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羽洛颜 发表于 2011-1-9 15:11

金庸侠影录(第二章)

第二章        剑气昭然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粤语电影,到90年代的新武侠电影浪潮,近40年中,金庸小说不断被搬上银幕,数量不少,但质量上令人满意的却不是很多。原因是金庸小说太难改了,编剧、导演的读解原著及电影表现方式当然也有问题。


巾帼倚天剑——许鞍华
无形独孤剑——王家卫
凝重玄铁剑——胡金铨
怪异两仪剑——徐克 程小东
随心六脉剑——王晶

(一)        剑气昭然之倚天剑

倚天剑古之已有,为金庸所用。小说中,倚天剑为峨嵋派开山祖师郭襄女侠所有。此处以倚天剑比女导演许鞍华。
http://hiphotos.baidu.com/%D7%CF%D3%F0%C2%E5%D1%D5/pic/item/bcfba744e2326c5c72f05d5a.jpg

许鞍华是香港著名的新浪潮导演的主将之一,《书剑恩仇录》是她的第六部作品。
该片认为上下两部(《书剑恩仇录》和《香香公主》),基本上按照原著的主要情节演绎。全片拍得严谨、精细,不乏精彩场面。不过,影片中的“书”与“剑”,与原著中稍有不同。原著中的“书”,主要是指陈家洛帮助回疆木桌伦部夺回被清兵抢去的经书《古兰经》,而剑则是指霍青桐为报答陈家洛夺书之功,兼作定情之物赠送给让他的一柄短剑(剑中藏有迷宫秘密)。影片中,书指乾隆身世之书,剑则意指陈家洛与乾隆最后拔剑相对。影片虽然也力图表现人物心理,但对主要人物的性格刻画却并不显得十分出色。陈家洛一开始要当皇帝,显得狂妄:后来又囿于兄弟之情,则显得平庸:他与霍青桐之间的爱情误解及转化,他的心胸狭窄及好面子等,这些在原著中得到精彩描写的部分,都没有在电影中得到表现,因而陈家洛的形象只有兄弟情与民族大义的冲突之一面,稍显单薄。
日本影评人宇田川幸洋称赞这部影片:“由争权夺利以至无念之最高境界,连贯着三小时的情节,加重历史剧的真实感。豪华场面令观众心花怒放的浮力,加上真实感的重力,两者都发挥其作用,形成一曲令人眼花缭乱、兴奋莫名的杰作。”(PS:中国的电影很有前景啊)
其实说它是场面豪华,技术精湛,调度有方,都是可以的,影片的确很好看。而说到“历史实感”,则恐怕是因为这位日本影评人对金庸小说原著并不熟悉,且对中国历史更不熟悉之故(PS:看来,若要真正解读一部电影,一定要了解它的历史背景)

(二)        剑气昭然之独孤剑

独孤剑取自《笑傲江湖》中的独孤九剑。其剑法说是纷繁复杂,却又简单明了,就是以无招胜有招,以此来比作王家卫的电影
http://hiphotos.baidu.com/%D7%CF%D3%F0%C2%E5%D1%D5/pic/item/4d6f57385989c6a355e72329.jpg

