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楼主: 寒雪牵魂箫

《明代散文名篇集粹》(325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2-4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楚人养狙.(明)刘基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1],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2]?”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3]
  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4],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
  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5]。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注释:
  [1]部分:部署、分派。[2]公:指狙公。[3]寤:同“悟”,觉醒。[4]柙(xiá):关兽的木笼。[5]道揆:道术、法度。
  
  本文选自《郁离子》卷上,题作《术使》。诸家选本有题作《狙公》、《楚人养狙》等,今从大家熟悉的《楚人养狙》为题。狙(jū)猴子。这是一则非常富有反抗性的寓言,它通过狙公残酷剥削众狙,众狙觉醒后群起反抗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统治者对人民群众的残酷剥削与压迫,说明只要人民一旦觉悟,群起反抗,统治者就只有冻馁而死。文章虽短,却写得生动而又富有说服力,又具有煽动性。
 楼主| 发表于 2008-2-4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楚游日记(节选).(明)徐宏祖


 
  
  十七日(1)。
  仍由新菴(2)北下龙头岭,共五里,至络丝潭下。先是(3),予按〈志〉(4)有秦人三洞,上洞惟石门不可入,予既得东、西两洞(5)无从觅(6)所谓“上洞”者。土人(7)曰:“络比潭北有上清潭,洞门甚隘(8)。水由中出,人不能入,人即有奇胜(9)。此洞与麻叶洞,俱神龙蛰处(10),非惟(11)难入,亦不敢入也。”予闻之益喜甚。即过络丝潭,不渡涧,即依西麓下。盖渡涧为东麓,云阳之西也,枣核故道(12);不渡涧为西麓,大岭、洪碧(13)之东也。
  出把七道(14),并半里,至上清潭。洞即在路之下、涧之上。门东向。平职合掌。水由洞出,有三派(15):自洞后者,汇(16)而流;由洞左者乃洞南帝竇(17)出,甚急。逾(18)左急流,即当伏水人(19)。导者止供炬(20)无肯为前驱(21)者。予解衣,伏水蛇行以进。石隙(22)低而隘,水没大半,必身伏水中,手擎(23)炬,平出水上(24)乃得人。西入二丈,隙始高裂丈余,南北横裂者亦三丈,然都无人处。惟直西竇,阔一尺五寸,高二尺;水没其中者如所阔,隙水面(25),仅得尺之半。计(26)匍匐水中,必中鼻俱濡(27)水。且以炬探之,贴隙顶八,犹半为水渍(28)。时,顾仆守衣洞外,若尚泅水八,谁为递炬者?身可由水,炬岂能由水耶?况秦人洞水(29),予虽没浸股膝,温然可近甲级水独寒,而洞当风口,飕飕尤厉(30)。风兼水逼,炎复阻道,舍之出。爇火洞门久之(31)。复循西麓水北,已在枣核岭西矣。
  去(32)上清三里,得麻叶洞。洞在麻叶湾;西大岭,南洪碧,东即云阳、枣核之支,北则枣核西垂(33)也。大岭东转,正束涧下流(34),夹峙(35)如门。当门一石峰聳突(36),曰:将军岭。正涧捣(37)其西,而枣核一支,西至此尽。涧西有石崖,南向,东瞰(38)涧中;大岭一支,亦东至此尽。迥崖之下,开一隙,浅不能入。崖前有小溪,自西而东放大涧。循小溪至崖西乱石间,水穷于下(39),窍启(40)于上,即麻叶洞。
  洞口南向,仅斗大,在石隙中转折数级下。初觅导(41),亦俱以炬应(42),无敢导(43)乾,且曰:“此中有神龙奇鬼,非符术不能服(44)。”最后以重资觅一人,将脱衣,问予乃儒(45)。非法士,惊出曰:“予以为大师(46),故纵胆(47)入。岂能身狥汝耶(48)?”予乃寄行李前村,与顾仆各持数炬入。村民随至洞口者数十人,皆莫能从。予两人乃以足先入,历级转竇递炬下。数转达洞底,洞稍宽,可侧身舒首(49),乃以炬前向(50)。其东西裂隙,俱无入处。直此一穴,低仅尺,阔等(51),下甚平燥。先以炬,后蛇伏(52)进,背腹摩贴(53)足后聳(54),乃度此内洞第一关。内,裂隙既高,东西横亘(55),然亦无入处。又度第二关,低隘与前齐规(56),进法亦如之。既入,内层亦横裂。西南裂者,不甚深;其东北裂处,上一石坳(57),忽又纵裂(58)起,上穹(59)下狭,高不见顶。至些,石幻殊形(60)肤理顿易(61),征窍俱欲生动(62)。其西北之峡,渐入渐东,内夹一缝,不能容炬。转从东南峡,仍下一坳。其底沙石平铺,如涧底洁溜(63),干燥鲜(64)水。峡东南尽处,乱石轰驾(65),叠成楼台。由其隙,皆可攀跻(66)上。其上石竇一缕(67),直乇(68)洞顶;光由隙中下射,宛如(69)钩月。涧底南通;覆石(70)低压,高仅尺许,此必前通洞外,涧所从入者。由层石下,北循涧底入,隘低甚,与外二关相似。稍从其西,攀上一石隙。北转而东,若度鞍历嶠(71)。两壁石色石质,光瑩(72)欲滴,垂柱倒莲(73),纹同雕刻。东下一级,复什(74)涧底,已转入隘关内。于是辟成一衖(75),阔二丈,高杀其五尺(76),覆石平如布幄(77)。北驰坦底半里许(78),下有一石,庋出为榻(79)櫺边明辨(80);上则莲英(81)下垂,连接成帏(82);四围生幔,大与榻并(83);中,圆透盘空,上穹为顶其后西壁,玉柱(84)圆竖,大小不一,而色皆瑩素(85),纹绝(86)刻镂,衖中第一奇也。又直北半里,洞分上下两层,涧底东北去,上洞登自西北。时,所齊(87)火炬,已去其七(88),恐归途迷惘,遂割奇(89)返。抵透光处、炬裁(90)尽。洞外守视者,又增数十人,见余两人,皆额礼(91)称异,且曰:“前久待不出疑堕异吻(92)。”予各谢之。然此洞但(93)入处多隘,其中美胜,予所见洞俱莫及,不知土人何畏人乃尔(94)!
  乃取行李于前村。随辩明北十里,抵大道。又西十里,宿黄石铺,去茶陵西四十里 。铺南即大岭。北峙峰石,俱嶙峋插空(95);西南一峰尤甚,名五凤楼。去十里而近(96),即安仁道。予早臥不及询(97),明发登签字,知已无及。黄石西北三十里为高暑山,又有小暑山,俱在攸县东,疑即司空山也。二山之西,高峰渐伏(98)茶陵江北曲,经高暑南麓而西攸水在山北。是山,界茶、攸两江云。
  
