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 发表于 2011-4-18 08:25

金庸“评点本”的小学生水平

本帖最后由 青虹剑 于 2015-9-10 21:37 编辑

《金庸“评点本”的小学生水平》
  
   金花小婆婆/文
  
   当年12学者评点金庸,学界称为盛事。后来,金庸读了各人评点之后,惊讶不已,称“这样的评点连小学生都会写”。再后来,经过一番“调解”,金庸碍于情面,只好改口,说有一部分评点是好的。这个事件学界称为“评点本事件”,沸沸扬扬的闹了数年。只是大伙儿一时拿不出“中学生水平”的评点,无从比较,所以当日的“小学生水平”仍是代表了学界的“最高”水平。近日偶读陈志明新著《金庸笔下的文史典故》,发现时至今日,终于有了一个比“小学生”略高一点的“中学生”。
   口说无凭,试举几例。
   一、《书剑恩仇录》第八回,金庸有一段描写海宁潮的文字:“……这时潮声愈响,两人话声渐被淹没,只见远处一条白线,在月光下缓缓移来。蓦然间寒意迫人,白线越移越近,声若雷震,大潮有如玉城雪岭,天际而来,声势雄伟已极。潮水越近,声音越响,直似百万大军冲锋,于金鼓齐鸣中一往直前。……潮水愈近愈快,震撼激射,吞天沃月,一座巨大的海墙直向海塘压来……月影银涛,光摇喷雪,云移玉岸,浪卷轰雷,海潮势若万马奔腾……乾隆转头对陈家洛道:“古人说‘十万军声半夜潮’,看了这番情景,直称得上天下奇观。”
   这段文字,是出自宋人周密与明人高濂的两篇文章,在《金庸笔下的文史典故》一书中,陈志明注解的明白:“钱塘潮”,见周密《武林旧事》: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高濂《四时幽赏录·六合塔夜玩风潮》:夜午,月色横空,江波静寂,悠悠逝水,吞吐蟾光,自是一段奇景。顷焉,月色陡寒,海水潮起,月景银涛,光摇喷雪,云移玉岸,浪卷轰雷,白练风扬,奔飞曲折,势若山岳声腾,使人毛骨欲竖,古云:“十万军声半夜潮”,信哉!
   但我们看一下“评点本”红学大师冯其庸的评点:“写海潮一段,非亲见熟见之人,何能写出。”又:“写海潮分数段写,层次分明,合而观之,可抵一篇海潮赋”。
   冯大师不读古书,不知二段出自古人笔墨,还以为是金庸所“创作”,大大加以赞美。
   二、《书剑恩仇录》第十三回,金庸写嘉屿关的一段:“不一日已到肃州,登上嘉屿关头,倚楼纵目,只见长城环抱,控扼大荒,蜿蜒如线,俯视城方如斗,心中颇为感慨。……行不数里,但见烟尘滚滚,日色昏黄……”根据陈注,我们看得明白,是出自清人裴景福的手笔:“‘长城环抱,控扼大荒’,见清裴景福《河海昆仑录》卷五:二十六日,晴,稍冷。午后入内城,登嘉屿关楼。《禹贡锥旨(指)》:‘嘉屿关一名鸿鹭山,关在山之西麓,长城环抱,控扼大荒,蜿蜓如线。’倚楼纵目,想见汉武雄风,班侯远略。俯视城方如斗,周围不及一里……(关外)一片烟尘滚滚,日色昏黄,水气溟濛者,戈壁也。”
   但冯其庸却显然毫不知情,仍将之误以为是金庸的“创作”,其评云:“一番关外气氛。予已三过嘉屿关,关外长城蜿蜒似若。”
   冯虽三过嘉屿关,却终于不知金庸的“嘉屿关”系“抄袭”而得。
   三、《笑傲江湖》第三十二回,金庸对嵩山绝顶封禅台的一段描写:“群豪来到这嵩山绝顶,都觉胸襟大畅。在绝巅独立无心,万峰在下。其时云开日朗,纤翳不生。令狐冲向北望去,遥见成皋玉门,黄河有如一线,西向隐隐见到洛阳伊阙,东南两方皆是重重叠叠的山峰。