王家卫的《射雕英雄传之东邪西毒》。虽然影片之前也标明“金庸原著”,但严格地说起来,这部电影与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关系不大,只是借用了书中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等人的名号,以及与之相关的若干微不足道的因素。《东邪西毒》基本上是另起炉灶,重新构思、创作。与《独臂刀》正好相反,实是有改编之名,无改编之实,因此,无法亦没必要将它与原著进行比较。
   这部影片演员阵容强大,几乎包括了那时所有港台地区的当红巨星。此片的特色与成就,却并不在此,而在于它的叙述方式及银幕形象耳目一新。以欧阳锋自述的形式出现,采取日记体形式结构,使作品具有“作者电影”的特点,富有探索性。对江湖人生及具体人世、人物、心理等,进行了多层次的表现。而其中的欧阳锋与其嫂的关系(感情方式)、东邪与桃花、乃至求人为弟报仇的少女、始终在湖水中洗马的少妇等等,都具有极强的表现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片的影像方面也有值得称赞处,水光倒影、沙漠景色,以及慢镜头拍出的打斗场面,都十分新颖,具有冲击力。   
   它的不足,一方面恐怕难以叫座。更重要的当然是,它的表现形式、方法及其艺术境界虽然很高,可以说是香港武侠电影的杰作之一,但这部影片却算不上是金庸作品了,真正的金庸迷看了,当然不会满足。(PS:还有些看不太懂)
这时就不得不说一下《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这部影片或许要比《东邪西毒》更卖座,一是因为它的演员阵容同《东邪西毒》一样强大;二是因为它热闹非凡,喜剧、闹剧、滑稽剧,各式各样的噱头层出不穷,节奏也快,画面豪华刺激,令人眼花缭乱。不过,这部影片,离金庸小说就更远了,简直是南辕北辙。所以,只能称之为“金庸之戏说”,而不能称之为“金庸之改编”,正宗的金庸迷恐怕不会称赞这样的影片。(PS:不过还是蛮有意思的,真不愧是影帝影后)

(三)剑气昭然之玄铁剑


小说中的玄铁重剑系独孤求败所有,后为杨过所得,“重剑无锋,大巧无工”,在此用作比喻胡金铨在武侠电影界的地位。
http://hiphotos.baidu.com/%D7%CF%D3%F0%C2%E5%D1%D5/pic/item/1f0e7a342a3d56b71b4cff5b.jpg

《笑傲江湖》,导演是胡金铨,徐克,程小东,李惠民是执行导演。从影片中我们看到,胡导演的特色表现在:将没有年代变为有年代—明代(这是胡导演最熟悉并最喜欢表现的年代):将一个五岳并峙的广大江湖,变成了几个封闭如舞台的空间,如林震南家的染坊、苗区的客栈。而徐导演的特色的则变现为:将权力斗争的“深度世界”压成适于银幕表现的“平面”;将小说的故事叙事简化为具有冲击力的视觉形象。
电影《笑傲江湖》将原著“权力斗争”的寓言故事转化为“抢宝故事”—争夺《葵花宝典》这部电影,将原著的精神改变得不成样子,有深刻化为平浅,由大格局化为局促,由高雅化为通俗,由严谨细致化为随意拼凑,并由复杂丰富化为简单—夺宝模式,相对于《笑傲江湖》的原著,这当然不能令人满意。不过这部剧在当时甚至到现在都已成为不可超越的经典,特别是那一首《沧海一声笑》。(沧海一声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苍天笑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 烟雨遥 涛浪汹尽红尘俗世几多娇 清风笑 竟若寂寥 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 苍生笑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四)        剑气昭然之两仪剑

(两仪剑稍微考究了一下,出处比较混乱,我是弄不明白了,还请有识之士解惑)但这节之所以用两仪剑作名是取其配合无间之意,借比徐克和程小东。
http://hiphotos.baidu.com/%D7%CF%D3%F0%C2%E5%D1%D5/pic/item/18eff60d16a20171b0351d5b.jpg
http://hiphotos.baidu.com/%D7%CF%D3%F0%C2%E5%D1%D5/pic/item/490323fc2b82fe596c22eb5b.jpg

前面提到的《笑傲江湖》的续集是《东方不败》,徐克监制,程小东导演。它的总体特色,是追求好看,场景与画面、细节与人物形象都以简单的“好看”为标准,不惜卡通化、平面化,而不真正涉及人物内心及事件的深层次。
再下一部是《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由徐克监制,程小东和李惠民导演,这部则更是续貂之作。此片大约是因为《东方不败》卖座不坏,于是让东方不败起死回生、风云再起。因为是“新编”之作,只得另起炉灶,与金庸小说全然没有关系 。

