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玫女 发表于 2005-3-10 14:43

[转贴]李靖之章

本帖最后由 地富反坏右 于 2015-9-10 16:54 编辑

李靖之上篇 从隋臣到唐臣 <br><br><br><br>  李靖,字药师,京兆三原人。此人在说唐故事中是最有神奇色彩的一个,呼风唤雨,撒豆成兵,金丹救命,飞剑杀人,每当李世民等人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必然是他从天而降,大显神通,总之,他是个神仙中人。历史中的李靖当然不是如此,那种江湖道士的形象实在不知是如何安到他身上的,大概是他的字不好,叫什么药师,所以让人联系到炼丹的道士。不过药师佛同时也是佛教里三主佛之一,按这个逻辑,好象李靖更应该以和尚的形象出现在说唐故事里,也许是说唐故事的作者讨厌和尚吧,所以李靖就成了道士。<br><br>  李靖的家世不算显赫,不如李密是世袭郡公,不过也可以算是上流社会中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州郡级的地方官,没有什么值得宣扬的事迹,他的舅舅韩擒虎却是个了不起的人物。韩擒虎在演义中多次出现,是十八条好汉中的一员,而现实中的韩擒虎又比演义中威风许多,他是杨坚一手提拔的心腹大将,最大的功劳是灭亡南陈,做官做到上柱国,当时有民谣说“生为上柱国,死做阎罗王”,说的就是韩擒虎。可能是受到这个舅舅的熏陶,李靖自幼好兵法策略,不喜文章,曾对朋友说,“丈夫遭遇,要当以功名取富贵,何至作章句儒!”这句话是李靖一生的写照,也是乱世出英雄的最佳注解。韩擒虎经常与李靖谈论兵法,每次都非常满意,经常对人炫耀说,能与我谈论孙、吴的,李靖是头一号了。大概李靖很善于辩论,这倒与纸上谈兵的赵括一样。<br><br>  当时杨素是左仆射,职位相当于丞相,李靖去拜访他,谈论甚欢,杨素用手抚着自己的座位对李靖说,这个位子早晚都是你的,这个评价可以说是相当惊人了。杨素倒是真有识人之能,隋末头号反王李密也是杨素发掘出来的(见反王传之李密第一章),看来古代一定有所谓的相人之术,不知现在有没有失传。关于杨素与李靖的这次见面,唐人传奇《虬髯客传》里演绎成李靖随即勾引了杨素的妾侍红拂连夜私奔,那真是有损李靖形象了,杨素刚刚如此高地评价了他,总不好意思回头就给杨素戴顶绿帽吧。<br><br>  可惜李靖生不逢时,碰上的皇帝是隋炀帝杨广这个少有的昏君,所以虽然他文武全材,始终只能当个小地方官,到大业十二年时,只干到马邑郡丞,类似现在的地级市副市长(市长是太守)。当年下半年,突厥进攻马邑,马邑归太原留守李渊管辖,李渊派副手高君雅率兵迎战。结果高大败,丧师辱国。这一仗输得很有学问,李渊当时正积极筹谋造反,而高正是杨广安排在李渊身边的耳目,负责监视李渊。李渊不派别人,偏派了高去吃败仗,只怕这仗是故意想弄死高君雅也说不定。李靖当时也参加了战斗,居然看出了李渊心怀叵测,于是就赤胆忠心地离开马邑,打算去找杨广告李渊一状。当时杨广已经龟缩到江都“出巡”去了,所以李靖也只好往江都走。<br><br>  不巧当时道路不宁,李靖走到长安就无法继续前进,只好一直滞留在长安。到底是谁拦住了李靖的去路,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虽然路上的确有李密等各路反王,但也并没有弄到此路不通的程度。也许是李靖自己忽然想通了,不再想效忠杨广,也许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李靖离开马邑不久,马邑太守的卫队长刘武周就发动了兵变,占据马邑造了反(见反王传之刘武周上篇),如果李靖晚些离开,只怕就当了刘武周的炮灰。李靖能看出李渊要造反,自然也能看出自己的同事刘武周要造反,所以去江都揭发李渊只怕是个借口罢了,就是为了躲开刘武周而已。当然,这完全是本人一家之言,是以结果倒推原因,准确度不高。另外,如果李靖真的到了江都,以杨广喜欢报喜不报忧的性格,说不定就把他定个危言耸听的罪名拉出去砍了,就象那个倒霉的洛阳求救使者元善达一样(见反王传之李密第六章),也许李靖连这个都考虑到了?应该不会吧,要是这样只怕他真成神仙了。<br><br>  李靖在长安呆了不久,李渊就起兵造反,倾巢进攻长安。没有记载说明李靖参加了隋军的长安保卫战,以李靖的才能,一定也看得出即使他参加进去也救不了长安。大业十三年十一月,长安被攻克,李靖自然也落到了李渊手里。李渊在太原起兵时,长安的地方官奉命把李渊在长安的祖坟给刨了(谋反是要祸及祖先的,象杨素也因为儿子杨玄感造反而惨被焚尸),占领长安后,李渊抓住了那地方官,说有人告他贪赃枉法,于是就杀了他,至于那官是否真是贪官,自然没人敢认真去查问。以李渊这种作风,李靖自然也难逃报复,李渊也懒得给他安个罪名,就直接拉出去要问斩。<br><br>  李靖临危不惧,大声责备李渊说:“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李渊是个很重门面的人,不然也不会先捏造罪名才去杀那地方官,刚起义自然要收买人心,现在李靖以壮士自居,又表示归顺,如果以“泄露国家机密未遂”这个罪名杀了他,倒真显得李渊重私怨气量狭窄。推想李渊当时一定很后悔,怎么就没给李靖也安个贪赃枉法的罪名呢?现在倒不好下手了。当时李世民也在场,其对李靖闻名已久,于是乘机站出来为李靖说情,李渊也就顺势下台,释放了李靖,以显示自己很有度量,是个明君。<br><br>  由于李渊的政治秀和李世民的说情,李靖终于逃过一劫。李靖获得自由后,李世民立刻前往招揽,由于李世民对李靖有救命之恩,而且又是个年轻有为的样子,李靖就此投入李世民门下,从此开始了为李世民东征西讨的生活。

