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2705|回复: 5

南明为何成为不了第二个“南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3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1月,在经过精心准备的情况下,李自成亲率百万农民起义军挥师北上,向明王朝的“心脏”――北京城发起进攻。在进军北京的过程中,所向披靡,除在宁武关遭到总兵周遇吉率领的明军顽强抵抗外,宣府、大同、居庸关等重镇全部望风而降。3月18日,农民起义军全歼明京城三大营,攻占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尽,延续276年的明王朝宣告灭亡。
1644年3月,从洛阳城逃出明宗室福王朱由崧在凤阳总督马士英、阮大铖等拥立下登上皇位,是为弘光帝。南明弘光政权在后来一年多的时间里,政治、军事上毫无作为,只沉溺于酒色之间,随着清军的南下,政权仅仅维持一年迅即灭亡。随后的明朝各地方官员相继又拥立了鲁王、隆武、绍武、韩王等政权,却只是昙花一现,一个个都被清军消灭。虽然在永历政权时因南明军和原李自成农民军的余部的捐弃前嫌、相互配合,涌现出郝摇旗、何腾蛟、瞿式耜、李定国等作战勇猛、智勇双全的杰出将领,原先已投降清朝的将领金声恒、李成栋也纷纷反正,多次大败清军,甚至取得了击毙清敬谨亲王尼堪、定南王孔有德,“两蹶名王,天下震动”,出现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抗清高潮,但由于南明统治集团内部各个派别之间的相互倾轧1662年4月,南明永历皇帝被清平南王吴三桂从缅甸带回云南,绞死于昆明篦子坡,南明有组织的抵抗至此全部失败。
在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南北对峙的局面,譬如东晋与前秦、北魏与南朝、五代与十国、南宋与金,这其中东晋、南宋都是因为当时北方游牧民族大举南侵,中原王朝被完全消灭的情况下,由向南迁移的旧皇室贵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南明王朝建立的大的历史背景也同样是因为明王朝被农民军推翻、满清入主中原,明宗室受地方官员的拥戴,在陪都南京继位。与东晋、南宋相比,南明王朝的寿命只有仅仅不到二十年,相继经历弘光、鲁监国、隆武、绍武、永历、定武六个政权,但一直未能组建起有凝聚力、战斗力的核心政府,其更迭之快也是东晋、南宋无法相比的,更谈不上能够与已经入主中原的清王朝形成对峙局面乃至进行北伐了。这其中的原因有其二:
1、首先是政治上。明朝自正德年间开始,世风日下,政治日益**,朝廷内部派系林立,复社、东林党、宦官集团、外戚之间的斗争从未真正停止过,在抵抗后金、围剿农民军的战争中也表现的淋漓尽致,长达十余年的农民起义使得明王朝在地方上的统治机构被基本上打垮,各地方势力已成割据之势,虽然相继建立过几?644年,南明弘光政权在南京建立,此时民族之间的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南明各派应该暂时将内部矛盾放下,全心全意、一致对外,积极联络继续活跃在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共同对抗清军进攻,将政治、军事的重心放在怎样防御清军南下,但南明小朝廷接二连三的演绎出清算东林党、阉党、鲁王余党、复社的闹剧,自政权刚建立,就存在一种为亡明、崇祯皇帝报仇的心理,想借清军之手消灭农民起义军的想法,尽自己最大可能打压,在清军的疯狂进攻下,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迅即溃败,致使清军无后顾之忧,全力南下,首先在政治上造成了极端的不稳定,严重影响的抗清斗争的开展,给清军以可乘之机。
2、其次是军事上。明朝灭亡,清军南下,南明弘光政权不可谓不强大,其控制的区域为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浙江、福建、云南、贵州等地区,这些地区集中了当时中国最富庶的地区,经济繁荣、人口密集、发展平衡、军事强大,在十余年的战乱中基本未受任何的影响。主要可调动的军事力量约百万之众,包括驻守武昌宁甫侯左良玉部近20 万、拱卫两淮及南京安全的中原四镇近30万、驻扎于福建的郑芝龙部近10余万,除此之外,还有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余部已表示愿意与南明王朝合作的数十万人马,应该说此时的南明王朝其军事实力是清军的十几倍,如果能够做到君臣一心、同心同德,在政治上肃清**,积极调配能征贯战的将领,部署军队防御清军南下,并在巩固后方的基础上,主动进行北伐,并在清军控制的北方联络各地抗清势力,对清军展开攻击,力图恢复北方,将清军赶出山海关。但南明君臣和地方实力派相互猜疑,南明政权根本没有能力控制地方军事集团,在清军即将南下的时候,明镇守武昌的宁甫侯左良玉和控制弘光政权的马士英之间权力相争方面发生激烈的冲突,左良玉自武昌起兵20万,打出“清君侧”的旗号,向南京进军,马士英闻讯,不顾清军随时可能南下的危险,勒令当时主要起防御清军的江淮四镇和兵部尚书史可法调动军队全力抵御、围攻左良玉,河南、山东、江淮一带全部暴露在蠢蠢欲动的清军面前,等平定了左良玉叛乱的史可法想将军队重新部署到原来的位置时,清军早已南下,局势已经无法挽回了。
