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12258|回复: 51

江湖十年..........略论金文渊源与传统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1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拈花生 于 2014-7-13 20:26 编辑

       金文,源于传统文化与反思,传统文化涵盖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技艺有星相医卜等。。。。秦以降,以儒家最盛,是以金文以帝王儒起(汉武帝用董仲舒之帝王儒与孔孟之儒,已不一致),以孔孟儒终。洋洋大观,包罗万象涵盖传统百家诸艺。。。《书剑》开山,以陈家洛帝王儒起,袁承志亦是,《射雕》出,郭靖‘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始跳出忠君正统之桎梏,杨过,胡斐亦是。文本思想尚未成熟。想象,技巧,情感以外不足观。。。

      至《倚天》论道,思想成熟,方至文学境界。
      而中国根抵全在道教——鲁迅。国民性和道教即有极大关联。鲁迅以国人挂着孔子门徒招牌,却是庄子私塾弟子,庄子影响更深。鲁迅说一部《庄子》用‘ 今天天气哈哈哈’ 七个字就可以概括。道家追求精神自由,被后世文人弄成虚无主义,相对主义哲学,无是非观。以致国人做什么事都不认真。

      其实传统文化与国民性源头在于《易经》,先秦百家争鸣,源头亦与《易经》 有关。连山易,归藏易,周易。易者变矣,甲骨,篆字,易即为变色龙,变则通,通则久。。。而国人最善于变通一道。善于变通者,趋利避害以外,啥都不顾。好在适者生存,坏在无规则(信仰到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信权势。以无规则成,亦以无规则败)。俗语即最能体现国人的圆熟,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俗话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这类俗语比比皆是...再加上老庄道家及孔孟儒家影响。

      道家对国人影响为虚与实。虚者即鲁迅谓之:逍遥游—追求精神自由,被文人弄成虚无主义—齐是非,辩无胜。实者:道家讲究道法自然,为最清醒,现实。是以庄子丧妻而歌,因明白自然规律不可抗拒。悲哀徒伤自己。道家衍至道教。更为现实,道教所谓有道之士,由道家的道——道法自然,下降为道教的术——长生(修仙)。道教讲尘世乐!谓人生一切快乐源于肉体为生。为保肉体欢欲,唯求延寿。全真除外,天师道,茅山道等皆娶妻食肉。所求者唯炼丹长生而已。是以外丹不行,立马转——修炼内丹(全真)。内丹难成,近人陈撄宁而修仙学。。。

      影响国人亦现实,是以宁愿拜祖宗。而少信仰虚无缥缈之各路神仙,佛祖慈悲,便更不敬畏佛祖。哪家菩萨显灵赐福即拜哪家。不知天上那片云才下雨就每家都拜。实为哪家都不信。侥幸只为趋利避害。。。

      鲁迅谓:‘道是柔的退却,儒是柔的进取 。’道教出世修仙不影响皇权,不入世普度众生 。是以汉初尚黄老,李唐以老子同姓,三教首尊。宋徽宗自封道教神仙,为道君皇帝。元初丘长春际遇铁木真,全真更总揽天下教会。明以武当为家庙。史上道教基本未被打压。。。


      再加儒家教化,儒家于国人影响为真与假。真为:儒家行的是礼乐(儒本为君王而设教,礼即等级,周公制礼作乐,礼分等级权力,乐为弥补由礼所分裂之社会阶层,和谐大众情绪,稳定社会),假为:讲的是仁义道德。口号亦喊得最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孟子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遇着明洪武这样较真的君主,连这样说着玩的假话也不能允许存在。干脆把孟子牌位迁出孔庙,《孟子》也被删改。


      国人于现实外更学会虚伪,明明不信,却表示最为忠诚。儒家也就没有真正信徒,也成不了宗教。孔子亦只是士人入仕的敲门砖。而既然不信,大众做事当然不认真,是以国民性:想利益,说仁义,做不认真(‘要么自己演戏,要么看别人演戏。’——鲁迅)。想,说,做三者分裂。

