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_渡_众_生 发表于 2010-8-21 06:32

金老笔下的19位苦命女子!

其实金老笔下的,有着坎坷命运的女子,远远不止这19位,偶只是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第呃:rtty

一,伤逝:
程灵素:
    她原本生活的很安稳。她虽然长得不算漂亮,但有一双漆黑有神的大眼睛;她虽然最擅长使毒,但却有一颗悬壶济世之心。她原本可以完事后,继续回到她那宁静的世界,只因她爱上了一个人,只因她愿意陪伴他浪迹天涯,到头来却不得不用情郎身上的毒血,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或许她知道胡斐并没有爱她,更没有像自己爱他一般深切的爱着自己,不如就这样了结,用情郎身上的毒血,毒死自己,救了情郎的性命,很凄凉,很伤心,可是干净利落,一了百了,那正不愧为‘毒手药王’的弟子,不愧为天下第一毒物‘七心海棠’的主人。
    “小妹子对情郎——恩情深,你莫负了妹子——一段情,你见了她面时——要待她好,你不见她面时——天天要十七八遍挂在心!”王铁匠的那首歌,依旧在耳边荡漾,久久不能忘怀。
    她虽然昙花一现,但却永留人们心中!

http://a4.att.hudong.com/42/92/01300000100329121202921096765_s.jpg


阿朱:   
    阿朱聪明伶俐,善解人意,有一颗包容、慈爱之心。在萧峰最落寞,最孤寂时,有一个敬重他、钦佩他、感激他,愿意永永远远、生生世世陪在他身边,和他一同抵受患难屈辱,艰难困苦的阿朱姑娘来到了他身边,不以他是大宋人为荣,不以他是契丹人为辱,愿终身陪伴他塞外驰马放鹰,纵犬逐兔。
    阿朱叹了口气,道:“我好为难,大哥,我真是没有法子。我不能陪你了。我很想陪着你,和你在一起,真不想跟你分开……你……你一个人这么寂寞孤单,我对你不起。”可惜,可惜萧峰没听出阿朱话里的含义!他们刚刚享受一些人间温暖,刚刚体会爱的甜蜜、幸福,却不得不分手了,这一次阿朱伤的比上一回重得多。
    在远离征战的塞外,千山暮雪,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牛羊成群。乔峰与阿朱策马扬鞭,并辔而行,过着日日驰马放鹰,纵犬逐兔的生活。这里没有江湖上的腥风血雨,没有无穷无尽的你杀我伐,只有听不够的莺声燕语,只有说不完的妙语解颐。然而,这一切就像是一场梦。正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悯然。
    可惜,可惜萧峰和阿朱要是不走康敏这条路!
    可惜,可惜这个温柔斯文,聪明伶俐,善解人意的阿朱!
    可惜,一切还只是刚刚开始,却又早早结束,一切已太迟了!

http://www.jeans.gov.cn/files/content/2009-9/437513001.jpg


公孙绿萼:
    那是一个美丽的清晨,天空中刚刚下过丝丝细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清香,仔细体味一下,又不止一种。有草木的清新,有各种花的芳香,还有大地的芬芳......四周草木青翠欲滴,繁花似锦。顺着羊肠小道,她一个人来到林中,走到一种不知名的花畔,摘下一朵,缓缓放入口中,轻轻咀嚼,细细品味。每天早晨,她都会一个人来到这里,独自享受那份宁静。

    她长相中等,未经世事,自幼在空谷长大,家律严格,平时不许随便说话,更不许笑,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成长的女孩,心境孤单可想而知。她也曾幻想过爱情,也曾幻想过梦中的白马王子,但一切都只是镜中花,水中月。直到有一天,谷外来了个男孩,与众不同的男孩,身上好像有一种魔力,确切的说是一种活力,阳光活力,倜傥潇洒,言笑不禁。她终于被打动了,她的心菲终于被打开了。

    “你在吃花儿么?”
    是谁?声音如此陌生,却又如此好听。她缓缓回过头来,一个浓眉大眼的男孩映入眼帘。
    “是啊!这是我每天的早餐。”说着递过去一朵。
    男孩接过来,学着她的模样,也吃了几瓣,入口香甜,芳甘似蜜,更微有醺醺然的酒气,正感心神俱畅,但嚼了几下,却有一股苦涩的味道。她看到男孩的表情,道:“这叫情花,你说好吃么?”

