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588|回复: 1

【转】汉末三国文化与诸葛亮之侠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22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西蜀散人 于 2023-6-22 14:47 编辑

喜欢武侠,也喜欢三国,端午佳节,特转此文,献于诸网友

董国炎  (扬州大学 文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2 )


“三国”故事演 变历史漫长, 诸葛亮的形象特征, 特别是对诸葛亮思想文化性质的认识,差异多变化也多,引人注 目。当安史之乱期间,万方多难,流落西蜀的人们感念诸葛亮, 期待拯救危局的忠臣。 杜甫《蜀相》咏叹 “三顾频繁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咏怀古迹五首》更称赞“诸葛大名垂宇宙 ”“万古云霄一羽毛”。 南宋偏安,人们对蜀汉政权充满肯定, 并用道学理论加以发挥,诸葛亮逐渐成为儒家道德完人和 忠臣典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儒家忠臣形象深入人心。 随着《 三国演》小说文本不断修改完善, 特别是毛宗岗批点本广泛流行之后,诸葛亮成为充满智慧也充满仁爱心的儒家知识分子楷模,代表着正义和道德,许国忘身,忠于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身儒家正气,堪称最理想化的儒家文臣。
然而在“三国 ”故事演 变的 其他 阶段, 在“三国”故事其他文本中,诸葛亮身上却有大不相同的其他特征。在最早的三国 故事长篇小说、元代刊刻的《三国志平话》中 ,诸葛亮身上有很多江湖侠气和道术之气。 这部小说虚写他具有“撒豆成兵、挥剑成河”的非凡本领 [ 1 ] , 实写他身 上有一种直接动手的尚武之气,有一种昂扬的 任侠之风。他身上总带着利剑,即 使外交场合也不掩饰。他到江东孙权那里去商讨结盟,正巧碰见曹操派来劝降的使者。诸葛亮竟然当机立断,拔剑猛扑过去, 杀死曹操的使者,以此断绝孙权的退路, 逼迫孙权与刘备结盟合作。这部平话实写他真的能够呼风唤雨借东风,他自己对此超凡本领,更说得神乎其神: “有天地, 三人而会祭风。第一个轩辕黄帝,拜风后为师,使风降了蚩尤。又闻舜帝拜皋陶为师,使风困 三苗。 亮收引 图 文……” [ 2 ] 84 这等于说,祭风这项特殊本领,古今只有他与黄帝、舜帝 三人能够掌握。这本领真的旷古烁今,简直匪夷所思。《三国志平话》是宋元时代说书艺人的创作, 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 反映了宋元时代下层民众的历史观念,反映了道术文化的影响和民间的审美倾向。这与正史《 三国 志》对诸葛亮的描述,与文人诗歌对诸葛亮的吟咏赞叹,形成极大差异。
在“三国”故事继续演变中,文人取代民间说书艺人成为创作主力。从罗贯中到张尚德、蒋大器再到毛宗岗 ,《三国演义》的写作和加工评点中,《三国志平话》带给诸葛亮的侠气和江湖术士气被——弃去, 文人们不断把各种优点集中到诸葛亮身 上,让他成为理想的儒家知识分子,充满感人的性情魅力,立言立德立功集于一身,独善其身兼济天下集于一身 ,堪称文学史上最成功的儒家文人典型。
