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韩江

【原创】战国风云录(长篇历史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11、商鞅变法

在经过四次的深入了解后,商鞅完全得到了秦孝公的信任。商鞅也将一展他的抱负,在秦国进行一场变法。

可是变法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将触及到无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自古以来,很少听说变法而不流血的,其中的阻力和压力是难以想象的,想要变法,绝对需要“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想王安石变法,下了多大的决心,花了多大的力气,结果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丢官流放的人一批一批——好在太祖皇帝有遗命,“不得杀士大夫”,否则还真不知道要死多少人。而千百年后的另一场变法,更是惨烈,不但涌现出可歌可泣的戊戌六君子,连当时的光绪皇帝都搭了进去。

可见变法不是什么人都玩得起的。

好在秦孝公不是光绪皇帝,商鞅似乎也比六君子幸运。

一场有关变法的辩论在秦国展开。《通鉴》对这场辩论只做了简单的交代,但是我相信当时的情景一定远比《通鉴》中来得惊心动魄。

商鞅对秦孝公说:“一般的老百姓是不可能和他们商议开创的计划,只能和他们分享成功的利益。而讲论至高道德的人,和凡夫俗子也不可能有共同语言。如果要建立万世的基业,就不能与众人商议。因此圣人只要可以强国,又何必拘泥于传统?”

秦国大夫甘龙反驳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只有按照旧的典章制度办事,才能使官员熟悉规矩,百姓安定。”

商鞅说:“常人只知道安于旧习,学者则往往陷入所知范围不能自拔。这两种人做官守法可以,可是不能和他们商讨变法这等大事。聪明的人制定法律,愚笨的人受制于法;贤德的人因时而变,无能的人墨守成法。”

这几句话无疑是在讽刺那些墨守成规的大臣,同时也表达了商鞅的自信。当然,作为一国君主的秦孝公不会轻易被这几句话打动,但问题在于,在这些话以前,他已经被打动了。由于秦孝公的鼎力支持,变法终于得以施行。

商鞅变法主要是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好像没有文化措施——这其实也很好理解,中国古代的变法往往集中在两个目的上:富国和强兵。而在农业社会里,什么样的人民最利于富国强兵呢?——最好的臣民是只会服从命令做事的臣民,知识越多越反动这条理论被历史无数次证明了。所以历来中国古代的变法,都不会在文化上做什么文章,最好让老百姓一辈子都笨下去。

现在我们首先看一看在经济上,商鞅都做了些什么。

(1)废井田,开阡陌。这是商鞅变法中最具革命性的一条,简单来说就是从奴隶制土体国有制转向封建制土地私有制。法令规定,允许人们开荒,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赋税则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是中国的一项传统,直到明朝中后期,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时,这种传统仍未被打破,士农工商这种阶层的划分深深的植根于人的心灵。甚至于到现在,我们看到某某人经商发财,仍不禁与“奸商”相联系。从现在的角度看,重农抑商当然不对。但是就当时的情况,这种政策的推行,无疑会极大的鼓动农民去垦荒种地。

(3)统一度量衡。当时秦国各地的度量衡标准不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如今传世之“商鞅量”,上有铭文记有秦孝公 “十八年”“大良造鞅”监造,“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从“商鞅量”中得知,商鞅规定的1标准尺约合今0.23公尺,1标准升约合今0.2公升。由量器及其铭文可知,当时统一度量衡一事是十分严肃认真的。商鞅还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这为秦始皇后来统一六国度量衡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我们要看得是商鞅的整治措施。还记得我们在上文里提过,当时商鞅变法来到秦国,当时他带了一本李悝主编的《法经》,因此可以说商鞅变法很大程度上是在借用魏国的法律。但是作为一个著名法学家,商鞅一定会有他的独创性。他在政治上彻底废除了旧的世卿世禄制,以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集权制为重点。在这个方面,他远远超过了他前辈吴起和李悝。而这也是秦国最终可以统一六国的一大要素。

其在政治上的主要措施有:

