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小剑仙

浅谈萧峰的悲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2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的不错啊。可怜的阿朱啊。那也算英雄了,是巾帼英雄。女子中论大英雄本色者,唯阿朱一人耳。
发表于 2006-10-3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阿朱?英雄?倒是没想过,至少除了你一人没有人想过吧,英雄是什么》就是长期躺在地底下被人歌功颂德的人吧,呵呵``、人真的没有真好也没有真的坏,全部从不同的观点看,不同的方面看人都有善良与邪恶的一面,善大于恶的比较多罢了
发表于 2006-10-3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苍原狼在2006-10-1 11:53:41的发言:

还有一些人为他人死去了,却仍然得不到“英雄”的称号,或许他们并不在乎,可是这个世界却让活着的人心寒。

本人非常赞同这位朋友说的话.很多人死去了,但是却得不到社会的认可,真的是让人感到可叹!!

发表于 2006-10-11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萧峰是英雄这是不容置疑的。但这个“英雄”的称号只是使用与江湖。正气凌然,豪气干云。

但要说民族之间,或许就过了。如果他是民族英雄,算哪个民族呢?

如果算契丹,他就不该逼义兄耶律洪基退兵。

如果算是大宋,他就不该如此轻生,为何不留取有用之身为大宋抗敌,更不该在此前还担任辽国南院大王。

呵呵,或许就是因为他也知道自己做不了民族英雄,但一不容于大宋,二愧对义兄,三所爱已逝。了无牵挂,干脆一死,一了百了。

发表于 2006-10-9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萧峰的死实数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如果萧峰最后不是以死来挽救宋辽两国冲突的话也就不能完全显示出他的英雄性格了
发表于 2006-11-6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们往往把萧峰说成国际主义战士,就是源于萧峰阻止了辽侵略宋,但对于萧峰来说,他个人并没有那个本事阻止耶律洪基的计划,始终还是臣子建议的口吻去进谏打消耶律洪基南侵的念头,无效后,就用辞官来逃离,但耶律洪基作为一个皇帝,在他眼里辞官就是一种对皇权的抗争,恼羞成怒,索性把萧峰抓了起来。看到萧峰被人救走,又偏偏咽不下这口气,亲自带领人马去追萧峰,结果没有抓到萧峰,反倒被萧峰等人所擒,无奈答应了永不侵宋的誓言。试想,如果耶律洪基没有追杀萧峰的话会怎样?可能辽宋会照样开战,但萧峰决不想卷入任何一方的战争,他希望双方不打仗,但战争一旦开启,他不会投入到任何一方,他只能做为一个隐士来逃离。我只能说他有反战的思想,但还不能称之为国际主义战士。他教单于折箭只是源于一种契机。

说到这里不妨拿郭靖和萧峰作为比较。郭靖也爱国,他是一个江湖人物,并没有卷入官场,他参加抗蒙是以民间爱国人士的面目出现,在与忽必烈的谈话中,他表明自己抗蒙只是为了大宋百姓,而不是为了宋国昏君来保卫疆土。在古代所谓爱国就是:“朕即国家”的理念。凡是就是为了皇帝尽忠,所谓“江山社禝”就是君王大臣的小圈子利益。郭靖能这样卓越的思想超越了那个时代,有点人文思想的味道。对于萧峰来说,他还是没有脱离“朕即国家”的理念。皇帝是不可侵犯的,是不可有损权威的,而萧峰的所做所为是辽国的大罪人。萧峰临死之前说这类意思的话。萧峰与郭靖思想不同,是因为人生轨迹也各不相同。郭靖身旁有洪七公,黄蓉等人的影响,而且连偷御膳房的食物,这种“大逆不道”的事都能做出来,所以他在忽必烈面前无所顾忌地痛骂宋理宗和贾似道也是正常之事。而萧峰与耶律洪基相见,结拜,一起喝酒,公共患难不但有结义的手足之情,自当上了南院大王后,传统的君臣之道也在逐渐地形成。如果二人换一换,或者说郭靖步入官场,也可能会有萧峰那种命运。

------------------------------------------------------------------------------------------

这两段话正是我想说的。

很多人偏爱萧峰,以至于要顺手拔高他的思想境界.说他是英雄,郭靖仅仅"大侠"而已.

