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杏花开 发表于 2009-1-17 17:26

金庸小说情爱之畸恋篇

这里讲的孽情是指那些难容于世俗的感情,或者是正邪派间之恋,或者是同性之恋,或者是长幼之恋……金庸小说之所以好看,不仅在于小说的情节曲折纠结,引人入胜,也不仅在于它平淡至极的语言中蕴含着的文化底蕴,金庸写情,已然达到极致,而情爱之类别,也纷繁多样,既有光明正大的传统之情爱,也有各种各样的奇情、畸恋,形成一幅巨大又震撼的长卷,令人叹为观止。
    我特别选了其中几组不同类型的爱情,世俗常常称之为畸恋,虽然不容于世俗观念,我仍然被这些爱所感动着,即便是罪恶的,然而爱情的本质却是纯洁而高尚的。



一、东方不败与杨莲亭——同性之恋


    同性恋尝被人所鄙视,认为是不正常的、变态的,大凡看到此类之人,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可能都是用怪异的白眼侧目几下。
    然而,我们看到了东方不败和杨莲亭的爱情,尽管这种爱情带着几分扭曲和诡异,却仍然散发着一种凄绝的魅惑,当东方不败温柔地看着杨莲亭,为他轻轻擦拭脸上的汗水和污泥的时候,身边的一切人,一切事都已经不再他的眼里,他的眼里便只有一个值得他去爱怜的“莲弟”。乍一看,这种场面也许过于诡异,甚至好笑,但细细品来,却似有一缕温柔的东西流淌着,缓缓地,带着一种月光般的清幽,虽然弥漫着丝丝寒意,却很柔和。我们感觉得出来,东方不败对杨莲亭无微不至的关切依恋,这份真挚的感情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表现得淋漓尽致。面对杨莲亭的危难,明知是计却依然中计,所谓事不关心,关心则乱,他不顾一切地将自己置入险地之中,甘愿粉身碎骨亦要解救爱郎。且不论东方不败的行事品性如何,无论如何,在爱情上,他是忠诚的,爱情的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他对于爱情的盲目上。或者,爱情本身就是盲目的,就是无解的罢。



二、刘正风与曲洋——知己之恋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引自《列子·汤问》”
    刘正风与曲洋,在《笑傲江湖》里所描写的篇幅只有屈屈几页,然而他们之间的感情却超越了友情,超越了世俗,超越了生死,他们的相交是精神上的琴瑟共鸣,是灵魂的统一和谐,这种感情是十分高洁的,我们不能称之为友情,也不能称之为爱情,在他们面前,这两种感情都是一种亵渎。无论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亦还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都为之黯然。我即是你,你即是我,无我亦无你,二人原自为一体,又何来心意相通?何之为正,何之为邪?在他们的相视一笑中正邪之分变得极为荒诞可笑。
    看到他们,就会想起古时的伯牙和子期,心事在瑶琴,唯有知音赏,弦断,弦断,此生再无他人。所以,伯牙毁琴谢知音,只因从此音乐对他来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刘正风和曲洋亦是如此,芸芸众生里,能得一知音,可遇而不可求,纵使只有短短的一瞬,也已足够,一曲悠扬壮阔的《笑傲江湖》凝聚了二人的纯净的灵魂,灼灼其华,令人销魂荡魄,闻之而忘俗。



三、杨不悔与殷梨亭——不伦之恋



    殷梨亭是纪晓芙的未婚夫,杨不悔是纪晓芙的女儿,殷梨亭是因为杨不悔的父亲杨逍的界入而失去了纪晓芙。这三个人的关系极为复杂与敏感,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所以,殷梨亭本是杨不悔的长辈,按常理说,他们之间本该没戏。然而,杨不悔却偏偏地爱上了殷梨亭,且爱得深切,爱得执著,爱得义无反顾。他们的感情是在殷梨亭重伤之后,杨不悔彻夜不眠的照顾他,渐渐日久生情所至,但也可以说是姻缘前定。起初,杨不悔对他可能只是怜悯之情,但是日子久了,她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他的眼光了。正如她对张无忌所说:“不但他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要是他伤重不治,我也活不成了。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他这么怔怔地瞧着我,我比甚么都喜欢。”看似很幼稚的话,听来却是那么真挚,那么感人,言到极致是平常,越是平常就越显得情浓。
    这样一段不伦之恋,于世人看来固然是难以理解和接受。而杨不悔始终是坚持自己的选择,殷梨亭是她第一个喜欢的人,今生今世,她便只喜欢殷梨亭一个人,就算有别人再如何好,她心里便也只有他一个。这样执著的爱情,即使性格柔弱如殷梨亭,也不能不为之动容,而以少有的坚定来捍卫他们之间的这份感情。什么样的爱情才可能改变一个人?唯此情而已。
    能够打破传统的世俗观念,坚贞不屈的守护,杨不悔令人叹服,张三丰的大度成全更如同百川之海,令人钦佩。



