方六国的史官记载,只藏在官府,一经焚毁也就完了。当司马迁著《太史公书》即《史记》)时,号称“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于太史公”,可是战国主要史料只有《秦记》和纵横家书。因为秦原来文化比较落后,秦史官所记的《秦记》比较简略,“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史文阙(缺)轶(佚),考古者为之茫昧”(《日知录》卷十二“周末风俗”条)。
   司马迁所作《史记》,所凭战国主要史料,除《秦记》以外,惟有纵横家书,就是司马迁所说:“战国之权变亦颇有可采者。”当秦、汉之际和西汉初年,纵横家游说和献策的风气依然盛行。所谓“纵横长短之术”,如蒯通、主父偃等人正递相传授,因而纵横家书的各种选本仍多流传,不为“秦火”所烧尽,汉初皇家书库和民间都有收藏。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就是依据当时皇家书库所藏纵横家书的六种选本:《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一九七三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种帛书的选本二十七章(现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就是民间所藏的一种选本。而且蒯通等人为了传授其“纵横长短之术”,也有选编的选本流传,《汉书·蒯通传》称:“通论战国时之权变,亦自序其说,凡八十一首,号曰《隽永》。”
        《诗》、《书》、先秦诸子及纵横家说皆因当时所盛行于民间、诵于民口而得以免“秦火”,其情一也,世人皆是《诗》《书》及先秦诸子,何独非《战国策》耶?况战国之游士,其辞可夸张,其事能欺今人,恐难欺当日之君主矣。
        即便战国策虽多游士虚妄不实之言,然亦有一别种史料不及之处,则为往往一人一事见于数策数人之口,便如一事多记,若能考证其语出于何国何人,其目的为何,其师承如何,事之实情不中亦不远矣。
        今试举一例,事主即为“秦火”之下令者,秦始皇帝政之血嗣疑案。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这是太史公在《史记》中记载的秦始皇,他叫赵政。关于他叫越政而不叫赢政,是因为秦国因先宜造父封赵城,是以以赢为姓,以赵为氏,而先秦男子称氏女子称姓,这个史家已无疑异,有的是姓赵还是姓吕这一问题。
        《史记吕不韦列传》中记载:“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秦王政为吕不韦后盖因此段文字而起。然而太史公又紧接着记载道:“秦昭王五十年,使王齮围邯郸,急,赵欲杀子楚。子楚与吕不韦谋,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得脱,亡赴秦军,遂以得归。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秦昭王五十六年,薨,太子安国君立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赵亦奉子楚夫人及子政归秦。”此二段显非出于同一书,且传奇色彩甚重,子楚夫人若为赵豪家女,又如何成为吕不韦一个商贾之歌女?盖太史公亦不能辩其真伪,故两存之,而在秦始皇帝本纪中仍称赵政。
        读温公通鉴前二五九年至前二一零年始皇帝卒,并无此段文字,温公断无不晓此列传,盖知其荒诞不可信,故不采矣。
        《史记秦始皇帝本纪》又载“孝明皇帝十七年十月十五日乙丑,曰:
  周历已移,仁不代母。秦直其位,吕政残虐。然以诸侯十三,并兼天下,极情纵欲,养育宗亲。三十七年,兵无所不加,制作政令,施於後王。盖得圣人之威,河神授图,据狼、狐,蹈参、伐,佐政驱除,距之称始皇。”,后世遂有秦始皇帝“吕政”一说矣。然孝明皇帝乃后汉即东汉光武帝秀之四子,如何能在太史公书中?后人考其非得出:“孝明皇帝”句下,脱“班固《典引》云:后汉明帝永平十七年,诏问班固:太史迁赞语中宁有非耶?班固上表陈秦过失,及贾谊言奏之”四十二字。可知固非太史公语,而“吕政”一词实含政治意味甚显,后世遂复更有“秦亡六国之先已为六国所亡”之论。
        今试略辩之:秦庄襄王见吕不韦诸姬中一姬而悦之,遂娶之,乃生始皇帝政。此一史事大概是实,然始皇帝到底称赵政还是吕政,则无明载,亦难有明载。盖其事主有吕不韦、异人即庄襄王、政、政母即后人所谓赵姬四人。而真正能确切知道答案的只有一人,那便是政母,即使是政母,也有可能嫁于异人时怀孕而不自知,此可能性甚小,吕不韦与异人则只能推测,政更只能靠听说了。再看制造此言论者可能为谁,即对谁有利,很明显只有吕不韦一人,政母绝不敢讲,而异人也绝不可能讲,很大可能性根本不会知道,若知,岂会立其为嗣?要知政其年方十有三岁,是以此事甚明,因赵政之母曾为吕不韦诸姬之一,抑或吕不韦令下人暗中散播政为其嗣之谣言,或后世读史者妄加之论矣。


[ 本帖最后由 玉君恕 于 2010-2-2 20:07 编辑 ]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2-1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2-1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一大堆半文半白,晕了~~
费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网

金庸迷QQ群:48569383  |  站方邮箱: jinyong@jyjh.cn

Copyright © 2004-201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4-28 06:05 , Processed in 0.032719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