萧峰的行为是国际主义行为,但他的思想还没到达这个境界。他的性格里有几分隐士的意味,因为现实中他实现不了理想,最后还想过避世。如果阿朱不死,还要去塞上牛羊呢。他最后的行为,还是来源于他性格里的“受不得冤枉”。

因为宋兵不让他进境,冤枉他要谋宋,激发了他的英雄气概。“好,你说我谋宋,我就偏要阻止战争给你看。”

因为辽帝冤枉他叛国,“好,那我就死给你看。”手起刀落,没有一丝留恋。如果辽帝不说那句话,萧峰一定会自杀吗?萧峰之死,有命运和性格的双重因素。

顺便说一下,如果阿朱不死的话,萧峰这口冤枉气就算为了阿朱也就忍了。毕竟他知道后果是很严重的。阿朱一死,他就一直在等待让他可以名正言顺去死的契机。毕竟大英雄殉情而死不免有些窝囊。所以我不认同阿朱不死,萧峰仍必死的观点。

所以单论萧峰的思想境界,和郭靖几十年义守襄阳的坚定比起来,是稍有不如的。

但是,为何萧峰的魅力更胜郭靖呢

郭靖重情义,但更讲正义。不惜刺杀兄弟。

萧峰讲正义,但更重情义。一死以谢天下。

郭靖是正义英雄,萧峰,一个情义英雄。

中国人历来推崇情义,所以萧峰之英雄,源自他的性格多过他的行为和思想。

说到这,有人要问了,既然这么讲情谊,怎么在聚贤庄杀了那么多人。这就是萧峰性格之复杂了。

契丹血统的他爱憎同样强烈,对自己人极讲情谊,不惜伤害自己。对敌人下手不容情。那些冤枉他杀师杀父母的人在他眼中是不仁在先,自是成为敌人。再加上受不得冤枉,激发了他血液中暴戾的一面。

发表于 2006-11-6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萧峰之死原因有2

一是愧对国家

二是没有了阿朱,本来就不想活了

如果没有原因2,估计萧峰还会犹豫一下死不死~

发表于 2012-3-18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萧峰(1963年)比郭靖(1957年)创做晚,为什么萧峰还是没有脱离“朕即国家”的理念而郭靖超越了?
郭靖比萧峰在江湖时间晚,郭靖的爱国观念比萧峰洒脱,顺应了时代进步。
是作者有意为之还是給萧峰定制了他的爱国观念?
发表于 2012-8-9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萧峰最大的悲剧是没有跳出民族主义圈子:在担任丐帮帮主、以为自己是地道的宋人时,曾多次杀死辽军将领、并派遣陈长老刺杀辽军左元帅耶律不鲁;当了辽人,也明知自己的同胞有暴行,杀死了女真人,却不分善恶的放走耶律洪基,还和此人结为兄弟。这也就是他为什么在雁门关外自杀的原因,他认为自己是辽人,没必要再去宋国收到庇佑,而胁迫耶律洪基承诺不侵宋,也等于做了人臣、义弟和子民不该做的事情,即使没有耶律洪基那句冷言相激,萧峰也不会偷生的。
发表于 2012-8-9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郭靖和他这位前辈最大的不同是:郭靖是金庸早年刻画的,属于模版型的人物(相同的有红花会陈总舵主、华山派袁承志、雪山飞狐胡斐和他的父亲胡一刀);金庸从杨过开始,大侠们才变得不再属于那种又红又专的形象,开始有点毛病(杨过、张无忌、令狐冲、萧峰、段誉)乃至最后以韦小宝之流作为主人公。当然,金庸在后来写的人物相对鲜活不少,但是仍然创作出范蠡、石中坚、狄云等模版人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网

金庸迷QQ群:48569383  |  站方邮箱: jinyong@jyjh.cn

Copyright © 2004-201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6-9 03:39 , Processed in 0.03125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