   “只见三个老者向着南方指指点点。一人说道:‘这是大熊峰,这是小熊峰,两峰笔立并峙的是双圭峰,三峰插云的是三尖峰。’另一位老者道:‘这座山峰,便是少林寺所在的少室山。那日我到少林寺去,颇觉少室之高,但从此一望,少林寺原来是在嵩山脚下。’”据陈考证,这段文学是抄自清人潘耒的《游中岳记》:“又上百步,乃至绝巅,古封禅坛址也。独立天心,万峰在下,云开日朗,纤翳不生。北望极于成皋、玉门,黄河一线包其外;西则洛都、伊阙,隐隐见之;东则方山、具茨,绵亘原隰;而南山列案数重,大小熊、双圭、三尖诸峰并,崚嶒崔崿,叠翠浮青;陆浑、三涂,皆在指点间,游目尽数百里,始知嵩山之高,信无与偶。唯少室相与伯仲,而尊严雄杰则逊之,独标为岳,有以也。”
   但冯其庸的评点则称:“封禅台一派景色,寥寥数笔,被作者写出,确是写生能手,”是又把金庸抄来的文字,当成金庸自己的创作了。
  其实,以前一段对嵩山形胜的描写:“行了一程,忽听得水声如雷,峭壁上两条玉龙直挂下来,双瀑并泻,屈曲回旋,飞跃奔逸。众人自瀑布之侧上峰。嵩山派领路的弟子说道:‘这叫做胜观峰。令狐掌门,你看比之恒山景物却又如何?’令狐冲道:‘恒山灵秀而嵩山雄伟,风景都是挺好的。’那人道:‘嵩山位居天下之中,在汉唐二朝邦幾之内,那是天下群山之首。令狐掌门请看,这等气象,无怪历代帝王均建都于嵩山之麓了。’”……
   “由此而上,山道越来越险,领路的嵩山派弟子一路指点,道:‘这是青冈坪。这是大铁梁峡,小铁梁峡’。铁梁峡之右尽是怪石,其左则是万丈深壑,渺不见底。一名嵩山弟子拾起一块大石抛下壑去,大石和山壁相撞,初时轰然如雷,其后声响极小,终至杳不可闻。”也是根据潘耒《游中岳记》抄袭而出,陈志明注其云:“嵩山在《禹贡》为外方,实中龙之少祖,于豫州山为最高,故称中岳。汉、唐都洛阳,宋为陪京,视嵩如园囿间物,名人才土多至焉。……瀑布自北壁下,雨后壮盛,不减匡庐,天台,……又北过大、小铁梁峡,削壁自寻,下临无地。凿石架桥以过,俯视壑中,叠石嶙峋,雷轰斧劈,猿揉所不能攀缒也。……《易》象论卦爻,以居中得正为贵,兹山宅四维之心,绾八埏之轴,可谓居中矣。恒岳偏于东北,衡山偏于西南,而此奠位土中,当阳端拱,可谓得正矣夫!是以帝室王都,环布其旁,圣哲贤豪,罗生其麓,中州清淑之气,磅礴结聚于此……二室在汉唐邦幾之内,古迹尤多。”但冯氏偷了一次懒,没去妄加“赞颂”,总算是少丢了一次人也。
   四、《倚天屠龙记》第一回写郭襄以“玉女剑法”会无色禅师:“那玉女剑法乃当年女侠林朝英所创,不但剑招凌厉,而且讲究丰神脱俗,姿势娴雅,……其实以剑法而论,也未必真的胜于少林各路剑术,只是一眼瞧来,实在美绝丽绝,有如佛经中云:‘容仪婉媚,庄严和雅,端正可喜,观者无厌’。”
   陈志明不仅注出金庸所引佛经的出处,且又加按语加以评点。其注云:“‘容仪婉媚,庄严和雅’,出《佛本行集经》卷五十:志意清洁,言语贞良。容仪婉媚,声气和雅。端正可喜,观者无厌。最胜最妙,以诸璎珞。”按语云:“此明赞剑术,实赞郭襄也。《淮南子·说山训》云:‘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说。’美而不可说,故引佛经强说之。”意在言外,韵味无穷。
   返观刘国辉的评点,只一句:“是僧人眼中所见”,二者相较,高下立判。
   五、《倚天屠龙记》第一回写觉远坐化,无色禅师口诵一偈云:“诸方无云翳,四面皆清明,微风吹香气,众山静无声。今日大欢喜,舍却危脆身,无嗔亦无忧,宁不当欣庆?”
   陈志明评考其出处,注之云:“出《大庄严论经》卷一二:诸方无云翳,四面皆清明。微风吹香气,河流静无声。应当极欢喜,终无忧悔心。谁有智慧者,以此危脆身。博贸坚牢法,而当不欣庆?无嗔亦无比,无有不喜心。此事若实者,身当复如故。”
   刘国辉只评云:“大有禅意。”
   六、《倚天屠龙记》第一回写少室山风物:“河南少室山山势颇陡,山道却是一长列宽大的石级,规模宏伟,工程着实不小,那是唐朝高宗为临幸少林寺而开凿,共长八里,郭襄骑着青驴委折而上,只见对面山上五道瀑布飞珠溅玉,奔泻而下,再俯视群山,已如蚁蛭。……这时置身处已高于少林寺所有屋宇,但见少室山群崖刺天,横若列屏,崖下风烟缥缈,寺中钟声随风送上,令人一洗烦俗之气。”