       鲁迅谓之:‘在中国有明说要做其实不做的,有明说不做其实是要做的,有明说做这样其实要做那样的,有时是自己要这么做倒说别人要这么做的,有一声不响到做了的,也有的这么说就这么做的。’对国人认识难,难就难在这点。

      儒家本为皇权而设。汉武帝始,定于一尊。历代以孔子为万世师表。称为素王,尊为道统。


      而佛家讲尘世七苦,诸法空相。故而断人欲,修大道,脱轮回,得涅槃。


      汉明帝始,佛教东来,各系均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尤其天台,华严,禅宗。文化融合最为彻底之系统为禅宗,后世亦被国人改为禅净双修(至唐时佛与道合,乃有禅宗。至北宋禅与儒合,形成理学)。禅宗参禅修般若空,以一念不起,一念不灭为究竟涅槃。是以禅宗三无:‘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为宗。’以三无‘明心去妄,见性成佛。’六祖与佛祖‘心心相印’,作无相颂:‘心平何劳持戒 行直何用修禅...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马祖‘即心即佛’,百丈‘不立佛殿,惟树法堂;法堂参禅,不立佛像。’神会以‘一念不起为坐,了见本性为禅。’连法堂都不要。禅宗一切凭自力,绝不依仗他力,以至呵佛骂祖。故有‘ 念佛一声,漱口三日’ 之说。更有‘ 佛来佛斩,魔来魔斩’ 之公案。然全凭自力,‘ 非上上根性,不能成就’ 。为难成之法。百丈怀海曾言:‘马祖玄徒千余,登堂入室弟子亦百余,得其真意者二三人矣。’(‘呵佛骂祖’ 为禅宗弟子开悟并受宗师印可后,显示开悟境界行为,佛教称之为‘ 禁行’ ,非一般凡夫能作之行为!)

  唐德山宣鉴曾上堂道:‘ 我这里,佛也无,法也无,达摩是个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粪汉,等妙二觉是破戒凡夫,菩提涅盘是系驴橛,十二分教是点鬼簿,拭疮纸,佛是屎橛。’ 云门文偃曾道:‘ 释迦初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老僧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贵图天下太平。’ 曾有僧问云门文偃:‘  如何是佛?’ 云答:‘  干屎橛。’ 此皆警醒世人:凡有相者,皆是虚妄,纵是经典佛像,或圣或贤,既落形迹,皆属生灭,非常如实之道。(佛教起初受佛陀教诲,本无偶像崇拜,更不立佛像。后佛法传至犍陀罗受希腊雕塑影响方立佛像。)

      而国人受儒道影响。喜欢给别人讲虚的,自己只讲现实。总归要个现得利。禅宗后世子孙为众皆成佛,大开方便法门。与净土合流(净土法门为‘ 三根普被’ 任何人皆能成就,注重他力。但为‘ 难信之法’ 。十方净土,大行者为弥勒净土与弥陀净土。弥勒净土离众更近,玄奘至虚云,历代大德多发愿往生弥勒兜率内院。然弥勒净土因摩尼教以明王出世,伪为弥勒降世——武则天亦自谓弥勒转世,民间造反多打弥勒旗号。五代至宋为朝廷禁绝,今所行为弥陀净土。),早期禅宗以‘教外别传’笑傲教内诸家,至禅净双修。。。。实为左右下注。他力,自力虽皆属八万四千法门。。。然禅宗已失独立性格。亦显示国人现实变通,再严密的学术。国人都改得变样,符合自己利益。

     东汉明帝后各朝皇帝带头拜佛。利用佛教稳定统治,但影响到皇家权势时。即翻脸灭佛。是以有三武一宗灭佛。明洪武曾出家为僧。深谙教义为:统领教众,弘法度世。名出世,实入世。于皇权多有不便。近人毛润之亦深谙教义,谓佛教其实是积极非消极。与道尚柔退却,真出世不同。明洪武开国即规定所有僧侣分为禅、教、讲三类,除瑜珈事业教僧之外,禅、讲诸僧只能在丛林中专事于禅修与经教的研习,使得僧侣多被限制于山林之内,断绝与世俗之间来往。雍正更为严防反清汉人遁于丛林,以教反清。于佛教严加监管。僧人头上烧戒吧即为雍正所订立(今废),以别于混迹丛林反清汉人。