    从此,她的一颗心牢牢的拴在了这个男孩身上。可是过了没多久,她突然发现,那个即将成为自己“新娘”的姑娘,与男孩是一对恋人。她自见杨过,便不由自主的对他一往情深,待见到相思成空,已成定局,心中一个声音只是说:“我不想活了,我不想活了”......

    鳄鱼潭的一段短暂时光,是她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她也知道此时、此境,那个男孩不会成为自己恋人的,但有过这么一段美好的相聚,已经是足慰平生了。只可惜她不知道,灾难才刚刚开始,因为一个莫生人中的情花毒,父亲竟要牺牲她来换取解药。早以有种生不如死的感觉的她,不愿意成为父亲的工具,在心底里大叫:“杨大哥,来生再见”一声后,身体毅然撞向了父亲手中的剑......

http://img1.qq.com/book/pics/7544/7544891.jpg


凌霜华篇:
    她,好穿嫩黄衫子,人如菊花,雅致靓丽,清秀绝俗。她是凌翰林家的小姐,是武汉出了名的美人,她喜欢各种花,尤其是菊花。在汉口的菊花会上,她与他邂逅,且一见钟情,自此每天在家里的窗台上放一盆鲜花,每天清晨换一盆新鲜的,每次只看他一眼,从不敢多看。

    两人始终这么默默的传递着情意。后来,她搬家了,本以为再也见不到他了。直到一年多后的一天清晨,窗台忽然多了一盆蔷薇,她心“砰”的一跳,是他,是他......这次默默注视了他好久。第三天,她实在忍不住了:“你生病了么?可瘦多了!”此后的大半年,他们过着神仙般的日子,每天晚上,她给他讲家世,讲各种花;他给她将江湖上的趣闻。

    然而,这样的幸福日子却没有过多久,只因她有一个贪得无厌、丧心病狂的父亲,把他打入大牢,迫她立毒誓,迫她另嫁别家,为了他,她毅然划花了自己的脸。最后,她那禽兽不如的父亲,还把她活活的埋在棺材里。万念俱灰之余,她现在只剩下一个心愿:合葬!

    空气越来越少,魂魄越飘越高,丁郎,丁郎,来生来世,再为夫妻......

http://pic.zone.ku6.com/images/blog/2010/6/9/19/14/12a44fe31ab.jpg


香香公主篇:
    “谁给我采了雪中莲,你快出来啊!谁救了我的小鹿,我在找你啊!”
    她虽只十八岁,但美名播于天山南北,明艳圣洁,仪态不可方物。她好吃花,各种各样的鲜花,人如其花,浑身散发着各种花香。她身上仿佛有一种光辉,无论是战场上,还是平日里,见到她的人,都有一种宁静和平的心态,也有一种自渐形秽的感觉。

    他与她邂逅于一片花树之旁,一泽湖水之畔,他冒着生命危险,为她采雪莲,救小鹿。在她的至美之中,似乎蕴蓄着一股极大的力量,教人为她粉身碎骨,死而无悔。在偎郎会上,她缓缓的转了几个身,慢慢沿着圈子走去,双手拿着一条灿烂华美的锦带,轻轻唱道:“谁给我采了雪中莲,你快出来啊!谁救了我的小鹿,我在找你啊!”将那条锦带套到了他头颈之中。

    她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却是勇敢的姑娘,为了全族父老兄弟姊妹,她到哪里都不怕,甘愿做下战书的使者,甘愿为了全族的利益而放下心爱的人。他答应带她去长城游玩,没想到这一去却是永别。“过了今天,咱们不能再相见了。”淡淡的日光照射在她白衣之上,一个美丽无伦的背影中流露着无限的凄苦,无限的温柔。她慢慢转过身来,说道:“你要我做甚么,我总是依你。”

    她一生之中从未受过如此的欺骗,一个纯朴的少女在皇宫中住得多日,也已学会了怎样对付敌人。看到皇帝丑恶的嘴脸后,得悉皇帝的阴谋后,心中悲苦已极,只剩下一个念头:就是叫我死,也要让他知道皇帝的阴谋。于是从衣袖中摸出短剑,在身子下面的砖块上划了“不可相信皇帝”几个字,轻轻叫了两声:“大哥!”将短剑刺进了那世上最纯洁最美丽的胸膛......

http://i1.sinaimg.cn/ent/2010/0129/2010129171219.jpg

[ 本帖最后由 普_渡_众_生 于 2010-9-1 12:17 编辑 ]