四、杨过与小龙女——师生之恋



    师生恋一向为世所不容,现代是如此,古时亦然。除了身份上的关系,还有年龄上的差距。历来男女姻缘,俱为男大女少为正常,若反之行事,世人皆侧目。当然,现在男女恋爱,在年龄的差别上已然不再过分苛刻了,可是在很多人的潜意识中依然觉得有些不妥罢。
    小龙女的年龄至少比杨过要大五、六岁,尽管在外貌上看不出来,可事实是如此。更何况,是正式拜过的师徒关系。南宋,是个十分保守的时代,它的道德教条比北宋犹甚,在那个时代若产生这样的恋情,似乎是理应为世所唾骂的。尽管他们爱得如此纯粹和清澈,坚贞而不屈,仍然要背负着世俗的包袱,被这份沉重折磨得精疲力尽。只因他们的爱情虽然纯净得纤尘不染,而终是尘世中人,不免为尘世中的一切所牵绊和困扰。纠缠了大半生的情爱离合,总是别时多,欢聚少,生生死死,酸酸楚楚,便只因他们相爱太深,太在乎对方。
    杨过是所有金庸小说里最具魅力的角色之一,除了外型上的原因之外,更吸引我们的是他独特的个性,他忠贞于自己的精神,追求思想上的自由,厌恶形式教条上的虚伪,渴望个性的解放,他活得生动,活得真实。即便他是偏激的、极端的,我们依然觉得他很可爱。
    杨过与小龙女之间的爱情历来争议颇多。有人以为他们之间的亲情大过于爱情,杨过是有感于小龙女对他的深情,再加上他的性情本就偏执,喜欢走异端,别人不让他做的事情,他偏要做到底;有人以为他们之间是纯粹的爱情,君情与妾意,脉脉无限情,懈逅并相遇,与子共偕臧。无论是亲情、恩情还是爱情,我想是兼而有之的,这三种情融合在一起便是浓浓的、烈烈的,它是一种升华了的感情,缠绵纠结,已然化不开了。



五、叶二娘与玄慈——法外之恋



    佛之弟子是否真的可以超越情欲的牵绊?心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若拂拭后仍然有新的尘埃不断落下,那如何才能拂拭得干净?真的能够做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那真的是圣人了,然而古今中外真正的大圣人又有几人?佛界视“贪、嗔、痴”为三不善,世间人真正能够跳脱于此而大彻大悟者就算是圣人也是难以做到的吧。
    《孽海记》里的本无和尚对色空小尼说:“你既知桃之夭夭,须知其叶蓁蓁。我和你做个之子于归。”情、欲、爱是人的本能,极难超脱,即便明知不应该,也情不自禁深陷其中而不可自拔。
    玄慈对叶二娘是爱多于欲,还是欲多于爱,这个问题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经历了这一番爱欲悲欢,其实在内心深处他是无悔的。他感到要忏悔的是他触犯了佛家的戒律,挨了戒律的惩治之后,他便觉得心安起来,终于得到了精神上的解脱。他的精神一直是被压抑的状态的,一但解脱便觉焕然起来,他不懊悔,因为他的心对得起佛,也对得起自己。他唯一觉得对不起的是叶二娘。
    叶二娘名列“四大恶人”第二,她应该是坏到极点,坏到没有人性的,可是作者仍然赋予她人性中善的一面,真的一面。她并不是天生就坏,而是为情所逼,扭曲了她原本的纯良的性格。尤其对待爱情,她是如此的一往情深,无怨无悔,即便玄慈抛弃了她,她仍然对他痴情若初,拼却性命地去维护和保护自己喜爱的人。
    生不能同聚,但愿死能够同穴,年年岁岁,生死相从。为叶二娘一掬钦佩之泪。



六、武三通与何沅君——不伦之恋



    何沅君是武三通自小收养的一个孤儿,她视他为父亲,他视她为义女。曾几何时武三通的感情渐渐地变了质?流年暗换,林花谢了春红,小女孩出落得亭亭玉立,笑靥生姿,武三通望着她的目光也渐渐地变得愈加温柔起来。
    小女孩总是要长大的,长大了总会嫁人的,她总不能一辈子圈在父母的怀里。有一天,小女孩会突然变成一个女人,跟着她的所爱天涯海角。武三通无法忍受没有她的日子,他希望这个小女孩一辈子呆在他的身边,让他来爱护她、疼她,看着她的笑容比什么都要开心。可是小女孩能够终身守在自己父亲身边吗?她有自己的爱情啊!
    我们可以想象当武三通知道他的小沅君要离他而去和另外一个男人终身相守的时候,他是如何的恼怒,如何的无法自制!然而,他毕竟是无可奈何的。
    于是,他的小阿沅终于和那个叫陆展元的一起走了。十年,十年。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踪迹十年心。再度找到阿沅的时候,她已经是一抔黄土,再美丽的容颜也尽随流水和尘埃而去,何处可觅?芳冢一堆草没了。
    当武三通疯狂的拔着坟旁的那棵树的时候,那种绝望的痴狂是那么让人心生酸楚,然而他终于静下来,只轻轻地说:“没了,没了。”虽然痴,虽然颠,却仍然让人心碎。他的感情虽然是不伦的,但他的爱的本质却是纯洁的。
    且为之一叹!


