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2142|回复: 1

辛亥:未完成不等于失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辛亥革命五道问题

1,武昌起义成功源自谣言?



看了张鸣先生的《辛亥:摇晃中的中国》中所述,武昌起义源自汉口俄国租界意外的爆炸暴露革命党人花名册,谣传当局已经掌握了革命党人的花名册,凡是没有留长辫子的,不论何人,都得依法逮捕和杀头。这种人心惶惶在新军汉人中产生了反满的催化剂,这才引起了兵变。张鸣先生还拿9月24日的醉酒骚动事情来举例,证明如果没有谣言,10月10日顶多是放了几下枪而已成不了大气候。我对于张鸣先生这种误导读者之言深感惊讶,完全不能苟同其标新立异的观点。首先,武昌起义的选址本来就是计划好了的,革命党吸取历来起义的经验教训,把起义地点分为三策,上策是在京城腹地,这点行不通。下策是在边境,清廷微势之地,这点虽然屡试成功,但还是失败,最终定位中策,即在长江流域某个经济发达的地区举行起义。为此以蒋翊武,刘复基为首的文学社与孙武,邓玉麟为首的共进会取得联盟打算共同在1911年农历8月15日,但事情不慎泄露,引起了清廷的警惕,武汉新军取消了中秋假期,以至于起义延迟,后来居正,谭人凤,宋教仁等人都无法按约赶往武昌指挥。虽然如此但起义却还是没有被取消,黄兴在10月2日发出回函给同盟会中部总会时说:“鄂中情势更好,事在必行。”不但赞成起义,还主张11个省的革命组织共同响应。其二,9月24日,那场炮兵骚动源自于孟华臣等几名新军酒后口无遮拦所引起。之所以没有得到响应,是因为意外事件,起义准备不足,而刘复基料定瑞澂无能不敢兴大狱,才让骚动的士兵脱军装逃跑。事实也果然他预料如此,瑞澂虽然收缴了新军的弹药,加强了防范,但起义却没有停下脚步,新军中的革命党人采取聚沙成堆的防范,一颗颗累计子弹准备起义。诚然,武昌起义的成功的确有无辫不留头这样的谣言揣使,但是千里之坝溃于蚁穴,如果没有新军中革命党人的努力也打不成这个效果,换句话说即使花名册没被落入清廷手里,起义也势不可免。武昌起义的成功绝对不是谣言的推力,而是清廷丧失人心和革命思想不断影响新军的结果。当瑞澂上任后问张彪,你这一镇有多少革命党,张答曰:“三分之一。”这才是问题的本质。



二,为什么长久以来认为是熊秉坤打的第一枪?



这是源自二次革命失败后,熊秉坤去日本投靠孙中山,孙向同志们介绍其人的结果,在《孙文学说》中提到过:“熊炳秉首先开枪发难”之语,所以熊打第一枪的定论完全是由孙中山对熊的抬爱。现在史书普遍说工程第八营士兵程正瀛击毙发难的排行陶某,这才是武昌起义第一枪。后来又有辎重十一营罗全玉打死排长郭某为第一枪的说法。郭一枪为六点,程一枪为八点,但工程营在城内比辎重营在城外的作用更大,所以普遍认为程正瀛所打的才是第一枪。这些都是源自辛亥革命元老参与者的回忆,具体时间已无法考证。



三,黎元洪是床底都督吗?



看过《走向共和》的人都记得,黎元洪躲在床底最后被张振武拉起了剪鞭的一幕,其实这是对黎元洪的丑化,早在起义前,黎元洪就已被列为都督之选,他心不甘情不愿被黄袍加身的是事实,但无论如何都不是钻到床底下那么窝囊怕死。而且逼迫黎元洪恰恰是工程第八营程正瀛,马荣这些士兵,很少人提到张振武。床下都督的言论出自张振武被袁世凯杀后,由他所主办的《震旦民报》一个叫蔡寄鸥的人写的文章,是为张振武报仇的。



四,辛亥革命时,孙中山在刷盘子?



此出自历史文人唐德刚所写的《袁氏当国》中的叙述,毫无价值之说,事实上大量史料表明,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时,孙中山正在美国四处演说,为革命筹款。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1911 年10 月 10 日(星期二)孙下榻的酒店"布朗宫",至今仍保存着他的入住记录,他当时住的是321房。他还带着一个叫黄芸苏的助手;布朗宫酒店从1892诞生来就算比较豪华的。试想一个住着豪华酒店的人会是靠刷盘子为生吗?



五,辛亥革命失败乎?