然而在清代和近代, 随着社会文化变迁,下层社会壮大,平民审美情趣发展,说书艺人独立创作能力提高, 都使得《 三国演义》故事和诸葛亮形象继续变化。从说书行业来讲,《 三国演义》本属于袍带书、刀马书,而不是短打书。然而近代文艺创作中侠风扩展,扬州评话《 三国演义》故事中出现了短打书情节,诸葛亮身上体现一股侠风。扬州评话“康派三国 ”的 《火烧 赤壁》书目可以作为例子。康派三国以康国华、康又华、康重华三代艺人为代表。康派三国源出晚清文人下海型说书家李国辉, 最善于表演 诸葛亮这个人物。 《 火烧赤壁》故事增添了 武侠风范的 短打情节;诸葛亮身上增添一种独特的江湖武林侠风。这集中表现于诸葛亮策划调度并直接参与的 “甘周偷头”事件。《火烧赤壁》评话故事起于诸葛亮过江联合东吴, 终于华容道上。根据康重华口述整理的文本约 52 万字, 相当于《三国演 义》原书相应部分字数的 8倍多,可见描述详尽。其中《 甘周偷头》事件是评话艺人新创。 讲东吴大将甘宁、周泰受诸葛亮指挥和接应,游泳潜入曹军水师大营, 摸上主帅大船,杀掉水师大都督蒯越、傅巽。
这件事情意义重大:曹军南下必须依靠荆州水军;杀掉水军都督,对曹军打击很大。在《 三国演义》小说中, 没有“甘周偷头”事件,曹军的水师都督是蔡瑁和张允。《 火烧赤壁》评话利用 《 三国演义》原 有情节基础, 合理虚构了这个事件。蒯越、傅巽原来是刘表手下重要大将。《 三国 演 义》小说第41回曹操进入襄阳之后, 首先召见并安抚蒯越,说得到荆襄地区,自己没觉得高兴;得到了蒯越,自己才真高兴。由此可见蒯越的地位和威望。 《三国演义》这样抬高蒯越自有依据。据《 后汉书· 刘表传》,蒯越是刘表首要辅佐者,是刘表集团最重要将领。按道理讲,曹操要依靠荆州水军,确实应该首先起用蒯越。而在刘表集团中 ,蔡瑁、张允依靠裙带关系高升,自身的能力和威望都不足。扬州评话改为:蒯越、傅巽首先担任水师都督,他们被杀掉后,才由蔡瑁、张允继任。这样改动合于情理。
甘宁、周泰作刺客这个情节, 比较自然地安排在“周瑜一害诸葛亮”故事当中。周瑜想借刀杀人,给诸葛亮一支令箭,让他调动兵马去烧曹军粮草。诸葛亮利用令箭在手的便利,悄悄调派甘宁、周泰去刺杀敌人。诸葛亮这样做,对大局有利,也巧妙利用了令箭的作用。诸葛亮亲自乘船与甘宁、周 泰一起行动,并请来鲁肃见证了整个过程。他们四个人当天夜里开船, 船到曹军水寨外面,甘宁周泰下水。诸葛亮和鲁肃停船接应。第二天甘宁周泰提着人头向周瑜报功; 鲁肃替诸葛亮交回令箭;诸葛亮本人依然坐在自己小船中。这样增加的“甘周偷头”情节,前后衔接自然,不破坏原有故事框架。
“甘周偷头”这个情节的审美风格很独特。《三国演义》是刀马书。两员大将交锋,大战多少回合的情节不少,士卒摇旗呐喊,鼓声震天,场面热闹。这是刀马书而不是短打书。 “甘周偷头”是武侠小说特有的短打书风范。甘周两人大江中游泳潜入敌营, 摸上敌军帅船,根本不能开口讲话。现场没有任何旁观者,也不存在衬托渲染。一切都依靠两个人无声的动作。刺杀蒯越二人之前,他们不能惊动任何人;甚至直到杀死二人的时候,也要避免呼喝声、 搏斗声。而要无声无息杀死两员大将,难度很大。但是甘宁和周泰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他们的各种表现,即使放到技击武侠小说中,也堪称行家里手。各种动作,准确沉稳;举手投足,狠辣干练;无声无息,惊心动魄;无声胜有声,别具美感。下水之前,二人喝下配好防冷药物的烈酒;改换装束:头戴特制的防水猪尿泡,身穿连脚软皮衣,浑身绑扎好,背上豹皮囊。给人的感觉,新鲜又刺激。二人潜水和摸上敌船的动作,细致清晰:

(二人从大船两侧 分头上船。甘宁上得船来)“两个脚尖子点 到船板, 三截子朝下一环。为何要环着?甘宁由水里蹿上了船,如站在船上,周身的水滴滴答答,假如舱里的人没有睡的话,听见响声,一定要喊的:‘下 雨啦, 望一下子啊!’ 那就糟了。这样三截子朝下一环,上身的水流到腿上,由腿上流到脚后跟,由脚后跟顺船帮子流下江,一点声音全无。甘宁等周身的水流得差不多了,然后朝起一站,再朝前走,走了两步,迎面就是舱门。甘宁把刀背在背后,左手在舱门上一贴,这一贴,内 行叫‘ 问’。 问什么?问里头是栓的,还是搭子搭的?甘宁的手在门 上一合,就晓得里头是栓,不是搭子。既是栓,他有舔栓的东西。伸手在豹皮囊里拿出一支铜笔。这一支铜笔非常尖,甘宁把铜笔伸进舱门缝,上下一找,找到栓,然后把铜笔朝回头一缩, 再朝前一进,直抵栓心,然后就靠掌心这个揉劲,听见嚯———嗒!门 闩离了那一头的闩窝子了。甘宁把铜笔拿回头,放进皮口袋,然后把嘴里事先含的一口水吐在手上,往门窝子上浇。接着朝下一蹲,将身上扎的白布拖在外面的那一截,拿在手上,挤出一点水,把下面的门转子,都弄潮了,再推门,就没有声音了。甘宁站起身来,把刀一松,将刀悬于腕下,抓着这扇舱门的铁环,稍微抬着一点,将门推开,人就跟着进来了。进了舱,一个大转身,复行又把这一扇门一关,上好闩……”
[2]69

这艘帅船很大,蒯越、傅巽在中舱喝酒谋划军情,为了保密,让仆役们在前舱侍候,没有呼唤,不许进来。甘宁、周泰从后舱摸过来,分两路摸索前进,杀掉可能坏事的人。甘宁武艺高强、经验老到,所以是表现的重点。他没出一点声音就杀掉一个舵工、一个仆人,虽然很血腥,但确实静悄悄。甘宁、周泰摸到中舱,蒯越、傅巽都喝了不少酒,正低着头凑在一起密谋。甘、周二人摸到他们背后,同时动手:左臂猛然挟住对方头颅,左手紧捂住嘴,右手钢刀同时猛割颈项,整个动作于一瞬间完成,无声无息。杀人之后,他们各自喝了半壶酒,吃了半碗菜,才带着头颅,潜水而去。因为时间紧急,二人没用筷子,直接用手抓菜吃,杯盘间留下累累血手印,事发后给曹营带来恐怖。但当时二人感觉菜炒得很好,心里高兴,用血手再抓几把,平添一种诡异悍野之气。
“甘周偷头”写得如同武侠小说情节,实际上甘宁、周泰能够胜任这项特殊任务,确实是有依据的。《三国志》记载甘宁巴郡人,“少有气力,好游侠,招合轻薄少年,为之渠帅”,年纪轻轻就担任侠盗集团首领。裴松之注《三国志》又补充了一些材料,说甘宁横行陆地时,鲜衣怒马,挂着铃铛,铃声响亮;横行江湖时,别出心裁,居然高张织锦做的船帆,号称锦帆贼。武侠小说中,本领超凡的绝顶高手偶或如此狂傲,不避招摇。《三国志》《江表传》等文献中,周泰是出身低微但屡立战功的非凡人物。他原是扬子江水寇,劫掠为生,履险犯难,杀人越货,是轻车熟路。而临战勇猛,伤痕累累,绝不退缩,因此受人敬重。
诸葛亮选这两个人执行特殊任务很有趣。人皆知诸葛亮熟读兵法韬略,但是这种特殊行动不同于兵法战阵,诸葛亮也能选用内行高手,诸葛本人还一起行动,并且与这两位杀手高度默契。他居然了解武林行径,懂得很多黑道做法。上述整个刺杀行动,包括具体细节、具体用品,都出于他的策划调度和细致安排。甘宁、周泰来到他船上时,就不带长兵器和佩剑,只带着短刀和特殊的衣物,包括特殊的豹皮囊,不但是夜行人专用的,还是水中专用的,里面装着“竹探子”和铜笔之类特殊物件。他们开船向曹营水寨前进,等到距离适当,准备下水,诸葛亮给二人配好两大杯酒,从自己怀中掏出一个白纸包,把纸包里的白末平分开,小心倒进酒杯里,请甘宁、周泰喝。甘宁、周泰懂得这是冬季防冷的熟砒霜酒,很感谢诸葛亮的细心准备,因为他们本人虽然懂得这是什么,但是长期做军官,逐渐生疏黑道行径,忘掉了这个必要环节,反而是诸葛亮更熟悉此道。鲁肃在这个故事里,是诸葛亮请来的见证者,也是诸葛亮的对比衬托者。对于江湖武林行径和武林物品,鲁肃这位传统文人完全不懂。他的反应是不断的奇怪、询问、担心、吃惊,这反衬诸葛亮是熟知武林行径的特殊人物。