  
  注释:
  (1)十七日——这是丁丑(1637)正月十七日。作者在正月十一日,从江西陆行进入湖南(楚),随后几天游历了茶陵以西的紫云山、去阳山、枣核岭、龙头岭、络丝潭等处。这一则日记,主要记录了探访麻叶洞的详细经过。(2)仍由新菴——作者前两天(十五日、十六日)即已食宿新菴。(3)先是——起初。(4)《志》——指《大明一统志》上的记载:“秦人三洞,在茶陵县南三十里。上洞有石门不可入。但时闻有钟磬声,世传秦人曾遯迹于此。”(5)作者前一天(十六日)曾游秦人洞的东、西两洞。(6)觅(密mì)——找寻。(7)土人——当地人。(8)隘(爱ài)——狭窄。(9)奇胜——不同寻常的美景和奇遇。(10)蛰(直zhí)处——潜伏着。(11)非惟——不仅是。(12)故道——曾经超过的路(作者前两天从云阳了经枣核岭来到络丝潭)。(13)洪碧——山名。(14)出——经过。指七道——通向把七的道路。(15)派——支,股。(16)汇——合,聚。(17)竇——洞里的小洞。(18)逾——过。(19)伏水入——从水里进去。(20)导者——做向导的人。止——只肯。炬——火把。(21)前驱——在前旧领。(22)石(戏xì)——石洞。(23)擎(晴qíng)——举起。(24)平出水上——(火把)露出在水面上。(25)隙余水面——石洞不为不所浸没的部分。(26)计——估计一下。(27)濡(如rú)——灌进水去。(28)渍(字zì)——浸湿。(29)秦人洞水——指东洞,作者前一天(十六日)的日记上说:“四山环绕,亦成仰釜,釜底有涧,涧东西皆秦人洞也。……洞内水汇成潭,深浸洞两崖,旁无余隙可入。”(30)万厉——特别猛烈。(31)这句说:碍冷风和洞水,再加上火把无法传递,只得出洞。(32)爇(热rè)——烧。这句说:在洞口烤火很久。(33)去——距离。西垂——西麓。(34)正束涧下流——正好把涧水约束住往下奔流。(35)夹峙(志zhì)——两山对立。(36)聳)松上sǒng)突——矗立着。(37)曰——名叫。(38)捣——水势急湍地冲击。(39)瞰(看kàn)——俯视(这里形容石硅佝偻之势)。(40)水穷于下——水流到崖下为止。穷,尽。(41)窍(俏qiào)——洞。启——张开。(42)导——向导。(43)俱以炬应——都只肯供给火把。(44)导——引领。(45)符术——用法术画的符。服——降服(神龙奇鬼)。(46)问予乃儒——一问之下,听说我是读书人。(47)予以为大师——我以为(你)是大法师。(48)纵胆——壮着胆子。(49)狥——同“殉”字。这句说:我干吗为你去送命呢?(50)舒首——把头伸伸直。(51)乃以炬前向——这才能拿火把放到前面。(52)阔等——宽度(与高度)相等。(53)蛇伏——伏下身子象蛇样爬行。(54)背腹摩贴——背部和腹部都 由往上下石壁,摩擦着前进。(55)后聳——朝后翘起。(56)横亘(根去gèn)——贯通。(57)齐规——相等(58)石坳(傲àO)——凹陷的石洞。(59)纵裂——向上直裂。(60)穹(穷qióng)——高。(61)石幻殊形——石的形状变幻万端。(62)肤理——指石纹。顿易——突然改变了。(63)片窍俱欲生动——石的各片各块都象活的一样想要动弹。(64)如涧底洁溜——象溪涧的底一样光滑。(65)鲜(险xiǎn)——缺乏,没有。(66)轰驾——高叠。(67)躋(基jī)——踩踏。(68)一缕——形容洞隙很小。(69)彻——通透。(70)宛如——很会象。(71)覆石——石洞的上壁。(72)鞍——形容地形象马鞍子似的一高一低。历——跨越。峤(叫jiào)——尖峭的高山(这里也是用来形容地形)。(73)光瑩(迎yíng)——明洁。(74)垂柱——下垂的石柱。倒莲——象倒悬的莲(荷)花。(75)值——到时了。(76)衖(向xiàng)——同“巷”字;或音“long”,同“弄”字。(77)高杀其五尺——高度比它(指阔度)减少五尺。杀,差减。(78)幄——幔帐。(79)北驰坦底半里放——向北半里多,洞底平坦,可以暢行。驰,通行无阴的意思。(80)庋(鬼guǐ)出为榻——伸出来象放着一张臥榻。(81)櫺(灵líng)——边明辨——边上的梅子花纹,清晰可辨。(82)莲英——荷花。(83)帏——帐幕。(84)大与榻并——象石榻一样大小。(85)玉柱——形容石柱象玉。(86)素——白净。(87)绝——极象。(88)齊(基jī)——携带。(89)已去其七——已用去一大半的意思。(90)割奇——舍弃奇景。(91)异吻——怪物的口。这句说:刚才等待好久不见(你们)出来,还以为是被怪物吃掉了呢。(92)但——只是。(93)何畏人乃尔——为什么这样害怕进去。(94)嶙峋林训(lín-xún)——山势重叠的样子。插空——插入天际(形容峰高)。(95)去十里而近——距离不满十里。(96)询——探访。(97)渐伏——(山势)逐渐低下去。
  
  
  徐宏祖(1586—1641),字振之,别号霞客,江阴(现在属江苏省)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地理学家之一,在世界地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自幼博览群书,对科举不感兴趣,一直抱着遍游祖国河山的志愿。从二十二岁开始,就到各处旅行,但因有老母在堂,的以每次出游都是定期往返,时间不长。自从他母亲去世以后,就几乎年年出游,向北到过北京附近的盘山,山西的五台山和恒山;向南到过福建以及广东罗浮山。在五十一岁(1636)上。他更雄心勃勃地进行了连续四年的万里远行;九月离家入浙江,随后到江西湖南,进入广西,再从贵州入云南,又往返于云贵边界间,最后在第四年四月间,横穿云南直到腾越(现在的腾冲),然后东归,在六间回到家里。在这次旅行中他写了两篇探讨长江和盘江源流的著名论文,并对我国西南地区的石灰岩地貌,进行了详细的考察。这次出游主要是依靠徒步跋涉,所到之处又是人迹罕至的,历绝壁,涉洪流,探洞穴,冒着狂风暴雨行丛林绝径间,还不止一次地遇盗绝粮,常常忍饥挨冻;从游的只一个名叫静闻的和尚,但不幸中途病死,还有一个顾姓仆人,后来也席卷行李跑掉。可是这一切也都不能动摇他的意志,终于完成了旅行万里的计划。
  他的一生,从二十二岁起直到去世为止,三十多年间足迹遍于现在的华东、华并、东南沿海和云贵高原。在旅途中坚持定日记,把每天经历与观察所得都记载下来。有时日行百余里,到晚上还要在危垣破壁下点起豆大油灯进行写作,甚至在山野露宿、寄身草莽的时候,也还燃枯草照明来写日记。后人把他的日记搜集起来,就成为现行的《徐霞客游记》。在这部《游记》里,他以热爱祖国的热烈情绪,描写了大地山河,更重要的是,他晚期已不局限于游山玩水,而抱着认真探索、勇于打破旧说的精神,通过敏锐的观察来考察地理现象的规律,在我国地理学发展史作出了超越前人的贡献。他在三百二十多年以前所开始的对我国西南广大地区石灰岩地貌的研究,比起欧洲人最初所作同一性质的广泛调查还要早一个多世纪。现存《徐霞客游记》中大部分对西南广大地区还要早一个多世纪。现存《徐霞客游记》中大部分对西南广大地区石灰岩地貌的考察记录不但是中国,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和最详细的关于石灰岩地貌的文献。
  这里选的两篇日记,是分别从《徐霞客游记》中的《楚游日记》和《滇游日记》里选出来的。这些地方,都是他晚年深入西南广大地区时所经。这两篇日记,表现出他永不在困难前低头气馁的惊人毅力。《楚游日记》的丁丑正月十七日一则,记载了他在湖南茶陵探访麻叶洞的事。麻叶洞又深又大,传说洞里有神龙鬼怪,别人劝他不要进去他却在没有人敢作向导的情况下,自己拿了火把摸索进去。《汗游日记》中的己卯四月二十七日一则,记载了他生平旅行中最险的经历。他为了要察盾层岩之上的山洞,独自攀登陡坡。由表土风化,越到上面越难爬,边草根也经不起抓,甚至岩石也变得很松散,脚一蹬、手一攀就会脱落下墜。但他约不退缩,终于克服重重困难进入了山洞。出洞以后,从悬岩下山,凭空直溜了一里,才到山下,却又发现身上所带的钱都在爬山里落掉了,这时他仍然乘着月色继续攀登前面的山峰。
 楼主| 发表于 2008-2-4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春风楼记.(明)曹学佺


 
  
