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_渡_众_生 发表于 2010-8-10 07:20

《易筋经》与《小无相功》

《易筋经》为佛家内功宝典,而《小无相功》则为道家内功心法,二者虽有僧道之分,但却也有一些共同之处,而内功练到最深境界,殊途同归,原也无大分别。

    关于《易筋经》还有两种说法,一是《易筋经》非达摩祖师所创,而是为明末天台紫凝道人所创,原系道家导引之术,与佛教实无干系;还有一种说法,《易筋经》虽为达摩祖师所创,但却是“外功”所用,而“洗髓经”才是“内用”心法。《易筋经》的本意是,“易”,换,改变;“筋”,筋骨。“异筋”自然是以改变筋骨为前提,乃强身健体之外用功法,在身体及筋骨达到一定水平,再修炼《洗髓经》,进而达到“洗髓伐毛”、“脱胎换骨”之境。这个道理与《鹿鼎记》中澄观大师的解读不谋而合,即先从少林基本功夫练起,如自“少林长拳”、“罗汉拳”、“伏虎拳”、“韦陀掌”......等循序渐进,待内外功都有一定基础才可修炼《易筋经》。而《易筋经》的外用心法改为内功心法,被广泛用于武侠小说中,则是清朝后期的作家开始,且成为少林寺镇寺之宝,乃至武林中至高无上的内功宝典。
    《小无相功》则是出自“逍遥派”,与“八荒六和”(“不老长春功”)及《北冥神功》并为三大无上内功心法,同样要有一定的内功基础后方可修炼。《天龙八部》中逍遥三老所学武功颇不相同,三老的师父武功高到什么境界是个未知数,而《小无相功》出自“逍遥派”第几位祖师也无从考证。三老的师父传给每人一套内功心法,而《小无相功》则是李秋水赖以成名及保命护身的神功。李秋水与童姥相差十岁左右,修为也即相差十年左右,以实力而论,始终在童姥之下。而二人数次明争暗斗中,童姥的数次加害,李秋水皆靠《小无相功》保住性命,可见《小无相功》在护体及疗伤方面,作用还是很强大的。



    《易筋经》与《小无相功》都是以“无相”为主旨。《易筋经》乃是佛家宝典,以“空、无相、无作”为前提;而《小无相功》则是道家之学,讲究清静无为,神游太虚,较之佛家武功中的“无色无相”之学,名虽略同,实质大异。起点虽不同,但练至最高境界,确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小无相功》若练到大成,原本威力奇大,不过此功既称为小无相,加上一个“小”字,毕竟仅为道家高深内功之初阶,并不能做到完全“无相”,熟悉此功者一眼就可以识别出来。而《易筋经》达到一定境界后,心动而力发,一攒一放,自然而施,不觉其出而自出,如潮之涨,似雷之发,以威力而论,尚在《小无相功》之上。《小无相功》乃是人身各个脉络分开来练,《易筋经》则是直接气走诸脉,周而不散,行而不断,气自内生,血从外润。
    金书中正式出场人物,只有三人练过《易筋经》,方证、澄观及令狐冲。至于扫地练的什么功,慧聪是否练过,就不得而知了。不知金老是否对佛家武功有成见,“少林派”只出过扫地僧一位绝顶高手,而《易筋经》强大的威力,并没有体现出来。而我们所能了解的,也只是令狐冲在疗伤这方面。反观《小无相功》,到有四个人练过,即无崖子、李秋水、鸠摩智及最后的虚竹。抛开虚竹不算,前三位功力都很深厚。无崖子在修炼《小无相功》之前,功力已经很深厚了,李秋水却自始至终只修炼此功,而鸠摩智在内力本已接近自己瓶颈的状态时,改为修炼《小无相功》,只短短一个月,即功力大进。



