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4680|回复: 15

[原创] 宝钗之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1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楼梦序():

【作者有两意,读者当具一心。譬之绘事,石有三面,佳处不过一峰;路看两蹊,幽处不逾一树。必得是意,以读是书,乃能得作者微旨。如捉水月,只挹清辉;如雨天花,但闻香气,庶得此书弦外音乎?乃或者以未窥全豹为恨,不知盛衰本是回环,万缘无非幻泡,作者慧眼婆心,正不必再作转语,而千万领悟,便具无数慈航矣。彼沾沾焉刻楮叶以求之者,其与开卷而寤者几希!】

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其痴何在?其味何有?何人可解?而《风月宝鉴》正反皆有喻也:表面上的风花雪月掩盖不了背面的血泪骷髅。一般无二抑或一曲两歌?红楼一梦,梦醒何方?

前日观金庸江湖论坛-文史江湖-仗剑武林-【转贴】-赞黛玉之美一文:

虽然宝钗更具有性感的肉体美,有着让宝玉淌口水的“雪白的膀子”,“任是无情也动人”的曼妙姿容,可是她不像个女人,或者说,这个待字闺中的女子已然沾染了男子的气息,宝玉说她“好好的一个清白女子,也学得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未免苛责太甚,却也是看到骨子里的见识。

宝钗比这些人物都高明,她的以德服人或者说以德治人,乃至挂在嘴上的大道理都更接近贾政这一类,虽然是那个社会里的模范人格,却被刁专古怪的贾宝玉看出端倪。“

―――摘自 【转贴】-赞黛玉之美

观后,敝人颇为不平:黛玉美则美矣,无可厚非,但是不能“赞黛玉而抑宝钗,美潇湘而丑衡芜”呀!宝钗不象个女人吗?宝钗沽名钓誉吗?宝钗只会讲大道理吗?

吾读过几遍红楼,虽不能烂熟于心,却也略知一二,总觉【转贴】一文对衡芜君有些偏见,乃深为不平,遂决定尽自己浅薄之力,赞宝钗之美。

一、美在外表

古有四大美人之论,如果说“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的林潇湘有“病西施”之美姿的话,那么,宝钗则“艳冠群芳”,如花解语――具杨妃之美。

“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直言宝钗象极杨妃,而“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众人抽签行令时,宝钗得一签“艳冠群芳”,签属牡丹。牡丹和梅花,一直争中国名花之首,国色天香,富贵之极,牡丹之谓也。

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宝钗听说,不由的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便冷笑了两声,说道:我倒象杨妃,却没有一个哥哥做的杨国忠。。。”

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遂问: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我竟从未闻见过这味儿。宝钗笑道: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的烟燎火气的。【批:真真骂死一干浓妆艳饰鬼怪。】

宝钗生的肌肤丰泽,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

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来。

由此可见,宝钗的美是一种天然的美、朴素的美、娇艳的美,且身怀异香,曹公的好友脂砚斋十分推崇,称其:【清水出芙蓉】。花气袭人知昼暖,塞外的香香公主当引为知己。

而市井小儿,也如此赞美宝钗之美:

“那正经大礼,自然远远的藏开,自不必说。就藏开了,自己不敢出气,是生怕这气大了,吹倒了姓林的;气暖了,吹化了姓薛的。”

此为宝钗一之美也。

二、美在―劝学

“宝钗听说,便知道是怕他多心,用话相拦袭人,因心中暗暗想道:打的这个形像,疼还顾不过来,还是这样细心,怕得罪了人,可见在我们身上也算是用心了。你既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老爷也欢喜了,也不能吃这样亏。

很多人借此批判宝钗是封建制度的卫道者,看不惯宝钗痴心于功名、而再三规劝宝玉。其实,这是宝钗的一番苦心,现身说法,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保四方。不管以过去、还是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宝玉,宝玉都称不上为国家、为民族哪怕有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的想法和做法。宝玉整天在女儿堆中厮混,宝钗如此规劝难道不应该吗?