  夫山诎水赢[1],则能荡之而来;壑深舟固,则或负之而去;故楼居为仙人之所好,而水上为智者之至乐也[2]。余今年客居豫章[3],住在东湖[4]。友人李云将氏,门楣相对,一呼即集,时坐春风楼中。春风楼者,其尊人孟乾公之所创也[5]。孟乾一代风流,千秋命赏[6];铜雀春深[7],瑶台月满;尝有春风微籁,被之弦管,抽其景光矣。至今烟霜傍峰,犹疑绮障之施;凫鹤浮波,尚作清音之和者也。云将属余所以记之。余见东湖之水,信乎吐吞城郭,而嘘吸风云者。谁家别业[8],若个良工[9]只似秦娥背镜,孰映黛光;吴驷过门,徒看练影者哉。春风楼若为东湖而设,而湖遂得为此楼有也。层构既崇,入窗自豁;堂丽而华,房密而曲。集珠履之上宾,拥翠钿之佳妇;玉杯范雪,银烛擎烟。中无不有,外别一区。天井载浮,空廊受浸;树势半欹,苔痕尽染;既风生其荐爽,虽月晦而驻明。东西两岸,俱有长垣,为公府之所筑,乃为我而隔市尘矣。西山逶迤而来,犹窥一抹,似露半眉;落日倒景,则出金翠之盛妆也。南面相对,其为长堤高柳者,杏花楼耶?云日在杏花楼时,作胭脂色,其在柳树之上,依稀柳色也。东南水特宽,地势若少缺。湖中岛屿,有苏公亭峙之,望此辄有无穷之想。余一夕与云将泛小艇问其处,西山霞气蒸人,中流闻箫鼓声渺渺自空堕,回视春风楼如在蓬岛[10],而我辈已神仙中人矣。
  
  
  注释:
  [1]诎(qū):短暂。赢:满。[2]水上为智者之至乐:语出《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3]豫章:地名。故治在今江西南昌市。[4]东湖:湖名,在江西南昌市。[5]尊人:对父母的敬称。[6]千秋:祝寿的敬词。[7]铜雀:曹操建铜雀台。这里代指春风楼。[8]别业:别墅。[9]若个:谁,那个。良工:技艺精良的匠人。[10]蓬岛:即蓬莱山。古代方士传说为仙人所居。
  
  本文选自《晚明二十家小品》,是作者为友人家的春风楼而作的记文。文章先交待了作记的缘由,继而以浓墨重笔铺叙春风楼的设计之巧、景物环境之美。“春风楼若为东湖而设,而湖遂得为此楼有也”,这二句为点睛之笔。文章多用骈句、辞采华丽,完全是赋的笔法。
 楼主| 发表于 2008-2-4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答陈志寰.(明)熊廷弼


 
  
  弼自甘废弃久矣,一经诟逐[1],无复世情,几载耕农,苟活性命。不图公朝误举,遂及虚庸[2],早夜思维,但恨惭悚!况以一盘全负之局,而冀一拨即转之功,则无子空枰[3],何凭下手?旁观冷眼,谁与点筹[4]?群公苟旦夕以为安,九重[5]置缓急于不问,似此景象,安卜所终[6]?此弼所以日夜惊愁而大悔出山之误者也!
  仰惟台台[7]以前辈之典型,作后生之导师。如弼者,贸贸[8]以来,冥冥[9]而往,欲拯溺而溺已濡体,欲救焚而焚已及身,先生亦何以为孺子失策[10],而免于大声疾呼之救乎?
  归依自幼[11],瞻对末由[12],未申贽候[13]之忱,先受膏秣[14]之馈,再拜登嘉[15],感激而继之以愧矣。敬缄勒谢[16],临启曷胜佩戢[17]!
  
  注释:
  [1]“弼自”二句:熊廷弼于万历四十七年(1618)曾以兵部右侍郎经略辽东,任职年余,即因受打击而辞职。诟逐,遭受打击,被迫去职。[2]虚庸:得虚誉的庸人。自谦之词。[3]枰(píng平):棋盘。[4]点筹:指点,谋划。[5]九重:喻指皇帝。[6]终:结局。[7]台台:指陈志寰。前一“台”字是敬词。后一“台”为“臺”字简体。汉代称尚书为“中台”,因陈志寰时任户部尚书,故称。[8]贸贸:贸然,轻率。[9]冥冥:糊里糊涂。[10]孺子:小子。自称谦词。先策:预先策划。[11]归依:倾慕,依附。自幼:犹言很早。[12]末由:无由。[13]贽候:带着礼物来问候。贽,初次拜见长辈时的礼品。[14]膏秣:肉食粮草。[15]再拜登嘉:意谓再一次拜谢您对我的赞誉。登嘉,很高的赞美,当指陈志寰来信所云。[16]敬缄(jiān尖):恭敬地写下这封信。缄,信。勒谢:铭谢。[17]佩戢:感佩之至。
  
  熊廷弼(1569—1625),字飞百,湖广江夏(今武昌)人入。他曾两次出任辽东经略,抗击后金(清)的入侵,治军有绩,为当时著名军事家。后被魏忠贤冤杀。有《辽中书牍》、《熊襄愍公集》。
  明代晚期,东北部后金的崛起对明朝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天启元年(1621),后金大举进攻,连克数镇,朝野震动。朝廷只好再次任命熊廷弼经略辽东。这封信为熊廷弼受任之后所写。由于皇帝和百官的昏庸苟安,熊廷弼忧心如焚,这既表现出他真心为国为民的襟怀,同时也暴露了晚明的政治**。
  陈志寰,名所学,字正甫,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万历进士,官至户部尚书。有《松竹园集》。
 楼主| 发表于 2008-2-4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答湖广巡按朱谨吾辞建亭.(明)张居正


 
  
  承示欲为不谷作三诏亭[1],以彰天眷[2],垂有永,意甚厚。但数处以来,建坊营作,损上储[3],劳乡民,日夜念之,寝食弗宁。今幸诸务已就,庶几疲民少得休息;乃无端又兴此大役,是重困乡人,益吾不德也。且古之所称不朽者三[4],若夫恩宠之隆,阀阅之盛[5],乃流俗之所艳,非不朽之大业也。
  吾平生学在师心[6],不蕲人知[7]。不但一时之毁誉,不关于虑;即万世之是非,亦所弗计也,况欲侈恩席宠以夸耀流俗乎[8]。张文忠近时所称贤相[9],然其声施于后世者,亦不因三诏亭而后显也。不谷虽不德,然其自许,似不在文忠之列。使后世诚有知我者,则所为不朽,固自有在,岂藉建亭而后传乎?露台百金之费,中人十家之产,汉帝犹且惜之[10],况千金百家之产乎?当此岁饥民贫之时,计一金可活一人,千金当活千人矣!何为举百家之产,千人之命,弃之道旁,为官使往来游憩之所乎?
  且盛衰荣瘁,理之常也。时异势殊,陵谷迁变[11],高台倾,曲池平,虽吾宅第,且不能守,何有于亭?数十年后,此不过十里铺前一接官亭耳,乌睹所谓三诏者乎?此举比之建坊表宅,尤为无益;已寄书敬修儿达意官府[12],即檄已行,工作已兴,亦必罢之。万望俯谅!
  
  
  注释:
  [1]不谷:不善。古代侯王自称的谦词。《老子》:“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穀)。”三诏:《礼记.礼器》:“纳牲诏于庭,血毛诏于室,羹定诏于堂,三诏皆不同位。”诏,告。用各种礼品告神求福。[2]天眷:上天的恩眷,也指皇帝对臣下的恩宠。[3]上储:指国家的储备。[4]不朽者三:《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因把立德、立功、立言称为三不朽。[5]阀阅:指门第。[6]师心:以己意为师。[7]蕲(qí)通“祈”,求。[8]席宠:凭藉恩宠。席:凭藉,倚杖。[9]张文忠:指张璁,字秉用,后赐名孚敬,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正德进士,累官华盖殿大学士,主持朝政多年。[10]“露台百金”三句:《汉书.文帝纪》赞,文帝“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11]陵谷迁变:《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后因喻世事的变化。[12]敬修:张居正的儿子。
  
  本文选自《张太岳文集》卷三十二。张居正是湖北江陵人,在他当政后期,他故乡的湖广(今湖南湖北)巡按想为他建一个三诏亭,张就写了这封信谢绝。从信中可见张居正的关心民瘼,他不愿“重困乡人”、劳民伤财来为自己树碑建亭。认为一个人在历史上的贡献,是非自有公论,表现了他执政的自信。文章简洁有力,所言发自胸臆,读来平易近人。
 楼主| 发表于 2008-2-4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答江长洲绿萝.(明)袁宗道


 
  
