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谈任我行之四]与网友谈“任我行该不该死”

 
 

金 庸 江 湖 文 丛

刘 国 重 论 金 文 集


[谈任我行之四]与网友谈“任我行该不该死”

  

刘国重


  heroskq网友: 《也说说任我行该不该死 》

  近来见刘国重兄台雄文,颇以为任我行之枭雄猝毙,实乃金庸照顾读者之大团圆结局,以小说观之,非行云流水之必然也。其实非独兄台持是观,当世众多读者文人,亦多有以其结局仓促而批评之,王跃文,官场小说之执牛耳者,亦觉得小说中我行得胜,方为之妙。

  然则余也不才,小有尺寸之思,虽不值方家一哂,犹望能抛砖引玉也。

  先生言道:"以《笑傲》的逻辑演变下去,任我行不死,势必'一统江湖'",此固必然,然则我行纵然天赋秉异,神勇难敌,究乃常人,无不有死也。其荼毒天下,驱弄教众,所赖者何?无非三尸脑神丹也。则其淫威日盛,教中之怨恨亦必盛矣,其人亡政息,岂非必也?

  先生所列秦始皇、曹操、铁木真、朱元璋,无一不是声名狼藉之独夫民贼,实则中华之苦,非独暴君为之,汉武大帝,一代雄主,自不免"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无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畜积至今未复" 。唐太宗李世民,千古圣君,虽屠戮兄弟于前,三改起居于后,然贞观之治,号为盛事,欲封禅泰山犹无奈"今自伊、洛以东,至于海、岱、烟火尚稀,灌莽极目,此乃引戎狄入腹中,示之以虚弱也。" 至于开元盛世,号中华千古未有之极矣,"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也难免"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是以圣人出,必代天日以照耀万物,则悠悠天下,草贱小民,无有望其生,莫不望其死也。

  噫唏,我行此生,其"亡德泽于天下"也必矣,又何必待其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敲剥天下之骨髓??毕竟小说家言,生死既操我手,自是以使其死得其所,死尽其妙为第一要务,则先生须知,笑傲江湖之结尾,我行之暴卒,实有其绝妙之处。当是时也,恒山之上,正道毕集,冲虚"妙计",欲一炸以平天下,当真是武当一炬,可怜焦土,遥思见性峰上,计若得售,一人升天,万人陪葬,山下一众僧道,合十祷念:"杀人最少",好不慈悲!待到大期至矣,则管箫丝竹,一派祥和,独夫既亡,竟尔一切安然。呜呼,回忆当年,正道魔教,相互斫杀,互视如寇仇,为正道中人者,若有言魔教之是,则视之如大逆不道,若有结魔教中人,则竟至阖家族灭!为神教中人者,初东方不败坐登黑木崖顶之时,有闻教主之非,莫敢不舍命一战以全其名,即至东方败亡,莫敢不恨不得啖食其肉以求其生。至我行欲王江湖,天下豪杰,竟蹑足于行伍,被驱之如犬羊。俄而一人卒,万众息,王图霸业,是非对错,顷刻间归于尘土。真真乃一人之心,万人之心也,可叹无数帮众,直若草猫刍狗,数十万身家性命,几十载惶惶竟日,只换得一柄老剑,几卷残经。

  然则伟人固去,进自可"改革开放",退犹能"两个凡是",何其叵测?也难怪方正冲虚二位长老直到听闻"千秋万载,永为夫妇"新八字真言方才稍安其心,然则三尸脑神丹尚在,死了一个任我行,又岂能挡得住下一个任我做,任我言,任我王............也难怪莫大先生一曲《凤求凰》,犹然余音袅袅,凄凄不绝。呜呼,我行暴毙,岂不幸甚?然则掩卷深思,实难自已,且喜且哀之。

  ========================================================================

  heroskq兄有道:

  现在方拜读大作,迟复为歉。

  《笑傲江湖》成就,不及《一九八四》远甚,这一点,我与兄观点相同。

  奥威尔何尝不可以写出一个光明的结尾--阳光明媚的1984年?'老大哥'被推翻,人民欢呼自由重临人间?本来就是幻想小说,他的选择空间其实满大。然而奥威尔的学术良知与道德认知,阻止他如此处理。《1984》大结局,但见日色晦暗、秋风萧瑟......

  感觉在'政治'与'小说'之间,吾兄仍是更偏重于从'小说'角度审视任我行先生的逝世。"冲虚妙计,欲一炸以平天下,当真是武当一炬,可怜焦土,遥思见性峰上,计若得售,一人升天,万人陪葬......待到大期至矣,则管箫丝竹,一派祥和,独夫既亡,竟尔一切安然",如此"笑傲江湖之结尾,我行之暴卒,实有其绝妙之处",这一点,我亦深知。然而,金庸撰《笑傲江湖》的野心在于"刻划中国三千多年来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现象",这样的结局,揆诸三千年国史,具有'普遍性'吗?您相信吗?

  最起码金庸本人不信,就算任我行没有被安排猝死,"独夫既亡,竟尔一切安然"的结局,金庸也不会让它实现,因此才会在《拒盟》一章写道:"当群豪和令狐冲饮酒之时,任我行只是微笑不语,心中却在细细盘算,在少林与武当之间的三道埋伏该当如何安排;如何佯攻恒山,方能引得少林、武当两派高手前去赴援;攻武当山如何网开一面,好让武当派中有人出外向少林寺求援;又须做得如何似模似样,方能令得对方最工心计之人也瞧不破其中机关。待得令狐冲大醉下山,他破武当、克少林的诸般细节,在心中已然大致盘算就绪。"

  他那天根本不会光临恒山,又怎会"见性峰上,计若得售,一人升天,万人陪葬"?