    《小无相功》有三点作用还是很突出的,一是护命保身。童姥比李秋水内力高了近十年,功夫始终在李秋水之上。而童姥的数次加害,李秋水俱是凭借此功保住性命;一是复制武功。这点自然是鸠摩智最具代表性了。说《“小”无相功》的“小”,这方面也是很好的证明,毕竟不能做到完全不着痕迹的“无相”境界;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小无相功》威力奇大,这点与童姥传授给虚竹的《北冥真气》各有所长。只不过虚竹经验缺乏一些,没有将此功的威力,完全展示出来。《小无相功》另有一些妙用,李秋水没有提过,童姥也只是一知半解,而虚竹则是从灵鹫宫石刻上的其它武功,自行摸索到的,只是书中也没有提到。
    刚才已经说过,《易筋经》强大的威力,并没有体现出来。但与《小无相功》复制各门派武功不同,《易筋经》对于运使各门派武功,及少林绝技方面,上手更容易。用‘潇轩子’的话说,就是“【有容乃大】的至高兼容境界,易筋经就做到了,有了易筋经内力,就能逐步地兼容其它内力,最后完全实现同质化”。《易筋经》驾驭各种少林绝技的能力,应该更在《小无相功》之上,另外一大功能,就是疗伤了。任我行在地牢苦思十二年,自认为找到控制真气反噬的办法,却依然丧命于此。而要彻底从根上解决此问题,只有《易筋经》能够做到。如果说《吸星》是让令狐冲的内力,散在七经八脉,那么《易筋经》的作用,就是为其异筋、洗髓后,令真气重新回至丹田。总的来说,《易筋经》比《小无相功》更胜一筹。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0-8-10 12:57

普渡兄论证得好,如此,易筋经可称为大无相功也。
另外:金庸对禅宗的境界阐发不透彻,故少林派的绝顶高手并没有出现很多,即使对无名老僧,也是间接阐发罢了。
其实,易筋经的高明之处不仅在于能容,而且也在于能化,令狐冲修习易筋经不久就将困扰任我行一生的异种真气完全化掉,因此,易筋经才是名副其实的化功大 法,而之所以易筋经具有如此高妙的功用,是与佛学的境界之高分不开的——更准确的说是由佛学境界之高决定的,佛学讲究众生一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本来就不可区分我与异己的非我,当然所有真气本来一体,这是不化之化。
至于逍遥派武学的最高境界,其实不是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小无相功和北冥神功的任何一个,而是将三者完全合为一体甚至还要再超越三大神功之后的境界。这一点,武侠小说中类似的还有:张三丰、郭襄和无色大师各得九阳真经之一面,三人都不是九阳真经的境界,必须将三者混而为一乃至于超越三者的境界才是九阳真经的境界。佛学亦类似:法华经中说,释迦牟尼将一佛乘分别说三,于是有声闻、缘觉、菩萨三种方便,实际上这三种方便都是为了进入、达到佛的境界的过渡,佛的境界就是将此三乘合而为一且超越之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逍遥派武学的最高境界应该超越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小无相功和北冥神功的任何一个,应该与达摩祖师的本来境界是一致的。

[ 本帖最后由 shaolinpai 于 2010-8-10 17:37 编辑 ]

普_渡_众_生 发表于 2010-8-11 07:00

如此说来,达到‘九阳真经’最高境界的只有觉远与张无忌了。

觉远是否可以用‘无为’评价?张无忌则是‘无意’了:【幽谷中岁月正长,今日练成也好,明日练成也好,都无分别,就算练不成,总也是打发了无聊的日子。他存了这个成固欣然、败亦可喜的念头,居然进展奇速。。。】

其实‘易筋经’的起步也不是很高,方证之所以不传方生,怕影响他参禅,而不是方生不够基础。这点好像比《鹿鼎记》澄观的步骤要简单一些。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0-8-11 07:58