  家弟既有《锦帆集》矣[1],门下可无《茂苑集》乎?集果行,不佞僭跋数语[2],庶几贱姓名托佳篇不朽,意在附骥峭耻为蝇也[3]。家弟尚未抵家,不知萍踪近在何处,音耗不通[4],业已半载。徵仲真迹难得[5],其仿山谷老人者尤难得[6]。明窗棐木,沐手展玩,神采奕奕,高压映一室,尘土胃肠,为之一浣。十年梦想虎丘茶,如想高人韵士,千里寄至,发瓿喜跃,恰如故人万里归来,对饮之衙,不足方弟之愉快也[7]。弟仅有一女适人,匝岁死于产病[8],情殊难堪。所幸当事见怜,听辞试差婆娑一室[9],良朋时来,一觞一咏,消结涤郁,恩缠爱絏[10],日就轻微,卜夏之病[11],庶几免矣[12]。知门下念我,故缕及近怀。
  
  注释:
  [1]家弟:指袁宠道。[2]僭(jiàn)超越身份。此处是自谦之词,[3]“意在附骥”两句:《史记.伯夷传》:“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索引》:“苍蝇附骥尾而致千里,以譬颜回因孔子而名彰也。”附骥:比喻附于名人之后。[4]音耗:音信,消息。[5]征仲:文征明(1470—1559),字征仲。明代著名画家。[6]山谷老人:宋代黄庭坚。[7]方:比拟。[8]匝:环绕一周。匝岁:一年。[9]婆娑:盘旋。[10]絏(xiè):缚人的绳索。[11]卜:估量。[12]庶几:或许。
  
  本文选自《白苏斋类集》,是作者写给友人江长洲的一则书简。文章共叙述了五件事:朋友的文集、“家弟”的行踪、玩赏名画、友人寄虎丘茶、个人家事等。作者笔调从容、娓娓而谈,如叙家常,不拘一格;作者或喜或忧的感情波澜也溢于文字之间。本文反映了“公安派”所提倡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
 楼主| 发表于 2008-2-4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答金正希.(明)谭元春


 
  
  两得吾兄书,汗出斗许。弟胸中虽有洒洒落落之趣,与世人入名利恩爱而不得出、入嗔恙热恼而不得出,似乎有间。寻常厌人沾泥带水,喜一过而忘之。故伯敬诸子取其根气,而恨其不肯学道。弟之不能学道,在弱而好弄,老而不衰,生平贪恋光景,极知光景朝暮更换,而实有所不能舍也。
  又见学道人爱官与我同,爱财与我同,爱色与我同,爱交游玩好与我同,而自以为学道。不知我不学道又在何处。及迫而问之,则曰:“此何碍于道?子真不知道矣。”弟愈不服其言。彼沾泥带水,而我洒洒落落。沾泥带水者而责洒洒落落者为不知道,宜其不相下而生退心也。乃出自吾兄,则实修实证,无所大恋恋于世,而忍得住苦得惯矣。伸手接引,含泪下棒,弟独何心,自甘昏沉。但不知兄所谓一刀了割者,是何刀法?一刀遂了者,是何了手?兄于所为看经持咒参禅念佛,必当从一门深入。我辈亦有清净时,万念歇下,觉此事不谬。而少顷事烦人杂,可笑可乐,神疲力倦,性命无归,未尝不悔,而卒无一法远此尘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是此杂念真境。远公以谢康乐有杂念[3],不许入社,弟尝举以自恨,而公安王以明累书相责[4],则言无杂念,不可学道,添我迷惑,莫如此语。毕竟正希急急讨个了绝为是,而不知何从便得了绝,则请正希示我一路。
  虽然,学道未有不苦。《楞严》云[5],菩提涅槃尚在遥望[6],非汝历劫辛勤修持,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7],清净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戏论。正希新官翰林,文章人品,卓然一时,而此心斤斤闷闷[8],绝不知有数者人美,可谓能苦矣。弟则有不能者,虽不至取其光焰以自加,而未尝不资其津润以自美。方有惟恐其苦之意焉,而欲学道,岂不疏乎?且不知正希官翰林,文章品格卓然一时,而学道之人,果真无碍于是否?杂念果尽隔绝否?反而求之,千万再以报我也。弟非无知,强相排抵,亦实实求一消息于有道耳。至是,而弟之通身,又汗出矣。
  
  注释:
  [1]金正希:金声,字正希,安徽休宁人。崇祯进士,后曾为明末抗清义军首领。[2]“野火”二句: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句,这里借用说明杂念再萌。[3]远公:东晋僧慧远,于太元中结白莲社于庐山。时陈郡谢灵运恃才傲物,一见远公肃然心服,为凿地种白莲求入净社,远以灵运心杂不许,见《莲社高贤传》。[4]公安:县名,在湖北省南部。[5]《楞严》:佛教经典,全称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正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共十卷。[6]菩提:佛教名词。意译正觉,明辨善恶、觉悟真理之意。涅槃:佛教名词。意译为“灭度”、“入灭”、“圆寂”。为佛教追求解脱的最高境界。[7]十方如来句:十方,佛教称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为“十方”。如来,为释迦牟尼的十种称号之一,意为从如实之道而来,开示真理的人。十二部经,亦称“十二分散”,指佛经体例上十二种类别。[8]斤斤闷闷:斤斤,拘谨;闷闷,烦闷。
  
  谭元春,字友夏,竟陵人。与同里钟惺评选《唐诗归》、《古诗归》,因此钟、谭名满天下。然两人学不甚富,其识解多僻,大为时人所讥。有《岳归堂稿》、《鹄湾集》。
 楼主| 发表于 2008-2-4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答李元善.(明)袁宏道


 
  
  斋头杨柳青翠,若在眼前。入春以来,醉树下几回?同社几人?作诗文几篇?此皆弟时时形于梦想者。
  京师此时,霜风尚割人,地皮枯裂,山无寸毛,非厚貂不得出[2],真辜却好时节也。近日与舍弟日课诗文一篇,暇则读书,胸中浩浩,如涨水忽决,云卷雷奔。每篇成,兄弟自相叹赏,如蛣蜣之自爱其转[3],人固以为臭秽,勿之恤也[4]。家兄近作,比往大进。弟才虽绵薄,至于扫时诗之陋习[5],为末季之先躯[6],辨欧、韩之极冤[7],捣钝贼之巢穴[8],自我而前,未见有先者,亦弟得意事也。
  寒天无事,小修著《异庄》[9],弟著《广庄》,各七篇。导者导其流,似疏非疏也;广者推广其意,自为一《庄》。如左氏之《春秋》[10],《易经》之《太玄》也[11]。近又著《瓶史》十三篇[12],《瓶史》者,记瓶花之目与说[13],如陆羽《茶经》[14],愚叟《牡丹志》之类,最为题目,恨无力缮写。弟之近况,止此而已。余非所知,故不赘。
  
  
  注释:
  [1]李元善:李兴元,字元善,号子髯。公安人,宏道妻弟,与宏道少小同学,情谊甚笃。万历二十八年举于乡,授晋州知州。《分安县志》有传。[2]厚貂:即厚貂裘。[3]蛣蜣(jié qiāng洁枪)即蜣螂,黑色昆虫,食动物尸体和粪便,常把粪滚成球形,俗称屎壳郎。[4]恤(xù序):顾。[5]时诗:指当时盛行的模拟古人的诗。[6]末季:末世,衰乱之世。[7]欧:指欧阳修。韩:韩愈。[8]钝贼之巢穴:指前后七子拟古主义的文章。[9]小修:袁宏道这弟袁中道,字小修。《导庄》:共七篇,收入作者《珂雪斋集》。[10]左氏:左丘明,春秋时鲁国人。曾为《春秋》作传,即《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11]《太玄》:即《庆玄经》,汉代扬雄撰,拟《易经》而作。[12]《瓶史》:谈论各种花卉的种类及栽培之法,共十二篇,加序十三篇。[13]目:花目。说:论述,对各种花之论述。[14]陆羽:唐竟陵人,隐居苕溪,著《茶经》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用具。后世祀陆羽为茶神。
  