七、黄药师与梅超风



    写下这两个人的名字之后,竟然不知道他们之间算是怎样的一种感情,说是亲情罢,却有些小儿女的旖旎,说是爱情罢,它又太朦胧,只能说是一种隐约的情愫,需细细品味,细细咀嚼方可现一角端倪。
    梅超风,原名梅若华,十一岁时被亲人卖入有钱人家做丫头,十二岁时出落得俊俏可人,正当被主人凌辱之时遇到了黄药师,黄药师怜其幼小孤苦将她带入桃花岛收为弟子。
    十五岁的梅若华,正值妙龄,顾盼流转,美目生辉,她从花间走来,那股青春的气息让枝头闹春的桃花都黯然失色。她的美让大师兄曲灵风看着她发呆,二师兄陈玄风看着她发痴。黄药师常抄一阙欧阳修的词:“江南柳,叶小未成阴。十四五,闲抱琵琶寻。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此词品来颇为暧昧,尤其是这句“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
    梅若华年龄虽然尚幼,不甚懂其中的含意,但看到这阙词,却自然地脸红了。黄药师说,他在生老天爷的气,梅若华不明白,老天爷的气也是生得的?于是黄药师对着她又念了一阙词:“今岁春来须爱惜。难得。须知花面不长红。待得酒醒君不见。千片。不随流水即随风。”梅若华说:“师父,我不要长大,我一辈子跟着你学武功,陪在你身边!”花自飘零水自流,花终是谢了才不得不跟随流水而去,人不如花,转瞬间便离开枝头去寻找自己的一片天地了。
    梅若华与陈玄风的恋情终于大白,她悄悄看着黄药师的神情,很难过,像要哭出来的样子。曲灵风对梅若华说:“梅师妹,你说过要陪师父练一辈子功夫,永远服侍他老人家,你欺骗师父。”黄药师是多么高傲的一个人,岂容他人来窥视自己的感情,你替我出气,难道是我吃醋了?即便是我要出气,也要自己来,用不着别人来替我出气。于是,他盛怒之下把曲灵风赶出了桃花岛。再后来,他娶了一位才貌双绝的小妻子。一日酒醉之后,他说:“再没有胡说八道,黄老邪想娶女弟子做老婆了吧?”由此可见,他对梅若华,确实有一种难言的情愫,这份情出于世俗的原因始终深埋在心里。即便愤世嫉俗如黄老邪也依然跳脱不出这世俗的牵绊。
    这样就能很自然的解释为何梅超风叛出桃花岛,黄药师为何要如此大为震怒而迁怒于各大弟子,将他们脚筋挑断逐出桃花岛了。
    而在妻子死后,他方体会出妻子对自己的情意深浓,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梅若华和陈玄风再度来到桃花岛之时,他的心字成如灰,让他们自去,好自为之,桃花依旧,人却不似当时矣。


    (注:一直在考虑是否将梅超风和黄药师的这段似是而非的感情加入进去,生怕破坏了黄药师在我们心目中完美的形象,可细思来,做为活生生的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又有谁是完美的呢?何况这段情愫看似有些荒诞,细品起来还是很美丽的。)

流云似铮 发表于 2009-1-18 15:50

黄药师和梅超风.............金老最近修订的版本里面,好像还专门澄清了这段恋情................ds1775465293

麒麟小妖 发表于 2009-1-18 19:06

二、刘正风与曲洋——知己之恋

他们俩应该没情爱元素吧。。。ds1775465331 ds1775465331
还是为了配合东方不败,另加的一对?ds1775465331

东施 发表于 2009-1-18 23:01

非也非也

曲洋与刘正风是知音相酬,对音乐的执着超越生死,人生除爱情还有友情亲情,还有对某物对专业的痴迷,对精神世界对自由的热爱。老金所以博大精深,正是不狭隘,不囿于一点情爱。
梅超风对师父的敬爱被写得如此龌龊,太污辱梅超风与贼汉子至死不渝的爱情,及药兄的人格魅力。如以楼主所言类推,曲灵风、冯默风、陆乘风等对师父也有同性恋之嫌了。
还是要对楼主说句:人性中不是仅有情爱。
建议楼主去琼瑶阿姨那里评点吧。

流云似铮 发表于 2009-1-19 18:36

同意楼上的,在金老的笔下,爱情永远不是最大的!!