普_渡_众_生 发表于 2010-8-21 06:35

二,错爱:
    其实这个词并不算贴切,因为在她们心里,也许根本不认为是错爱,她们都是付出了真心,真情的。
    其实,只因她们还有更好的选择,所以,作为读者的我们,有些替她们惋惜......
================================================================================================
岳灵珊篇:
    她本是武林中赫赫有名的华山派掌门人,被称为“君子剑”岳先生的千金小姐,一向被视为掌上明珠。她芳龄二八,有着一张秀丽的瓜子脸蛋,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活泼可爱,心地善良,偶尔耍些小性子。

    她与他第一次见面,是在福州府郊外的一个小酒招子,那时的他还是个不通世事的林家少爷。没想到机缘巧合,他竟然拜在了她父亲的门下,从此多了个师弟,多了个可以吆五喝六,呼来唤去的师弟。同门大多瞧不起他,是她经常给他安慰,陪他练武,喂招。他也很听这位小师姐的话,“规规矩矩”做人,“踏踏实实”学武。

    其实早在他来华山之前,跟她最要好的是大师哥,而她对这位大师哥也是感情深厚,还合创了一套闻名华山的“冲灵剑法”。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的心从大师哥身上转向了他,是因为大师哥面壁一年,俩人逐渐疏远;是因为她可怜他,怕同门欺负他;还是因为他像她父亲一样“彬彬儒雅”?说不清,就在大师哥被师父罚思过崖面壁的这些日子,她与他感情渐深。

    可悲的是,她一直没发现被父亲和他利用了。父亲为了辟邪剑法,他为了复仇,为了找个安稳的靠山,而她还在为姑丈之间的“和谐”当信使。她永远想不到,父亲罚大师哥面壁一年,是在有意“撮合”他俩。而他的心里面,报仇第一,自身安全第二,她只排在第三位。她至死也不相信,他是有意杀害她,也好,这样她可以走得心安理得一些。

http://mat1.qq.com/datalib_img/star/pic/lib/2006-12-07/2006120709171668414516.jpg


穆念慈篇:又名:一只绣花鞋
    之所以把她列在首位,只因她的爱情虽然是苦涩的,但她却养育了一个世上最伟大的儿子。相信她的在天之灵,也能得到些许安慰。

    她本是个孤儿,被义父收留后,教与她一些防身、格斗的技巧,并时常在大街、小巷表演一番,以糊口度日。几年前,一位江湖异人教了她三天功夫,虽然只是三天,却早已超越了她的义父。

    眼见她年龄渐长,义父一来想给她找个归宿,二来想寻访一位故人,于是打起了“比武招亲”的牌子。哪成想寻访到失散多年故人的同时,也是灾难降临之时......(略)

    他本是大宋臣民,但自小在金国长大,唇红齿白,面如冠玉。看到“比武招亲”的牌子,又看到美貌如花的她,于是上得台前卖弄一番身手。当她看到他貌如潘安的容貌时,已经有了三分愿意;再看到他如此精湛的功夫,已经有了七分同意;当最后败在他手里,被他夺取一只绣花鞋,又被他搂在胸前时,她已经醉了。

    她是个很自重的贞洁烈女:“我虽是个飘泊江湖的贫家女子,可不是低三下四、不知自爱之人。你如真心爱我,须当敬我重我。我此生决无别念,就是钢刀架颈,也决意跟定了你。将来……将来如有洞房花烛之日,
自然……自能如你所愿。但今日你若想轻贱于我,有死而已。”这几句话虽说得极低,但斩钉截铁,没丝毫犹疑。接着又道:“你一世不来,我等你一辈子罢啦。”

    她是个有着一颗民族自尊心的大宋子民:“我一直当你是个智勇双全的好男儿,当你假意在金国做小王爷,只不过等待机会,要给大宋出一口气。你,你真的竟然会认贼作父么?大宋的锦绣江山给金人占了一大半去,咱们汉人给金人掳掠残杀,欺压拷打,难道你一点也不在意么?你……你……”说到这里,再也说不下去,把金印往地下一掷,掩面就走。

    和大多数女子一样,她也是个痴情女。他初时与她比武,原系一时轻薄好事,绝无缔姻之念,哪知她竟从京里一路跟随自己,每晚在窗外瞧着自己影子,如此款款深情,不由得大为所感,而她持身清白,更是令人生敬,不由得一时微笑,一时叹息,在灯下反复思念,颠倒不已。

    可惜,她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等待一扇不开启的门......