  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入京任京兆教官。万历二十七年(1599)任国学助教。当时,袁宏道修官春坊,袁中道亦入太学,他们相聚论学,结社于北京城西之崇国寺,名曰蒲桃社。他们反对前后七子贵古贱今模拟主义文风,提倡“性灵说”,主张诗文应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这封信主要谈自己写作的情况,特别强调写文章要直抒胸臆。“胸中浩浩,如涨水忽决,云卷雷奔”,文章是由自己胸臆中流出,而不是亦步亦趋,模拟古人。袁宏道对自己的文学主张和文学实践很有信心,尽管受到拟古派的讽刺打击,也决不退缩。他以扫时诗之陋习为己任,勇于作诗革新的先驱。他在《与张幼于》信中也说过:“见从己出,不曾依傍半个古人,所以他顶天立地。今人虽讥讪得,却是废他不得。”这种精神也是很可贵的。
  这封信是写给自己挚友的,披肝沥胆,直述胸臆,坦率自然,痛快流丽。
 楼主| 发表于 2008-2-4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答毛宪副书(明)王守仁


 
  
  昨承遣人,喻以祸福利害,且令勉赴大府请谢[1];此非道谊深情,决不至此。感激之至,言无所容。
  但差人至龙场凌侮[2],此自差人挟势擅威,非大府使之也。龙场诸夷与之争斗,此自诸夷愤愠不平,亦非某使之也。然则大府固未尝辱某,某亦未尝傲大府,何所得罪而遽请谢乎?
  跪拜之礼,亦小官常分,不足以为辱,然亦不当无故而行之。不当行而行,与当行而不行,其为取辱一也。废逐小臣,所守以待死者,忠信礼义而已。又弃此而不守,祸莫大焉。凡祸福利害之说,某亦尝讲之。君子以忠信为利,礼义为福;苟忠信礼义不存,虽禄之万钟[3],爵以侯王之贵,君子犹谓之祸与害;如其忠信礼义之所在,虽剖心碎首,君子利而行之,自以为福也,况于流离窜逐之微乎!
  某之居此,盖瘴疠蛊毒之与处[4],魑魅魍魉之与游[5],日有三死焉[6]。然而居之泰然,未尝以动其中者,诚知生死之有命,不以一朝之患,而忘其终身之忧也。大府苟欢加害,而在我诚有以取之,则不可谓无憾;使吾无有以取之而横罹焉[7],则亦瘴疠而已尔,蛊毒而已尔,魑魅魍魉而已尔,吾岂以是动吾心哉!
  执事之谕,虽有所不敢承;然因是而益知所以自励,不敢苟有所隳堕。则某也受教多矣,敢不顿首以谢!
  
  
  注释:
  [1]大府:指知府衙门。请谢:请罪谢罪。[2]龙场:其驿在今贵州修文县。[3]万钟:指优厚的俸禄。钟,古代容量单位,六斛四斗为一钟。[4]瘴疠:古代指山林温热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蛊(gǔ)毒:指各种虫蛇的毒。[5]魑魅魍魉(chī mèi wáng liǎng):传说中的山精木怪,能作祟害人。[6]日有三死:每天有三种可死的机会,即瘴疠、蛊毒、魑魅魍魉。[7]横罹:意外遭难。
  
  
  本文选自《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一。毛宪副是当时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毛伯温。都察院在明代以前称为御史台,也称宪台,故称毛伯温为宪副。王守仁因反对宦官刘瑾专政,被廷杖后贬为龙场驿丞。太守派人至驿,来人仗势对王守仁加以凌辱,当地少数民族人士激于义愤,打了这个差人。太守就把这件事上告到都察院。副都御史毛伯温派人传信给王守仁,谕以祸福利害,劝他向太守谢罪,王守仁就写了这封回信。信中表示了作者与毛宪副不同的祸福利害观,坚持了为忠信礼义的信念献身的精神。文章写得虽然委婉,但气劲辞畅,具有在原则上决不妥协的果决精神,被陈柱赞为“殆可谓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可以塞天地之间者矣”(《中国散文史》)。
  
  ,
 楼主| 发表于 2008-2-4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答茅鹿门知县二.(明)唐顺之


 
  
    熟观鹿门之文,及鹿门与人论文之书,门庭路径,与鄙意殊有契合;虽中间小小异同,异日当自融释,不待喋喋也。
    至如鹿门所疑于我本是欲工文字之人,而不语人以求工文字者,此则有说。鹿门所见于吾者,殆故吾也,而未尝见夫槁形灰心(2)之吾乎?吾岂欺鹿门者哉!其不语人以求工文字者,非谓一切抹杀,以文字绝不足为也;盖谓学者先务(3),有源委(4)本末之别耳。文莫犹人,躬行未得(5),此一段公案,姑不敢论,只就文章家论之。虽其绳墨布置,奇正转折(6),自有专门师法;至于中一段精神命脉骨髓,则非洗涤心源,独立物表、具今古只眼(7)者,不足以与此。今有两人,其一人心地超然,所谓具千古只眼人也,即使未尝操纸笔呻吟(8),学为文章,但直抒胸臆,信手写出,如写家书,虽或疏卤(9),然绝无烟火酸馅习气,便是宇宙间一样绝好文字;其一人犹然尘中人也,虽其专专(10)学为文章,其于所谓绳墨布置,则尽是矣,然番来覆去,不过是这几句婆子舌头语,索其所谓真精神与千古不可磨灭之见,绝无有也,则文虽工而不免为下格。此文章本色也。即如以诗为喻,陶彭泽(11)未尝较声律,雕句文,但信手写出,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何则?其本色高也。自有诗以来,其较声律、雕句文、用心最苦而立说最严者,无如沈约(12),苦却一生精力,使人读其诗,只见其捆缚龌龊,满卷累牍,竟不曾道出一两句好话。何则?其本色卑也。本色卑,文不能工也,而况非其本色者哉!
    且夫两汉而下,文之不如古者,岂其所谓绳墨转折之精之不尽如哉?秦、汉以前,儒家者有儒家本色,至如老庄家有老庄本色,纵横家有纵横本色,名家、墨家、阴阳家皆有本色(13)。虽其为术也驳(14),而莫不皆有一段千古不可磨灭之见。是以老家必不肯勦儒家之说,纵横家必不肯借墨家之谈,各自其本色而鸣之为言。其所言者,其本色也。是以精光注焉(15),而其言遂不泯于世。唐、宋而下,文人莫不语性命,谈治道,满纸炫然,一切自托于儒家。然非其涵养畜聚之素,非真有一段千古不可磨灭之见,而影响勦说(16),盖头窃尾,如贫人借富人之衣,庄农作大贾之饰,极力装做,丑态尽露。是以精光枵焉,而其言遂不久湮废。然则秦、汉而上,虽其老、墨、名、法、杂家之说而犹传,今诸子之书是也;唐、宋而下,虽其一切语性命、谈治道之说而亦不传,欧阳永叔所见唐四库书目百不存一焉者是也(17)。后之文人,欲以立言为不朽计者,可以知所用心矣。
    然则吾之不语人以求工文字者,乃其语人以求工文字者也,鹿门其可以信我矣。虽然,吾槁形而灰心焉久矣,而又敢与知文乎!今复纵言至此,吾过矣,吾过矣!此后鹿门更见我之文,其谓我之求工于文者耶,非求工于文者耶?鹿门当自知我矣,一笑。
    鹿门东归后,正欲待使节西上时得一面晤,倾倒十年衷曲;乃乘夜过此,不已急乎?仆三年积下二十馀篇文字债,许诺在前,不可负约,欲待秋冬间病体稍苏,一切涂抹,更不敢计较工拙,只是了债。此后便得烧却毛颖(18),碎却端溪(19),兀然作一不识字人矣。而鹿门之文方将日进,而与古人为徒未艾(20)也。异日吾倘得而观之,老耄尚能识其用意处否耶?并附一笑。
    ——选自《四部丛刊》本《荆川先生文集》
  