(五)        剑气昭然之六脉剑

六脉神剑出自大理段氏,后辈段誉阴差阳错得以学此绝学,却总是时灵时不灵,后运用已能得心应手,成为数一数二的高手。以此比作王晶的电影,讲究随心而发。

http://hiphotos.baidu.com/%D7%CF%D3%F0%C2%E5%D1%D5/pic/item/2decc4b003dbb1bb30add15b.jpg

《鹿鼎记》(王晶导演,程小东执行导演,周星驰主演)。该片只取了韦小宝进皇宫,如天地会,杀鳌拜等几段情节加以发展,尚可一观。改动之处非常多,其中最大的改动,还是风格的变化。原著本以幽默见长,充满讽喻,而电影更是极尽夸张,如韦小宝出场坐在六七张椅子上将陈近南的故事,显然有卡通化倾向。更为离谱的是,让陈近南一出场就涂白粉(石灰),变成幽默对象,并钻狗洞,一代大侠形象变成了电影中的取笑对象;至于海大富发疯等等,更是“风格化”的设计。目的是为了逗热一乐,并不当真。这样以来,原著深刻的文化揭示的特点基本上已所剩无几了,只是热闹好看而已,却也已开辟了另一个武侠天地,成就了一代笑星周星驰。

(六)剑气昭然之修补篇

上面列举的一些根据金庸小说原著改编的电影,情况各有不同。
有将其主干全都写出,以求其“全”的,其失在于粗疏简陋,如《新天龙八部》;
有将其主要情节加以凝练以求其“精”的,其失在于格局太小,如《笑傲江湖》;
有将其一部分情节加以发展以求其“新”的,其失在于化深刻为平面,如《新碧血剑》;
有依据某一点而全盘改装,以求其“变”的,其失在于化浑厚为浅直单薄,如《东方不败》。至于《风云再起》《东成西就》,那就更是离经叛道,胡编乱造了。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紫羽洛颜 于 2011-1-9 15:37 编辑 ]

普_渡_众_生 发表于 2011-1-9 19:06

好贴!ds1775465354

琴音箫韵 发表于 2011-1-10 14:10

见解很独到呢~~~好贴~~~忽忽~~

紫羽洛颜 发表于 2011-1-10 18:40

《金庸侠影录第二章》已汇集到总的《金庸侠影录》中,并在《金庸侠影录》中继续以下章节,敬请关注

朝陽映雪 发表于 2011-3-17 23:59

回复 楼主 的帖子

(两仪剑稍微考究了一下,出处比较混乱,我是弄不明白了,还请有识之士解惑)

紫羽姑娘, 没想到妳也对剑法剑术感兴趣, 这张帖今天才看到.....

两仪剑法在金庸与古龙等武侠小说家的作品中多次出现, 使用两仪剑法的门派不定,. 比如金庸的《笑傲江湖》中属于武当派武学, 在其另一部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又属于昆仑派绝学.

因为两仪代表一阴一阳, 一正一反, 一静一动, 一柔一刚, 相对应的两种不同属性, 恰如道家与道教常阐述基本的" 道 "的规律之一, 故绝大多数人认为是道教名词, 常被武侠小说家将这名词拿来用在属偏向道教的武术门派.....虽然二元对立的道理简单, 但其变化可延伸到八卦理论, 加上 "两仪" 的名字满好看的, 故常被武侠小说家定义作较高阶深层的剑术.

《笑傲江湖》武当派武学, 武当二高手与令狐冲过招时所使.武当派两位高手积数十年之力所创, 剑法中有阴有阳, 亦刚亦柔.出招时, 一人迟缓, 一人迅捷, 姿势虽不雅观, 但剑招古朴浑厚, 破绽之处实所罕见.斗到紧要处, 一人长剑大开大阖, 势道雄浑;一人疾趋疾退, 剑尖上幻出点点寒星.清虚与成高两位道长曾以此剑法刁难令狐冲, 因不能阴阳混而为一, 还是败在令狐冲的独孤九剑之下.