www.138963.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ㄗ彩| 六合投ㄗ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ㄗ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边城玫女 发表于 2005-3-10 14:44

本帖最后由 地富反坏右 于 2015-9-10 16:54 编辑

<FONT color=#1b00ff>李靖之中篇 萧、辅之膏肓 <br>   <br>  李靖于大业十三年就归顺了唐朝,但不知为何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功劳和事迹,李世民与薛举、刘武周的两场大战李靖都没有出现。武德三年唐向王世充发起进攻,李靖有所参与,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功劳。以李靖的才干,不应如此默默无闻,可能是这段时间与李世民相处得不是很好,因此也就没有表现的机会。 <br><br>  经过半年左右的进攻,王世充的势力基本已被李世民压制,李渊开始有能力染指长江以南。这时江南最大的敌对势力是萧铣的梁国,其都城在江陵。李渊将李靖从李世民手下抽调出来,命令他去进攻江陵。这可以说是个强人所难的命令,等于要李靖去灭了梁国,实在是谈何容易。李靖手下兵力不多,进攻到峡州就被萧铣的部队挡住,无法继续推进。李渊很不耐烦,怪罪李靖办事不力,下密旨给峡州都督许绍,要许就地处决李靖。看来李渊还记得当年李靖的揭发未遂,上次想杀他因为忘了找借口而没法下手,这次终于设了圈套让李靖去完成一个不可能任务,目的还是要除掉他。 <br><br>  不过这个借口也找得太过牵强,如果萧铣真是那么好消灭,早就被灭掉了,用这种理由杀李靖,谁都看得出其中有冤枉。许绍是个有主见的人,又欣赏李靖的才干,因此收到密旨后并不执行,反而写了信给李渊尽力为李靖分辨。许绍是当时唐朝对抗萧铣的中流砥柱,多次击退萧铣的进攻,他既然出面为李靖说情,李渊总不好蛮干,所以也就顺水推舟,收回了密旨。但是,要求李靖进攻萧铣的命令没有撤回,李靖只得继续去努力完成他的不可能任务。 <br><br>  就在眼看要穷途末路的时候,终于来了个机会让李靖表现自己。当时开州一带的少数民族首领冉肇则起兵反唐(具体的原因不详,一个少数民族头领应该不会想争天下,只怕是民族矛盾的问题),率众进攻夔州。唐朝的军区司令赵郡王李孝恭出兵平叛,反而吃了败仗。李靖当时正驻扎在附近,受命协同李孝恭行动,李靖只带了八百人突袭冉肇则的营帐,冉新胜后麻痹轻敌,结果吃了大亏。李靖随后又猜到冉退兵的道路,预先设下埋伏,当冉领着败兵经过时突然出击击毙了冉。冉的残部不知李靖兵力其实只有一点点,见首领被杀,就全部缴械投降,共有五千人之多。李靖以区区八百人破敌,几乎称得上是奇迹,将星终于升起了。 <br><br>  李渊本来正在忧虑少数民族的叛乱,忽然传来消息说叛乱已经被李靖平定,这份高兴非同小可。为表示自己的知人善用,李渊向臣子们炫耀说,用人时“使功不如使过”,我用李靖就是这个道理啊。所谓“使功不如使过”,意思是派以前犯过错误的人去办事比派老功臣去办事效率要高,因为犯过错误的人都会拼命抓住机会努力洗刷自己,不会有懈怠之心。这个道理本身是没有错的,不过李渊究竟是事前诸葛还是事后诸葛就很难说了,前不久还说李靖不好好干要杀头,忽然又变成早就慧眼识英雄,给你艰苦的环境是为了让你更好地锻炼…… <br><br>  随后,李渊通令嘉奖了李靖,在嘉奖令中勉励李靖努力进取,“勿忧富贵”。由于此前对李靖的待遇不太公平,怕李靖心中仍有包袱,李渊还专门写了亲笔信给李靖,说道“既往不咎,旧事吾久忘之矣。”要说忘记了,那当然没有可能,对旧事念念不忘倒是真的。不过李渊毕竟是能成大事的人,一发现李靖难得的军事才能,立刻就放下私怨,转为笼络,难怪李渊能当上皇帝,真是好手段。这件事后,李靖才算真正被唐朝所接纳,他的才能也终于有了发挥的机会。 <br><br>  赵郡王李孝恭是唐朝在四川一带的军事总司令,手握重兵,但却缺乏大将,以至连少数民族叛乱都收拾不了,等到发现原来自己手下还有李靖这样的人才,立刻就将李靖抓住不放。李渊也知道李孝恭不熟悉军事,需要有人指导,于是就任命李靖担任了李孝恭的行军长史(类似总参谋长),此后在打天下的过程中,二李一直搭档,为唐朝平定了整个江南。 <br><br>  武德四年夏,李世民在洛阳决战中取胜,王世充、窦建德被消灭,唐朝得以全力对付萧铣。当时唐朝控制了长江上游,萧铣的势力在长江中游,要发动进攻,自然从四川顺江而下最为方便。因此李渊任命李孝恭为进攻萧铣的总指挥,在夔州打造军舰,练习水战,准备全面进攻,而整个军事行动的实际策划人就是李靖。 <br><br>  到了八月,唐军的人员器械粮草战船都已就绪,不巧正碰上长江汛期,唐军众将都担心水势险恶,建议等水退后再出击。李靖力排众议,认为萧铣必然认为唐军不敢冒险在汛期出兵,守备一定空虚,正可趁此机会,一鼓作气彻底消灭萧铣。最终李孝恭采纳了李靖的意见,全军冒险出击。 <br><br>  可能是唐军的战船修得坚固,或者是水手的经验老道,长江的洪水并没有给唐军造成多少损失,没有出现船覆人亡的悲剧(一代名将因为翻船淹死的好象真没几个,德国的巴巴罗萨除外)。因为是顺流而下,洪水反而极大地加快了唐军的行军速度,完美地达到了突袭的效果,唐军一举攻克了江陵的门户荆门。 <br><br>  萧铣根本就没想到唐军敢如此冒险,其主力部队正散在全国各地屯田,突然遭到攻击之下,手边甚至没有可用之兵,其狼狈可想而知(萧铣最有能力的两员大将董景珍和张绣都已因君臣矛盾被其借故诛灭,弄得国无良将,不然不会如此狼狈)。萧铣紧急动员,将能集结的数万兵力全部交给大将文士弘率领,希望能挡住唐军的进攻。 <br><br>  九月,唐军主力与文士弘部相遇于夷陵。李靖分析局势,认为文士弘部虽然是临时拼凑而成,但毕竟是护卫首都的精兵,又知道如果战败就会亡国,其战斗力不可轻视,不如先用计泻其锐气,然后再战。但李孝恭急于求战(其实也不能怪他,萧铣各地的救兵正急速赶来,时间耽误不起),不听李靖的建议,直接出兵向文士弘挑战。果然如李靖所料,文士弘部奋勇拼杀,唐军不幸战败。不料正是这次战败使李靖有了取胜的机会,文士弘部战胜后争夺战利品,秩序大乱,李靖立即投入全部预备队发起进攻,李孝恭也收拾败军回身再战,结果梁军反胜为败,全军溃散。 <br><br>  文士弘部战败后,梁国已无力继续抵抗,唐军直杀到江陵城下,将梁国的首都紧紧包围。萧铣手边实在是没有部队,无力防卫江陵这种大城,索性放弃城外阵地,收缩兵力全力防卫城池,唐军因此不费什么力气就占领了江陵的外城和水城。水城是江陵的水军基地,唐军在此缴获了大批没有来得及逃走或销毁的梁军舰船。在当时水军的舰船是很贵重的战利品,唐军众将都很高兴,不料总参谋长李靖居然下令将俘虏的全部舰船放弃,任由它们漂在长江里顺流而下。众将当然不舍得,纷纷要求李靖给个说法。李靖解释说,梁国在下游的救兵很快就要赶到,江陵又不是立刻能攻得下来,一旦敌人救兵到来,唐军就会腹背受敌,逃走都困难(当然了,长江正发洪水,想逆流逃回四川谈何容易),要再多的船也没用。让这些梁军战船任意在长江里漂流,下游来的梁国援军一定会发现到,那时他们一定会误以为江陵已经被攻克了,不然江里不会漂着这么多无人的梁军舰船。江陵是首都,如果江陵和萧铣已经完蛋,那些援军也就失去了援救的目标和尽忠的对象,不但不会积极来江陵救驾,反而还可能就地投降,只靠些空舰船就可以解决援军的威胁,这点儿牺牲当然值得。 <br><br>  李靖的这个小花招其实是打心理战,当时李唐的势力已很强大,梁国军队之所以坚持和唐军对抗,只是为了对萧铣效忠,一旦萧铣出了事,各地的将领自然会犹豫是否还有必要与唐朝为敌,当然不会拼命赶路到江陵和唐军开仗。唐军主将李孝恭采纳了李靖的计策,于是大批梁军舰船开始凄凉地漂往下游。果然如李靖所料,梁国下游的援军见到无人舰后误以为江陵已失守,这个假消息传播开去,各地的援军纷纷开始观望,大大降低了行军速度,唐军得以有充分的时间围攻江陵。 <br><br>  萧铣不断派人出城催促援军,但这些求援使者都没能冲出包围,消息传不出去(奇怪,萧铣可以在长江里放些漂流瓶之类的东西来传递情报的,难道没有想到?)。眼看唐军攻势凌厉,而自己的援军迟迟不到,萧铣终于绝望,认为与其力尽后与城共亡,不如在还没山穷水尽时投降,还可以争取个自首宽大处理。于是萧铣与众大臣痛哭一场,开城投降,梁国仅一个月时间就灭亡了。随后萧铣被送到长安,李渊根本不考虑他的自首情节,毫不留情地将他处斩。 <br><br>  按照梁的国力和军力,本来绝对不可能被唐军如此轻易得手,其灭亡是因为一个战略错误,即都城太靠近前线。历史上的确有人特意把首都迁到边境以便加强国防,例如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抵御蒙古,但这种战略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优秀的军事指挥做后盾,否则就是把自己的心脏送到敌人刀尖上,象明成祖的后代明英宗就因防御战失败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俘虏,北京几乎失守。江陵紧靠长江,根本就在国境线上,而萧铣竟然解散了主力到全国各地屯田,弄得首都空虚,一旦受到袭击,各地的部队救援不及,就象一个壮汉虽然四肢发达但突发心脏病,想不死都难。 <br><br>  攻克江陵使唐军处于极度亢奋状态,众将纷纷请求来场大掠夺,至少也要把梁军的将士们当战犯抄家。李孝恭和李靖保持清醒,坚决制止了这种发战争财的行为,宣布说梁军将士各为其主并没有罪,不得追究责任。