我到觉得宝钗可敬,当时的封建制度既不是宝玉的错、也不是宝钗的错,我们不能以今天的社会主义优越制度而去对比和衡量300年前的封建制度,即便宝玉当时有反抗思想的萌芽,也应该以大义为重,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有了一定的权利和官阶,更能为国家、为百姓作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范仲淹、狄人杰。。。这个选择可能比一味的消极避世、一味的“鬼混”要好。

如此来说,衡芜君的眼界至少要比宝玉、比红楼的诸女子要高。

此为宝钗二之美也。

三、美在才华

1)宝钗博学宏览,精于禅宗,劝宝玉打消出家念头时,机锋甚利,还引用语录: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彼时惠能在厨房碓米,听了这偈,说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因自念一偈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 尘埃?五祖便将衣钵传他。”

2)宝钗还精于衣服色调、颜色的搭配,女工好:

倒是姐姐说得是,我就忘了。只是配个什么颜色才好?宝钗道:若用杂色断然使不得,大红又犯了色,黄的又不起眼,黑的又过暗。等我想个法儿:把那金线拿来,配着黑珠儿线,一根一根的拈上,打成络子,这才好看。

3)文才还高: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一章,探春有个花笺:“娣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 凭探春的才学,在大观园中的诸姊妹来讲,屈指可数,但是,在起海棠社时,探春还是推崇衡芜君和潇湘妃子。

第一次结社咏白海棠,衡芜君诗作“含蓄浑厚”,力压潇湘妃子的“风流别致”,夺得桂冠。而第二次“林潇湘魁夺菊花诗”时,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半斤八两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一章,“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蒙侧批:作者一片苦心,代佛说法,代圣讲道,看书者不可轻忽。】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遭塌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

衡芜君评的何其精辟!这句话就是放到今天也足以令一些人汗颜,“读书而明理”,可今天仍又有人拿MBA的教程去管理他的众多二奶,凭着财务管理学而去偷税漏税。。。这种人把学问用错了地方,祸国殃民,还不如不学无术做个游民的好!还有“辅国治民”,别的尚且不论,金庸大侠的侠之大者也不外是“为国为民”(笔者注:也许是金大侠看了宝钗的品论而去定义侠之大者呢!?)。每每读到此处,吾心便为之一惊:我等读书之辈当以此为戒,衡芜君是在规劝黛玉,也是在警言世人!

宝钗深喜老庄,做事低调,罕言寡语,安分随时,行事若水,任是无情也动人,却又志向高远,身怀鹏云之志,“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一章,衡芜君作《临江仙》:“ 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又想起了李易安,“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所谓巾帼不让须眉,铮铮铁骨,七尺男儿当为之汗颜。。。

此为宝钗三之美也。

四、美在-志向高洁

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

王夫人道:留着给宝丫头戴罢了,又想着他们。薛姨妈道:姨娘不知道,宝丫头古怪着呢,他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

贾母因见岸上的清厦旷朗,便问这是你薛姑娘的屋子不是?众人道:是。贾母忙命拢岸,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薛姨妈也笑说:他在家里也不大弄这些东西的。

大观园,天子脚下,贾王史薛,四大豪门,虽不能称富可敌国,也是名门望族。这些家族的公子哥、小姐丫鬟远非寻常人家可比,穿戴吃住自可不必多说,曹公在描写众女孩的着装时也不吝笔墨。但是,在众佳丽林立的大观园中,不喜簪花抹粉、最爱寻常打扮的小姐中独有宝钗!!身处富贵繁华却不为其所动者,独数衡芜君!!

这方是“山中高士晶莹雪”。

此为宝钗四之美也。

五、美在与人和谐相处=宝钗的现实美

宝钗在外面听见这话,心中吃惊,。。。况才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红儿的言语。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犹未想完,只听咯吱一声,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庚辰侧批:闺中弱女机变,如此之便,如此之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一面说,一面故意进去寻了一寻,抽身就走,口内说道:一定是又钻在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一面说一面走,心中又好笑:【甲戌侧批:真弄婴儿,轻便如此,即余至此亦要发笑。】
探春笑道: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他都记得。林黛玉冷笑道: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宝钗听说,便回头装没听见。

“负荆请罪时,宝钗再要说话,见宝玉十分讨愧,形景改变,也就不好再说,只得一笑收住”。换做黛玉定会不依不饶。

多人都说宝钗世故,心机重,诸君从此看宝钗,是不是更象小丫头呢?那分天真烂漫的童心,能会有多少人情世故呢?即便有,也是少年阶段的“虑事多些”,较之贾敬(假正经)、葫芦僧错判糊涂案中诸人又逊色多少倍呢?