(1)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二十等爵制。这一制度的推行意味着以前宗室贵族们的长期饭票从此作废,想吃饭?行,自己拿命挣去。而对于那些普通的士兵来说,这无疑是一大福音,从此英雄不问出身,只问英勇杀敌。上战场,能砍人,就可以成为朝廷新贵。这一制度的推崇使得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加强。可见,人的本性很大程度上是利益驱动的。然而这一制度的推行,从另一角度看,也是为商鞅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史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2)改革户籍,编民为什伍,实行连做法。这招够狠。将秦国的百姓变成了一根绳子上的蚂蚱。百姓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一家有罪,九家告发,若有隐匿,十家并罪。同时,商鞅还规定,旅店不能收留没有官府凭证者住宿,否则店主也要连坐。

(3)推行县制。这是一项具有革命性质的制度改革。具有分权味道的分封制变成了具有集权味道的县制,从此以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商鞅在秦国共设立了三十一个县(也有史书认为是四十六个县或三十一个县)。县设县令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设县尉以掌管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这一制度与废井田,开阡陌,堪称绝配。正是上层建筑在经济基础上的反应。

(4)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如果说毁灭文化典籍也算是文化政策的话,商鞅变法还是涉及到了文化政策。此制度的推行,对于秦国的强盛不无作用,但是对于我泱泱中华的几千年文化来说却是极大的摧残。不过干这种事的岂止秦国,自古以来,历朝历代,莫不如此,即令进入民主时代,中国仍旧难以避免此等浩劫。能说些什么呢?能做些什么呢?稳定和发展是第一大局,烧本把书算什么?!!!

大历史的发展如同滔滔洪流,汹涌澎湃,是非功过,唯有后人方能评述——可是后人又真得可以评述吗?

历史的发展总是那样的扑朔迷离,让我们不禁一次次的想,如果当时不那样会多好啊!可是,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容假设,发生过了的历史,我们只能从这滚滚洪流中留下的蛛丝马迹,去偷窥历史的只言片语——我们也只能看到历史的只言片语。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做的事情,就是汲取教训,希望不再发生那些悲哀。只可惜统治者们都有一种天性——选择性的遗忘。

这或许是历史的悲哀,更或许是人类的悲哀。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12、商鞅的悲哀

变法的困难不仅仅在于旧贵族们的阻挠,取信于民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仿佛改革开放初的中国,很多人都不敢放胆去搞什么市场经济。当年我老爸本想借钱买汽车,跑运输,却因为担心哪天一不小心形势变了,车被共产主义了,迟迟不敢动手,以至于今日,常常嗟叹。商鞅变法同样遇上了这个难题。

不过老百姓往往是愚昧的,而要骗得愚昧的人相信你,只要很简单的法子就可以做到。

《史记》和《通鉴》里都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秦国的法令详细制订了出来,但却没有公布。原因是因为公孙鞅怕百姓不相信政府。可见当时的政府在人民的心里极度缺乏公信力,如果政府都不被相信了,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为了重新确立政府的信誉,商鞅想了一条计策。这条计策虽然不高明,但是很有效。

他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立下一根长三丈的木杆,下令说有人能把它拿到北门去就赏给十金。百姓们感到此事很古怪——是啊,凭什么啊,搬根杆子给十金。虽说搬根杆子,废不了多大的力气,但是到时候拿不到钱,被人骂傻逼,就太丢人了。为了面子问题,没人肯动手去搬。

不过没关系,我们的商鞅同志有办法,俗话说得好,有钱能使鬼推磨,加大筹码,总是有法子的,反正花得是国家的钱。于是公孙鞅说:“能拿过去的赏五十金。”

五十金!!!有人蠢蠢欲动了,毕竟面子不能当饭吃。丢脸就丢脸吧。于是有一个人半信半疑地扛着木杆到了北门。商鞅那个汗啊,终于有不要脸的仁兄过来帮忙,给钱给钱!立刻给了五十金的重赏。

这个事件被作为典型教材广为宣传,政府的公信力确立了,法令的施行就很顺畅了。

解决了政府信誉的问题,接下来要面对就是来自王公贵族的诘难。

新法的推行总是那样充满了阻力,变法令颁布了一年,来秦都控诉新法使民不便的百姓不计其数。而这时候,当朝太子也触犯了法律。身为左庶长的商鞅面临着一场挑战。他深知,新法所以不能顺利施行,根本上是由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上有所好,下必效之。在当场太子的带领下,那些朝廷权贵们,当然对新法视若无睹。变法?哼,扯淡吧!