当时江陵虽然投降,但梁国各路援军已有十余万人赶到江陵附近,萧铣只要再多坚持几日,战局其实就可以改写。如今虽然是大局已定,但如果唐军在江陵作出赶尽杀绝的行为,周围这十余万梁军只怕就不可收拾。由于李孝恭和李靖保持了克制,江陵城内秋毫无犯,消息传出,梁国旧将放下心来,各地纷纷主动投降,此后唐军几乎兵不血刃而占领了梁的全部领地。 <br><br>  唐军以一个月时间灭亡梁国,李靖的战功无人可比,李渊因此封李靖为上柱国,永康郡公,随即李渊又任命李靖为岭南抚慰大使,命令他乘胜进军平定岭南。岭南地处偏僻,各地独立势力在隋末乱世中以自保为原则,在名义上曾归附萧铣、林士弘等反王,但基本处于无政府状态。武德四年十一月,李靖率部进入岭南,大力采用怀柔手段,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岭南各势力纷纷投降。史载李靖在岭南招抚所得计九十六州,六十余万户,用今天的语言来说,李靖可谓和平统一祖国的大功臣了。 <br><br>  武德六年八月,辅公佑趁杜伏威去长安“出差”,发动江淮军叛唐自立,自称皇帝,国号宋,以丹阳为都城,淮南江东等杜伏威旧地全部脱离唐朝,辅公佑同时四处出击以扩大地盘(详见反王传之杜伏威下篇)。李渊为之震怒,急调各地精兵前往镇压。由于七月时突厥发动进攻,李建成和李世民都被派去巩固北部边境还没回来,所以这次军事行动就以李孝恭为主帅(李管辖的军区在现江西一带,便于出兵),考虑到李孝恭与李靖的长期合作历史,从岭南紧急召回了李靖担任副帅,二李之下还有李世绩、张镇周等七员大将,这次出征的阵容可谓豪华。 <br><br>  李孝恭在出兵前宴请众位大将,据说酒杯里的酒忽然变成了血红色,大家都莫名惊诧,担心是不祥之兆,李孝恭面不改色,声称那是辅公佑授首的预兆,随后将杯中液体一饮而尽,众将悦服。如果传说是真,可能是李孝恭为了鼓舞士气弄了杯葡萄酒来装样子,也可能是辅公佑派了奸细来吓唬人,不论如何,由于主帅李孝恭的豪迈表现,唐军在必胜的信心下出发了。 <br><br>  到武德七年春,唐军已压制了辅公佑的攻势,迫使辅转为防守。辅公佑沿江布防,派冯慧亮领三万水军驻扎在当涂县博望山,封锁长江水道;又派陈正通领三万步骑兵在青林山筑城坚守,抵挡唐朝陆军。江淮军素来剽悍,又占据水陆有利地形坚守不出,唐军多次进攻都无功而返。失利下李孝恭有些急噪,打算以主力绕路袭击辅公佑的都城丹阳,大概是想重演破萧铣的历史。李靖认为丹阳守军众多,城池坚固,以唐军的战斗力,即使是突袭也很难立即攻克,到时冯、陈两路人马回援,唐军就可能被包围在丹阳城下,袭击丹阳的计划太过冒险,不宜采用,因此坚决反对。二李商议后,觉得辅公佑精兵已尽在博望、青林,只要能消灭这些敌军,必然能使敌人士气崩溃,那时丹阳守军再多也无战斗力了。于是二李决定放弃袭击丹阳的方案,全力消灭眼前的敌军。 <br><br>  辅公佑部的有利条件是占据地利,如果一直坚守不出,唐军确实无法取胜。李靖于是使出诱敌之计,先派人去敌人阵前百般辱骂,再派战斗力不强的部队去攻城,打了几下打不过,立刻转身逃跑。守军终于忍不住出来追击,结果落入了唐军的陷阱,早已埋伏好的唐军主力冲杀出来,迫使辅公佑部野战。唐军兵力占有优势,辅军溃败,博望、青林两处都被攻克。 <br><br>  李靖乘胜追击,亲自领兵进攻丹阳。果然如二李所料,主力的溃败决定性地打击了辅公佑的士气,辅公佑虽然在丹阳还有数万守军,士气低落下竟然不敢一战,就全军放弃都城丹阳向会稽撤退,希望能与其兵部尚书左游仙的兵力汇合。李靖派李世绩追击,辅公佑部自行溃散,走到句容县时辅身边只剩下几十名心腹了。落水狗人人爱打,不用唐军动手,辅公佑自己的部下为了戴罪立功,抓住辅献给了唐军。这种部下对上级的出卖在隋末屡见不鲜,如李轨、刘黑达、高开道等人都是被手下献给唐朝,失败者是很难要求属下保持忠心的。不过这些手下也过分些,不干了的话可以自己开小差,也可以去投降,这都不算没道德,打工的没必要为老板殉情,可如果为了保自己的富贵把老板抓起来献给敌人,那就难免让人寒心了。偏偏中国历史里这种没良心的事多得无法统计,真让人不知该如何评论。 <br><br>  辅公佑被俘后,就于丹阳被斩首,其党羽也都伏诛,江淮平定。为表彰李靖的功劳,李渊封了他当兵部尚书,同时仍担任李孝恭的总参谋长(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李渊还下旨褒美曰,“靖,萧(铣)辅(公佑)之膏肓也”。在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黄河流域基本是李世民的功劳,而长江流域就是李孝恭和李靖二人的功劳了。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李渊对李靖的评价真是生动地体现了这一残酷的道理。 <br></FONT>