说来仍是宝钗宽宏大量,个性不张扬,年纪随小,虑事却周,大观园的其它女孩子整天呆在绣楼,大门不出、二门不进的自不会有多少尘世的见识,想必宝钗的哥哥不争气,宝钗为其帮忙持家,经历的比同辈人多些!故所见不同。


上大学读书时,同学们经常谈论红楼,叹红学浩瀚无边,叹自身学识短浅。但是,男女生却有一个惊人的共同点,那就是:嫁人不嫁贾宝玉,娶妻当如薛宝钗。

在此,本观主尽己之力,赞宝姐姐之美,并用衡芜君的咏白海棠一诗作为结尾: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如砌魂。

谈及始知花更艳,愁多焉的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亭亭日又昏。

―――衡芜君-《咏白海棠》

这应该是宝钗的自画吧?!

《完》

发表于 2006-11-21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看头呵,只是我不爱红楼,觉得太娇气,不喜黛玉,感觉未免小家子气,不感到有点作做,好像史湘云更得我心,如此讲宝钗却也是第一次见,了然于心。
发表于 2006-11-21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杨贵妃比拟薜蘅芜确实妙极了,杨美则美矣,也终不过于外表而已.

颦卿娇气则娇,不过是为真性情,与史大姑娘虽似大异,其实一也,何者?真性情耳.

蘅芜君美则美,才气学识也确艳冠群芳,牡丹确实是她的花相,只可惜就如这富贵花一样,只是为了让人观赏而已,既没有莲之君子之节,也无菊之隐士之孤标之风,世人俗子所喜者尔.

蘅芜君想做封建卫道士还不够格,封建卫道士怎么了?为天地立心,为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怎么了?不要自己做不到便只会讥讽嘲笑别人,蘅芜君看到的只是她那宝二奶奶的宝座,她有忧道忧民之心么?为了虚名浮利而甚至牺牲了自己,青春,爱情,可悲可叹,但不可怜,这本是她自己选择的.

如果非要在大观园中找出一个真正的卫道士,这个人非探丫头莫属,令世间须眉宁不愧煞?

没时间匆匆忙忙写了这几句浅薄陋见,很高兴在这儿碰到喜欢红楼的啊,以后还望多多指教.

发表于 2006-11-21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宝钗在外面听见这话,心中吃惊,。。。况才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红儿的言语。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犹未想完,只听咯吱一声,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庚辰侧批:闺中弱女机变,如此之便,如此之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一面说,一面故意进去寻了一寻,抽身就走,口内说道:一定是又钻在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一面说一面走,心中又好笑:

这段话,不正是说明了宝钗的心机深沉吗?轻轻的一句话,但把黛玉拖下了水,让人以为黛玉就在附近,宝钗果然是反应够快,可是,为了开脱自己,就可以拖别人下水吗?不大厚道吧.

那个,圣君喜欢红楼?小黑是这方面的高手啊,你们多讨论一下哈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1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唉,前几位批的恰如其分,自成一家,敝观倒要真心真意的向你们