《倚天屠龙记》昆仑派的两仪剑法实际是 " 正两仪剑法 ", 而华山派的两仪刀法则是 " 反两仪刀法 ".两者一正一反, 方臻完善.如果单是一门昆仑派正两仪剑法, 剑法仍是有缺.在六大门派围攻明教光明顶的情节, 昆仑派何太冲的正两仪剑法与华山派鲜于通的反两仪刀法曾刁难张无忌.后由周芷若的指点其中奥妙, 并运用乾坤大挪移扰乱了两人的招式而取胜.

一个名词两仪剑法, 两部小说展现不同的招式风貌, 那是金庸想多方尝试一样的两仪观念, 在兵器武术的领域可以有哪几种招数施展状况的情节安排..... 谈到把两仪剑法带入武侠小说可能最早的起源, 我有空再找找白羽, 郑証因的武侠小说来看看, 金庸与古龙有一些武功名词, 暗器名词都是从白羽的小说学来的, 如弹指神通, 蛤蟆功, 暗器有铁菩提与铁莲子等等......   铁菩提与铁莲子等暗器名词仍常常被新一代的武侠小说家使用.... 因为白羽与郑証因的小说很稀有, 若找不到就不补充了; 若能找到, 我会记得加上来.

在金庸小说裡, 过去常看到别人拿玉女素心剑法, 夫妻刀法, 跟两仪剑法一起讨论.

[ 本帖最后由 朝陽映雪 于 2011-3-18 00:06 编辑 ]

紫羽洛颜 发表于 2011-3-18 08:44

原帖由 朝陽映雪 于 2011-3-17 23:59 发表 http://www.jyjh.net.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两仪剑稍微考究了一下,出处比较混乱,我是弄不明白了,还请有识之士解惑)

紫羽姑娘, 没想到妳也对剑法剑术感兴趣, 这张帖今天才看到.....

两仪剑法在金庸与古龙等武侠小说家的作品中多次出现, 使用两仪剑法 ...
ds1775465358 谢谢朝阳……
当时弄这个的时候都要崩溃了,想想我主要也不是要讲剑术,就糊弄了,呵呵
没想到朝阳你看到了,还解释这么清楚,实在感谢
我得把这粘下来

朝陽映雪 发表于 2011-3-18 12:24

一个名词两仪剑法, 金庸在三部小说展现不同的情节安排.....

两仪剑法:

武当派《笑傲江湖》
那老头道:「公子何必过谦?公子目光到处,正是两仪剑法每一招的弱点所在。唉,这路剑法……这路剑法……」不住摇头,说道:「五十馀年前,武当派有两位道长,在这路两仪剑法上花了数十年心血,自觉剑法中有阴有阳,亦刚亦柔、唉!」

昆仑派《倚天屠龙记》
那高老者道:「昆仑派何氏夫妇不敢和你动手,那也难怪。他们的正两仪剑法虽然还不错,但失之呆滞,比起华山派的反两仪刀法来,本来稍逊一筹两筹。」

仙都派《碧血剑》黄木道人所创,'两人同使,剑分阴阳

闵子华和洞玄道人知道已落重围,两人背靠背的拚力死战,转瞬间把金龙帮帮众刺伤了六七人。伤者一退下,立即有人补上。再斗一阵,闵子华和洞玄又伤了三四人,但洞玄左臂也已受伤。他剑交右手,勐扑力战。两仪剑法本是洞玄使左手剑,闵子华使右手剑,两人左右呼应,回环攻守。现下两柄都是右手剑,威力立减。


反两仪刀法:

华山派《倚天屠龙记》
班淑娴忍不住想:「他华山派的反两仪刀法果然了得,若和他联手攻敌,当可发挥天下兵刃招数的极诣。」


从其他知名武侠小说家的作品, 也可知两仪剑法名字好, 大家都爱用, 而且都有志一同地安排属于较厉害高超的剑法。
在古龙的思维一直认定两仪剑法为武当派武学 ; 金庸就比较灵活多变.....


古龙《护花铃》

  那边“青松”、“独梧”掌中的两柄长剑,已将战东来围在剑光之中,战东来挟技下山,此刻实已算得是武林中难见的高手,但此刻两个功力深湛、享名已久的武当剑客,竟施展出武当的镇山绝技“两仪剑法”!
  他师兄弟两人同时习艺,两柄长剑配合得更是天衣无缝,但见剑光缭绕,剑花错落,战东来仅能勉强招架,哪里还有余力还手!