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mmsource/images/2005/08/11/ei050811020.jpg


戚芳篇:
    她是个独生女,十七八岁年纪,圆圆的脸蛋,一双大眼黑溜溜的。母亲早已去世,从小到大除了父亲外,陪伴她长大的还有个师兄。她和师兄从小学武,俩人时常相互切磋,师兄有些木讷,她时不时就捉弄他一下。

    一次进城,一次乡下人进城,改变了父女以及她师兄的一切。父亲失踪了,师兄因‘不检点’而入狱。这时候她认识了他,她相信师兄是被冤枉的,孤身一人的她,恳求他救一救师兄。他很‘尊重’她的话,经常派人去狱里‘看望’她师兄,还经常大把大把的银子花出去,以求知府大人好好‘照顾’一下她师兄。

    感激万分的她,终于在三年后嫁给了他。只是她不明白,师兄究竟犯了多大的罪,家里花了这么多钱,就是不放人。其实师兄在她心里分量是最重的。几年后的一个偶然,他的师兄出来了,并来看望了她一回,她当时虽然不知道是师兄,但看到椅子上的“唐诗选辑”时,登时张大了口合不拢来,双手发抖。

    她一怔之间,抓起那本书揣入怀中,飞奔下楼,向门外直追出去。自从嫁作他家媳妇以来,她一直斯斯文文,这般在厅堂间狂奔急驰,那是从来没有的事。婢女家仆忽见少奶奶展开轻功,连穿几个天井,急冲而出,无不惊讶。急步奔出大门,四下张望,却已毫无踪影,她在大门外呆立半晌,伸手又从怀中取出旧书翻动。每见到一张鞋样,一张花样,少年时种种欢乐事情,便如潮水般涌向心头,眼泪不禁夺眶而出。

    她有着传统妇女的性格,虽然爱师兄的心没有丝毫减弱,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心态却伴随着她,况且女儿已经好几岁了。当她明白一切前因后果,当她看到“帮助、照顾”过师兄的丈夫,将有生命危险时,她救了丈夫,却葬送了自己......

http://cul.beelink.com.cn/20050420/ws05042007.jpg


纪晓芙篇:
    她本是峨嵋派的及门高第,又是名门之后,肤色雪白、长挑身材,心地善良,温柔美貌。家里给她定了门亲事,对方是武当派高徒,说得上是门当户对,武林佳话。只可惜这对武林中人人羡慕的佳偶,却没能结合。

    十七岁那年,她外出办事,遇到了一位武林中大有来头的人物,虽然声名不好,但武艺高强,英俊潇洒,是她生命中的克星。她走到哪里,他便跟到哪里。她投客店,他也投客店,她打尖,他也打尖。待要吓退他,却被对方三招两式,便将手中长剑夺了过去,最终被他所擒。

    他是真心喜欢她,对她也很好,也没有难为她,只不过自来正、邪不两立。她虽然是被强迫的,但心里面也喜欢的,可师父那关就过不去。无可奈何的她,只有躲了起来,过了很长时间才回到峨嵋。

    他本是峨嵋派的世仇,师父只给她一条路选择,他俩只能留下一个。她虽然答应师父永不与他相见,但要杀他却也狠不下心,却也不愿,她也不愿欺骗师傅。可怜的她,只能怨自己命苦,抛下了年幼的女儿,撒手西去......

http://www.fengyulou.com/attachments/2009/08/1_200908280031341FUzU.jpg


贴段原文,讨论一下:
    她身后五个师弟妹中一个是三十来岁的瘦男子,两个是尼姑,其中静虚师太张翠山已在海上舟中会过。【另外两个都是二十来岁的姑娘,】只见一个抿嘴微笑,【另一个肤色雪白、长挑身材的美貌女郎低头弄着衣角,那自是殷梨亭的未过门妻子、金鞭纪家的纪晓芙姑娘了。】张翠山上前见礼道劳,陪着六人入内。【殷梨亭极是腼腆,一眼也不敢向纪晓芙瞧去,行到廊下,见众人均在前面,忍不住向纪晓芙望去。这时纪晓芙低着头刚好也斜了他一眼,两人目光相触。纪晓芙的师妹贝锦仪大声咳嗽了一声。两人羞得满面通红,】一齐转头。贝锦仪噗哧一声笑了出来,低声道:“师姊,这位殷师哥比你还会害臊。”【突然之间,纪晓芙身子颤抖了几下,脸色惨白,眼眶中泪珠莹然。】