如今太子犯了法,该怎么处理?新法刚刚推行,这件事是绝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否则不但新法前功尽弃,商鞅还得因此担上妄动祖宗成法的罪责,只怕难逃一死。可是得罪了太子,也不是好玩的。想来想去,商鞅憋出了一个折衷的法子,太子当然不能动,可是太子的老师却有督教不严的责任,于是太子的两位老师,公子虔被处刑,公子贾被刺字于面。打狗还得看主人,商鞅虽然贵为秦国的左庶长,但是你也只是秦孝公身边的爪牙而已。而太子却是未来的国君。这个事件虽然让新法得以施行,却为后来商鞅被杀埋下了伏笔。

太子,你真得应该感谢商鞅,如果没有他的变法,你也许没有机会成为秦国的第一个王。

前325年,秦国君称秦惠文王。

惠文王虽然杀了商鞅,却留下了他变法的成果。或许这是商鞅唯一可以安慰的地方。

新法推行十年后,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周显王二十九年(前340),秦国发动了一场对魏国的战争,这场战争秦国的主帅是商鞅。

如果那个人更有度量些,或许魏国将有当时天下的两大名将,可惜那个人心胸太过狭窄,最终死在了马陵道上,魏国也因此元气大伤。

俗话说墙倒众人推,棒打落水狗。

敏锐的商鞅怎么肯放过这个棒打落水狗的机会,因此他向秦孝公建议说,秦魏两国如生死之敌,不能相容。魏国东面是险厄的山岭,建都安邑,与秦国以黄河为界,独享(崤)山东的地利。强盛时便西侵入秦,窘困时便东缩自保。而现在秦国的国力越来越强盛;魏国去年又大败于齐国,各国都背弃了与它的盟约,这是收拾魏国的大好机会。魏国无法抵抗,只能向东迁徙。那时秦国将据有黄河、崤山的险要,向东足可以制服各诸侯国,必可奠定了称雄天下的宏图伟业。(东乡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

21岁那年,秦孝公即位为君,他说:“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二十二年过去了,秦孝公再也等不下去,这么多年来,他做梦都在梦想着这一天。

东乡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

虽然在周显王二十六年(前343),秦孝公被周显王封为诸侯之长,但是这并不能让秦孝公的野心得到满足,他要的是整个天下——尽管直到很久以后,才被嬴家的后人实现这个理想。

公孙鞅,我把秦国的大军交给你了,你要为我打下魏国的江山!

商鞅一向是一个做事靠谱的人,他不会让秦孝公失望。

两军对垒前,他写了封信给魏国公子,说:“老弟,当年我们的感情很好,现在我们都在做大将了,我怎么忍心打你呢?不如我们见个面,喝喝酒,叙叙旧,谈谈我们共同关心的话题,然后各自领兵回国,你好我也好,老百姓们也安心。”

我不知道魏国的公子是不是智力低下,还是那个时代的人比较的纯朴。他居然信了商鞅的话。商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会和你喝酒?为了变法,他连太子的面子都不给,还会顾念你这个旧日的所谓朋友?

二十二年啊,秦孝公等了二十二年,我商鞅又何尝不是?变法为了什么?——富国强兵!富国强兵又为了什么?征伐天下,一统六国!

