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张三 发表于 2004-10-11 13:04
不如我做个自我牺牲,当个贪官吧~~~不过,我的名字怎么看怎么象是超一流黑道高手<br><br>[此帖子已被 黑马张三 在 2004-10-11 13:04:44 编辑过]毛老大 发表于 2004-10-11 13:07
哈哈~~<br>就黑马了~~~~~:D<br><br>超一流黑道高手张三<br>姓不可看相~海水不可斗量~~~~~:D<br><br><br><br>边城玫女 发表于 2004-10-11 14:56
确实哦,支持!kliiikl 发表于 2004-10-11 15:30
好了,现在就有:<br>超一流高手一名:张三,武器还没挑~~~~<br>一流高手两名:<br>紫依恋(怎会跟你站在对立面呢),剑,剑法没命名<br>茱茱(换个名字吧),暗器,暗器没命名~~~~~黑马张三 发表于 2004-10-11 16:22
嗯??怎么一会儿工夫,超一流高手改两名了??<br><br>我就用一双肉掌吧,掌名取做:落魄断魂掌。取自: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杨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寒兄亦可按诗中意境塑造我这个人物。<br>边城玫女 发表于 2004-10-11 16:33
西西,我当观众kliiikl 发表于 2004-10-11 16:35
哎,可惜了~~~~~<br>早已内定的角色,更改不得~~~~~<br>若有机会写多部,一定这样写~~~<br>还有,别叫寒兄,怪别扭的,叫寒玉就行了~~~~~边城玫女 发表于 2004-10-11 16:41
玉玉~~~kliiikl 发表于 2004-10-11 16:43
这可不是你该叫的~~~~~~黑马张三 发表于 2004-10-11 17:02
玫女要抢别人老公!!!!!!!kliiikl 发表于 2004-10-11 17:05
原来她是坏东西~~~~~~kliiikl 发表于 2004-10-12 09:29
我顶~~~~<br>大家多看看~~~~~~冷月雅竹 发表于 2004-10-12 09:58
超超一流高手一名:冷馨竹`~~<br>武器:萧~~~必要时出剑~~<br>冷氏追魂剑~~~<br>冷家安魂曲 <br>独爱杨过 发表于 2004-10-12 10:43
下面看看刀的好处<br><br>十八般兵器——刀<br><br> 大刀本亦为车战时代之利器,其法初止斫砍劈勒而己,初无制敌之种种神化也,与丈八蛇矛,殆同其功用。迨夫后代,战争变法,易车而马而步,用大刀之将士,知成法之不足制胜,乃各本其战之经验,而想出种种利用大刀之法,俾为杀敌制果之助,于是乎有种种变化矣。大刀之最着者,为关王刀,盖即关羽之刀法也;三国志载关王刀,重八十二斤,长一丈二尺;古之度制,较今为短,合之今度制,长仅八尺有奇耳;今世之大刀,盖皆彷此,即刀法亦本此而变化之也。考大刀之种类,亦正不止关王刀一种,如拨风刀、大斫刀、九环刀、两刃刀等,皆大刀也,其式样不同,而名亦因之而异。至其用法,则殊途同归,初无若何之大区别也;故关王刀。可谓之为大刀之祖,其他各刀,皆自此脱胎而出者,虽各有变化,要皆未能及其精密神化,足征完善也。我今即以此刀编为讲义,以公同好,抑亦遵古法也。<br><br> 汉刘熙《释名·释兵》:“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其末曰锋,言若蜂刺之毒利也。其本曰环,形似环也。其室曰削,削,峭也。其形峭杀,裹刀体也。室口之饰曰棒,棒,捧束口也。下末之饰曰埤,埤,卑也,在下之言也。短刀曰拍髀,带时拍髀旁也;又曰露拍,言露见也。”埤玉+卑背<br><br> 郭子横《洞冥记》:“黄帝采首山之金,始铸为刀。”(《初学记·武部·刀》)<br><br> 《初学记·武部·刀》:历代有吴刀、赤刀、容刀、鸾刀、郑刀、孟劳、西戎利刀、昆吾割玉刀、鸣鸿刀、百辟宝刀、百链、青犊、漏影三刀。<br><br> 曹丕《典论》:“魏太子丕造百辟宝刀,一曰灵宝,二曰含章,三曰素质,又作露陌刀,一名龙鳞刀。”<br><br> 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收入《汉魏丛书》中)p747。<br><br> 《初学记·武部·剑》:《春秋繁露》:“礼之所兴也,剑之在左,青龙象也;刀之在右,白虎象也。”<br><br> 汉刘熙《释名·释兵》:“佩刀,在佩旁之刀也,或曰容刀,有刀形而无刃,备仪容而已。”<br><br> 刀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兵器之一,原始人用它切、砍,划、刮,或割兽皮之用。殷商的铜刀就脱胎于原始的石刀,并出现了大型的战刀。周代所用的环首长刀,不仅汉代亦用,而且传至日本、朝鲜。汉代帝王公卿,均佩刀而不复佩剑,可见刀之作用在汉代尤为突出。<br><br> 《三才图会·器用》卷六:“关王偃月刀,刀势即大,其三十六刀法,兵仗遇之,无不屈者。刀类中以此为第一。”<br><br> 唐代渐改为无环的装柄刀,刀在军事上的应用,已超了过剑。<br><br> 《唐书·杜伏威传》:“伏威邑人也,貌魁雄善用两刃刀,其长丈,名曰拍刀,一挥杀数人,前无坚对。”<br><br> 宋代,承袭三国、两晋、隋、唐之制,传统单刀只一色,刀形笨重,铁刃也宽。其余大刀则广用之,有屈刀、掩(揠)月刀、。眉尖刀、凤嘴刀、笔刀等。<br><br> 明代多仿日本刀式,作双手握柄砍杀的长刀,可以削断或砍损对手的长兵之柄,。戚继光《纪效新书》:“长刀,自倭犯中国始有之。倭善跃,一进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丈五尺矣。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身多两断。”<br><br> 武术家们常用“刀如猛虎”来形容刀的勇猛彪悍,雄健有力。大刀属于长兵器,俗云“大刀看刃”,就是在用刃上,做到劈、抹、撩、斩、刺、压、挂、格等工夫。单刀、双刀都是短兵器,语谓“单刀看手,双刀看走”,所以单刀讲求裹胸和劈、砍、刺、撩、抹、拦、截等刀式,而双刀则讲究两手用力均匀,刀式清楚,步点灵活,上下协调,以显出“叶里藏花,双蝶飞舞”的姿态。目前流行的有朴刀、三尖两刃、双环刀、长刀(双手刀)等。<br><br>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