www.138361.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边城玫女 发表于 2005-3-10 14:45

本帖最后由 地富反坏右 于 2015-9-10 16:54 编辑

<FONT color=#1700ff><br>李靖之下篇 天下英雄谁敌手<br><br><br>     消灭各路反王后,唐朝的天下并没有太平,北方的突厥在定襄城立杨广的后人杨政道为天子,声称为隋朝复辟,不断对唐发动进攻,严重威胁着唐朝的统治,甚至让李渊害怕到要放弃长安避难。武德八年,突厥大举进攻太原,李靖就在此时奉命帅江淮精兵一万人北上参战。由于突厥战斗力太强,这次参战的各路唐军多有损伤,甚至连督战的中书侍郎温彦博都不幸被俘。只有李靖所部保持不败,得以全军而还。由于李靖在对付突厥时表现优异,李渊任命李靖担任安州大都督,留在前线防御突厥。九年四月,突厥颉利可汗亲自进犯,李靖帅部在灵州与颉利血战一日,迫使颉利退兵。因为这次战功,李靖调任灵州大都督。<br><br><br>  九年六月,李世民与李建成的政治斗争达到顶峰,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杀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控制了唐朝军政大权。事发之前,李世民的心腹长孙无忌、高士廉、侯君集、尉迟敬德等人日夜鼓动他发动兵变,李仍犹豫未绝。为争取更多同志,李世民派人去“征求”李靖和李世绩的意见,这二李是当时最优秀的大将,自然是李世民重点拉拢对象。不料二李竟然均拒绝响应,对太子之争采取中立态度。李世绩也就罢了,李靖曾受李世民救命之恩(见上篇),却在关键时刻不站在李世民一边,可能是他的个人道德心超过了他对李世民的感恩心,毕竟挑唆人家兄弟相残不是什么有光彩的事;也可能是他认为**和秦王党势力相当,不知该下注给谁,索性保持中立;也许他认为自己只是军人,不该参与政治斗争。总之,李世民的上台,李靖并无拥戴之功,连摇旗呐喊的功劳都没有。 <br><br><br>  不过,李世民上台后,李靖还是服从其领导的,李世民也没有因为他不参与兵变而歧视他。李世民甚至认为李靖和李世绩不参加兵变密谋是有.守的表现,上台以后对二李好生敬重。分析李世民的心态,排除为收买二李拉拢人心的成分后,可能还是有些真实性在内,长孙无忌等人是自己的心腹,所以要对自己负责;而二李是国家的大将,所以只对国家负责,这种拒绝参加政治斗争的大将是最让统治者放心的,可以视为国家栋梁,当然必须加以珍重。 <br><br><br>  八月,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就是后来的唐太宗。可能是为了给李世民一个纪念,突厥颉利可汗、突利可汗以倾国之兵南下,直打到长安城外渭水之北。李世民迫不得已,摆了空城计,只带了高士廉、房玄龄等六人亲自前往渭水便桥与颉利和谈,侥幸将颉利吓住,双方结盟,突厥撤兵。李世民刚称帝就遭了突厥这么个下马威,其愤怒可想而知,从此日夜练兵,图谋报复。 <br><br><br>  不用多久,报复突厥的机会就来了。仿佛天亡突厥,李世民上台后突厥地方连年灾害,牲畜战马损失极大,颉利可汗又不善于内政,弄得突厥人心离散,连当年一起进攻长安的突利可汗都投降了唐朝。眼看主动进攻的时机已经成熟,李世民下令发动进攻。 <br><br><br>  贞观四年正月,李靖只带了精锐骑兵三千人从马邑出发,夜袭定襄城。突厥一直不承认隋朝的灭亡和唐朝的正统地位,于武德三年二月立杨广的后人杨政道为隋朝傀儡“皇帝”,以此与唐朝抗衡, 杨政道的都城就是定襄。突厥没有料到唐军会在天寒地冻的正月发动进攻,这次奇袭非常成功,定襄被一举攻克,杨政道被俘虏。颉利可汗不知李靖只有三千骑兵,以为唐朝必定以倾国兵力进犯,不然李靖这种大将不会出现,草木皆兵之下,颉利不敢迎战,主动向北撤退。李靖发现了颉利的判断失误,索性就冒充唐军主力的样子在后追击(当然只能虚张声势,不敢真的追上),同时派人恐吓收买突厥各路小诸侯小可汗,令他们投降唐朝,弄得颉利众叛亲离,身边只剩下几万部队。李世民评价李靖此战说,当年李陵以五千人进攻匈奴,即使是战败投降也仍能名留青史,如今李靖只用三千人进攻突厥,而且还大获全胜,这个功劳“古今所未有,足报往年渭水之役”。 <br><br><br>  颉利可汗眼看已无力与唐朝为敌,于是遣使求和,愿意举国内附,甚至同意自己亲自到长安朝见(和当人质差不多),那等于是宣布投降了。李世民准予接纳,派李靖带兵前往“迎接”,又派了大臣唐俭做外交使节去颉利那里“抚慰”他。当时颉利手下还有数万战士,这数万人的忠心是无可怀疑的(狼狈逃亡之下还能留在身边没开小差的自然是忠臣),其战斗力仍不可忽视,应该还没到穷途末路要主动投降的地步。可能颉利的所谓求和只是一种缓兵之计,当年高丽就多次用假求和麻痹了隋炀帝,使隋军多次错过取胜良机,大概颉利也想用这招对付李世民。 <br><br><br>  理论上说,颉利用这种缓兵之计是可行的,汉族皇帝的天朝大国思想总是会及时发作,“你看那些蛮夷已经同意归顺了,我们作为文明人再去坚持赶尽杀绝未免太粗鲁了”,李世民也确实同意了和谈,应该说颉利求和的目的是达到了。不过遗憾的是,颉利的缓兵之计其实要了自己的命,本来唐军在前线只有李靖的三千人,趁着和谈这段时间,唐军的主力在李世绩的带领下终于赶到,与李靖汇合了。如果颉利不和谈而继续逃跑,李靖兵少绝对不赶穷追,颉利一和谈,倒把唐军主力给等来了。 <br><br><br>  二李合兵后,决定利用颉利自以为得计防御懈怠之时,以精骑突袭颉利大帐。李靖的部将张公谨提出反对意见,认为皇帝已经同意和谈,两位大将再发动进攻就有自作主张的嫌疑;另外皇帝派去的外交使节正在突厥处,如发动进攻就必然会威胁使节的安全。李靖答复说,这一战是立千秋功业的良机,时不可失,至于那个外交使节唐俭“何足惜也”。李靖这话的确没错,一个大将看到可以消灭敌人的良机,哪里还会顾虑那么多。当然了,这对倒霉的外交官来说是太不公平,他在毫不知情下就被李靖舍弃了,即使要当烈士,也该是自愿才动人,被自己人拥戴为烈士就很无趣了。而且这个唐俭也并非小人物,他是李渊在太原起兵的首义功臣,一直是李渊的心腹。其最大的功劳是揭发李渊的表弟独孤怀恩密谋造反,当时李渊正要动身去独孤怀恩营中视察,唐俭的密报及时赶到,真正是有救驾之功。虽然李渊已经倒台,唐俭的地位已没以前重要,但李靖如此大大得罪此人,实在是担了很大的风险。 <br><br><br>  计议已定,李靖亲领一万精锐连夜奔袭颉利大帐,李世绩帅主力随后进发。为保持行动机密,唐军将路上遇到的所有人都裹胁随军,以免他们给颉利报信。突厥方面,颉利正在热情款待唐朝使节,以为停火协议已经生效,唐军不会进攻,眼前的难关可以度过,防御自然松懈。有心算无心之下,唐军直逼近到颉利大帐十五里处,突厥哨兵才发出警报。以唐军骑兵的速度,十五里眨眼即到,突厥军根本来不及组织任何有效抵抗。整个作战过程就是一面倒的屠杀,连颉利的妻子隋义成公主也死于乱军之中。颉利可汗第一时间上马逃走,幸免于难,但最后仍在逃跑途中被唐军俘虏。后来李世民饶了颉利不死,将他软禁在长安。 <br><br><br>  这一仗全歼了**厥最后的军事和政治力量,灭亡了**厥(注意灭亡的是政权而不是民族)。突厥兴起于北朝末年,为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数朝之患,尤其在隋唐之交,突厥更是乘机扩张。唐朝自建立起就一直生活在突厥威胁之下,当年李渊起兵时为了得到外援不得不向突厥称臣,但毕竟心中深以为耻,连突厥赐的狼头纛都不愿用,后来突厥又支持刘武周进攻唐朝,甚至直接对唐动武,唐朝受突厥欺压可谓由来已久。如今这个大敌竟然就这样被李靖灭了,李渊李世民父子的欣喜可想而知。 <br><br><br>  得知李靖大破突厥的消息后,李渊说,当年汉高祖被匈奴围于白登,终生没能报仇,我儿子就能把突厥灭了,真不亏我把国家托付给他。李世民说,当年迫于形势向突厥称臣,这些年我一直痛心疾首,志灭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如今只一战就灭了突厥,可谓痛雪前耻了。李世民下旨大赦天下,全国放假五天,李氏父子又召众王、功臣在宫中夜宴狂欢,席间李渊自弹琵琶,李世民亲自起舞,其欣喜若狂之态扑面而来。 <br><br><br>  不过真正的大功臣李靖就没时间去让他狂欢,李靖一回来,御史大夫萧禹、温彦博就上书弹劾他,其罪名是“治军无法,突厥珍物,掳掠俱尽”,也就是说李靖的部下私分了战利品没有上缴国库,至于是什么“珍物”如此受重视就没有记载了。这个罪名可大可小,严重些说就是贪污,碰到法家一派的皇上,砍头都是有可能的。萧禹、温彦博二人都是唐俭的故交,是否有为唐出气的意思不得而知。 <br><br><br>  李世民的处分很有学问,收到弹劾文书后,他驳回了将李靖交司法机关审查的提议,但又当面把李靖狠狠地责备了一番。李靖的心中想必十分委屈,所谓珍物自己根本就没染指,是不是自己部下拿了也不清楚,有如此大功不但不奖赏,还抓住小辫子大做文章……不过心中委屈,嘴上是不能说的,李靖毫无辩解之词,只是叩头请罪,深刻自我批评,老老实实地回家待罪去了。过了一段时间,李世民下诏说,隋将史万岁破突厥有功,不但没得奖赏反而因犯法被杀,我不能学隋朝,李靖的功劳照赏,过错就赦免了。于是封李靖为左光禄大夫,赐绢千匹,真食邑通前五百户。又过了一段时间,李世民亲切接见李靖,说上次批评你是我受了小人蛊惑,现在我想通了,希望你不要放在心上。跟着又赐绢二千匹,还给李靖升官,拜尚书右仆射,当年杨素的预言(见上篇)终于实现了。 <br><br><br>  看来李世民是把这个事件当成了对李靖忠诚心的一次考验,皇帝对于臣子,最看重的服从,能力都是次要的。司马公在资治通鉴开篇就明确提出,才德均无是愚人,德胜于才是小人,与其用小人,不如用愚人。所谓德无非就是君君臣臣那一套,看来李靖深谙此道,不是只读过兵书。 <br><br><br>  这次“突厥珍物案”中,李靖表面上是胜利了,皇帝亲自为他洗刷罪名,还委婉地向他道歉,但其实究竟谁是胜利者是不言而喻的。案件的结果是李靖升官为尚书右仆射,这个职位相当于丞相,有权参与国家大政,但据记载,他“每与时宰参议,恂恂然似不能言”,那就是凡事三缄其口了。至于原因,《旧唐书》认为是因为李靖“性情沉厚”。 <br><br><br>  毕竟装哑巴是个辛苦的事,李靖在贞观八年十月上表告老,李世民准了他的假,于是李靖退出政坛,过起退休生活。也许是李靖的将星不肯隐退,李靖一辞官,唐朝与吐谷浑就发生了严重军事冲突,吐谷浑可汗伏允公然不服唐朝领导,“兴兵作乱”。这当然大大伤害了“天可汗”的面子,李世民于十一月下令调集大军远征吐谷浑。终于李靖的存在又变得重要了,李世民希望李靖重新回来为他领兵。李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挂帅出征,也许他也一直在渴望着一个用武之地吧。吐谷浑的国力和军力自然不能与大唐同日而语,何况对手又是李靖这样的沙场老将,到贞观九年五月,吐谷浑的军队被全歼,国人被迫杀掉伏允向唐朝投降,李靖凯旋而归。 <br><br><br>  不料“突厥珍物案”的历史居然又重演了,李靖一回来,他的部下岷州都督高甑生就密报他拥兵自重,意图谋反。这个罪名比上次的私分战利品要严重多了,李世民因此又大大地查问了一番,后来终于发现,原来这个高甑生在跟随李靖进攻吐谷浑时曾因违反军纪被李靖处分,为泻私愤才诬告李靖。事件的结果当然是诬告者被从重处罚,而李靖也从此闭门不出,以示再不理世事。 <br><br><br>  为了不让李靖的军事才能白白浪费,李世民派了心腹侯君集(此人也是凌烟阁功臣,排第十七)到李靖处向他学习兵法。不久侯就向李世民抱怨,说李靖只挑些基本知识传授,请教他高深些的就不肯教,说不定是有什么贰心。李世民找了李靖要他解释,李靖答复说,我教给侯的部分已经足以安定国内震慑四邻,侯一再要学更高的东西,只怕侯才真是有贰心。看来李靖的确与谋反嫌疑有缘,就算是闭门不出了,仍然要被人告谋反,不过从李靖的反击来看,他对这种暗箭已经是应付自如了,大概也是久病成医。当然李世民没有因为李靖而去追究侯君集是否有贰心,不过事实证明李靖是正确的,侯君集后来密谋杀李世民拥立太子李承乾即位,他哪里斗得过李世民,最后事泻被杀,这应该也算一种黑色幽默。 <br><br><br>  李靖在贞观二十三年去世,享年七十九岁。一代名将,终于在寂寞中辞世,虽然寂寞,但毕竟是寿终正寝,得享天年,这也许是名将最好的归宿。为纪念他的战功,仿汉朝卫青、霍去病的故事,他的陵墓被筑成铁山(突厥境内)和积石山(吐谷浑境内)的形状…… <br><br><br>  中国历史中,名将的结局一向凄凉,尤其是当敌人消灭干净之后,名将的军事才能就成为了对主君的威胁,兔死狗烹的例子不知发生了多少(兔未死狗先烹的例子也有不少,是否能掌握好烹狗的时机也就成为区分昏君和明君的重要参数)。唐朝天下已定,名将的时代已经过去,等待李靖的会是什么,实在有太多先例可供参考了。总算李世民不是刘邦,吓唬一下也就算了,李靖也准确地接收了李世民发出的暗示,以实际行动表示了自己绝对没有野心,终于君臣和睦,得以善终。回头再看“性情沉厚”四字,其中包含多少阴森! </FONT>

