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6487|回复: 22

误读《侠客行》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5-25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倘若我们进行个很无聊的评选,要在金庸作品中选出历来最受冷落的一部,则我想非《侠客行》莫属了。其它的,纵然是“公认的”金庸最差的两部《鸳鸯刀》和《白马啸西风》,也因为它们在短篇武侠中的地位而被人多所道及。至于《越女剑》,更是短篇武侠的奇葩,是金庸功力炉火纯青的表现。只有《侠客行》历来都躲在角落里沉默着,冷落着。不但读者冷落它,甚而至于历来最能够借鸡生蛋的影视剧改编者也无所问津。但客观地说来,它的受冷落的原因,却是与作者和作品本身都没有太大关系的——只取决于我们的读者。读者的态度可以将一部二三流的作品吹捧成一流,同样也可以将一部一流作品生生扼杀。这一点,恰在《侠客行》里得到了最现实的佐证。这也是历来书评家总不缺钱花腰包总能丰满不瘪的一大原因。

        1995年,香港明窗出版社出版的《金庸小说评弹》收录一篇《侠客行数奇》说,“大抵人有运气,书也有运气;李广数奇,《侠客行》也数奇。或者因为此书写了一对自幼失散的孪生兄弟由于相貌酷似而性格迥异,以致造成许多误会的情节,一般人不大喜欢这条桥,就此疏忽了此书甚至形成偏见。”粗略地看这段话,或者会以为这作者是在为《侠客行》的被“疏忽”和“形成偏见”打抱不平呢。其实不然。这文章通篇,恰恰就是一种偏见;从头至尾就只有指摘“造成许多误会的情节”这一个内容。譬如对于误认石破天为石中玉,他就一定要解释成全凭作者的需要而定,作者需要他误认的时候——比如丁当——他就得误认;而当作者没有这个需要的时候——比如阿绣——,对不起,他也就没有这个权利。然而奇怪的却是,这作者偏要在文章的开头就来这么一句总论,“这部小说结构严密,有情有理,而且寓意深远,可读性甚高。”同一篇评论文章里就能出现如此自相矛盾的观点,实在莫名其妙得厉害。

        《侠客行》从者不群,确实是“数奇”的。但这数奇的原因却不是由于它所写的是一个由于两个人相貌相似而引起种种误会这样一个古老的传奇故事,而在于另外一点——恰如我们前面所说,是读者的态度。倘若说得直白些,就是“误读”。

        我们说,一部作品的完成离不开两个环节,就是作者的文本创作与读者对于文本的解读。但毫无疑问,对于文本的解读并不能任由读者自己的意愿乱来,它首先必须依凭的,便是作者的创作意图。《侠客行》的创作意图,金庸说得很清楚。他所要写的,是“石清夫妇爱怜儿子的感情”、是“各种牵强附会的注释,往往会损害原作者的本意,反而造成严重障碍”这样一个理论。从这两点出发,我们可以很轻易地发现,《侠客行》写得很成功。并且这种成功并不像我们曾经说过的《飞狐外传》成功的同时将人物形象束缚得苍白无力。《侠客行》无论从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形象来说,都是成功的。

       《侠客行》的文本创作成功地终止于此,剩下的任务便当交与我们的读者去完成了。然而致命的问题却恰在这个时候出现:几乎所有的读者和论者都将这作品给“成功”地误读了。也就是从这时候起,《侠客行》的命运,也就注定是“数奇”了。

        这或许是金庸不经意间犯下的错。还记得陈墨在研究了《天龙八部》之后说,金庸的本意是写一部带有传奇色彩的类似于释迦牟尼身世的故事。所以他写了段誉,写这个出身于皇室从来没有经历过苦难的单纯孩子在无意间踏入江湖之后的种种遭遇。但是写到后来,乔峰出场了。他甫一出场,光彩不但迷住了读者,甚至还迷住了金庸本人,从此笔墨的重心不得不向他倾斜。这就形成了我们现今所见的《天龙八部》。同样的理论也适合于《侠客行》。或许是由于石破天与石中玉间由于相貌而起的误会有太多精彩,作者不得不在这上面用去太多笔墨,他的写作的第二个意图——注释损害原意——也就不得不因此而一拖再拖,直到作品的最后才表现出来。在这个意义上,乔峰的出场与石氏兄弟间的误会都起到了同样的效果,就是喧宾夺主。

        遗憾的是,我们的读者和论者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对于《天龙八部》倒也罢了。因为它足够的大气,大气到可以弥补任何的缺憾。但在《侠客行》,则就没有这个效果。纠缠于由于相貌而起的误会,必然使整个作品失色。
更何况,我们对于这个误会的纠缠也往往出现误会。很多人就想不通,鬼灵精的丁当何以会认错自己的好到蜜里调油的情人?其实他们都忽视了,一个女孩子,又怎么可能怀疑自己眼见的“情人”是假的?越是感情深,两人越是相好,就越不可能有这怀疑;何况“好到蜜里调油”?情人能是假的,本身就是天方夜谈。我们以现实的眼睛去看武侠的世界,有这种怀疑很正常;因为那是小说,是任何离奇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并且化作正常的武侠小说。但对于丁当则就不同。我们所见的武侠的世界,对于她就是活生生的现实,她并不生活在那个小说里。