学习呢。

不到之处,各位大侠们请指教。

发表于 2006-11-22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晕喂``只是小看一点点``真的只是一点点``没有想法了,才上任不知道做些什么好呢```
发表于 2006-11-21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楼的断章取义,不敢苟同!其实宝钗正寻黛玉,想到此节,自然之举!
发表于 2006-11-21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1. &lt;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gt;<br>var tmpstr = UserStr("381068476", "刘三姐"); document.write(tmpstr);</SCRIPT>
  2. <TABLE>
  3. <TR>
  4. <TD><IMG src="http://imgcache.qq.com/group/web_face/s/0-2.gif" border=0></TD>
  5. <TD 5px">刘三姐</TD>
  6. <TD><IMG src="http://imgcache.qq.com/group/images/group09.gif" border=0></TD></TR></TABLE></TD>
  7. <TD>11.21 15:11</TD></TR></TABLE></TD>
  8. <TD align=right><a><IMG src="http://imgcache.qq.com/group/images/group240.gif" border=0></A></TD></TR></TABLE>
  9.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8 width="100%" border=0>
  10. <TR>
  11. <TD>“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宝钗听说,不由的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便冷笑了两声,说道:“我倒象杨妃,却没有一个哥哥做的杨国忠。。。” <BR>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遂问:“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我竟从未闻见过这味儿。”宝钗笑道:“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的烟燎火气的。”【批:真真骂死一干浓妆艳饰鬼怪。】 <BR><BR><BR><BR>对于这些我这样理解:薛宝钗奔着选秀女而来,没有打扮就要竞争?这和实际不符。之所以有这样的文字叙述有他的道理,第一,别人把薛宝钗比作杨贵妃就是奉承她选秀女的美言,不是因为她选秀女,别人不会把她比作妃子,还有一点,我们也可以体会出,薛宝钗比较胖,这不是唐代,所以选秀女的失败可能和她胖有那么点关系。第二,选修失败后,她心底有一种失落,一种逆反,就是说选秀前,她一样“熏的烟燎火气的”不过用得他们家医药秘方罢了,不是一般的香,选秀失败后,她彻底失望了皇宫的路途,就作出截然相反的样子,让自己讨厌熏香,还有,宝玉竟然没有遇到过这种香,肯定她的香非同寻常,跟药材有些关系了。或这就是说她吃得冷香丸了。我们不能看到文字的表面现象就得出结论,还要看文字背后复杂的心理来作出推断。</TD></TR></TABLE></TD></TR>
  12. <TR>
  13. <TD #c7c7c7 1px solid; BORDER-TOP: #c7c7c7 1px solid; BORDER-LEFT: #c7c7c7 1px solid; BORDER-BOTTOM: #c7c7c7 1px solid">
  14.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5 width="100%" bgColor=#f5f5f5 border=0>
  15. <TR>
  16. <TD>
  17.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0>
  18. <TR>
  19. <TD>
  20.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var tmpstr = UserStr("356293501", "敏"); document.write(tmpstr);</SCRIPT>
  21. <TABLE>
  22. <TR>
  23. <TD><IMG src="http://imgcache.qq.com/group/web_face/s/0-2.gif" border=0></TD>
  24. <TD 5px">敏</TD>
  25. <TD><IMG src="http://imgcache.qq.com/group/images/group09.gif" border=0></TD></TR></TABLE></TD>
  26. <TD>11.21 15:20</TD></TR></TABLE></TD>
  27. <TD align=right><a><IMG src="http://imgcache.qq.com/group/images/group240.gif" border=0></A></TD></TR></TABLE>
  28.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8 width="100%" border=0>
  29. <TR>
  30. <TD>开场白引人入胜,令人愉悦,观罢知其所言,兴趣萦绕,致使读者欲罢不能,不得急欲阅其下文,有独到之处. <BR>在整篇文字中,作者从宝钗的容貌风姿、性情脾气、待人接物、当家处事和她超众的才华上把她的“美”淋漓尽致的描述出来,可以说,一个活灵活现的可人浮现在众人面前,这可以充分说服打动每个读者喜欢宝钗,不得不喜欢她! <BR>还有结尾也很好,以宝钗个人的诗词来进一步证实了她的“美”是有力度的,是不可否认的。 文章首尾衔接,更加突出主题。</TD></TR></TABLE></TD></TR>
  31. <TR>
  32. <TD #c7c7c7 1px solid; BORDER-TOP: #c7c7c7 1px solid; BORDER-LEFT: #c7c7c7 1px solid; BORDER-BOTTOM: #c7c7c7 1px solid">
  33.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5 width="100%" bgColor=#f5f5f5 border=0>
  34. <TR>
  35. <TD>
  36.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0>
  37. <TR>
  38. <TD>
  39.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var tmpstr = UserStr("381068476", "刘三姐"); document.write(tmpstr);<br>&lt;/script&gt;
复制代码
刘三姐
11.21 15:32
宝钗生的肌肤丰泽,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



这个我的理解是:当时的社会都流行浓妆艳抹,看看宝玉的丫头们就能猜到小姐们的打扮了,薛宝钗背道而驰反映她独特的智慧和叛逆秉性,她的这个特点正好迎合了宝玉追求自然美的需求(薛宝钗是不是故意的另论),她自然的美旗帜鲜明地摆在宝玉面前,这个时候她不选妃了,生活目的发生了变化,打扮也就变化了,她在贾府的房间因为,没有什么装饰让贾母说“太不象了”。她在贾府毕竟不是自己的家里,所以处处要过人眼目的,这些都是精心设计的,宝玉就中了她自然美的圈套。薛宝钗曾经跟人说她小的时候身上装饰有好几箱子,说明她原来的生活也很张扬和修饰的,只是后来到了贾府,有所收敛摆样子给人看罢了。