3、最后是心理上的。从公元1616年至1644年,明朝与清(后金)进行了近三十年的战争,从萨尔浒之战、大小凌河??!?640年,明廷调动几乎所有能够调动的军队,由总督洪承畴领兵13万,与清军在松山、锦州一线展开战略决战,经过长达两年的相持对抗,明军全军覆没,清军取得松锦大捷。至此,除宁远城外的全部辽东地区尽入清军之手,明朝辽东地区精锐部队全部损失殆尽,松、锦防线彻底崩溃,只能退守山海关自保,再也没有能力主动寻求与清军交战了。
1644年,清军南下,整个南明朝廷陷入一片恐慌,保卫南京的江北四镇除总兵高杰、兵部尚书史可法在扬州进行了抵抗,其余皆望风而降甚至充当清军的急先锋,南明军事实力土崩瓦解。
1644年的中国,当时有四个政权同时并立:南明、清、大顺、大西,尤其以南明王朝在人口、经济、军事实力上最为强大,最有能力左右当时历史发展的进程?一、当清军入关进占北京时,兵力并不强大,其精锐满清八旗兵力约10余万,加上整编过后的由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率领的汉军八旗约10万,其全部兵力不过20万,在当时的四派势力中处于弱势。而此时的南明王朝军事实力坐拥百万,全中国最富饶的江淮地区也在其控制之中;大顺农民军在退出北京后,在其根据地陕西、山西地区尚有约百万军队,且都是经过多年战争洗礼的,战斗力较强;当时在四川的大西政权也拥有近50-60万军队。如果当时南明、大顺、大西三派力量联合抗清,在军事实力这一点上就对清军形成泰山压顶之势。
二、清军属北方游牧民族,擅长马背弓射,而江南地区与北方平原有天壤之别,河流纵横,地理因素的影响对清军南下也形成了强力的制约。
三、清军进占北京后,在所占地区实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高压政策,北方汉族军民纷纷奋起抵抗,此时的南明王朝应该即刻组织军队北伐,并联络清军控制地区的地方武装配合行动,对清朝的地方统治进行强有力的打击。恢复中原,甚至大明故有领土不是没有可能。
历史不能假设。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 之则昌,逆之则亡!历史发展的必然,南明王朝软弱无能,使得南明没有稳固的扎下根基,没有任何能够扭转乾坤景象的机会,在当时四强并立、国家内乱外患纷争的历史时代,亟需一个强大的、统一的王朝,历史最终的选择是大一统,而不是再一次出现“五代十国”的局面.
发表于 2009-11-4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得不承认明朝的政治相当混乱,从夏宜阎嵩等,到张居正,首辅之争不断,下面的百官极力阿谀奉承,会做人不会做事,全都是权术高手,但几乎没有真正的政治家,庞大的国家机器运转极度缓慢,而且贪污成风,搞到民不聊生。而历代的皇帝也是够经典的......
发表于 2009-11-4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的皇帝是封建历史上最腐朽的。首府张居正是封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
发表于 2009-11-4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行一条鞭法
发表于 2009-11-4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地板 的帖子

何止这一条?

有一部小说《张居正》得了茅盾文学奖。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血刀 于 2009-11-4 09:32 发表
明朝的皇帝是封建历史上最腐朽的。首府张居正是封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


最腐朽倒是谈不上
总比蒙元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网

金庸迷QQ群:48569383  |  站方邮箱: jinyong@jyjh.cn

Copyright © 2004-201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5-1 19:26 , Processed in 0.02126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