商鞅和公子小酌了一番,不知道有没有甩杯为号,反正这时候冲出来一群士兵,把这个魏国公子给活捉了。然后大败魏军。

此一战的后果是:

魏国迁都大梁,献黄河之西以求和。

魏惠王说了一句话:“吾恨不用公叔之言。”我不知道他是恨自己当初没听公叔的话重要商鞅,还是恨自己没听公叔的话杀了商鞅。不管是那一种情况,我想他该承认一个事实,公叔没有老糊涂,商鞅是一个人才。

而在这一战后,商鞅也得到了为后世流传的名字。秦孝公在商於这块地方划了十五个县给商鞅,此后商鞅号商君。

辉煌啊,男子汉大丈夫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快意的事情之一莫过于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我商鞅做到了,我的名字将与这场伟大的变法紧紧的连在一起,千百年后,当人们书写那段历史时,将不会忘记,曾经有那么一个人用他的智慧改变了一个时代。

然而上天从来不都不会让每一个人持续得辉煌下去。

其实在商鞅被处决之前,曾经有人劝过他,那个人叫赵良。商鞅问赵良,他与当年的五大夫百里奚相比,谁更高明。赵良说一段意味深长的话:“百里奚不过是楚国的一个乡野之人,却得到了秦穆公的重用,他在秦国为相六七年,向东征讨郑国,三次为晋国扶立国君,一次救楚国于危难之中。出门不乘车,夏天不用伞盖,视察民情也不大搞仪仗队。死的时候,秦国的百姓皆为之流泪。而您是靠着结交主上的心腹景监发家,掌权后,恣意凌辱贵族,残害百姓。公子虔因此闭门不出八年,公孙贾因此蒙受一生的羞辱。您的出行,浩浩荡荡,有大批武士护卫,您的马车在路上疾驰。这些行为都算不得以德服人。现在的您就像是早晨的露水,没有多少时间了,却还贪图商於的富庶收入,在秦国独断专行,一旦大王有个三长两短,您觉得你还可以活下去吗?”

这番话可说是金玉良言,只可惜商鞅不听。

商鞅一生为国谋,却不会为己谋,他有治国之大智慧,却没有修身之大智慧。他懂得如何让一个国家强大,却不懂得如何让一个人变得强大。

性格即是命运,商鞅的性格决定了他的悲剧,他太张扬了——一个人如果没有才的话,张扬的结果,大概是被当作疯子;如果有才的话,张扬的结果,往往是毁灭。

他可能的老师吴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一朝天子一朝臣。

周显王三十一年(前338),秦孝公死了,太子即位,即秦惠文王。商鞅的辉煌走到了尽头。公子虔的门下指控商鞅造反。商鞅被迫外逃,途中经过一家旅店,却因为没有证件,不为收留,这也真是作法自毙。之后又逃往魏国,可是魏国怎么会接纳他?他只好重返商於,率门徒向北攻打郑国。结果秦王的军队进入商於,斩杀商鞅,然后车裂分尸,他的家人也因此被斩尽杀绝。

一代名臣就此湮没。

也许在我向大王传授霸道的那天起,就注定了我一生的命运。

秦惠文王虽然杀了商鞅,但是并没有废除商鞅制定的法律。可以肯定,秦惠文王绝对不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他杀商鞅是形势。商鞅任左庶长,在秦国为相十余年(有史书说十八年),虽然《通鉴》和《史记》都没有这方面的记载,但是我相信,商鞅的实力必定遍布秦国朝野。商鞅之死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报复事件。

其实相关的例子,我们可以从后世很多权臣的事迹中察知一二。

新君即位,权臣必死,自古以来,道理使然。

然而商鞅制定的法律却大大促进了秦国的发展。我想秦惠文王在午夜梦回之时,一定在默默得说:

商君,您对得起大秦,我却对不起您。可是为了大秦的天下,为了平息权贵和民众的愤怒,您必须死。您为我留下足以让大秦称雄天下的法度,我将永远铭记于心。请您相信我,大秦一定会按照你制定的宏伟蓝图发展下去,六国必亡,大秦必兴。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13、一代兵圣