诸葛亮形象的处理,出现了很大差异。文人作家把他写成理想化的儒家文人,而民间说书却突出他身上的侠风。考察汉末三国历史与社会文化,发现民间说书的塑造相当程度符合历史。侠在历史上长期存在,也富有起伏变化。战国是游侠得志之秋,仗剑行游者多,养士之风很盛。汉初侠风犹炽,《史记·游侠列传》记载朱家剧孟郭解等人有生动反映。朝廷几次打击,侠风仍存。《汉书》载西汉后期成帝时长安游侠少年勇于刺杀官吏,而谁杀文吏,谁杀武吏,竟然以抓阄决定。后代各地出土汉代画像碑刻与画像砖上,豫让、聂政、荆轲等刺客故事很常见。汉昭帝时,傅介子到楼兰国刺杀楼兰王,立功封侯,广受赞誉。均可反映汉代的价值标准和美学态度。
东汉末期至三国,儒家经学衰微,狂放好侠成为一种潮流,其时有豪、轻侠、游侠之分。正因为侠的类型增多范围扩大,很多贵胄子弟、疏放官员和有抱负的文人卷入其中。《后汉书》《三国志》及裴松之注释正史所用的野史,共同反映了这类情况。董卓、袁绍、曹操、孙坚、刘备等人都是如此。董卓寡于学术而交结不少豪侠勇士。袁绍出身名门望族,而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好游侠,与志同道合者结为奔走之友,不应辟命。袁术也任侠好士,广为招纳,门前曾有四方车辆成百上千。刘备“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能折节下人,与性情慷慨不得志之人,极为契合。
曹操年少任侠,疏狂使气,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性情大度,后来招纳侠客猛士不少。如陈留典韦,魁梧有力,有志节任侠,尝为朋友报仇,怀匕首入豪强官员李永宅邸,于森严警卫中杀李永并其妻,步行而出,追者数百,莫敢迫近。因为这类独特行为而名震天下者莫过郅恽,《后汉书·郅恽传》载,郅恽朋友董子张的父亲被人杀害。董子张病重垂死,郅恽去看他,董子张看着郅恽流泪无语。郅恽说:我知道你并不怕死,你痛心不能为父亲复仇。作为朋友,本不能越俎代庖,现在却应该代劳。于是郅恽出去带人杀死仇人,把人头提到董子张床前,董子张看到仇人头颅而闭目气绝。郅恽随即就到官府自首,县令却推脱不肯羁押他。郅恽自己走进监狱牢房,县令却追来以自杀威胁,逼着郅恽走掉。后来,当地太守还上报朝廷任命郅恽官职。这种奇特事件反映了当时的价值判断和社会风气。从尚武崇侠、使气任侠这个角度讲,可以说当时侠风上升。
曹丕《典论·自叙》详细记载自己好剑、学剑和比剑的经过。自己曾拜师多人,主要是学习史阿的剑术,而史阿是剑术名家王越的传人。曹丕记载自己曾与刘勋、邓展等军官长时间讨论剑术,然后动手比试。写对方已经动气,执着于比剑的胜负,自己怎样进退击刺,怎样一再击败邓展。曹丕对击剑很重视,言语之间,也颇为得意。《典论·论文》深受中文系学人重视和喜爱。但是《典论·自叙》篇反映曹丕其实很有武侠狂放情怀。陈寿《三国志》不写曹丕好剑,不写他是剑术名家王越传人。或许陈寿是有意为之。