   陈志明详考其出处云:“见清田雯《游少林寺记》:少室有五乳峰,飞乳五道,云与之平,委折五回,方可登蹑,俯视群山,积若蚁蛭。……寺门南向面山,为少室之背,层崖刺天,横若列屏。崖下林茂泉清,风烟披薄,取畅山情,依情忘返。”又:“远瞩嵾嵾,山势争高,步径裁疏,石道参差,是唐高宗幸少林寺所凿。”
   刘国辉则只字未评。
   七、《倚天屠龙记》第三十回写殷离唱曲:“殷离唱了几句小曲,接着又唱起歌来,这一回的歌声却是说不出的诡异,和中土曲子浑不相同,细辨歌声,辞意也和小昭的相同,‘来如流水兮逝如风,不知何处来兮何所终!’她反反复复唱着这两句曲子,越唱越低,终于歌声随着水声风声,消没无踪。
  “各人想到生死无常,一人飘飘入世,实如江河流水,不知来自何处,不论你如何英雄豪杰,到头来终于不免一死,飘飘出世,又如清风之不知吹向何处。……”
   陈志明注云:“‘来如流水兮逝如风’,出峨默《鲁拜集》第二八首:我也学播了智慧之种,亲手培植它渐渐葱茏;而今我所收获的收成——只是‘来如流水,逝如风’。
  “‘飘飘入世’,出峨默《鲁拜集》第二九首:飘飘入世,如水之不得不流,不知何故来,也不知来自何处;飘飘出世,如风之不得不吹,风过漠地,又不知吹向何许。”
   刘国辉只字未评。
   八、《倚天屠龙记》第三十回写山中老人:“其时波斯大哲野芒设帐授徒,门下有三个杰出的弟子:峨默长于文学,尼若牟擅于政事,霍山武功精强。三人意气相投,相互誓约,他年祸福与共,富贵不忘,后来尼若牟青云得意,做到教主的首相。他两个旧友前来投奔,尼若牟请于教主,授了霍山的官职。峨默不愿居官,只求一笔年金,以便静居研习天文历数,饮酒吟诗。尼若牟一一依从,相待甚厚。
   “不料霍山雄心勃勃,不甘久居人下,阴谋叛变。事败后结党据山,成为威震天下的一个宗派首领。该派专以杀人为务,名为依斯美良派,当十字军之时,西域提起‘山中老人’霍山之名,无不心惊色变。其时西域各国君王丧生于‘山中老人’手下者不计其数……霍山不顾旧日思义,更遣人刺杀波斯首相尼若牟。首相临死时口吟峨默诗句,便是这两句‘来如流水兮逝如风,不知何处来兮何所终’了。……”
   陈志明详考其出处云:“山中老人霍山、诗人峨默与政治家尼若牟之故事,参郭沫若译《鲁拜集》‘前言’:诗人(按:即峨默)幼年所住的学校便在纳霞堡。据他的学友尼让牟(Nizam al mulk)的记录,当时有一位最大的哲人野芒(Lmam Mawaffak)在纳霞堡教书。那就是他们的老师。尼让牟的父亲遣尼让牟来就学,尼让牟在那里遇着两个意气相投的朋友,一个是奔沙伯(Bensbbah),一个就是莪默·伽亚谟。尼让牟是图司(TUS)的人,奔沙伯是阿里(Ali)的人,莪默是纳霞堡的本地人。他们读的是《可兰经》,研究的是古代传说。有一天他们三人相聚,霍山(Hasan,即奔沙伯)向尼让牟和莪默说道:‘世间一般的信仰,都说野芒先生的弟子会得到幸福(当时的信仰,凡读(可兰经)及古代传说的人都能得到幸福,如我国以前读五经三传之类),但是我们假使不能都得到幸福的时候,我们会怎样互相帮助?’尼让牟和莪默答道:‘随便怎样都好’。霍山便说:‘那么我们大家应该发誓:无论幸福落与谁人,都应得均分,不能专享,’尼让牟和莪默都同意了。后来尼让牟做了官,竟做到了当时的教王阿尔士朗的宰相。
   “尼让牟做了宰相之后,他们两个旧友来访他。尼让牟请于教王,给了霍山的官职。霍山嫌升进太迟,他把官职丢了。后来竟成了专杀好人的一种宗派——依时美良派的首领。他在1090年占据了里海南岸山国中的阿拉牟提城,十字军时有名的‘山中老人’就是霍山。尼让牟后来也是被他刺杀的。诗人阿塔尔叙尼让牟将死时说道:‘啊,大神啊!我在风的手中去了。’
   “莪默去访问尼让牟宰相的时候,他不要官职,只向他说道:‘你能给我最大的赐与,便是在你的福庇之下,使我得到一个清净的地点安居,我要开展科学的利益,并祝你福寿康宁。’宰相便从纳霞堡的财库中每年赠他一千二百密(Mithkal)的年金。”