雪无痕 发表于 2009-1-20 12:08

楼主点评的太好了!
感情因为执着和痴迷而感人,更因为在无奈中追逐而愈发的令人扼腕
道义和感情之间的选择,很难
世俗常常称之为畸恋,虽然不容于世俗观念,我仍然被这些爱所感动着,即便是罪恶的,然而爱情的本质却是纯洁而高尚的
想来这是楼主的本意吧,呵呵

东施 发表于 2009-1-21 22:00

不敢苟同

更有的是药兄还有陆乘风曲灵风这些弟子,个个对师父以生命献媚邀宠,定是不清不白了。而程英说师父最放心不下的是小弟子冯默风,是因怜其孤苦还是已成小孪童了,才让师父很牵挂?那程英呢?
桃花岛不是白驼山,东邪不等同于西毒,千万不要把药兄与众弟子之间写得那样龌龊,药兄和弟子争风吃醋,东邪是这种品质,品味,品德???
老金不是要写不同个性不同人生了,而是一个西毒,一个东毒了?
悲哀!

而曲刘之谊是对音乐的痴迷超越了门派之见及当时的所谓正邪之分。他们都热爱艺术,追求身心的自由,看淡生死,是艺术性情精神的知己。
我始终认为老金对老庄、对魏晋之风很欣赏。那些逍遥派、令狐冲、大盈若冲桃花岛及曲刘正反映了他的这种思想。且老金已籍曲洋之口表达对嵇康的心仪。我认为老金有意识地以此二人再现嵇康的形象与精神。
都为政治家的权谋与霸气所不容,嵇康最终被司马昭以“乱群惑众”的罪名杀害,刘正风被左冷禅以“结交匪人”之名灭门。
都是专制者扬刀立威的牺 牲品,都痴迷音乐,都热爱自由。“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临刑前奏《广陵 散》一曲,从容赴死,曲刘临死合奏《笑傲江湖曲》,死而无憾。
曲刘以《笑傲江湖曲》向嵇康致敬,而老金以《笑傲江湖》向魏晋之风致意。
正如曲洋所托:此曲中包含一位古人。所以楼主还是三思。

当然“我是风儿你是沙,缠缠绵绵走天涯。”这是可以与琼瑶阿姨深情对唱的。

[ 本帖最后由 东施 于 2009-1-22 16:26 编辑 ]

阿Mark 发表于 2009-1-21 23:02

不知道 不戒和尚和她老婆算不算在你所规定的这个畸恋范畴啊

霍青桐 发表于 2009-1-28 19:14

陆展元,这个男子,也是李莫愁心仪的男人,却得不到

自由落体 发表于 2009-1-30 15:00

刘正风与曲洋——知己之恋话说这一对偶还是蛮喜欢的饿啊
不过对于七,偶认为还是没改的好~虽说是为了说明之后黄药师不同意梅的婚事.可是那不是和他之后那深情的爱妻行为矛盾了吗~~~~~

酒醒三分醉 发表于 2009-1-30 21:57

三、杨不悔与殷梨亭......這個真的算不倫之戀嗎?
七、本人不太喜歡新修版的改動,卻非為了甚麼完美形象,喜歡女徒弟沒甚麼,
       但行為能自圓說的黄药师,雖然理由有點臭,和不按道理出牌,莫名其妙迁
       怒諸弟子,喜怒無常得讓人咋舌的黃老邪相比,邪味高下立判.橫蠻無理可
       是老邪的招牌之一啊.回想初看射雕,常言"東邪果然夠邪(門)".有人看新
       修版有此感想嗎?望指教

[ 本帖最后由 酒醒三分醉 于 2009-1-31 02:08 编辑 ]

独孤凌傲 发表于 2009-2-3 20:38

刘正风与曲洋——知己之恋?
他们好像不是恋吧,那是友情!~
至于东方不败,我总觉得他之所以爱杨莲亭,是因为他练了葵花宝典,思想有些扭曲了。

临江仙 发表于 2009-2-4 20:07

梅超风和黄药师。。不敢苟同。。黄药师对亡妻阿蘅情深意重,怎会对梅超风有那种感情。。再说把几个徒弟赶出桃花岛只是应为阿蘅的死而迁怒于别人而已。。。
再说刘正风与曲洋是知音啊。。。他们的笑傲江湖千古绝唱。。。

火红 发表于 2009-2-9 19:31

是的哇,第三版里老金干脆就挑明了黄药师和梅超风的情愫

思接千载 发表于 2009-2-10 13:11

爱本身是没有错滴╮(╯▽╰)╭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金庸小说情爱之畸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