     而墨家。。。最早淹没。。。扯远了。。。



至《天龙》,《侠客》,《素心》谈佛,兼及玄学。(虚竹与石破天性情福缘相近。。。石破天更是心中无佛,而以善行世。无佛而善,福报深厚。昔日六祖目不识丁,而能契合佛心。参悟证道,求得正觉。修道成佛。是以石破天亦因不识文字反而得破知见障(不识文字,当无法执着于文字表相,合佛法精义),得悟至尊武学,成一代宗师。破天者,窥破天机也。白首《太玄经》:所论玄学与三进制。还有一个素心剑的狄云也不大识得字。(素心者为没有胡思乱想,欲望杂念之人,夏丏尊称李叔同(弘一法师)为素心人。即‘做一样,像一样’)而狄云其遭遇,名门大侠皆为虚假,非但不做一样,像一样,连说的和做的都不一样。狄云亦善,实为以佛对儒)
     《笑傲》出。外托帝王儒,而论法家(法,术,势,韩非子六微七术皆有涉及),兼及九流。最大突破乃文本树立隐士令狐冲为法家对立面出现。文本中有对立面出现。而统一于文本中。精彩。然此时已论政意味极浓。而令狐冲,弃世。最自由者,最孤独。仅能独善其身,若陶渊明。。。

     《鹿鼎》,《越女》已完全论政论史,小宝非混混,实为孔孟儒(自陈近南亡,帝王儒亦终,注定衰亡)。得儒家精髓。最契合孔子心意,一生行事有经有权。孔子所谓:‘克己复礼’——尊王,‘中道’‘慎独’‘仁’等,小宝身上皆得以体现。不过有经有权而已。 以其实践立德,立言,立功论之,孟子亦不为过。更不论董,朱,王,曾。论政论史,秦以后中国历史大抵如此。

      然孔孟儒(先秦多儒,周公亦儒,时非为孔门独称)不通庶务,只重形式(什么守孝三年一类,死要面子,活人受罪。其后理学弄出‘存天理,灭人欲’,是以皆空谈,而无人守。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观其变法,亦不过大言而已。而无实术。世人皆以儒家虚伪。宋靖康之耻,皇族女性受辱于金人,所谓礼义天朝当权者无能保护,面子全失,不图复仇(炎黄子孙,大禹血脉,越王苦干图强,报仇雪恨之血性。。。为儒家改造后,竟都化作乌有。)实为儒家柔术之慕化,朝堂之上尽皆软骨头。直把杭州作汴州。亦想以此为表率。让天下百姓皆麻木顺从)。又儒家文人无耻,无能北伐雪耻却意淫精神胜利,以守妇道为名,更加摧残女性,变态要求束胸缠足。----连菩萨造像亦不放过,大足宝顶石刻造像即与魏唐龙门云冈石窟风格迥异。千载儒学熏陶之下已为末世,明永乐后更加妄自尊大,胆小骨轻,闭关锁国,全力愚民。不复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轻实践。不能以科学,民主脚踏实地做事。实为民族痼疾。历代莫不亡于儒——不以民强,守土兴盛,而外儒内法,愚民保权。须知民弱则国弱。惜朝代有更迭,儒家无废除。华夏族两千年受此荼毒至今。当西欧文明复兴后,华夏即家国不保,而有近代之耻。。。