乱世出英雄,乱世出奇才。

在这个纷乱的大时代里涌现出无数个足以让我们用一生铭记的圣哲。

老聃、孔丘、孙武、商鞅、孟轲、庄周、孙膑、墨翟、荀况、韩非……

每一个人都是不出世的奇才,每一个人都有经天纬地的本领,他们没有留下浩繁的著作,往往就是那么薄薄的一本小册子,诸如《道德经》,诸如《论语》、诸如《孙子兵法》、诸如《南华经》……然而这其中的任何一本小册子都足以让我们用一生去品读。

接下来将要上演这部大戏名叫《英雄本色》,剧中的第一男主角将是那些伟大人物中的一个,他的名字叫孙膑。

孙膑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孙膑的一生又是辉煌的一生。

这一生中,他享有过太多的荣耀,也经历过太多的痛楚。同门操戈,流落街头,装疯苟全,死里求生,登坛拜将,征战天下,飘然而去。

孙膑这一生,可说是看淡浮华后的淡然。我忽然想到了一副对联:

荣辱不惊,闲看亭前花开花谢,去留无意;

沉浮莫叹,静观海面潮起潮落,聚散在风。

我想淡定后的孙膑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该是这样的一种心境吧。

孙膑是孙武的后代,相传他是鬼谷子的弟子。

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因隐居清溪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一个传奇,他精通数学星纬、兵学韬略、游学势理、养性舍身、纵横之术,却隐居山林,传道授徒,不为权贵所用。他这一生有六大弟子,他们的名字是:

孙膑、庞涓、苏秦、张仪、茅蒙、徐宫

鬼谷子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希腊神话中半人马座的圣师喀戎(Chiron),虽然不曾操控局势,但是天下早已在他的掌握之中。或许孙膑在归隐之后,终于可以体会到师父当年的心境。

说来真得是一场讽刺,孙膑得以流传于世的名字并不是他的真名,而是拜他的师弟庞涓所赐。

孙膑和庞涓是同学,他们的共同导师是鬼谷子。在听说魏惠王的求贤令后,庞涓决定不再继续读研究生,本科毕业就去找工作,毕竟机会难得。孙膑则希望继续深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等研究生毕业再去工作。

庞涓同学是知名学者的弟子,就算是本科生毕业,冲着导师鬼谷子的名头,也能找一份好工作,再加上他确实有些本事,很快做到魏惠王的大将。他带领着魏国的军队先打败了周边的小国家,之后又打败了当时东方的大国齐国。能力之强,堪称一代名将。

可是庞涓的心里有一个顾虑。他虽然厉害,但是毕竟只是本科生毕业,比起他还在读研究生的孙膑师兄,恐怕会有不如,况且孙膑在本科阶段就常常拿奖学金的,越学越差的可能性不大。

根据那个时代的准则,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要么为我所用,要么为阎王所用,庞涓只能留给师兄两条路。

但是问题在于,庞涓只是大将,孙膑不可能为他所用,只会成为他的对手或是职称评比的竞争者。因此,他只有将这个师兄推荐给另一个王——阎王。

庞涓派人请来了孙膑,寒暄一番后,便给孙膑安排了住宿,估计住得还是总统套房。孙膑很感激,心想:“哎呀,还是同学好啊。这同学情意就是不一样。”住了几天之后,忽然有人来找孙膑,还没有进门,孙膑就听见门外传来嘈杂的声音,估计孙膑一定想:“一定是大王派人来请我了。”确实是大王派人来请他了,不但请他,还要给他赐名。

这些人涌进孙膑的住处之后,立马把孙膑给五花大绑了起来,然后在脸上做起艺术活,刺上一排精致的小字,然后剜掉孙膑的膝盖骨,告诉孙膑说,我们听说你私通齐国啊。

这种剜掉膝盖骨的刑法被称作膑刑,孙膑从此有了这个流传千古的名字。

此时此刻,孙膑还能说些什么,他只有苦笑,原来这就是所谓的兄弟情义,原来这就是他师弟的精心推荐。孙膑是个奇才,却没有看透人性的卑劣——不过奇才都是聪明人,当他们吃过一次亏后,会及时的选择最适合自己生存下去的道路。