觉远也是无意,无为是自觉的境界,而非不知不觉间修成,象石破天、虚竹都是无意,象释迦牟尼、老子才是无为,无为就是觉悟到自己的真实本性之后自由自在的境界,也就是我下面紧跟着的那句话:禅心常自在,本来即如来,此即无为境界也。

普_渡_众_生 发表于 2010-9-23 07:07

其实‘小无相功’除了可以运使各种武功外,也没什么。

论威力,我觉得还不如‘北冥真气’呢,呵呵。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0-9-23 07:36

建议出个普渡论文集,以全其璧。

普_渡_众_生 发表于 2010-9-23 07:53

来个汇总,呵呵,太长了,估计也没人看:lol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0-9-23 08:01

普渡的论武帖和亦知墨的论武侠帖,深得武当派之真谛,内力悠长,能靠倒很多高手。

乾龍求道 发表于 2010-12-4 17:57

shaolinpai兄:

《笑傲江湖》中,令狐冲不是靠《易筋经》将体內的异种真气毀去、化去,而是将之「导入正轨」。

  令狐冲点了点头,便在此时,腹中又是一阵剧痛。方证见他满脸冷汗淋漓,说道:「令狐掌门,丹田内疼痛难当,不妨以风前辈所传的内功心法,【试加导引盘旋】。」令狐冲体内十数股异种真气正自纠缠冲突,搅扰不清,如加导引盘旋,那无异是引刀自戕,痛上加痛,但反正已痛到了极点,当下也不及细思后果,便依法盘旋。果然真气撞击之下,小腹中的疼痛比之先前更为难当,但【盘旋得数下,十余股真气便如是细流归支流、支流汇大川,隐隐似有轨道可循】,虽然剧痛如故,却已不是乱冲乱撞,冲击之处,心下已先有知觉。

依原文观之,这是如同大禹治水一样,开通河道,使滥泛之水有道可循,变泽国为良田。

阁下说逍遥派武学最强非是北冥等功夫,这一点很合理。事缘在连载版中,金庸曾为逍遥派设定了一部至高无上的武典,称为《逍遥御风》。这部《逍遥御风》乃是「逍遥派」派名的源头,而历代掌门也仅是修练了十之一二便成为绝世高手了。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0-12-5 10:56

易筋经有两层妙用:一是自身内力不生自生,独立自足;二是如何应对外来真力。导入正轨者,正是使外来真力进入自己之体,但下一步呢?外力与内力是保持两个还是化为一个?当为内外合一也。如不能化合为一,终究是二元状态,必然面临任我行遭外来真气反噬之局。
如此,则 逍遥御风 乃大无相功也。

乾龍求道 发表于 2010-12-5 14:35

原帖由 shaolinpai 于 2010-12-5 10:56 发表 http://www.jyjh.net.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易筋经有两层妙用:一是自身内力不生自生,独立自足;二是如何应对外来真力。导入正轨者,正是使外来真力进入自己之体,但下一步呢?外力与内力是保持两个还是化为一个?当为内外合一也。如不能化合为一,终究是二元 ...

呵呵,《天龙八部》嘗言,修练《易筋经》者,需得勘破「人相,我相」。我之內力当为「我相」,他人之內力自是「人相」,既再无「人相」「我相」,两者自然再无分別,也不会有所谓的一元二元了。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0-12-5 18:25

有两种化,一种是化功之化,弃之不用,一种是化为己用之化。
无我者,超越小我也;佛学破斥我,并非破我性,而是破我执,破我执而显真我也,要不释迦牟尼一下生即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也。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0-12-5 18:25

无我相,但有我性,此即真我。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0-12-5 18:27

大乘法相教,大乘破相教皆非最后之教,皆为权教,一乘显性教,显示真我之教方为实教。

黑子白子 发表于 2010-12-5 18:43

原帖由 shaolinpai 于 2010-12-5 18:25 发表 http://www.jyjh.net.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无我相,但有我性,此即真我。
这是孙悟空七十二变后,“悟空”之境界啊。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易筋经》与《小无相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