1,倚天末殷梨亭娶杨不悔时38岁,张无忌20岁,那么这里殷梨亭应该28岁。
2,张无忌比杨不悔应该大3岁左右,此时张无忌10岁,杨不悔应该有7岁了。
3,按理说发生杨、纪事件后,纪晓芙应该不会同意父母安排的这桩婚事。
4,可如果是8年前,甚至还早,在杨、纪事件前,那这段殷、纪恋时间也太漫长了。
5,就是说杨不悔都7岁了,殷、纪还在恋爱。

[ 本帖最后由 普_渡_众_生 于 2010-9-1 12:26 编辑 ]

普_渡_众_生 发表于 2010-8-21 06:38

三,无缘:
林朝英篇:
    她,一代女中豪杰,武艺高强,惠质兰心,乃百年难得一见的人杰,与他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论武功,只在四绝之上;论智谋,只有黄药师能与一比。 她所创《玉女剑法》,一招一式,恰好把《全真剑法》的招式压制得动弹不得,步步针锋相对,招招制敌机先......而她所创的古墓派武功,更是显得其聪慧无比。全真内功博大精深,欲在内功上创制新法而胜过之,真是谈何容易?而她也真是聪明无比,居然别寻蹊径,自旁门左道力抢上风。
   
    其实她所创这些武功,并不是要与他真正一较高下。她文武全才,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就拿这套《玉女素心剑法》来说吧,她将毕生所学尽数化在这套武功之中。她创制之时只是自舒怀抱,希望能与他漫步在“花前月下”,陪伴他“浪迹天涯”。而这套看似凌厉之极的剑法,也无伤人毙敌之意,只因当时她心中充满了柔情,是以剑法虽然厉害,却无一招旨在致敌死命。

    她伤病期间,他正在与金兵交战,军情十分紧急,却也没忘了给她写信。病体痊愈后,他却又接连遭遇几场败仗,心灰意懒,古墓中一待就是八年。故交好友,同胞旧部谁劝也没用,最后还是她可惜他一副大好身手埋没在坟墓之中,是以用计激他出墓,希望与之携手再闯江湖,可见两人相交之深。

    不知他俩是否有约定,还是她自己一相情愿,嫁妆都准备好了,想来曾不止一次试穿嫁衣,可惜最终有缘无份,在古墓中郁郁而终......

http://cn.yimg.com/gallery/books/20070925155522575671c2.jpg


周芷若篇:
    她本是汉水舟中渔家之女,出落得亭亭玉立,犹如出水芙蓉,温柔善良,可惜很早的时候就成了孤儿。第一次见到他,他在生病。她一边喂他吃饭,一边安慰他,并用一条洁白的手帕,替他擦去眼角的泪痕,又把这条手帕送给了他。当多少年后,她又见到这条手帕时,已是百感交集,心里默默许愿,非此君不嫁。

    看到充满稚气的他,强为明教出头,好笑之余,既为他担心,也对他充满敬佩。后来虽极不情愿的刺了他一剑,但看到他那理解、宽容的眼神后,她满怀喜悦暂别了他。当她被朝廷拘捕后,是他解救了她。想起被他搂在胸前,碰到他宽广坚实的胸膛,又闻到他浓烈的男子气息的那一刻,惊喜之余,身子软软的几欲晕倒。

    冰火岛上的一段时光,是她既复矛盾,也感幸福的日子。没有江湖上的恩恩怨怨,没有人威胁她,没有人与她争。但是,但是,从她对师父立誓那天起,已经为她和他的爱情画上了个句号。因为在冰火岛所做的一切,即使他可以原谅她,却也只能缘尽于此。可恶的誓言,苦命的她......

http://cimg.163.com/movie/0307/16/gyy1.jpg


李文秀篇:
    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她,一个容貌娇美,聪明异常的中原小姑娘,只因一张高昌古国藏宝地图,在八岁那年,父母遭到江湖众多贪得无厌之徒的追杀,有为财宝的,有为爱情的,最终父母离她而去,使她过早的一个人面对人生。

    他比她大两岁,他们因美丽动听的天铃鸟而相识。从此以后他们常常并肩坐在小丘上,望著散在草原上的羊群,她跟他讲自己的故事,讲江湖上出生入死的故事。当然,有些故事是她听来的,有些是她自己编的。她给他做了一个精美的荷包,他送给她一张狼皮,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猎获的狼皮。