孙膑选择了装疯。

他流落街头,与乞丐为伍,受尽了世人的白眼和冷漠。夏日里,他忍受着炎炎烈日,冬日里,他忍受着猎猎寒风。白天他为人所弃,夜晚他承受孤独。没有人和他说话,没有人知道他是孙膑,没有人会想到这个流落街头的疯子胸中藏有万点奇谋,没有人会想到这个人将会改变魏国的命运。

不过在改变魏国命运之前,孙膑要做的是活下去,然后静静得等待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像人一样活下去的机会。

终于有一天,他听说齐国的使者来魏国访问。这是一个机会,绝不能错过。

《史记》和《通鉴》都没有交代孙膑是如何见到齐国使者的,可是各位不妨想一想,一个在魏国无亲无故,双腿残疾的人,想要见到另一国的使者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决心才能做到。如果美国大使来华访问,各位不妨试一试,看看有没有办法搞到机会私下拜会。

我不知道孙膑究竟使用了什么法子,让齐国使者不但接见了他这位疯子,还被这位疯子的才智折服,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齐国使者确实被折服了。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庞涓,你我的游戏才刚刚开始,等着吧,我会倾尽一生所学,讨回你在我身上种下的一切。

我并不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是我认为能够支撑孙膑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活下去的只有一种力量,它的名字叫仇恨。

大丈夫有仇必报,更何况对方是一个无耻小人。

来到齐国之后,孙膑很快与齐国大将田忌相识,并且成为了莫逆之交。

田忌喜欢赛马,但是常常输掉比赛,这让他很郁闷,却又没有办法。因为他的对手是齐威王,他的马怎么也比不上齐威王。

孙膑笑了笑,说:“您用下马对大王的上马,上马对大王的中马,中马对大王的下马,不就可以取胜了吗?”

这是统筹学的运用,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极深的哲理。天才和常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天才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而常人只会变神奇为腐朽。

经过这场赛马。孙膑进入了齐威王的眼帘。

齐威王见是一个残疾之人,有些看不起。当孙膑陈述自己对战争问题的看法时,齐威王笑问:“依你的见解,不用武力能不能使天下归服呢?”孙膑果断地回答说:“这不可能,只有打胜了,天下才会归服。”

好一个兵家巨子孙膑,早已经将那个时代看得通通透透,在那个有强权没公理的时代,强兵是唯一可以称霸天下的法子。

不久,魏国伐赵,赵求救于齐。齐威王派田忌、孙膑带兵去救赵国。田忌准备带兵前往赵国救援。孙膑却认为如果带兵去赵国,只会硬碰硬,结果就会纠缠不清,不如避实击虚,转而进攻守卫薄弱的魏国都城,这样不但可以解了赵国的危机,还可以给魏国国内以沉重打击。正如孙膑所料,魏军匆忙赶回救援,在桂陵与齐国军队遭遇,被打得大败。

此一战,孙膑成名。庞涓第一次尝到了孙膑的厉害。

周显王二十八年(前341),魏国庞涓率军伐韩,韩国求救于齐。

当韩国的使者将求救信送到了齐国的时候,齐国的君臣们就此事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成侯邹忌说:“我看还是不要救了。”我不明白邹忌不救的理由是什么,《通鉴》没有交代,我也不好妄加猜测。不过还是可以做个小小的推测,他害怕有人再立战功。

田忌说:“我们如果坐视不理,韩国必为魏国吞并。我看还是早些救援比较好。”

孙膑冷静的分析了形势,说:“如果我们现在去救韩国,就要替韩国承受来自魏国的打击,那样就会受制于韩。不如等到韩国亡国在即的时候,再出兵,那时候我们既可以与韩国进一步加强战略伙伴关系,又可以趁着魏国军队疲惫之即,给予魏军迎头痛击。这样一来,就可以做到名利双收。”