www.138213.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边城玫女 发表于 2005-3-10 14:59

本帖最后由 地富反坏右 于 2015-9-10 16:54 编辑

<FONT color=#0007ff>李靖攻吐谷浑之战<br><br><br>   中国唐贞观九年(635),李靖率军对吐谷浑部的一次远程奔袭战。<br>  唐初,吐谷浑占据今青海等地。贞观八年,吐谷浑可□伏允依其臣天柱王之谋,进袭唐境廓州(今青海化隆西南)、兰州,使通往西域的咽喉河西走廊受到威胁。同年六月,唐廷派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率军出击,吐谷浑携众远遁。十一月,吐谷浑军复掠凉州(今甘肃武威),唐太宗决定大举进击。十二月,起用已退休的右仆射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辖兵部尚书侯君集、刑部尚书李道宗、凉州都督李大亮、岷州都督李道彦、利州刺史高甑生等诸道行军总管和归唐的**厥及契□何力等军进击吐谷浑。<br>  次年闰四月初八,李道宗部在库山(今青海湖东南) 击败吐谷浑军,伏允烧尽野草,轻兵入碛。唐军诸将认为,马无草、疲瘦,不可深入。唯独侯君集主张应乘其初败、人心离散之机,协力进取。李靖采纳其意见,分兵两道追歼,亲率李大亮等部由北道切断其通往祁连山的退路,并迂回至其首府伏俟城(今青海湖西);以侯君集、李道宗等部由南道追截南逃的吐谷浑军。随后,北道唐军先后于曼头山、牛心堆等地(今青海湖沿岸)连败吐谷浑军,俘斩其名王数十人。南道唐军历经无人之境2000余里,于乌海(今青海苦海)大破伏允部,俘其名王,余众西逃。李靖督诸军,经积石山(今青海阿尼玛卿山)河源(黄河源)追至且末(今属新疆)。李靖部将契□何力闻伏允逃至图伦碛(今新疆且末西),将奔于阗,即率精骑千余直趋图伦碛,袭击伏允牙帐,歼数千人,缴获甚众。伏允逃走后不久死去,其子大宁王慕容顺斩天柱王,率部归唐,被封为可□、西平郡王。  此战,李靖以分进合击、穷追猛打等战法击败吐谷浑军,保障了唐陇右道的安全。                  <br></FONT>

www.138292.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m彩| 六合投m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m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靖※儿 发表于 2005-3-10 16:09

本帖最后由 地富反坏右 于 2015-9-10 16:54 编辑

以前看过一部电视剧叫《游龙惊凤》,那个里面的李靖是个 典型的帅哥形象

www.138323.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〇彩| 六合投〇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〇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边城玫女 发表于 2005-3-11 18:36

本帖最后由 地富反坏右 于 2015-9-10 16:54 编辑

我很喜欢李靖

www.138582.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amm 发表于 2005-3-16 09:47

本帖最后由 地富反坏右 于 2015-9-10 16:54 编辑

&quot;才德均无是愚人,德胜于才是小人,与其用小人,不如用愚人。&quot;???<br>&quot;德胜于才是小人&quot;???那才胜于德呢?

www.138195.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п彩| 六合投п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п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寒雪牵魂箫 发表于 2005-3-16 11:35

本帖最后由 地富反坏右 于 2015-9-10 16:54 编辑

原文由 amm 发表:<br>&quot;才德均无是愚人,德胜于才是小人,与其用小人,不如用愚人。&quot;???<br>&quot;德胜于才是小人&quot;???那才胜于德呢? <br><br><br>才胜于德是能人啊

www.138861.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б彩| 六合投б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б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边城玫女 发表于 2005-3-18 19:20

本帖最后由 地富反坏右 于 2015-9-10 16:54 编辑

我是无人好了

www.138063.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冂彩| 六合投冂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冂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沙田少年 发表于 2008-7-19 20:36

本帖最后由 地富反坏右 于 2015-9-10 16:54 编辑

唐故事中是最有神奇色彩的一个

www.138063.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ラ彩| 六合投ラ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ラ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贴]李靖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