  注释:
  (1)茅鹿门知县:即茅坤,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湖州市)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曾任青阳(今属安徽)、丹徒(今属江苏)知县。善古文,最心折唐顺之。(2)槁开灰心:《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3)先务:首先要做的。(4)源委:《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郑玄注:“源,泉所出也;委,流所聚也。”引申为事情的本末。(5)“文莫犹人”二句:《论语.述而》:“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意思是说:文章,大约我同别人差不多。亲身实践做个君子,我却没有什么收获。莫,朱熹《论语集注》作为“疑词”,有“大约”的意思。(6)“绳墨”二句:绳墨,即墨线,是木工画直线用的工具,在文章中往往借以比喻规矩、准则。奇正,孙子兵法用语,奇即奇兵,正即正面用兵。这里比作写文章出奇制胜与正面用笔。(7)具今古只眼:具有不同于古今一般人的独到见解。(8)呻吟:指写诗文时低声吟哦,以斟酌词句。(9)疏卤:疏陃粗糙。(10)专专:两个“专”字连用以加重语气。一说疑衍一“专”字。(11)陶彭泽:即陶渊明。渊明曾任彭泽令。(12)沈约:南北朝梁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字休文,武康(今浙江德清县武康镇)人。作诗严于声律,提出“四声八病”说,束缚了诗歌创作,其诗内容狭隘平庸。(13)儒家、老庄家、纵横家、名家、墨家、阴阳家,都是春秋战国时的学派,各家都有其独立的学说、见解。老庄家即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人物。(14)驳:驳杂,混杂不纯。(15)精光注焉:精光,指“真精神与千古不可磨灭之见”。意思是将这种精神、见解,贯注在他们的文章之中。(16)影响:意思是捕风捉影,随声附和。剿说:因袭别人的言论、学说。(17)“欧阳永叔”句:欧阳修,字永叔。他在《艺文志序》中说自汉以来的书籍,“至唐始分为四类,曰经、史、子、集。而藏书之盛,莫盛于开元,其著录者五万三千九百一十五卷,而唐之学者自为之书,又二万八千四百六十九卷”;又说这些书:“凋零磨灭”,“今著于篇,有其名而无其书者十盖五六也”。四库:即指经、史、子、集四类书。(18)毛颖:毛笔。韩愈曾作《毛颖传》。(19)端溪:指砚台,即“端砚”。此砚系由端溪水中之石制成,故又以“端溪”称之。(20)徒:朋辈,同类型的人。为徒,犹“为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4:26编辑过]
  
  
  译文:
    熟阅鹿门的文章和鹿门与人论述文章的书信,觉得其中所言主张和方法,不少地方与鄙意十分契合。虽然中间有些小小的不同,它日当自能融解消释,在此不待赘言。
    至于像鹿门对于我本是想求工于文字的人,而从不要求人讲究文字的怀疑,这里则有说明的必要。鹿门看到我的,恐怕是过去的我,而没有看到身如枯木、心如死灰的我吧?我难道是欺骗你鹿门的人吗!我不要求人讲究文字,不是说要抹杀一切,以为文字绝不值得研求。而是说学者的当务之急,有本末主次的分别罢了。我的文章不如别人,实践中也没有满意的收获,这样一个有纠纷的问题,在此暂且不敢置论,现只从文章家的角度谈谈。虽然文章的规矩布置,正变转折,自有专门的师承法则;至于其中存在的一种精神、命脉和骨髓,则不是洗净心底的陈见、超然于事物的外表、具有不同于古今的独到之见的人,是不足以与他谈到这种境界的。现在有这样两人:其中一人心地超凡拔俗,所谓有不同于古今一般识见的人,即使没有持纸笔苦思冥想,学做文章,只是直抒胸臆,随手写出,如写家信,虽然时有粗疏,然而决没有世间的俗气和迂腐寒酸的味道,便是存在于宇宙间的一种绝好文字;另一人却还是世尘中人,他虽然专门钻研学写文章,对文章的规矩布置,则尽其所能,然而翻来覆去,终不过是这么几句老妇人的舌上常语,要寻求其中所谓的真精神和千古不可磨灭的识见,是绝对没有的,这样文章虽然工整,却仍不免是格调低下的。这是文章的本色问题。即以诗为例,陶彭泽没有专门计较作诗的声律,雕琢句子文字,只是随手写出,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这是什么道理?是他的本色高卓。自从有诗以来,追求声律、雕琢句文、用心最苦且创立学说最严格的人,没有比得上沈约的。他苦苦化费了一生的精力,使人读他的诗只见种种束缚和限制,整卷累篇,竟没有说出一两句好话。这是什么原因?是他的本色卑下。本色卑下,文章自然不能完善,何况不是他本色的那些作品呢!
    况且两汉以下,文章不如古代的人,难道是他们的所谓规矩转折的精稔程度不能尽如古人吗?秦汉以前,儒家学者有儒家的本色,至于像老庄家有老庄的本色,纵横家有纵横的本色,名家、墨家、阴阳家都有自己的本色。虽然他们奉行的学术很驳杂,然而无不都有一种千古不可磨灭的独特的见识。因此老庄一派学者必然不愿因袭、套用儒家的学说,纵横家必定不愿借用墨家的谈论,而是各自依据自己的本色相互争论,发为言论。他们所说的,都是他们的本色。因此其中凝聚着他们思想精华的光彩,而他们的学说于是能不灭于世。唐宋以下,文人无不谈论人的自然属性和命运,讲述治世的道理,满纸光彩炫目,一切自然依托于儒家。然而不是他们平时有很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积累,不是真有一种千古不可磨灭的识见,而是附合因袭他人的学说,掩头取尾,像贫困者借穿富人的衣服,农夫扮成大商人的装饰,虽然极力装做,终究会丑态毕露。因此精神光彩空虚,他们的言论不久就湮没废弃了。那么秦汉以上,虽然是老、墨、名、法、杂家的学说而还在流传,即现在所见的诸子之书;唐宋以下,虽然是一切谈论人的属性命运、讲述治世之道的学说也未能流传,即是欧阳永叔所见到的唐四库书目内百不存一的那部分。后代的文人,打算用建立学说来使自己不朽的人,是可以知道他们所应用心的地方了。
    那么我的不以工于文字要求人,实是对人说要求工于文字啊,鹿门该可以相信我了吧。虽然我身如枯木、心如死灰为日已久,又哪敢再参与议论文章写作呢!今又无拘束地谈论到这里,实是我的过错,我的过错啊!此后鹿门再见到我的文章,他会说我是求工于文章的人呢,还是不求工于文章的人呢?鹿门自然是应当知道我的了,一笑。
    鹿门东归以后,我正想等使臣西上时获得一个见面的机会,来倾吐十年的心事;你却乘夜过此,不太急促了吗?我三年中积下二十余篇文字债,许诺在前,不可负约。想等秋冬时病体稍见康复,则一切胡乱涂抹为文,更不计较文字的工拙,只是了且债务。此后便得烧了毛笔,碎了端砚,浑然无知地做一个不识字的人了。而鹿门的文章正与日俱进,学做古文正无止境。它日我如能得而阅之,七十老翁还能辨识其中的用意所在吗?并附一笑。
  
  唐顺之(1607--1560) 明散文家。字应德,武进(今属江苏)人。嘉靖八年会 试第一。曾督领兵船于崇明抵御倭寇,以功升右佥都御史,代凤阳巡抚。人称荆川先生,曾研治天文、地理、音乐、数学。其论文主张形式上要符合唐、宋文的“开阖首尾经纬错综之法”,后又谓诗须“直写胸臆,如谚语所谓开口见喉咙者”。对文章内容,则要求以儒家“六艺”为指归。曾自评其所作云:“其为诗也,率意信口,不调不格,大率似以寒山、《击壤》(宋邵雍《伊川击壤集》)为宗”,“其于文也,大率所谓宋头巾(道学家)气习”。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同称为“唐宋派”。所著有《荆川先生文集》。
 楼主| 发表于 2008-2-4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答梅客生.(清)袁宏道


 
  
  一春寒甚,西直门外,柳尚无萌蘖[2]。花朝之夕[3],月甚明,寒风割目,与舍弟闲步东直道上[4],兴不可遏[5],遂由北安们门至药王庙[6],观御河水。时冰皮未解,一望浩白,冷光与月相磨,寒风酸骨。趋至崇国寺[7],寂无一人,风铃之声,与猧吠相应答[8]。殿上题及古碑字,了了可读。树上寒鸦,拍之不惊,以砾投之[9],亦不起,疑其僵也。忽大风吼簷,阴沙四集,拥面疾趋[10],齿牙涩涩有声,为乐未几,苦已百倍。数日后,又与舍弟一观满井[11],枯条数茎,略无新意。京师之春如此,穷官之兴可知也。冬间避门,著得《广庄》七篇[12]。谨呈教。
  