   刘国辉此段亦只字未评。
   九、《雪山飞狐》第三章写鹦鹉吟诗:“……猛听得背后一人吟道:‘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声音甚是怪异。
   “……却见吟诗的是架上那头白鹦鹉。”
   陈志明注其出处云:“诗见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复加按语评其云:“鹦鹉者,苗若兰所宠养也;‘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者’,苗若兰风怀幽思之写照也。盖心下所想,绮情之思,无由表达,故每吟诵于口;鹦鹉在旁闻之者再,熟极而流,故能脱口而出。然写‘欲取鸣琴弹’,下文便直有鸣琴弹之,写‘恨无知音赏’,下文便直有知音赏之,是‘云中画龙,鳞甲隐然之法’,然意气清嘉之余,偏又了然无迹,真奇妙好文。”
   白维国评此段云,“苗若兰出场,一层铺排。”“二层铺排。”“到这里是三层铺排。”“极尽铺排能事。”二评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十、《天龙八部》第三回写段誉相马:“猛听得门内忽聿聿一声长声马嘶,段誉不自禁的喝彩:‘好马!’大门打开,探出一个马头,一对马眼在黑暗中闪闪发光,顾盼之际,已显得神骏非凡,嗒嗒两声轻响,一匹黑马跨出门来。马蹄着地甚轻,身形瘦削,但四腿修长,雄伟高昂。牵马的是个垂鬟小婢,黑暗中看不清面貌,似是十四五岁年纪。”
   陈志明评此段云:“金庸欲写马时先写马头马眼,欲写马头马眼先写长声马嘶,错错落落,极显马之姿采;那垂鬟小婢既是‘牵马’而出,则理应走在骏马之前,小婢既在骏马之前,段誉却不见其人只见其马,是极写马之神骏。马之神骏夺尽段誉眼目,所以直至最后一眼,段誉眼中方有小婢。”
   又云:“骏马分明走在小婢之后,小婢之前却偏偏满眼是马,看金庸一支大笔,变幻诡谲如此。”
   陈墨评此段有云:“‘马疾’之马,是匹黑马。”
   十一、《天龙八部》第二十回写雁门关:“雁门关在代州之北三十里的雁门险道……他脚程迅捷,这三十里地,行不到半个时辰。上得山来,……心想:‘雁儿南游北归,难以飞越高峰,皆从两峰之间穿过,是以称为雁门……’……雁门关是大宋北边重镇,山西四十余关,以雁门最为雄固,一出关外数十里,便是辽国之地,是以关下有重兵把守……来到绝岭,放眼四顾,但见繁峙、五台东耸,宁武诸山西带,正阳、石鼓挺于南,其北则为朔州、马邑,长坡峻阪,茫然无际,塞林漠漠,景象萧索……战国大将李牧,汉朝大将军郅都都曾在雁门驻守,抵御匈奴入侵。”
   陈志明详考其出处云:“见明乔宇《雁门山游记》:雁门山,在代州北三十五里。《通志》云:以雁出其山,故名,一名雁门塞。关因山而立。凡山西之关四十有余,皆踞隘保固,而耸拔雄壮则雁门为最。故赵之李牧、汉之郅都备边于此,匈奴不敢近塞,固皆时良将,而不可谓非地险有以成之也。午上关折西,蹑高岭绝顶,四望则繁峙、五台耸其东,宁武诸山带其西,正阳石鼓挺其南,朔州马邑临边之地在其北。”
   陈墨之评有云:“介绍雁门关,又写乔峰心境,妙。”又云:“写景,写史,笔墨不多而出意境,又扣紧乔峰。”是与冯其庸相同,皆以金庸之“抄袭”文字为其“创作”而加以“赞美”也。
   十二、《天龙八部》第十回枯荣说偈云:“一微尘中入三昧,成就一切微尘定。而彼微尘亦不增,于一普现难思刹。”
   陈志明考其出处云:“语出《华严经·贤首品十二》:以佛华严三昧力,一微尘中入三昧,成就一切微尘定。而彼微尘亦不增,于一普现难思刹。彼一尘内众多刹,或有有佛或无佛,或有染杂或清静,或有广大或狭小,或复有成或有坏,或有正信或傍住,或如旷野热时焰,或如天上因陀网。如一尘中所示现,一切微尘悉亦然。”
   陈墨却未置一字。