      小宝行事,非炎黄血脉未来中兴之路。。。

      刚不可久,柔不可守。孔子之学,‘克己复礼’。自春秋战国。存于江湖,只为学术,时大国求强,皆非其术。赵武灵行胡服骑射,控甲强于天下,匈奴不敢犯。秦人勇武,蒙恬却匈奴七百余里。秦以墨家得天下,而行峻法,急政役民.致天下大乱。民众一反,惊涛骇浪。高祖霸王,亦为之惧。是以高祖立汉,战战兢兢,治大国如烹小鲜。不得以行黄老之术。而儒家.高祖现实.知其虚无实术.哄人而已.于己逐鹿天下,毫无用处.取天下之前.以至用儒生帽子做尿壶.....至立汉称帝,天下鼎定.方稍用儒家礼仪,驯化军功武将而已.经文景中兴,武帝即位,首倡儒家,实行霸道(外儒内法,彘儿——武帝小名,彘即猪,果然是面带猪相,心头嘹亮——蜀语。聪明得紧),而汉即亡于儒。武帝传至元帝,元帝柔仁好儒。为太子时曾劝谏宣帝宜用儒生,道德教化。宣帝作色:‘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乃叹曰:‘ 乱我家者,太子也!’ 元帝即位,以儒为政。。。。西汉亦开始衰亡。王莽篡夺刘汉天下。后亦以儒改制而亡。。。。至东汉亡.曹操聪明,不受制于儒.谓:‘ 不忠不孝不要紧,只要有才便可以。’广罗英才.而成霸业.

     北魏本强,魏孝文汉化(儒化)而魏亡。西夏与金亦如是而亡,蒙元入主中原,未全通婚儒化,江山易主,尚得退守漠北。清康熙深明史实,立木兰秋狩,保满洲勇武,而徒劳无功。清末糜烂,以至:‘寡妇孤儿自入关,便宜占尽此江山。果然二百余年后,母子君臣出塞难。’至清末已为儒家末世,更兼天下大变,西欧崛起,龚自珍感叹生于不死不活之世(末世来临前夜)。以至‘万马齐喑究可哀。’是以鲁迅称谓吃人礼教。更是亡国灭种礼教。五四先驱,启迪民智,开启科学,民主之风气。然经十年浩劫,文脉尽断。今治世无道,世风日下。却乱给百姓吃药。。。帮闲文人更打着复兴国学幌子,谓国学为儒学。售卖渣滓,借机求名敛财。叹今:仁义礼智不信,温良恭俭不让,四维不彰,纲常尽废。要以尊孔读经一类渣滓收拾民心。哄骗当权者:‘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若真以此匡扶世道。无异饮鸩止渴,缘木求鱼。实为谋取私利。以为世人徒知其表,安知其底。此等沉渣泛起,实非我华夏之幸。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这些个帮闲文人,正该习得八股,穿越前朝,考取功名,侍奉主子,光宗耀祖去。非留今世何为?《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到今之称儒者,上电视,出歪书,妄解孔孟。欺世盗名,愚弄世人。惟攀附权贵,阿谀献媚。下求富贵,中得闻名,上为:一朝选在君王侧,权势呼风唤雨。。。今最热者,什么鸡汤心得一类,实与《论语》等儒家章典也毫不相关。而《论语》绝非心灵鸡汤。诸人师出名门,深谙此道,既倡儒学,不能以身设教。亦不专治一经,潜心学术,严谨为文。为名利所缚,作妄解,发谬论。更下作者,竟以《三字经》《X子规》《二十四孝》这类毒药为所谓国学启蒙,残害儿童。当为士林所耻,殆笑天下。为后来学人所戒。

儿童本为民族之未来,习此祸害后世子孙。孔子讲‘仁’,‘仁’者,爱人。《三字经》(宋时成书)‘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所论纲常伦理(现今读本注解未有一家讲董仲舒之三纲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为纲者,即为绝对服从。是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教孩子这个?)封建宗法,吃人礼教,束缚人心。此即儒家之仁。。。儒家仁爱本有等级差别。是以墨家倡兼爱。倡此者也让自家孩子研习纲常学做奴才?