  注释:
  [1]梅客生:梅国桢,字客生,麻城人,能诗文,善骑射。万历十一年进士,授固安知县,官至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大、山西军务。《明史》有传。[2]萌蘖(niè聂):树木春天生山幼芽。[3]花朝:古人以阴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称为花朝。[4]舍弟:指袁中道。[5]兴:游兴。遏:止。[6]药王庙:在北京天坛以北,庙祀伏羲、神农、黄帝、以秦汉以来,名医配食。[7]崇国寺:又名大隆善护国寺,在北京西城。袁宏道等人曾在这里相聚论学,结为蒲桃社。[8]猧(wō窝):小犬。[9]砾(lì力):小石块。[10]拥:遮掩。[11]满井:在北京东直门东北三四里处,明清时是北京近郊的一个风区。参看本书《满井游记》。[12]广庄:作者仿《庄子》内篇,作《广庄》七篇。
  
  袁宏道(1568—1610),字中朗,号石公,湖北公安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万历进士,官至吏部朗中。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公安三袁。他们反对前后七子所倡导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流弊,主张文学作品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世称公安派。袁宏道受李贽的思想影响很深,在三袁中成就最大,其文清隽流畅,在明代散文中自成一格。其书信随意而发,思想新颖,语言活泼明快。著有《袁中郎全集》。
  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宏道任京兆教官,穷官低微,兴致冷落。这封信通过花朝之夕踏月崇国寺,写北京春寒料峭,字里行间透露出心情之冷落。与此同时,袁宏道还写过一首五古《崇国寺踏月》:“寒色侵微兰,光明见题额。踏月遍九衢,无此一方白。寺僧尽掩扉,避月如避客。空阶写虬枝,格老健如石。霜吹透体寒,天街断行迹。惜哉清冷光,长夜吹沙碛。”也表现了同样的心情。
 楼主| 发表于 2008-2-4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答许廷慎书.(明)方孝儒


 
  
  往在京师[1],士人从濠上来者[2],多能诵足下歌诗,固已窥见胸中之一二。去在临海[3],遇林左民、张廷壁二子,问足下言行滋详。二子自负为奇才,至说足下,辄弛然自愧,以为莫及也,然后益信所窥之不妄。近在王修德所,得所录文章数篇及手书,深欲读之,会仆家难作[4],未果寓目,辄引去。重入京师,道途所行千余里,恒往来于怀。及到此,获《岁寒事记》于友人家[5],览数行而大惊喜,命意持论,卓卓不苟,非流俗人所敢望也。何足下取于天之厚至是耶?斯文世以为细事,然最似为天所靳惜 [6]。其赋于人也,铢施两较[7],不肯多与。得之稍多者,便若为所记忆,时时迫蹙督责,不使有斯须佚乐意。此理绝不可晓,岂其可重者果在此耶?不然,何独忌此而悦彼耶?如仆自揣,百无所有,以粗识数字,大为所困。当危忧兢悚时[8],自誓欲以所能归诸造物,甘为庸人而不可得。足下幸安适无所苦,而骎骎焉欲抉发奇秘[9],以与造化争也。然其取忌亦太甚矣,得微亦蹈其所忌乎?仆虽为斯文喜,然窃以为非计之得也。虽然,君子顾于道如何耳,宁论利害哉?自古奇人伟士,不屈折于忧患,则不足以成其学。载籍所该[10],太半皆不得意者之辞也,然后世卒光明崇大,又安知忌之于一时者,非所以为无穷之幸,而悦于俄顷者,非甚弃之耶。此可为足下道。聊以发笑,且自解耳!
  左民多称王微仲之贤,恨无由见之。适见其弟晃仲,亦雅士,当是吾辈之秀,大不凡也。仆侍祖母故来此,其详有所难言。
  
  注释:
  [1]京师:指明初的都城南京。[2]濠:水名,在今安徽凤阳县境。[3]临海:今浙江临海市。[4]家难作:指作者父亲方克勤被冤杀事。方克勤,字去矜。《明史》入《循吏传》。曾任济宁知府,有惠政。后被属吏所诬,谪役江浦,被冤死。[5]《岁寒事记》:许伯旅的作品。[6]靳惜:吝惜。[7]铢旋两较:犹言斤斤计较。铢: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8]兢悚:戒慎恐惧的样子。[9]骎骎(qīn):急迫的样子。抉发:发掘。[10]载籍所该:书籍中所记载的。该:备。
  
  本文选自《逊志斋集》卷十一,许廷慎,名伯旅,黄岩(今属浙江)人。明初曾官刑科给事中。工诗文,著有《介石集》。这是一封朋友间相互慰问的信。两人都善诗或文,都遭到时忌。虽然如此,仍然不屈不挠,只要合于道,“宁论利害哉!”同时以“自古奇人伟士,不屈折于忧患,则不足以成其学”来勉励友人。信娓娓而谈,真切坦诚,其愤激不平之心,寓于婉转醇厚的文字中。
 楼主| 发表于 2008-2-4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答应天巡抚宋阳山论均粮足民.(明)张居正


 
  
  来翰谓苏松田赋不均[1],侵欺拖欠云云,读之使人扼腕。公以大智大勇,诚心任事,当英主综核之始,不于此时剔刷宿敝,为国家建经久之策,更待何人?诸凡谤议皆所不恤。即仆近日举措,亦有议其操切者。然仆筹之审矣,孔子为政,先言足食[2];管子霸佐[3],亦言礼义生于富足。
  自嘉靖以来[4],当国者政以贿成[5],吏朘民膏以媚权门[6]。而继秉国者,又务一切姑息之政,为逋负渊薮[7],以成兼并之私。私家日富,公室日贪,国匮民穷,病实在此。仆窃以为贿政之弊,易治也;姑息之弊,难治也。何也?政之贿,惟惩贪而已。至于姑息之政,倚法为私,割上肥己,即如公言。豪家田至七万顷,粮至二万,又不以时纳。夫古者,大国公田三万亩,而今且百倍于古大国之数,能几万顷而国不贫?故仆今约己敦素,杜绝贿门,痛惩贪墨[8],所以救贿政之弊也。查刷宿弊,清理逋欠,严治侵渔揽纳之奸,所以砭姑息之政也。上损则下益,私门闭则公室强。故惩贪吏者,所以足民也;理逋负者,所以足国也。官民两足,上下俱益,所以壮根本之图,建安攘之策[9],倡节俭之风,兴礼义之教,明天子垂拱而御之[10]。假令仲尼为相[11],由、求佐之[12],恐亦无以逾此矣!
  今议者率曰[13]:“吹求太急,民且逃亡,为敌凡此。”皆奸人鼓说以摇上,可以惑愚闇之人,不可以欺明达之士也。夫民之亡且乱者,咸以贪吏剥下,而上不加恤;豪强兼并,而民贫失所故也。今为侵欺隐占者,权豪也,非细民也;而吾法之所施者,奸人也,非良民也。清隐占则小民免包赔之累,而得守其本业;惩贪墨则闾阎无剥削之扰[14],而得以安其田里。如是,民且将尸而祝之[15],何以逃亡为?公博综载籍,究观古今治乱兴亡之故,曾有官清民安,田赋均平而致乱者乎?故凡为此言者,皆奸人鼓说以摇上者也。愿公坚持初意,毋惑流言。异时宰相不为国家忠虑,徇情容私,甚者辇千万金入其室,即为人穿鼻矣。
  今主上幼冲[16],仆以一身当天下之重,不逡破家以利国,陨首以求济,岂区区浮议可得而摇夺者乎?公第任法行之,有敢挠公法,伤任事之臣者,国典具存,必不容贷。所示江海条件,俱当事理,疏至,即属所司履行。
  