古龙《楚留香系列 -- 画眉鸟》

李玉函道:「莫说无人能接满他七百二十九招,甚至连能够接住他前七式的人都很少,但数百年来,江湖中人只知道武当『两仪剑法』天下无双,无可比拟,「万妙无方、摄魂大九式」,却连名字都已很少有人知道。」
  胡铁花沉吟道:「这也许是因为江湖中见过这套剑法的人并不多。」
  李玉函道:「见过这套剑法的人虽不多,见过「两仪剑法」的人又有多少呢?武当门下一向择徒最严,当年最盛时也未超过八十一个,而且这八十一位武当弟子,也并非每个人都练过「两仪剑法」的。」
  胡铁花道:「不错,我也知道这『两仪剑法』一定要经掌教真人亲自传授,是以武当子弟真能得到「两仪」真传的,最多也只不过十之三匹而已。」


黄鹰《天蚕变》 ( 八零年代曾改编成轰动一时的港剧《天蚕变》徐少强主演云飞扬 )

第六回
白石应声上前将小匣接下。
管中流笑道:“晚辈边有几句话,如骨鲠在喉,但是说出来,又恐怕冒犯。”
青松道:“武当哦嵋,向来犹如手足,贤侄有话,不妨直说。”
管中流道:“武林中每当论剑,都一致推举武当两仪,天下第一。”管中流盯着青松,续道:“这十年以来,晚辈苦练哦嵋落日偿还法,却自学其中并无任何破绽可寻,所以一直以来,都想找机会上武当,领教一下两仪剑法,今日身在武当……”
青松截口道:“各家剑法,均有长短,只视乎学剑人的造诣。”

第十五回
管中流剑一翻,身形、剑势同时变动,飞灵变幻,落日剑法一招紧接一招攻出。
云飞扬两仪剑法亦展开,接一剑还一剑,七十三剑之后,已取得攻势,再三十六剑,将管中流迫退了七步。
侏儒三尺只看得笑不拢嘴,七宝、六安却不是味道,老人反而一点反应也没有。


黄易《寻秦记续集》

可吴天德却是冷笑一声,身形冲天而起,脱出白玉剑光笼罩,反是身形在空中翻转,剑势连发,由下至下挑削刺归反击向白玉。
这时那张姓汉子为吴天德喝了「好」道:
「好一招穴凌八面!吴兄轻身功力真不愧万里独行这称号,剑术也是精妙绝伦!逍遥派的两仪剑法和登云梯功夫张兄应是达至炉火纯青之境了!」
吴天德在空中一阵行意长笑道:
「武当逍遥派的武功算得了什么?我师父创出的乘风破浪的轻身功夫和飞雪剑法才当真是武林绝学呢!张老弟且看我这招怒雪满天!」
言语间剑法果是一变,剑光幻化如满天飞雪般直捲向白玉道长,劲气深冷。
白玉却是夷然无惧。口中冷冷道:
「两仪剑法行云师叔是习了前三十六式,其最精妙的却在后面的四式呢!好,就让你万里独行见识一下两义剑法第三十七式风起云涌!」


下面这句话是给喜欢对金庸的事物追根究柢, 喜欢探索金庸任何创作灵感来源的读者.
如果说金庸算是温瑞安的前辈, 则白羽肯定是金庸,古龙与梁羽生的老前辈, 笔名取自三十年代武侠小说名家白羽的梁羽生自己也说过: “我早期开始写武侠小说的时候,也着实模倣了一些白羽的笔法。”

[ 本帖最后由 朝陽映雪 于 2011-3-18 12:33 编辑 ]

杨八横 发表于 2011-3-18 17:09

插一句嘴:寻秦记有续集??