  我近年对市面上的畅销书颇有些排斥,盖鱼龙混杂,劣品太多也。不免牵累到王跃文先生的官场小说。他的书我去年才开始阅读,感觉确非浪得虚名,仅仅在对官场描画的真实性方面,就非侪辈所能望其项背。斯人"亦觉得小说中我行得胜,方为之妙",我此前居然未闻,吾兄可否多透露些,复制于后?

  窃以为:王跃文作如是观,更多是从'政治'('官场')的真实性、普遍性而非'小说'的艺术性、可读性出发得出的结论。

  当然,在没有了解王跃文的完整表述之前,这,仅仅是臆测。

  我对汉武,评价亦低。或谓:其当政50年,黔首非正常死亡者近半。此说容有夸张处,然而在这位伟大领袖的治下,黎民生计,远不及文景时代,是可以断言的。

  时至今日,暴君死了近2000年,仍然出现了举国、满城争睹《汉武大帝》的火爆场面。您真的相信"是以圣人出,必代天日以照耀万物,则悠悠天下,草贱小民,无有望其生,莫不望其死也"?

  《笑傲》一书,颇多"瞒与骗"成分,从书中看来,似乎所有的教徒内心都在反抗任、东方两位教主的统治。

  还是揆诸国史,哪有这么回事?!暴君麾下,从来不缺被逼无奈的奴隶,更不缺死心塌地的奴才。他们吃的是十全大补的'三尸脑神丹'啊!

  知堂老人谓:"这真是一个奴性天成的民族!"

  鲁迅亦云:"中国只有两个时代,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欲为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大意)。

  现今国人,身为草民,却比官僚更理解官僚的良苦用心,比暴君更同情暴君的暴政,认可其完全出于善意。

  夫复何言?

  '德先生'与'赛先生'联袂惠临此老大帝国,已有百年,终究也不曾加入中国国籍,进入21世纪,我们的进步止于不再把老德同志视为亡我之心不死的怨敌,也不过将其视作'国际友人'罢?

  国人之'臣民意识'未死,而'公民意识'未立,当此情势,侈谈'崛起',也太悬乎了。

  现在,写古文辞似乎成了时尚,但我所阅及者,多数如高山滚鼓,不通不通!自己从来只有藏拙一法,不敢尝试。而观兄大文,文笔洗炼而文气畅达,就文字而言,我找不出瑕疵,也写不出来。

  不易!

  将兄之大文与弟之回帖,收存于博客,以图装点门面,先行讯告吾兄。

  珠玉在前,瓦砾在后,亦可收衬托之效也。

  顺颂

  福康安

  [ 答客诮--关于《任我行不死》 ]

  qie

  什么和什么啊。笑傲写的是一堆政客和隐士。这些人都有自己的实力,都可以独当一面。谁能灭了谁啊?就任我行能?不是吧?能人辈出阿!100余年纷争任我行能改变?那武林不是安静了?不可能!

  就像现在,美国强大。他灭得了伊拉克吗?伊拉克充其量是恒山派。而俄罗斯(少林)中国(武当)他能灭谁啊!?

  只能说写任我行死是作品需要。不死啊,不敢想``````

  --------------

  以上是网友'金永'在《如果任我行不死?》贴后留言,答复如下:

  您要纯把《笑傲》当武侠小说读,我就没法跟您说了,难得您明白"笑傲写的是一堆政客和隐士",金庸自己说来是这样的:"这部小说通过书中一些人物,企图刻划中国三千多年来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现象。不顾一切的夺取权力,是古今中外政治生活的基本情况。任我行、东方不败这些人,在我设想时主要不是武林高手,而是政治人物,这种形形色色的人物,每一个朝代中都有"(《笑傲。后记》)

  既然要'刻划中国三千多年来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现象',那么任我行就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了一种政治家类型('每一个朝代都有'),中国政治普遍现象是什么?是秦始皇、曹操、铁木真、朱元璋耄这种人混一天下,您说他们能不能改变百把年纷争?

  武侠小说中的'武林'或'江湖',是不会'安静'的,但政治小说《笑傲》中的'江湖',隐喻的是整个天下。'六王毕四海一'之后,也有人想不'安静',始皇帝咋办?很简单,挖个坑,把他们全埋了!

  并不是每一个'任我行类型'的政治家都能'一统江湖',那是因为当时还有同类型的政治家比他更邪恶,更暴虐,更无情!

  曹操一统北方就死翘翘了,后面跟着司马懿、司马昭......

  至于山姆大叔对付伊拉克,用古代那种完全不顾敌方百姓死活甚至像铁木真那样屠城的战法,20个伊拉克也早灭了。

  美、中、俄几乎不会爆发全面战争,那是因为核武造成恐怖平衡,第三次世界大战不会有胜利者--自己也玩完,而古代不存在这种顾虑,那时好像没有核武器。。。几千年来多少实力相当的国家相互战伐,谁也灭不了谁吗?《射雕》中中亚大帝国花剌子模怎么就让人灭了?这是金庸编造的故事吗?当时蒙古兵员数量、装备比花国还逊一筹啊。

  金庸安排任我行'出身未捷身先死',当然也是受文类限制,毕竟《笑傲》是基于历史'政治基本现象'采用'武侠小说'形式进行的模拟虚构,而少林、武当今日犹存。

  但以《笑傲》的逻辑演变下去,任我行不死,势必'一统江湖',或者金庸可以再写几十万字,让另一个'任我行'灭了他,还是要'一统江湖'!否则,就谈不到"刻划中国三千多年来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现象"。

 
金庸江湖·金庸文化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