  
  注释:
  [1]翰:鸟的羽毛。古代用羽毛为笔,故也称笔为翰。这里代指书信。苏松:指苏州府和松江府。[2]“孔子为政”二句:《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3]管子:名夷吾,字仲,春秋时齐国颍上人。相齐桓公,实行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助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他主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4]嘉靖:明世宗朱厚熜年号,公元1521—1566年在位。[5]当国者:这里指权相严嵩。[6]朘(juān):减缩。[7]逋负:拖欠税赋。渊薮:汇聚处。[8]贪墨:贪财好贿。《左传.昭》十四年:“贪以败官为墨。”注:“墨,不絜之称。”[9]攘:排斥。[10]垂拱:垂衣拱手,形容不费力气。御:治理。[11]仲尼:孔子。[12]由:仲由,字子路,孔子弟子,在孔门四科中列政事科。求:冉求,字子有,孔子弟子。亦在孔门四科中列政事科。[13]率:轻率。[14]闾阎:指民间。[15]尸而祝之:立尸而祝祷之。尸,代鬼神受享祭的人。[16]幼冲:幼小。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江陵(今属湖北)人。少颖敏绝伦。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授编修,历任国子司业、侍讲学士、礼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等。神宗即位,出任内阁首辅,主朝政前后十年,以劳瘁卒。明嘉靖时,朝政**,他推行过一些政治经济改革措施,主张和西北各族通贡互市,练兵备边等,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张居正不刻意为文,而其文“庄雅冲夷,真醇正大,无奇谲之态,无藻缋之色,无柔曼之容,无豪岩之气”(吕坤《书太岳先生文集后》)。著有《张太岳文集》,或称《张江陵集》传世。另外还有《帝鉴图说》、《四书直解》、《书经直解》、《通鉴直解》等著作。
  本文选自《张太岳文集》卷二十六。是作者在执政期间为实行改革而回答应天(今南京市)巡抚宋阳山的一封信。信中表达发他对嘉靖以来“当国者政以贿成。吏朘民膏以媚权门”的义愤,表达了他决心对当时“贿政”、“姑息”之弊开刀。同时,也批驳了反对者说他的改革“吹求太急,民且逃亡”的胡说。文章义正词严,气势充沛,表达了一位政治家为了国家人民的利益而不计个人利害得失的严正立场。
 楼主| 发表于 2008-2-4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答赵廷臣.(明)张煌言


 
  
  台翰俨颁[2],殊深内讼[3],岂仆一切愚忠[4],尚未足取信天下耶?台下清朝佐命[5],仆则明室孤臣[6],时地不同,志趣亦异。功名富贵,早等之浮云[7];成败利钝,且听之天命[8]。宁为文文山[9],不为许仲平[10];若为刘处士[11],何不为陆丞相乎[12]?倘云桑梓涂炭[13],实为仆未解兵[14],仆亦何难敛师而去[15],但未知台下终能保障否乎?区区之诚[16],言尽于此,间使说词[17],请从此绝。
  
  
  注释:
  [1]赵廷臣:清汉军人,官闽浙总督。他曾致书张煌言,劝其降清。[2]台翰俨颁:蒙您郑重地写信给我。台翰,对他人书信的尊称。[3]殊深内讼:深深自责。[4]仆:自称谦词。[5]台下:三台为宰辅之星,故称大官为台下。清朝佐命:辅佐清朝创业的大臣。[6]孤臣:孤立之臣。[7]“功名”二句:功名富贵,早看成如浮云一样。《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8]天命:指上天的意志。[9]文文山:文天祥,字文山,宋代民族英雄。元兵南下时起兵抵抗,兵败被执,不屈就义。[10]许仲平:名衡,宋人,仕元,官至中书左丞。曾为元朝定“朝仪”。《元史》有传。[11]刘处士:名秉忠,宋人,仕元,官至太保,参与中央政务。《元史》有传。[12]陆丞相:名秀夫,宋末盐城人。抗元兵败,杖剑驱妻子入海,即负卫王投海而死。[13]桑梓:指故乡。涂炭:如陷泥坠火,比喻遭受灾难。[14]解兵:解散抗清的军队。[15]敛师:收兵。[16]区区:犹拳拳,忠爱专一的意思。[17]间使:兵间使者。
  
  
  张煌言(1620—1664),字玄著,号苍水,郑县(今逝江郑县)人。崇祯举人。清兵攻占南京后,他在家乡举兵抗清,奉鲁王监国,授为东阁大学士。他和郑成功几次率师自崇明入江,攻下许多沿江城市。后来郑成功兵败于镇江,张煌言隐居海岛,为清兵所获,不屈而死。著有《张苍水集》等。
  顺治十年(1659),郑成功和张煌言率师北伐,他们溯江而上,围南京,攻芜湖,使清廷大为震惊。失败突围后,张煌言在家乡浙江沿海一带继续组织抗清武装,准备再度北伐。康熙二年(1663),闽浙总督赵廷臣包围了张煌言,以低声下气的语调写信劝张投降。这封信是张煌言对劝降的答复。
  信着墨不多,但义正词严。对来信以功名富贵诱降,答之以“功名富贵,早等之浮云“;对来信以重兵包转逼降,答之以”成败利钝,且听之天命“。表面用语温和,实质态度强硬。列举文文山、许仲平等正反人物,表明自己誓死不降之决心,旗帜鲜明,言简意赅。
 楼主| 发表于 2008-2-4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答周北渚书.(明)边贡


 
  
  昔人有夜寝者,觉而闻壁间有声,听之纚纚然旋也[1]。叱之,则对曰:“我者乃符也[2]。”问之曰:“胡不于户外?”曰:“外有鬼。”又有人暮行失道,过丛祠[3]。天雨且黑,狐长鸣不休,野燐荧荧,散乱左右,因大恐,疾趋,后有追之者曰:“幸我待!幸我待!抵郭中当以符报若[4]。”其人以为鬼且厉己也[5],恐其近,愈益疾趋。追者益近。回视之,欣然羽人也[6]。问之,曰:“予天师耳。”是二事者甚相类,闻之者莫不笑之也。其笑之者盖曰:“所贵于符者,以其能以辟鬼也[7];而天师者,又符之所自出者也。今不惟不能辟鬼,而反辟于鬼,是乌用符与天师者为哉?”
  鄙人从大夫后十有余年[8],有父不能以养[9],而使糊其口于雁门三年矣[10]。虽政不及于古之人,然未敢以病民。而外不免于监司之辱[11],内不免五百炎罚[12],鄙人之力盖可知矣。
  京师之士人有以医名者,其门如市也,予往叩焉。出见之,仅能步,尫然羸也[13]。予甚笑之。盖未有己不治,而能治人者也。
  大儿至,予适病疡有告,朝籍之不通者一月矣[14]。不敢以出,即出亦羸医耳,天师耳,辟于鬼之符耳,于执事者何能为[15]?故大儿之归也,草草布意。若执事之详悉颠末,彼自能道之矣。不宜。
  
  注释:
  [1]纚纚(shǎi)然:连续不断的样子。[2]符:这里指道士用来驱鬼的符。[3]丛祠:建造有荒野丛林中的神祠。[4]郭:外城。这里泛指城中。若:你。[5]厉:害。[6]颀然:身材高高的样子。羽人:这里指道士。[7]辟:同“避”。[8]从大夫后:入仕为官的谦称。《论语.宪问》:“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9]父:边贡父边节,字时中,号介庵,曾任山西代州知府。[10]雁门:在山西代州西北,这里借指代州。[11]监司:监察官吏的上级长官,明代指按察使。[12]五百:也作“伍伯”,官府小吏,主管车前导引、护卫及行杖等事。[13]尫(wāng)然:瘦弱而骨骼变形的样子。[14]朝籍之不通:指病假在家不上朝。[15]执事:尊称周北渚。
  
  边贡(1476—1532),字廷实,号华泉,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授太常博士,又擢兵科给事中,任太常寺丞,出为卫辉、荆州知府,历山西、河南提学副使。以母亡守丧家居。嘉靖元年(1522)起为南京太常少卿,历南京太仆寺卿、南京太常卿、南京刑部右侍郎,官至南京户部尚书。被劾纵酒废职,罢归。他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被称为“弘正四杰”,再加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即为明代“前七子”。边贡善诗,著有《华泉集》。
  本文选自《华泉集》卷十一。当时在地方为官的周北渚因边贡儿子赴京的机会,托他带信给边贡,请边贡为他在京城走走门路,边贡就写了这封信回绝。信中说明自己有父不能养,“外不免于监司之辱,内不免五百之罚”的处境。又通过形象的比喻,说明自己像一个不能自救的羸医,更像一个怕鬼的天师,避鬼的符箓,实在无能为助。信中连用寓言式的比喻,显然受到先秦诸子散文的影响,使文章显得委婉生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网

金庸迷QQ群:48569383  |  站方邮箱: jinyong@jyjh.cn

Copyright © 2004-201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4-25 14:39 , Processed in 0.04259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