后汉特殊背景与社会风气下,不少豪门子弟染上狂放行侠的风习。诸葛亮生活的荆州刺史部南阳郡侠风很盛。南阳郡在东汉称为帝乡,南阳及紧邻的颍川郡,豪戚贵胄子弟任性使气带剑横行,官府不能遏制。南阳颍川汝南,又是党锢文人最多的地方,李膺陈蕃杜根等人皆出这一地区。所谓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后来侠风转为深沉,实有多重背景因素。《后汉书·刘表传》记载,汉末荆州社会动荡,危难重重,人们都想改变处境。一些特立独行的文人,滋长尚武之气和深沉侠风,有主动选择的意味。荆襄地区与诸葛亮交往的这类文人不少,如司马徽、庞德公、崔州平、石广元、徐庶等。这批人的特征是摒弃鄙夷传统儒生所治经学及生活模式。裴松之注《三国志》提供很多当时文献的特殊记载,围绕《诸葛亮集》不同辑本也有不少说法。在裴注当中,“《襄阳记》曰:刘备访世事於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3]678
司马徽轻蔑儒生,毫不掩饰,尖锐批评他们是不识时务的俗士,而把自己推荐的诸葛亮明确放到儒生对立面。诸葛亮的好朋友崔州平、石广元这些人,在酒店中狂歌痛饮,歌词大胆狂傲,仿佛渭水垂钓的姜子牙之歌,也有几分荆轲、高渐离之风。这显然不是儒者风范。曾经自称单福、辅佐刘备打败曹军的徐庶,自己被迫离开时,一再向刘备郑重推荐诸葛亮。徐庶的行为特征确有侠风。《三国演义》第36回,程昱向曹操介绍徐庶其人:
“此非单福也。此人幼好学击剑,中平未年,尝为人报仇杀人,披发涂面而走,为吏所获,问其姓名不答,吏乃缚于车上,击鼓行于市,令市人识之,虽有识者不敢言,而同伴窃解救之,乃更姓名而逃。”[4]
这简直是个典型的游侠借躯报仇故事。徐庶会剑术,替别人报仇杀人,自己被捕而拒不招供。诚如司马迁《游侠列传》所说“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者也。徐庶又被同伙解救,他们的集团性很值得注意。而“虽有识者不敢言”这句话,也透露徐庶这个游侠集团的威慑力,他们可能有武力惩罚、甚至暗杀等报复做法。《三国演义》关于徐庶这段文字出自《三国志》裴注所引《魏略》,仅仅字面稍有一点变动。也就是说,这不是出于文学虚构,而是转引历史类著作。
众多富有侠风的文人,共同烘托渲染,推出诸葛亮其人。其实诸葛亮个人的经历也很特殊。据《三国志》本传,作为孤儿,他和弟弟诸葛均自幼跟随叔父诸葛玄生活。在汉末的动荡混乱中,诸葛玄被一派势力任命为豫章太守,带着诸葛亮兄弟到豫章(即南昌)去上任,但是另有一派势力任命别人做豫章太守。双方进行地盘争夺,诸葛玄失败,逃到荆州依附刘表。刘表好像没有厚待诸葛玄,诸葛玄可能郁郁而终,撇下诸葛亮兄弟流落异乡,困局乡野。而《三国志》裴松之注中所引《献帝春秋》的记载更惨,说诸葛玄丢了豫章之后企图反攻,却被人杀死,首级被献给豫章方面。那么诸葛亮兄弟很可能经历危险甚至躲过追杀才逃到荆襄。这种经历很难让人安心读书,他们兄弟说是耕田读书的隐士,但是他们经常外出,一出多日不归的特殊行为,令人生疑。
诸葛亮懂得江湖武林黑道行径,其实《三国志》裴注就有反映。《诸葛亮传》裴注所引《蜀记》的一件记载很有趣:曹操派遣刺客,装扮成投靠者,前来谒见刘备。双方谈论伐魏形势,言语投机。刺客不断挪动靠近刘备,眼看将要得手。这时候诸葛亮进来看着此人,刺客就紧张了。“亮因而察之,亦知非常人。”刺客很快起身去上厕所。诸葛亮立即作出判断:“必曹氏刺客也。追之,已越墙而走。”[3]682