    孩提时代也很容易得到一些东西,很容易丢掉一些东西。她为了不让他再挨父亲的鞭打,本打算把狼皮送还给他,没想到误送到别人家,也送丢了自己的爱情。看到他和别的女孩子相亲相爱,她心情又回到了从前,回到了他们互相在讲故事,互相唱歌,也一起倾听天铃鸟的歌声的时代。

    她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哈萨克人,汉人之中也有好人。但是,她已经不想再留在这个有恩又有怨的沙漠。白马带着二十岁的她,一步步的回到中原,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

http://blog.bandao.cn/archive/1561/upimages/FbandaoBLOG_files_pGz0jyozLfO9Ql4lST3J20060903133013.jpg


小昭篇:
    又是一年七夕,七年了,她一人坐在桌前,以手支额,望着窗外,望着天边最亮的两颗星,想起张公子给她讲的故事,他们七年还能相聚一次,人生又能有几个七年?她的思绪又回到了从前:......

    她轻轻叹了口气,道:“你真正舍不得的人多着呢。峨嵋派的周姑娘,汝阳王府的郡主娘娘,将来不知道还有多少。你心中怎会挂念着我这个小丫头?”却听他十分诚恳的道:“你一直待我很好,难道我不知道么?难道我是个忘恩负义、不知好歹的人吗?”

    她虽然只有16岁,但明眸皓齿,桃笑李妍,年纪虽稚,却出落得犹如晓露芙蓉,甚是惹人怜爱。说不清什么时候,她心里有了他。是在密道里,当火药炸响的一霎那,他奋不顾身的挡在她身前?是他第一个不认为她是丫鬟,低人一等?还是看到他孤身拯救明教的壮举?说不清......

    她的身世很特殊,年幼之时,便见妈妈日夜不安,心惊胆战,遮掩住好好的容貌,化装成一个好丑样的老太婆。又不许她跟妈妈在一起,将她寄养在别人家里,母女偶然会面,也是偷偷摸摸。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走了,母亲虽在,却很少享受到母爱。

    只因总教的陋习,只因总教那荒唐的规矩,她不得不离开他了,若非这样,别说做教主,便是做全世界的女皇,她也不稀罕......

http://pic.zone.ku6.com/images/blog/2010/3/22/19/2/128a6f9fff4.jpg


袁紫衣篇:
    她长得一张瓜子脸,双眉修长,肤色虽然微黑,却掩不了姿形秀丽,容光照人。只因她有着与众不同的身世,这次回中原是为母亲报仇来的。中原虽然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虽然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虽然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原本与她无关。

    她自幼拜在峨嵋高僧的门下学艺,又从红花会各位当家的那里学了很多绝技,手上功夫很是了得。来中原之前,听得赵三叔把他夸得天下少有,地上无双,好生英雄了得,又见文四奶奶以心爱的白马相赠,心下大不服气,准备要好好身量一下这小子。

    哪知这位小泥鳅果然名不虚传,她与他从广东一路打到北京,心里佩服他确实是一位英雄好汉。俩人见面后惺惺相惜,心中情苗暗茁。待得惊觉,她早已是柔肠百转,难以自遣了。

    苦大仇深的她,早在小时候就厌倦了江湖,想起很久以前在师父身前立的誓,今后将注定陪师父长伴青灯古佛,与他将天各一方,不由得为之心碎。正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悯然。

http://www.ty2.com.cn/uploads/allimg/100302/2204124156929.jpg

[ 本帖最后由 普_渡_众_生 于 2010-9-1 12:35 编辑 ]

普_渡_众_生 发表于 2010-8-21 06:41

四,单相思:
仪琳篇:   
    她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清秀绝俗,容色照人,实是一个绝丽的美人。她还只十六七岁年纪,身形婀娜,虽裹在一袭宽大缁衣之中,仍掩不住窈窕娉婷之态。她心地善良,温柔可爱,二八年华却落发为尼,想想实有些可惜。在最危急的关头,是他奋不顾身救了她,还闹个遍体鳞伤。