     《X子规》(清秀才李毓秀所作)出 则 悌 :‘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真是要人形如木偶,身似奴才!如此作孽,此为孔子‘中道’?(尧舜至周,皆崇中道,非孔子独创),凡事有度,过犹不及。为人父母者,谁愿子女如此为人!
入则孝:‘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嘿嘿!这个即是儒家孝道。这些狗屁规矩惟祸害天下百姓而已。生住墓地,乌烟瘴气。难怪庄子所遇骷髅,骷髅宁愿意归于地下,自由自在。


     讲到孝。。。《二十四孝》元人辑录 。。。‘ 孝’《说文解字》上老下子,以下侍上之意。源于殷商,起源祖先崇拜。《礼记·表记》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西周以‘天道无常’夺取殷商天下。‘ 以德配天’代替殷商 君权神授,万世不易。‘ 孝’以事鬼神而为事人事。后世以‘ 百善孝为先’ 却弄出‘郭巨埋儿’,实为无人性,灭人伦。以此为孝,天下无孝子!《二十四孝》流毒天下,祸及子孙。今尚以此为幼儿所习。当是民族悲剧。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 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鲁迅

是以今只得以儒为学术,不得以儒为教为法为政。。

而若用传统文化为幼学启蒙,当以屈原《天问》: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全诗三百七十三句,一千五百六十字。全篇一百七十多问,包罗万象。‘  天地万象之理,存亡兴废之端,贤凶善恶之报,神奇鬼怪之说。’ 宇宙起源,星辰运转,远古神话,历史传说。展现古楚文化辉煌灿烂及屈子渊博学识,深沉独到思考。极富哲理,最具瑰丽之想象力 。且满含激情,感人肺腑。加之文学手法技巧之高超。使之为艺术瑰宝。幼儿最好的传统文化启蒙读物。有利幼儿性格塑造及文化历史了解与文学熏陶。而通篇问句,更是引发思考,想象。发人深省。对宇宙人生的思辨能力及兴趣养成。幼儿最是天真无邪,为世道思想束缚最少,最俱想象力时期,创造力来源想象力,此对于幼儿成长,思维发展。培养创造力亦有极大好处。 且多为四字一韵,尚能琅琅上口,易记易诵。余少时所习,今犹记之。此千古奇文,千载之下惟有唐柳河东作《天对》。而明王廷相作《答天问》与之为对。

(屈子《楚辞》与庄子《南华经》皆为想像力最为丰富之作(鲁迅谓庄子:其文则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二者神话系统亦皆源于《山海经》,然《南华》,仅就其文句即长,文辞古奥,字音尽皆佶屈聱牙。不适合幼儿念诵。)


      而《鹿鼎》文本更妙的是尚暗伏一条隐线,隐伏与之对比的正是墨家。墨家重实践,科学。行兼爱,非攻。秦国正是得墨家扶助,行墨家之法而得天下(三千墨家门徒入秦,极大改进秦国生产技艺,并改进秦国军政组织及运作。使其迅速壮大。秦之强非始于商鞅变法。《商君书》其中即有不少和墨家,而非法家相关内容。已已为今之清华简所证实)。然墨家缺憾于兼爱,非攻寄托于君王(此亦为当时历史局限,岂知后世民主得有民选政府,而政府只是为选民服务而已,黑格尔已处近代。集辩证法之大成,犹将哲学本源归于德皇)。惜秦得天下即弃之不用。为便于统治以法禁锢民思,行专制。以后百代皆行秦政(外儒内法,愚民保权)。墨家淹没于史。。。实墨家之学,与扶桑,山姆,犹太,日耳曼四族崛起多有暗合处。(墨家为严密组织,纪律之集团,巨子孟胜为楚阳城君死难,弟子从他而死180人。。时儒、墨皆为显学,《吕氏春秋》两家‘  从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 。可见当时两家盛况。而儒、墨相互诘难,《墨子》有《非儒》,专门抨击儒家,儒、墨亦在一系列观点形成对立:儒、墨之争几为先秦百家争鸣之发端。)



      金文至鹿鼎。三教九流之传统文化皆以写完,至此封笔(金文衍人生际遇,情感倒是贯穿始终。然此亦非传统文化,亦非武侠独为)。。。武侠源于传统文化,是以武侠亦止于此。其后黄易所作亦实为今人论史论政。亦未出此范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种艺术形式皆有其发展规律。萌芽,发端,起步,以至高峰(金文即为武侠高峰)。。。阿弥陀佛