大老板齐威王拍板了,用当时齐国的普通话(山东方言,具体可以参照郭德纲相声《丑娘娘》)说:“孙膑,我觉得你说得很有道理。”

当然了,跟韩国的使者可不能这么说。内容大概是这样的:“贵使,你放心吧。韩国和齐国是兄弟之邦,韩国有难,就是齐国有难,我们齐国一定会派兵救你们的。你们就安心等待齐国的援军吧。”

韩国使者万分高兴,赶紧回国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韩王。韩国认为齐国一定会来救自己,坚定了信念,奋勇杀敌。居然和魏军打了五场大仗,有力的支持了孙膑的疲魏计划。估计到了这时候,韩国才知道自己被齐国人涮了。韩国举国上下一定一起面朝着大海的方向,问候齐国上下的祖先老母。可是,还不能翻脸。只能再派使者出使齐国。

齐国终于发扬伟大的国际主义情操,派田忌、田婴、田昐为将军,孙膑为军师,前去援救韩国。战法嘛,老样子,二话不说直接攻打魏国都城。

庞涓二话不说,放弃韩国,回兵国内。

当然,老把戏在高手的手中,不会一成不变,孙膑决定加一点料。

齐国的军队名声不怎么样,打起仗来以胆小怕事闻名。然而寓言告诉我们,如果一头狼做了羊群的首领,那么这群羊就是一群狼,而孙膑正是一匹恶狼。

他充分发挥了齐国士兵胆小怕事的特点,化腐朽为神奇,为庞涓这个生死仇敌挖了一个大大的陷阱,只等庞涓钻进来。

当齐国的军队进入魏国境内,孙膑下令士兵们第一天修了十万个灶做饭,第二天减为五万个灶,第三天再减为二万个灶。庞涓也算是一位名将,尽管他不如孙膑,但也懂得观察战场的蛛丝马迹。当他看到灶的数量锐减,大笑着说:“我早就知道齐兵胆小,进入我国三天,士兵已逃散一多半了。”于是,这位老兄,幸福的丢掉了步兵,亲率轻兵精锐日夜兼程追击齐军,妄图毕其功于一役。

庞涓追到马陵的时候,已经是夜晚。

马陵道狭窄而多险隘,是个打伏击战的绝好地方。此时此刻庞涓的心里有一种难言的不祥预感,可是他又不甘心就此退去。只见远处有一棵大树,被剥去了树皮,隐隐约约可以看见树上有些字迹。庞涓独自下马走到了树的旁边,只见树上赫然写着几个要他命的字:

“庞涓死在此树下。”

顿时脸色大变,就在那一刻,埋伏在马陵道两旁的万余名齐国弓箭手,早已经迫不及待,数万只箭一起射出。庞涓立刻意识到中了埋伏,再想逃跑已经来不及了,只能等着被射成刺猬。他长长得叹了口气:“孙膑啊,孙膑,终究还是成就了你名声。”说罢,他横剑自刎。

这位堪称一代名将的庞涓终于还是死在了他的师兄孙膑手中。

此一战,号为马陵之战,魏军大败,魏国太子申被俘。

师兄,你赢了。你在我身上失去的尊严,终于还是在我的身上拿了回去。

庞涓,我们本可以成为最好的搭档。可是,你太狠了。

既生瑜,何生亮?

既然有了庞涓,就不该有孙膑。

一个天下永远只能有一个战神。

庞涓的死,成就了孙膑的英明,也使得齐国大将田忌的声望越来越高。这种变化让齐国的宰相邹忌越发的不安。他感受到了一种威胁。

权力是一种很具诱惑性的东西,一旦沾染,就像是吸毒,除非死去,否则,就会在权力的欲望中永远沉沦。自古以来,能够从权力欲望中挣脱出来的人,极少。估计不用扳脚趾,就能数得过来。