   十三、《天龙八部》第二十三回写段正淳壁间题词:“含羞倚醉不成歌,纤手掩香罗。偎花映烛,偷传深意,酒思入横波。看朱成碧心迷乱,翻脉脉,敛双娥。相见时稀隔别多。又春近,奈愁何?”
   陈志明详考其本事云:“见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右使张文潜初官许州,喜官伎刘奴,张作少年游令云:‘含羞倚醉不成歌,纤手掩香罗。偎花映烛,偷传深意,酒思入横波。看朱成碧心迷乱,翻脉脉,敛双娥。相见时稀隔别多。又春尽,奈愁何?’其后去任,又为《秋蕊香》寓意云云。”
   复加按语云:“二词写欢场风情,皆情意曲折反复。”云云。
   陈墨于此仍未置一字。
   十四、《天龙八部》第三十一回写“逍遥派”一名之出:“那老人微笑道:‘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于无穷,是为逍遥……”
  陈志明注其出处云:“语出《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于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复引郭象注云:“天地者,万物之总名也。乘天地之正者,即是顺万物之性也。御六气之辩者,即是游变化之途也。如斯以往,则何往而有穷哉?所遇斯乘又将恶乎待哉?此乃至德之人,玄同彼我者之逍遥也。”
   陈墨于此终于评了一句,语云:“逍遥派!好名称。”
   六个字,说了等于没说,粗陋,儿戏也如此。这就难怪当日老金会突发其怒,亲口“封”其为“小学生”了。愚以为,这样的评点,其实不必小学生,便幼稚园的小朋友也足胜其任矣。
   其后总算沾了严家炎的光,冯、陈二位被陪着拉出来树为“好的”典型。但“好的”评点尚且如此,那“差的”又该如何呢?可笑一众“学者”,不反观自身,寻找不足,反倒喋喋以精英自居,其无知无畏,看来正应了刘国重那句话:“今日学界,真是已进化成为马戏团也!(大意)”

www.138071.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ゴ彩| 六合投ゴ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ゴ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永远的七十四军 发表于 2011-4-18 19:16

本帖最后由 青虹剑 于 2015-9-10 21:37 编辑

楼主很有才啊:gftr

www.138295.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㈡彩| 六合投㈡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㈡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青虹剑 发表于 2011-4-19 15:22

本帖最后由 青虹剑 于 2015-9-10 21:37 编辑

评武侠嘛,讲讲“武”、“侠”就好。

www.138203.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艾连 发表于 2011-5-12 14:12

本帖最后由 青虹剑 于 2015-9-10 21:37 编辑

你这篇点评就远胜昔日那些“砖家”。

www.138317.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庸“评点本”的小学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