    她不明白为什么那些所谓的名门正派,都把他说成坏人,因为在心理面,他是世界上最正直的人。当有人问道:“青城派掌门道长,倘使人家受了重伤,动弹不得,却有人上去欺侮他。你说那个乘人之危的家伙,是不是英雄好汉?”时,她止不住全身发抖,心中对那位小姑娘感激无比。这一句话,她早就想责问,只是她生性和善,又素来敬上,这句话便总是问不出口,此刻那小姑娘代自己说出了心头的言语,忍不住胸口一酸,泪水便扑簌簌的掉下来了。

    她虽然身形娇小,但却彷佛有无比的力气。待听到那人说要来擒拿他,心中立时闪过一个念头:“说甚么也要保护他的周全,决不能让他落入坏人手里。”这主意一打定,惊恐之情立去,登时头脑清醒了起来,抢到床边,拉起垫在褥子上的被单,裹住他身子,抱了起来,吹灭烛火,轻轻推开房门,溜了出去。一口气奔出七八里,只是往荒山中急钻,到后来再无路径,到了一处山坳之中。

    当她抱着他之时,心中十分平静安定,甚至有一点儿欢喜,倒似乎是在打坐做功课一般,心中甚么也不想,似乎只盼一辈子抱着他的身子,在一个人也没有的道上随意行走,希望这条路永远无止无休。无意中低头一看,却见他早已醒转,脸露笑容,正注视着自己......在山谷里养伤期间,她帮助他驱赶蚊蝇,喂他吃西瓜,给他换药,每当回忆起这段经历,她心里就充满了幸福。

    那天晚上,天空中流星不断,一颗接着一颗,她很想许个愿。心乱如麻的她,内心深处,隐隐有一个渴求的愿望,可是这愿望她想也不敢想,更不用说向观世音菩萨祈求了,一颗心怦怦乱跳,只觉说不出的害怕,却又是说不出的喜悦。最终她心里的愿望也没能实现,只因他的心里有个“她”。

http://www.yuanlei.com/jinyong/xiaoaojianghu/yilin.jpg


郭襄篇:又名:三枚金针
    一次风陵渡口的会晤,她知道了他;
    一次风花雪月的夜晚,她见到了他;
    一天非比寻常的接触,她记住了他。

    他给了她三枚金针,答应为她办三件事。
    她用第一枚金针,看到了他的容貌,她眼前登时现出一张清癯俊秀的脸孔,剑眉入鬓,凤眼生威,只是脸色苍白,略显憔悴。
    她用第二枚金针,让他帮助自己过了回十六岁生日,也让全天下的人都认识了他。她心满意足,第三枚金针用不着了,她要永久收藏。

    美中不足的是,生日当天,他只与她说得一句话,微笑相对片刻,随即分手,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惆怅。母亲注意到了她的神态,也知道她长大了,有些事情该让她知道了,于是将他们两家三代的恩恩怨怨都告诉了她。只听得她惊心动魄,紧紧抓住了母亲的手,小手掌心中全是汗水。她怎料想得到这个自己中心藏之、何日忘之的他,与自己家里竟有这么深的渊源,更料不到他那只手臂竟是姊姊斩断的,而他妻子所以离去,也是因中了姊姊误发的毒针所起。

    这天夜里,她总在做恶梦,一会儿见他挥剑自杀,将另一条手臂也斩断了,一会儿又见他自千丈高崖上跃将下来,跌得血肉模糊。做了几个恶梦之后,满身冷汗的醒来。冷静一会后,想起南海神尼这个人,也是母亲的杜撰,如果他的夫人并没有归来,他会怎样......

    当得知他与他妻子约会之期还有几天时,不由得心急如焚,一路马不停蹄的向他们曾经分手的绝情谷赶去。终于赶到了断肠崖的她,看见他一纵身跃入了深谷,没做任何犹豫,手里紧紧攥着第三枚金针,跟着跃了下去......

http://ent.ce.cn/mx/xw/cywgd/200801/08/W020080108622010909470.jpg


华筝篇:
    她身子健壮,剑眉大眼,满脸英气,个性中有蒙古人的豪放。她本是成吉思汗的女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四个哥哥也得顺着她。她与他自幼青梅竹马,本是大漠上的一对白雕。小时候常常与他拌嘴、吵架,长大后却越来越喜欢他。蒙古王公贵族中,多少优秀、英俊少年她也不稀罕。

    他从小就苦练武功,后又研习行军打仗的兵法,只因屡立奇功,被成吉思汗钦点为“金刀驸马”,并以随身携带金刀相赠。她知道后欣喜若狂,双额红晕,脉脉不语。哪知他硬绷绷的全无半点柔情蜜意,既订鸳盟,复当远别,对自己却仍与平时一般相待,心中很不乐意。

