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楼主: 刘国重

[修正版]金庸国学,深浅几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5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乃国家的精神支柱,不可动摇
有大影响力的作品必有其深远意义
发表于 2009-4-12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更愿意说金庸的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 老少皆宜 不用非得让作品中体现国学的高度 感觉远离社会
喜欢他很简单 因为作品能引人入胜
发表于 2009-4-28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在过去的60多年,一直在努力寻找填饱肚子的方法而努力.当果子摘下来,穂子采回来后,又要为分给谁多谁少伤脑筋. 而饭后的唱歌跳舞,自然没有精力能力了.
猴子们把老虎赶跑后,主要精力花在如何恫吓百兽,证明自己是真老虎上.自然没有时间带领群兽如何更多的摘果了.

当吃饱肚子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不再费神辨认老虎猴子时. 我们的文化就能上去了.
发表于 2009-5-30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久闻刘国重老师大名。
金庸先生的确文史哲底蕴深厚,有大才气。
金庸先生也很擅于把自己的才识表现出来,而且不露痕迹
所以说金庸先生国学功底是否有想象的厚重,难说
金庸先生不仅是一个书生学者,而且是一个商人,精明的商人,懂得如何利益最大化。
血刀有一个观点
不可把金庸当作一个偶像
不要对金庸小说顶礼膜拜
金庸小说好是好,但还不至于是“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
虽然不至于像王朔鄢烈山言是文学垃圾
金庸小说有成就有弊端,是通俗小说的杰作
不胜冒昧,您见笑了。
发表于 2009-6-3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反驳一下

看了楼主一些文章,一直觉得很犀利,有关笑傲江湖政治内涵的一些剖析让我大开眼界,确实发现以前读书很浅,就是看故事而已。
后来陆续追了你的一些文章,发现你挺装B,本来打算用做作,觉得不够痛快。是不是觉得用半文半白跟能体现功底不凡?尤其是在回帖时,说实话,我觉得很恶心。大家都是现代人,谁日常说话像这样?金庸小说一大亮点就是语言平实,你既然这么推崇金庸先生,为什么不学学呢?虽然是件小事,我觉得也反映问题。
我现在还是个学生,看金庸小说就是消遣,没做过多探讨,仅就你的一些言论进行反驳。

“金庸虽未遇名师,好在他自幼及老,从不缺乏阅读中西文化名著的机会,他又酷嗜读书,每天阅读都在4小时以上,数十年下来,文化积累已是不凡。而杨继绳先生回忆:“我就读的清华大学图书馆藏书很多,但是,能借到的除了自然科学的书以外,只有宣传马主义和毛思想的书,其它的书,一本也看不到。”,多少才士的多少光阴,被旷废,被浪掷。   ”
先说第一句,我是学工学的硕士,我敢保证我一周的工作时间在50小时以上,做我的课题,查阅文献,做笔记。比我勤奋的大有人在,比我聪明的也大有人在。我觉得文学硕士们也有这样的工作强度,所以积累谁都有,特别是做某一专业的。
第二句,别张嘴闭嘴马主义,毛思想,我觉得你这两个词带有轻蔑的语气,我想请问你深入研究过吗?做学问的一个基本态度应该是不懂就别多说。你没学到精髓不代表那门知识有问题,谁说看马列主义的就是虚度光阴?学术界向来崇尚百家争鸣,我没觉得编纂《清史》中掺杂马列主义有什么不妥,一个流派而已,何必大惊小怪?至于“余英时先生直斥为“荒谬!”:“以我现在了解的中国的史学工作者来讲,合乎标准的人实在是非常少非常少,因为训练不够。如果要想找最好的清史人,中国能找到10个,20个已经不得了了……我可以断言,就是废纸。”这位台湾学者的言论,我也觉得荒谬,我想请问他了解多少位大陆学者,这个世界藏龙卧虎,牛人遍地都是,有些老学者可能声名不显,造诣着实了得,以我的学科而言,推广应该没什么问题。
“ 80年代之后,一批中青年历史学者开始摒弃教条,使史学远离政治回归学术,他们的努力令人振奋甚至感动,毕竟可资继承发挥的基础有限,几乎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20年来虽说成绩不俗,但要‘大成’,恐怕还要再20年时间。”
这段我觉得也不靠谱,文革造成的危害确实很大,但他到了一个什么程度,谁能说的清?找您这意思,老一辈的人都死绝了,中青年另起炉灶,我觉得言过其实,研究脉络千丝万缕,想一刀斩断哪有那么容易?你也不要小看老一辈学者的生命力,我听过不少老先生们在窝棚里苦心研究的事例,我觉得没到重新开始那个份上,文化是在骨子里的东西,传承也是在潜移默化中,我们骨子里就是有5000年积淀下来的东西,就是和其他文化不同,这点没办法否认。
我觉得你也小看20年这个数字了,其实从文革结束到现在,已有30年了,当年的懵懂少年现在也到了不惑的年纪了,这是整整一代人的时间,你看看周围的环境,不妨再找下30年前的图片,我不敢说另辟天地,至少也大不同了吧,高校里有30年如一日的学者,我敢肯定,虽然中国的学术风气极差,铮铮风骨的老先生我见过很多,他们就是国士,有了这样的人,我从来都丝毫不担心国学的传承。
发表于 2010-8-6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反驳的有道理,社会上出名的所谓“著名”的假学者很多,丧失学术良知、争名夺利的人的确也不少,但潜心治学、淡泊名利甚至因此而无名无利的真学者也代不乏人,刘兄可能对知名人士比较了解,但对于有真本事、有大境界的高手还缺乏了解,现在社会各个领域高手很多,我们不可以一己之私见就妄下结论,刘大哥,你看,是否可以这样说?
      余英时在现代新儒家之中并非很高的境界,现代新儒家真正的高手是熊十力、唐君毅和牟宗三。熊十力直溯中国文化之总根本——易学,兼通佛学大乘般若之学,尤其精通法相唯识之学,国学功底极纯正、极深厚,是实际上的现代新儒家之开山祖师。唐君毅的心灵九境说以一心开九境,含摄古今中外几乎所有哲学流派,尤其对世界三大哲学体系的古希腊哲学、印度哲学和中国哲学理解极精纯。牟宗三则精通康德哲学和佛学,其哲学义理在现代新儒家之中堪称极圆。国学从此而观、由此而论要比从余英时入手理解更为纯正,余英时侧重文化层面,对中国文化之最深处的哲学精髓之把握不及甚至远不及上述三位大师,说句不客气的话,虽然很知名,也并非浪得虚名之辈,但总体属于对中国文化理解和领悟比较表层的学者。
       金庸国学,深浅几何?在二十世纪文学家中为第一。
发表于 2010-8-6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aolinpai 于 2010-8-6 09:43 发表
金庸国学,深浅几何?在二十世纪文学家中为第一。