      近日有人与我论及先秦诸子,谓兵法,千古唯孙子最高。实《孙子兵法》非兵法千古至圣,能以孙子直接具体指导当今信息战?时移势易不适合当今,惟借鉴兵学,哲学思想而已。

     虽千载之下,注家蜂起(所观唯曹操,杜牧二人注释最为精当,今人郭化若著述孙子亦为可观)。然只为春秋兵法之大成。世间本无千古不变之事,兵法其后亦有进展。成书于战国早期的《孙膑兵法》即对孙子兵法既有继承复有发展。(孙膑为孙武后裔,《孙膑兵法》1972年银雀山汉墓出土,始解决史上诸多有关《孙子兵法》之争。),至战国晚期《尉缭子》出,方集先秦兵法之大成。(《孙子兵法》,《尉缭子》皆为北宋时神宗钦定《武经七书》,为宋代武举出身必考科目。少时所习,遗忘大半,批阅笔记,尽皆佚散,今复无用。风雨流年,一饮一啄,自有定数)。于战争规模(如秦赵长平之战,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秦灭楚之战,王翦领军六十万之众。此二战交战兵力均过百万,已非孙武三万劲旅无敌于天下之时。)形态,内容(如孙武反对旷日持久攻城战,因春秋物力不足以支撑劳师野外长期作战,弄不好易有亡国之祸。孙武于攻城即无多少论述。然战国末期各国要点均为坚固大城,物力人力亦能支撑攻城。自须完善攻守韬略,《尉缭子》于此既有精彩论述,赵武灵王作胡服骑射,更是改变春秋车战模式。)皆有大的发展变化。盖至战国铁器使用与土地制度完全变革,井田尽废(银雀山汉墓出土《孙子》佚文残简,有《吴问》一篇,记叙孙武与吴王论说晋国六将军(六卿:范、中行、智伯、韩、赵、魏)谁先亡,谁固成。就讲到土地制度改革对诸侯国存亡影响。自东夷归殷——殷纣王大功,山东之地经由姜尚,管仲,孙武皆延续尚武精神,战国后期亦有稷下之学形成邹衍阴阳五行学说。。。文化学术亦是灿烂。而从屈子《楚辞》亦见齐楚文化一北一南,文化极度辉煌。然何以后期皆国势颓废,萎靡不振。皆亡于西秦。奢靡之风,亡国之始。然亦见墨家之厉害!)使农业得到极大发展,人口增多。生产水平提高。社会对战争能更大支援,承受;墨家对各类生产技艺,工程技术之创造改进得以普遍使用(如秦国强大既由公元前381年,楚阳城君失国,墨者巨子孟胜及其弟子百八十人身殉以践墨子之义。秦献公知墨家之能。即邀三千墨家门徒入秦,极大改进秦国生产技艺,并改进秦国军政组织及运作。使其迅速壮大。秦之强非始于商鞅变法。《商君书》其中即有不少和墨家,而非法家相关内容。已已为今之清华简所证实),使得筑城,攻城皆技术支撑,战争形态更加复杂多样。而春秋时大国间攻伐,输者不过割地献城而已,至战国,经春秋兼并,又生产发展,实力大增。七雄皆有吞并天下之心。战败者易有亡国之祸。社稷宗庙不保,生死存亡之间。是以各国对战争皆全力以赴,催生兵法亦得极大发展。其后各代至今兵法更是进展良多。即不再一一详论。


     

读经读史,醉后狂态。
妄发谬论,一派胡言。


甲午年
作于渝州
拈花生
发表于 2014-5-21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花生兄好,喜见大文!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2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亨利余 发表于 2014-5-21 22:49
花生兄好,喜见大文!