孙膑是个残疾人,就算功劳再大,也不会威胁到他的地位,毕竟弄个残疾人担任相国,有损国家形象。可是田忌不同,他是齐国的名将,在齐国有着很高的声望。单单从他有资格和齐威王赛马,就足见他在齐威王心中的地位不低。如今乘着马陵之战胜利的余威,足够对邹忌的相国地位造成致命打击。

田忌必除,相位方稳。

可是田忌是一代名将,不论是军中,还是朝中,他的威望都可以说无人可及。想要扳倒这样的人,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可能不仅仅是不简单,而是几乎不可能。

不过邹忌还是找到了田忌的一个弱点。

田忌的弱点是:不论军中,还是朝中,他的威望都可以说无人可及。

打击这样的人,有一条千古不变的法子——诬告谋反。

历史一次次证明了这种法子的行之有效,而将集此计之大成者,莫过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一朝,妄图谋反的官员如同过江之鲫,数不胜数,难道真得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观念深入人心了?

诬告谋反是一件技术含量很低的工作,基本上一告一个准,皇帝君王都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光荣传统,管你谋不谋反,先杀了再说。

邹忌用了一个很掉价的法子,幼稚得连孩童都知道那是诬陷。他花了十金请了个人到集市里找算卦的人说:“我是田忌将军的人,我们将军三战三胜,声望满天下,想要谋反,不知道吉不吉利?”(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乎不吉乎?)

看了这段话,我很崩溃。若非见于正史(《史记》),实在不敢相信这段话是真得。造反要真能造的这样高调,田忌就不是一代名将,而是一代名傻了。

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让我们瞠目结舌,除了闭嘴,似乎做不出其他的评论。就这样的一条计策,居然成功了。齐威王居然开始怀疑田忌。或许一旦接触到最高权力,人就变得不可理喻,思维也异于常人了。

而此刻,田忌正率兵在外,齐威王便遣使召见田忌回临淄城。至此,田忌仍被蒙在鼓里,他若回去,必死无疑。恐怕这就是功高盖主的祸端——更或许这就是集权制下的无可奈何。近现代以来,此类事端仍有发生。

孙膑这一生的尊严得以恢复,他必须感谢一个人,那个人就是田忌。他深深的感念于田忌对他的恩义。对齐国政局洞若观火的孙膑,已然感受到来自临淄城的杀气,或许他还不十分确定齐威王要杀田忌。可是自古以来,大将被忽然召回京城,莫过于两个原因:

其一,国内政局不稳,大将回国勤王。

其二,大将功高震主,当伏而杀之。

齐国大胜魏国,国势如日中天,国内政局相当稳定,如此急匆匆的召田忌回国,只能是第二种情况。

孙膑来到了田忌的帐中,建议田忌率军回临淄驱逐邹忌,否则必死。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孙膑所献之计虽然不高明,却是唯一可能保住田忌的法子。事实上,我们可以将这看做“清君侧”——不过我更倾向于谋反。因为不论田忌是否仅仅是为了除掉邹忌,带兵攻打都城,这种行为只能被理解为谋反了。

然而,田忌并没有成功,邹忌既然能在齐国为相,就不会是等闲之辈。田忌最终败逃楚国。

至于一代兵圣孙膑却不知去向。传说,他找了一处清静的地方,像他的师父鬼谷子一样隐居了起来,并且撰写了《孙膑兵法》八十九篇。另附作战图四卷。此兵法在东汉末年失传。直到1972年,在山东临沂雀山西汉墓中又重新发现。计一万一千余字。

荣辱不惊,闲看亭前花开花谢,去留无意;

沉浮莫叹,静观海面潮起潮落,聚散在风。

此生何求?功名已去。

此生活过,便已无憾。
发表于 2010-1-22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lz史学文学修为好高~

受教了
发表于 2010-3-21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楼主更新~~~
发表于 2012-12-25 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啊,我等着看李牧呢,武安君之于中华,有大贡献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网

金庸迷QQ群:48569383  |  站方邮箱: jinyong@jyjh.cn

Copyright © 2004-201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4-20 20:57 , Processed in 0.018383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