少林这句话,不敢赞同。
发表于 2010-8-6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血刀兄以为金庸国学之深浅究竟几何?
发表于 2010-8-6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使命。。
历史的车轮。。
发表于 2010-8-7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灵子兄似乎意犹未尽啊,愿闻其详。
发表于 2010-8-7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庸国学,深浅几何?在二十世纪文学家中为第一。
——————————————————————————————————————
这个,有钱钟书、鲁迅等人在,不可能的吧!
发表于 2010-8-7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张嘴闭嘴马主义,毛思想,我觉得你这两个词带有轻蔑的语气,我想请问你深入研究过吗?做学问的一个基本态度应该是不懂就别多说。你没学到精髓不代表那门知识有问题,谁说看马列主义的就是虚度光阴?学术界向来崇尚百家争鸣,我没觉得编纂《清史》中掺杂马列主义有什么不妥,一个流派而已,何必大惊小怪?
————————————————————————————————————————
当大学里规定马列主义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当大学生考研必须考马列主义时,你觉得马列主义还仅仅是“一个流派”吗?你是学工科的,在意识形态上要稍微好一点。但假如有一天非要你用马列主义来指导你的学业时,你作何感想?
破坏总比建设来得容易。华夏文化流传到现在,我们可以把它比作是一座房子。可是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这座屋子的被敲断了几根顶梁柱。这样,我们会不会有“大厦将倾”的感觉?重新竖起支撑房梁的柱子,几十年内,可能吗?
发表于 2010-8-7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余英时侧重文化层面,对中国文化之最深处的哲学精髓之把握不及甚至远不及上述三位大师,说句不客气的话,虽然很知名,也并非浪得虚名之辈,但总体属于对中国文化理解和领悟比较表层的学者。
————————————————————————————————————————
我也认为余英时确实比不上熊十力等人,但也只是比较而言。现在两岸三地,还有几个人敢打包票说自己的国学功底比他深厚的?
就我个人而言,我非常担心国学的传承。比较一下大陆和台湾的高考语文和历史试卷,我很是无语。
至于金庸的国学水平,我认同刘国重的见解。金庸的国学水平确实不高,但放眼现在大陆的学界,还真就找不到几个比他高的。
发表于 2010-8-7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钱钟书主要是学者而非文学家;鲁迅说到底就是民族虚无主义,与王国维、红楼梦找不到前途是一致的,鲁迅对中国文化之理解比较偏激,只见其消极的一面,不见其积极因素,比之于金庸有一定差距。

[ 本帖最后由 shaolinpai 于 2010-8-8 09:00 编辑 ]
发表于 2010-10-19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古智慧总是伟大的,后人总是自作聪明而摒弃前人所留下的东西,最后总是后悔,然后又重新拾起,却总不长记性。
        厚积薄发,广博的知识是深入学习的基础,金庸当历史教授并不为过。
        若去做一名学者,定会埋没金庸小说家的天赋。
        金庸能力有余,学问不足,是客观原因。
        看完此文觉得金庸国学似乎并不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网

金庸迷QQ群:48569383  |  站方邮箱: jinyong@jyjh.cn

Copyright © 2004-201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4-27 19:36 , Processed in 0.02521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