亨利兄,安好!小弟年后换了东家,庶务缠身。江南西域,奔波在外。天南地北,来去匆匆。前日得闲,草就一章。以纪江湖十年。犹请诸兄指证。
发表于 2014-10-28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好散文。形散神不散。三教九流百家任意为之,有独孤九剑之风。

唯有一点与兄说与一笑:小道学源于易经,大道学易经之源。小道学,百家之一也;大道学,贯通三界之学也。见道藏即明。
发表于 2014-10-28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孙子兵法是霸道境界的第一兵书,若论兵道,炎黄尧舜无为而治,佛祖圣王神化天下,何用兵法哉?
发表于 2014-10-28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易经三脉,连山、归藏、乾坤,连山重天道,大道如矢,永不退转,墨家得其真;归藏重地道,至柔至和,无为无不为,道家得其真;乾坤重人道,阴阳互济,天人合一,儒家得其真。故一易而三分为儒道墨三大宗,继而分化为百家千宗万派。
发表于 2014-10-28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依最广义之道学,古易经三坟乃大道小乘初法之主干,太上老君之教也。
发表于 2014-12-23 19: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捻花生兄此文高妙。近研陈撄宁和法喜大师之论,又学道藏,始弄明白易学与道学的真正关系,此题目太大,需专门发文,等在下写好了,咱们共同探讨,还请兄指正。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5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4-12-23 19:34
捻花生兄此文高妙。近研陈撄宁和法喜大师之论,又学道藏,始弄明白易学与道学的真正关系,此题目太大,需专 ...

疾书草草,数笔寥寥,兄之过誉,实不敢当.
经年碌碌,鲜有得闲.小弟于年末静候兄之佳作.拜读为快.易道丹道,阴阳相通.如:<周易参同契>,<抱朴子>皆可一阅.
发表于 2014-12-25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花生兄此文的确很让我佩服。百家文化,燕五雀六,分别甚当,再加佛学,关键本文仅几千字,能容纳如此多内容,绝非易事。
发表于 2014-12-25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云笈七笺号称小道藏,其中有关易经的根源和道与百家的关系,所言甚好。易经的源头可明也,此源头明,则中华文化源头即明。
发表于 2015-12-21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重读之,真乃高明,言简意赅,可与国重大哥笑傲江湖系列,武五陵金庸十二钗系列,亨利老哥金庸武侠编码系统系列并称,见地极为精当,与金克木、陈墨、陈世骧相比亦不逊色,收藏了。
发表于 2015-12-21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在金庸吧看到的好帖,全文转过来,请兄鉴赏——

《天龙》含释,道,儒。实是三教俱全。开篇在无量山中,释教有无量寿佛;道家亦有三无量信仰,常诺:无上太乙天尊,福生无量天尊,逍遥派无崖子,李秋水即曾隐居于此;段誉受业师父姓孟,名讳上述下圣,字继儒。段誉是为儒家弟子。开篇时正于剑湖宫观礼无量剑东西两宗斗剑。是以开篇即是三教齐聚。(近闻滇中无量山,果现蟾蜍之王,其鸣若雷,声振山野。殊胜因缘,不可思议。)
逍遥派(源于庄子《南华经·逍遥游》)为道家。逍遥三老:无崖子,天山童姥,李秋水,三人术高道浅,未得逍遥真意。未能不为物滞,皆有所依凭。不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南华经·逍遥游》,惟有无己,无功,无名。方得逍遥。且‘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南华经·知北游》,‘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南华经·齐物论》。夫复何求?
无崖子身为逍遥派尊长,以无涯为号。无涯二字,源于《南华经·养生主》。
  竟不念【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南华经·养生主》。未得心无旁骛,潜心修道。亦不念【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所以: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为不祥也。此乃神人之所以为大祥也。】——《南华经·人间世》。贪多务得,所学甚杂。且身为掌门,竟忘庄子微言大义【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南华经·山木》。

  夫南华骈拇,道德弃智。‘樗’无所用,而得存活。【庄子谓: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南华经·逍遥游》。无崖子皆不以为念,以致为物所困,未得逍遥。后为丁春秋所趁。只得以释迦弟子为继衣钵,清理门户。
  (无崖子先授徒不慎,管教无方,致使丁春秋为恶天下,无崖子自身亦受其害。后改授虚竹,降伏丁春秋。终消恶业。此为因果历然。)