这位刺客谈论伐魏大计,大概很有见识很会说。刘备才能够被吸引,也许很相信他,让他得以不断靠近。但是此人见到诸葛亮就紧张,以如厕名义越墙而走,不但反应机敏,而且身手不凡。刘备官邸应当有高墙深院和不少卫士,此人反应迅捷并越墙而走,绝非文人说客所能。奇怪的是,此人既然有备而来,既然以谋略言谈打动刘备,见到诸葛亮也不应该紧张。至多疏远不用,得不到行刺机会而已。没有什么破绽,却越墙逃走,反而暴露自己,如果被追上更危险。他这样做令人费解。如果按照新武侠小说对这种情况的解释,那么可能是这样的———尽管刺客可以化装为文人雅士或者各种身份,但是身有武功却隐藏不住,身形步法眼光太阳穴乃至呼吸都能透露,武功高手能够看出奥妙。如果确实是这样,那么看出刺客底细的诸葛亮很可能也是武功高手,或许刺客也看出了诸葛亮的武功来历才赶紧逃跑。新武侠小说这类解释大概是艺术夸张,但是高手识得高手,同类善于相互鉴别,确实是有趣的生活现象。
如果诸葛亮好武崇侠是真实的,这却未必能够反映到陈寿《三国志》中。因为这里既受陈寿本人的思想观念左右,也受西晋初年现实政治左右。陈寿原来跟随谯周学习,谯周精于《尚书》诸经,可以说是蜀中儒学正脉。陈寿以此学养而著史,自然要遵循儒学理念。陈寿本人作为亡国降臣,从蜀中来到洛阳,受命著史,其实有风险和顾虑。其笔下尽量表达儒家仁爱理念,显示礼让谦恭宽厚甚至迂阔的儒者之气,既合于自己学养,又不失为高明处世之术。这样他对材料的选择阐述就有讲究,《三国志》能否如实记载史实值得考虑。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就说三国历史复杂,自己有意纠补陈寿之阙:“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3]1083裴松之自然没有陈寿的风险和顾虑,可以广征博引,反映历史也许更为客观。
宋元说书人和清代近代评话写作者,有自己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他们的创作与《三国演义》小说有差距。《三国演义》是一部经典文学作品,分析继承其成功经验,保持解构和批判态度,能提高我们的文学辨析和创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三国志平话[M].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67.
[2]
康重华,口述.火烧赤壁[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
[3]
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4]
罗贯中.三国演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460-461.
发表于 2023-6-22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规中矩的论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网

金庸迷QQ群:48569383  |  站方邮箱: jinyong@jyjh.cn

Copyright © 2004-201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4-28 04:45 , Processed in 0.026690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