        长久以来的研究者往往都执着于此,执着于在鸡蛋里面挑骨头,一定要在石氏兄弟的故事中找到纰漏才甘心。以这样挑剔的眼光来看,纰漏确实比比皆是。但这对于《侠客行》的研究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因为这不但是误读,而且是彻头彻尾最下乘的一种误读,不但自己弄错了,而且误导了太多的读者。

        非常有趣的是,金庸的第二个创作意图却正好在这些研究者身上表现出来了。毫无疑问,金庸说“各种牵强附会的注释,往往会损害原作者的本意,反而造成严重障碍”的时候,他不但在挖苦侠客岛上那些执着于文字注释的武学名家,更是在讽刺古今中外专事考据批注的一些酸秀才。他们不批注,读者尚可自己领悟;而有了他们的批注,作者的本意反而被深深地掩藏了。这样地看来,金庸自己恰好就在《侠客行》里对《侠客行》的命运作出了准确的预言。

        据说,“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一个解释是,读书不要看注释。我以为这话是值得我们的很多好为人师的考据批注家们深深体会的。
发表于 2008-5-25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认为,小说的阅读,尤其是对于具有雅俗共赏基础的小说,阅读在某种意义上主要是一种带有私人体验意味的事情:读者获得的乐趣,从文中得到的思想、内容,对书的评价均依读者个人的情感、阅历而变化。一部小说的成功必须具备几个大众化的要素,比如情节的设置,它可能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并喜欢,好比现而今的好莱坞大片在视觉效果的真实性上殚尽心力,因为它知道大多数观众总是不会对愈发真实的特效抱有厌恶之情的。而更多细节上的体验,对人物描绘的观感则与作者和读者之间存有更多的变数。某种意义上说,作者也是读者,但作为作者他阅读、创作的体验与一般读者是远远不同的。事实上,对于每个人来说,你看到了什么,它就是什么样的,它所具有对你的意义也只是你体验到的存在。而评论家也自有其存在的意义:他的体悟应该比一般人都有丰富,他的思考开拓的视界,他也创造了作为“二次产物”存在的某种“意义”。
发表于 2008-5-25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侠客行》无疑是一部很成功的作品。读者不需要那些所谓专家的歪批,每一个读者都能体会到同一部作品中的不同精彩之处。
发表于 2008-5-25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一个解释是,读书不要看注释。
呵呵,我对"好读书,不求甚解"本来还明白,你这样一注释,我反倒糊涂了,正所谓"你不批注,我尚可自己领悟;而有了你的批注,作者的本意反而被深深地掩藏了",哈哈,是不是也可以说:金庸不但在挖苦侠客岛上那些执着于文字注释的武学名家,更是在讽刺古今中外专事考据批注的一些酸秀才,甚至是在批评楼主呢,哈哈!

不过,步先生的这篇文写的还是不错的,支持一下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8-5-26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金先生批评得有些道理;
我所以要在前面加上“据说”俩字,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也未必以为这解释正确。
那个据说,据的是鲁迅文章《不求甚解》之说,推荐金先生一读。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8-5-26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奇怪的倒是,金先生所引用的那句,却偏要把“据说”给删了。
倘有人见了金先生的那解释,怕也要生“注释不如不注释”的感叹的吧~~
发表于 2008-5-27 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侠客行不错啊,被冷落了吗?
貌似在“七上八下”的“七上”中。
发表于 2008-5-28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从篇幅上(一万到十万字之间)还是金庸本人的说法,《鸳鸯刀》、《白马啸西风》都是中篇小说啊。
发表于 2008-5-28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说白马啸西风很差的?我就很喜欢
发表于 2008-6-1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说 部部经典
发表于 2008-6-4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一个解释是,读书不要看注释。
发表于 2008-6-9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恩...这个...这个..公说公有理啊!不必当真!
发表于 2009-9-9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喜欢这部书,我从不在乎他人对一个作品的偏见,想看就看
发表于 2009-9-10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纵然是“公认的”金庸最差的两部《鸳鸯刀》和《白马啸西风》

——个人认为,《白马啸西风》还不错。
发表于 2009-9-13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侠客行》很好,读小说重要的是感情,不要执着于形式,读它的第一感觉是人性的返璞归真,很让我感动,奇怪很多人竟不喜欢它,唉,知音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网

金庸迷QQ群:48569383  |  站方邮箱: jinyong@jyjh.cn

Copyright © 2004-201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4-27 17:19 , Processed in 0.030018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