  天山童姥与李秋水争斗数十年。实是‘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南华经·齐物论》。自此终得恩怨皆消。
  《南华经·德充符》:【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童姥,李秋水皆因好恶而伤本性。《南华经·德充符》所述王骀,叔山无趾,申徒嘉皆被砍断一只脚,哀骀它面目丑恶。四人虽身形有缺,却忘形,忘情,【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德行充盈。(童姥亦为李秋水砍断一只脚,李秋水亦为童姥损毁容颜。)童姥与李秋水为道家逍遥派传人,却未得物我俱化,好恶两忘。竟同门相残,不修德行。后皆非善终,此亦为之一因。

  李秋水,以秋水为名。秋水二字,源于《南华经·秋水》。竟不悟《南华经·秋水》之意。
  未能【道人不闻,至德不得,大人无己。约分之至也。】而与童姥相争。不念【万物一齐,孰短孰长?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年不可举,时不可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是所以语大义之方,论万物之理也。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不知天地无极,惟有道法自然,【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言察乎安危,宁于祸福,谨于去就,莫之能害也。故曰:天在内,人在外,德在乎天。知天人之行,本乎天,位乎得;蹢躅而屈伸,反要而语极。】方得逍遥。
  未能【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未得守元归真,成就大道。(引文皆自《南华经·秋水》)

  童姥修得童颜,以天山童姥为号。童颜之术,源自《南华经·大宗师》之仙长女偊.(女偊高寿而童颜,即童姥原型)。
  竟不念【女偊: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独即道【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
  未能不为物扰,清心寂神,无人无我,守元归宁。不得【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无以有道,是以天山之尊亦当不得大宗师之称。(引文皆自《南华经·大宗师》)

  逍遥派为道家。道家倡‘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遇着童姥这无‘道’,无‘德’之主。竟大争特争,无所不为。将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弄得阿鼻地狱一般(见文本)。所习‘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更是僭越佛祖‘天上地下,惟我独尊。’。居处亦以‘灵鹫宫’为名。灵山本为佛祖传法之地。此正隐喻此宫当为释迦弟子而设,方正本清源。亦正是释迦弟子虚竹承袭灵鹫宫尊主。拔除天下三十六洞主,七十二岛主之生死符。使之超生。其后又降伏丁春秋,囚于少林。使逍遥派得以清理门户。 善哉。我佛慈悲,普度众生。贯通三教,笼罩乾坤。

  (童姥所居之天山,非今之西域天山。而为祁连山。‘祁连’系匈奴语,匈奴呼天为‘祁连’,祁连山即‘天山’之意。唐代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即为祁连山。《淮南子·坠形训》:祁连即为登天之梯,祁连主峰亦名‘天梯山’。祁连山位于青海东北与甘肃西(与西夏灵州西平府相近,是以虚竹两度往返天山而未误了六月十五少林寺大会及辽国南京相救萧峰之事。)。汉初武帝使霍去病北却匈奴,使匈奴慨叹:‘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祁连山亦为古昆仑。史上有名之‘夜光杯’。即为祁连山所产之美玉。)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1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拈花生 于 2015-12-22 09:33 编辑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5-12-21 19:07
这是我在金庸吧看到的好帖,全文转过来,请兄鉴赏——

《天龙》含释,道,儒。实是三教俱全。开篇在无量 ...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1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拈花生 于 2015-12-22 09:35 编辑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5-12-21 19:07
这是我在金庸吧看到的好帖,全文转过来,请兄鉴赏——

《天龙》含释,道,儒。实是三教俱全。开篇在无量 ...


让兄见笑了。兄转帖此文,实为小弟旧作,最初发在我QQ空间1652064154,后来我发在天涯里面。金庸吧。。。我好像没有去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网

金庸迷QQ群:48569383  |  站方邮箱: jinyong@jyjh.cn

Copyright © 2004-201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4-25 10:14 , Processed in 0.04423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