我国历史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普遍认为是不彻底的革命,是遭袁世凯摘取了革命的果实,从而得出小资产阶级是软弱,无能的,不可能像无产阶级领导革命一样成功。其实这是个浅薄的看法,辛亥革命扫掉了两千年来皇权帝国的专制制度,更改了国体和政体,光凭这点就是伟大的,是比五四还早的思想解放过程,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之所以遭到了失败,都是因为辛亥革命后,谁自以为帝,都会被群起而攻之。虽然民主思想还未完全开放,但警示着后来的当权者不敢再当皇帝。她创立了亚洲近代第一个共和国,是给世界反帝反封建反殖民主义革命带来了鼓舞。打开了中华民族平等共治的第一次试验,是全民族第一次崛起。

我承认辛亥革命是个尚未成功的革命,但我反对将她视为一种失败。辛亥革命首要目的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扫除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一个君主制度的共和国,从这一点上说,辛亥革命是成功的。但是革命后却没有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平等的新中国,这一点来说是遗憾的。



关于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我个人认为是个初步成功却没有完成的革命。并不是像历史教科书和某些历史专家是个失败的革命。



对于辛亥革命,我认为有三点值得回味。



1,孙中山的让位意味着什么?



孙的让位是一种妥协,这种妥协是伟大的,不是教科书上浅显说的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支持民国的民军凭当时的实力的确无法与北洋军抗衡,随时随地可能会像原先其他起义一样被扑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然而孙中山不计个人政党的得失,与袁世凯达成契约,以逼宣统退位之功,把大总统的宝座让与袁世凯,无论是出于现实的考虑还是他个人心不甘愿,但他敢迈出这一步,这就表明他不是为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而行事的。袁世凯的继位代表着一个强而有力的军权人物当政,不但能当时消弭各路不同政见者的分歧更是能保住国家主权不至于在政权更迭中流失,还能促使内战不再延续。以妥协为结局代替革命的破坏力蔓延其实是种进步的表现。



2,辛亥是场知识分子的带动的革命。



如果仔细看看史书,耐心的历史爱好者一定会发现,各个革命社会团体的领导人们都是中国20世纪新一批的知识分子,他们大部分都在日本留过学,接触西方思想也同时拥有日本式明治维新时代武士意念,不惧死。而回国组成各种各样的秘密团体几乎都有自己办的报纸来宣传革命思想。这些新潮的知识分子能视为中国资产阶级吗?非也,如果论阶级,他们都是出自贫苦的工农子弟和小市民阶级,而真正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更赞同康梁的改良学说,也就是历史常说的立宪派。他们大都并非想靠革命来推翻清廷,只不过在保路运动后,他们担负起了在这个腐朽的王朝后贡献出踹一脚的角色。他们是被动而卷入这场历史大潮中的。并非是新潮知识分子那样有着强烈反满革命的意识。所以说我很不赞同把辛亥革命看成是资产阶级革命。其实他们还是中下层民众知识分子带头的革命,以他们阶级属性来说就是无产阶级也不为过。



3,革命和改良的关系



如果革命是错的,那么立宪是对的,反过来亦然?当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发现清朝是真立宪,而革命党也是真革命,清朝立宪一来二去没有消弭革命,反倒花费了无数金钱,集中不了中央的权力,一步步走向灭亡。我们是该怪清廷立宪太晚还是革命党动作太早,其实这是很值得玩味的一件事。如果清廷能像日本那样维新早个二三十年,那么历史就会改写,但历史就是历史,人们对形式的认知,始终摆脱不了局限,不能跳跃式发展。清廷是要立宪,他是在抓紧最后一个拯救王朝的稻草。革命党认为清廷腐朽不堪,已失去了改良的可能。他们不希望立宪成功,所以他们四处出击,恐怖爆炸,连出洋考察的火车他们也要炸。这是二十世纪初国内外矛盾不断摩擦而产生的革命果实。就像宿命一样摆脱不了。



最后,我们该怎样看待辛亥革命,我就引用2006年在耶鲁大学的一次演讲词吧。

the Chinese people have fought courageously and unyieldingly to rid themselves of poverty and backwardness and to realize national rejuvenation, thus profoundly changing the destiny of the Chinese nation. Ninety-five years ago, the Chinese people launched the Revolution of 1911 that overthrew the feudal autocracy which had ruled China for several thousand years and opened the door to China's progress.


中国人民勇敢坚定的与贫穷与落后做斗争,从而实现民族复兴的使命,95年前,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深刻的改变,中国人民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封建独裁统治,打开了中国进步之门。
发表于 2011-11-8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网

金庸迷QQ群:48569383  |  站方邮箱: jinyong@jyjh.cn

Copyright © 2004-201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4-20 00:16 , Processed in 0.03993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