拿一段文字,我主张立体的看,它不是比喻,不能为了求证你所谓的薛宝钗美而断章取义,这不是在做文章,而是在人性的思考。恕我直言,不对之处,欢迎批评。
以上不是本人观点,本王也是不很同意的,只是发来大家参考!
发表于 2006-11-22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仙子好可爱啊.[em01][em01][em01][em01][em01]像红楼中的呆香菱
发表于 2006-11-22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得不抱怨一下我昨日回这帖回了两次,却都慢功亏一篑,而那也花去了我两个小时,今天我也已没昨日回帖时的那种投入了,所以难免有所不足,楼主莫怪!                                   ---------------------------------------我曾在一个红群里多次说过,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欢宝钗,但当我看到谁对宝钗进行人生攻击时,我便会忍不住去为她辩解几句.也许这是因我的天生好争之性,但不可否认,我对一些枉下结论的作法很是反感.很多人不喜欢宝钗,只是因为他喜欢黛玉,这种逻辑可谓荒谬,脂批中明说过,钗玉虽两人,人却一身,此幻笔也.可世上本无事,但这也难怪,纵是红学大家如周汝昌者,也会因为偏爱湘云而枉猜胡测,甚至于贬众人而独尊湘云,不可谓不悲,这种畸形偏爱,倒还真是"色令智昏".哗众取宠的事自来有之,本也没什么,可在有心人的眼里,红学却可以成为杀人的工具,两个小人物,一篇平常的红学论文,在有心人看来,却是一杆很好的枪.本是一些再也平常不过的东西,却带来一个国家的不幸.思想的整风?整的是什么,红与黑的悲剧是什么样的悲剧,红与白给我们的是哭笑不得,而红与黑给我们的又是什么,悲乎,哀乎,叹乎,伤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俞老恐怕只有无奈吧[不好意思,情绪激动了,偏话题了!]对于楼主关于宝钗的五美的说法,本王个人看法是同意的,作者红楼十二曲中将钗黛混在一起,我想不是无聊之举吧.钗黛统一论的说法纵使不能作为权威,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我想作者对她二人等同视之是肯定的.若说作者写宝钗是心机深,把她讽刺对象,那可卿和凤姐又何以让读者又叹又怜又爱.作者将宝钗喻以牡丹,今人却多舍本逐末,断章取义,多以为作者此意,是谓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却不知作者配以"任是无情也动人"的诗句,本就是对宝钗的一种赞美.洛阳牡丹何以甲天下,只因"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正是山中高士晶莹雪,百花齐发,独牡丹孤傲,不畏君威,此方是牡丹也.若教解语应倾城,任是无情也动人.解语花,倾城容,无情也动人,这才是牡丹吧!正如黛玉的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的哀叹.胡适开创新红学,本是想以考证之法取代过去的猜谜式做法.却不想今人无聊,又喜胡猜乱想.更可笑如刘心武之流,让人真是哭笑不得,也只能摇头而叹红之不幸了!-------观主呀,我昨日那真情流露的两个帖子都废了,现在只能用这个凑合起来的,莫怪!
发表于 2006-11-22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厌恶宝钗,在那样的社会,当然只有她那样才能更好的生活,宝钗不喜欢黛玉这显然是不正确的认识.其实宝钗并没有真正伤害别人,只是心计深了点而已,也许就像妙玉一样吧,过洁世同嫌吧
发表于 2006-11-23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偶不喜欢宝钗,她的装愚首拙,她的精通事故,还是真实的好.

发表于 2006-11-25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宝钗之美是俗世之美。人情练达、恪守本分,挑不出错,却也无法喜欢。

哪像黛玉,经霜更艳,遇雪犹清。

发表于 2009-6-5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宝钗,虽谓山中高士,到底染了世俗尘埃……淡然、端方当然也是她的优点,但还是不喜……
发表于 2009-6-5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若教解语应倾城,如此女子,难得中的难得,解语二字方是她真的优点,吾喜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网

金庸迷QQ群:48569383  |  站方邮箱: jinyong@jyjh.cn

Copyright © 2004-201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6-12 03:58 , Processed in 0.03666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