    他18岁那年,回中原办事,她送了一程又一程,依依不舍。半年多过去了,这天忽然看到白雕飞回,再见雕足上缚着一块帆布,布上用刀划着几个汉字,拿去询问军中的汉人传译,却是“有难”二字。她心中好生挂怀,即日南下探询,在白雕的带领下,终于找到了他。

    她满脸兴奋,拉着他的手,咭咭咯咯的说个不已。临别之际,她又道:“这对白雕你带在身边,你要早日回来。”他点头答应了,只可惜,后来他虽然回去了,却不能娶她。

    她不明白,他虽然在蒙古长大,但却是大宋子民,不愿成为她父亲手下攻城拔寨,烧杀掠夺的工具。再说他向来把她当作亲妹子一般,实无半点儿女私情,即使与她成亲,也是为了个‘义’字。最终他舍弃了小‘义’,选择了大义,回到了故土大宋。可怜的她,一直终老蒙古,始终未嫁。

http://www.jjwb.cn/img/2006-08/16/J060816017.jpg


阿九篇:
    她是公主,她是皇帝的女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公主,吐语如珠,声音又是柔和又是清脆,动听之极。神态天真,年纪虽幼,却是容色清丽,气度高雅,神色间自然而然有一股尊贵气度。只因她一生下来,钦天监正算命就说,要是在皇宫里娇生惯养,必定夭折,因此她才跟随师父闯荡江湖。

    她是在一次劫镖时候认识的他,那时她正在与别人比武,已经到了万分危急之时,他救了她,或者说是帮助了她一下。开始以为是凑巧、偶然,后来看到他武功如此高强,才知是有意为之,心里不胜感激。又见他内心宽广,为人仗义,不由得一颗心牢牢的拴在了他身上。

    回到宫中,整日茶饭不思,索性施展丹青妙笔,画了一幅意中人的像,放在床头,天天看,夜夜看。有道是无巧不成书,他竟鬼使神差般的来到了她的寝室。见他目不转瞬的望着画像,不禁大羞,忙抢过去把画像推在一旁。听到外面的搜查,他俩只能暂且躲到被褥之中。她又是喜悦,又是害羞,不意之间,竟与日夕相思的意中人同床合衾,不由得如痴如迷,眼见几缕檀香的青烟在纱帐外袅袅飘过,她一颗心便也如青烟一般在空中飘荡不定。

    只不过,他已经有意中人了,而且她的父亲杀了他的父亲,他本是来报仇的。当她得知这一切后,暗自神伤,心灰意懒之余,悄悄自行削发,出家为尼。可怜的她,被父亲断臂于前,被意中人婉拒于后。从此,孤身一人的她,江湖漂泊一生......

http://ent.tom.com/uimg/2008/1/17/shaoyang/1200549896885_31478.jpg

======================
原来是18位:rtty

[ 本帖最后由 普_渡_众_生 于 2010-9-1 12:44 编辑 ]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0-8-21 07:38

所以,可以说,金庸的十四部作品中实际上潜含着一部武侠形态的红楼梦。

荷笑笑 发表于 2010-8-21 11:42

哈哈....最后一句好可爱...原来是十八位....
桑....这些都是我喜欢的....

见龙在田 发表于 2010-8-21 11:54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七心海棠灵素 发表于 2010-8-21 14:52

归根结底都是“无缘”两个字

应无为 发表于 2010-8-21 15:09

:wer 普渡兄最后一句令人莞尔:sdwe

普_渡_众_生 发表于 2010-8-21 20:23

阿紫和阿碧,程英陆无双;

莫愁何红药,侍剑小叮当;

二娘宁中则,悲女一箩筐。

:lol

浪子爱秋水 发表于 2010-8-22 08:51

普度好用心。我认真读了。呵呵

普_渡_众_生 发表于 2010-8-22 08:53

啊,呵呵,一般啊:ghg

普_渡_众_生 发表于 2010-8-22 08:55

回复 9# 的帖子

无为,我怎么找不到你的作品啊:sads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0-8-22 13:03

应无为兄是高手,只是深藏不露罢了。

亦知墨 发表于 2010-8-22 18:17

.....呃 普渡,你的最后一句让我们都被骗了...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金老笔下的19位苦命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