紫羽洛颜 发表于 2011-3-18 19:26

回复 7# 的帖子

果断保留……

血刀 发表于 2011-3-18 20:56

徐克程小东算不错的了

朝陽映雪 发表于 2011-3-19 20:37

原帖由 杨八横 于 2011-3-18 17:09 发表 http://www.jyjh.net.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插一句嘴:寻秦记有续集??


黄易的《寻秦记》有续集, 叫寻龙记. 但黄易迷普遍的评价不高, 其中一位黄易迷还奉劝大家别看, 免得伤了眼睛, 我把他的奉劝语贴在下面, 这是找来的, 个人是典型武侠迷, 但喜好并不包含武侠科幻小说. 从我所节录的那一段来看, 这位黄易迷好像所言非虚...... 什么叫 "武当逍遥派" ? ?^_^

" 寻秦记的续集寻龙记相当的不好看,奉劝各位喜爱黄易小说的同好不要去看,剧情差就算了,完全不按照历史来写,佛教和道教竟然在秦朝就出现了,还有包括一些漫画的内容,武功夸张的要死,连黄易金庸的其他小说的人物武功教派也出现在裡面,总而言之是一部超级大烂书 "


忘了说, 如果要为两仪剑明定一个出处, 建议採用武当派, 因为被套用在武当派武学的次数最多, 古龙金庸也都有套用在武当派武学的例子.

顺便随口聊 --- 为何两仪剑法受多数武侠小说家的喜爱, 并设为层次较高的剑法?
在道教不乏许多从易经与河图洛书里所传下的基本神秘名词, 如无极, 太极, 阴阳, 一元, 两仪, 三才, 四象, 五行, 六合, 七星, 八卦, 九宫, 十全等等, 一般大众最常听到的是天地人三才, 金木水火土五行, 北斗七星, 伏羲八卦. 普遍有很多机会常听到的名词便失去印象里的神秘感, 像 "八卦" 都已经被流行时尚界借以延申出另一种意思. 男主角最强的武功取名叫八卦剑法, 搞不好还会被读者笑...... 怎麽这麽俗.....

在上述的基本神秘名词, 一元单调, 四象名字不上相, 六合与九宫名字还可以, 但不如两仪的字形来得巧妙. 两仪, 光 "仪" 字就很令人心仪,再则 "兩儀" 二字一个笔划少; 一个笔划多, 正有两仪意味(我是用繁体字的观点).
在原理变化方面, 《周易‧繫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为一般人所熟知.
在古人的经典中倒没有明言提过八卦缩成四象, 四象缩成两仪的逆行情况, 故给大多数人的印象, 八卦只有八卦变化. 四象则是可顺行成八卦, 亦可逆行回本身四象变化(比八卦多一层次变化), 而两仪可顺行延申四象, 八卦, 亦可逆行回四象变化, 或回本身两仪变化(比八卦多二层次变化). 这就是为何有古典学问的小说家会把 "两仪" 看得比较高阶的原因之一.

当然同理可知太极又更高阶, 比八卦多三层次变化, 又可回到原本的混沌状态. 不过太极拳与太极剑跟张三丰的关係是连近代武侠小说家鼻祖平江不肖生还没出生时, 就已深深烙印在前人的心中, 就是要动作很慢地施展, 太有名气的缘故, 所以太极这名词几乎再也没有机会再给武侠小说家可随意乱掰招式特色在自己所创造的武术上, 灵活如金庸也只能直接引用在倚天屠龙记, 完全没得乱掰.
(太极拳与太极剑易学难精!! 有天份又学三十年以上是很强的, 就像李安《推手》那个推手)

[ 本帖最后由 朝陽映雪 于 2011-3-19 20:59 编辑 ]

杨八横 发表于 2011-3-19 22:54

名不见经传的东西
就等有时间再去看吧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不死之鸟 发表于 2011-3-23 11:09

原帖由 杨八横 于 2011-3-19 22:54 发表 http://www.jyjh.net.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名不见经传的东西
就等有时间再去看吧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路过看到
插个话
寻龙记跟寻秦记差很多
判断寻龙记没机会上电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庸侠影录(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