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天涯0 发表于 2008-7-20 19:19

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

本帖最后由 地富反坏右 于 2015-9-10 16:53 编辑

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
第一:各时期经济发展概况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社会经济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最大特点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近代前期是半殖民地半
封建经济的开始、形成和发展时期。
1、三个阶段经济概况
(1)十九世纪中晚期
战争前,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西方商品涌来时起防洪作用的堤坝,封建的“闭关锁国”政策正是以此为根底的。
从战争开始,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出现了一个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它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大批破产,加深了中国人民的灾难;另一方面,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造成了商品市场,客观上又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外国人在中国开办企业,是中国大地上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虽然其主观目的是经济侵略,但客观上又给中国带来了近代化的技术、设备以及企业的管理制度,同时也造就了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随着清政府洋务运动的开展,出现了中国自己的近代企业。这些洋务企业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些进步人士探索富国强兵之路的产物,军用工业基本上是封建性近代企业,民用工业则基本上是以利润、市场和价值规律为基础的资本主义企业,但也保留有不同程度的封建性。
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出现和发展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所以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产生了进步的生产方式——民族资本主义。
上述情况明显反映了战争后20年间我国经济的发展,它主要体现出我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特征。另外,西方列强通过战争打败清政府,以不平等条约为保护加紧商品输出和非法的资本输出,中国逐步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伴随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在封建社会的母体内产生了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而又使中国的经济明显地表现出半封建的特征。
在认识这段时期中国经济变化问题上,我们要充分理解马克思对列强侵略双重作用的论述。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的自然经济被瓦解,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了产生的条件,洋务运动的开展确实又是中国开始采用西方先进技术武装自己的具体行动。我们有理由认为,洋务派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中国经济近代化是从洋务运动开始的,不过没有成功。
(2)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西方列强的对华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通过资本输出的种种方式(贷款、开矿、修路、办厂等),列强基本上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铁路干线,霸占了中国的许多矿山资源、土地资源,加强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但这种侵略客观上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加上清政府为增加税收,放宽民间办厂政策,使民族资本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他们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领导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正是因为民族资本有了初步发展,才为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提供了经济基础,也才会发生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另外我们还要看到,清政府在革命形势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也说明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近代化是大势所趣,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3)一战期间
由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再加上辛亥革命取得部分胜利的影响,“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成为当时两大进步潮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被称为“短暂的春天”。由于民族资本企业的发展,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条件。
我们看到民族资本这种列强压制大,发展小,列强放松压迫,又有所发展的昙花一现似的发展充分显示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性。民族经济在列强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顽强挣扎、艰难生存,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发展十分缓慢。
2、各经济成份的性质及地位
(1)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其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这是维护较低生产力水平之上的男耕女织和很少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发展趋势是走向解体,但长时期内仍占主导地位,是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统治的经济基础,是中国最落后的生产关系和阻止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源。中国要进步、要发展必须改造自然经济,反对封建统治。
(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是适应西方列强侵略需要在中国出现的经济形式。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其发展突飞猛进。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到二十世纪初,逐渐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在政治上,外国侵华势力事实上成为凌驾于清王朝之上的“太上皇”。而中外反动经济政治势力相互勾结是造成中国人民苦难,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中国要进步、要发展、要富强就必须贩反对外来侵略。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近代最进步最革命的经济成份,政治上表现是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等提供了经济基础。但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民族资本主义的缺陷: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从他们产生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从资金技术上看难以与外资抗衡;从部门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从发展原因看客观上是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为其发展提供的机会。可以想见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艰难,力量之软弱,这决定了资产阶级政治运动不可避免的缺陷和必然失败的命运。一战期间,民族资本工业虽有长足进步,但仍无法改变这一局面。
3、经济特征及各经济成份的关系
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济主要特征是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这种特征决定了阶级关系的复杂性,体现出在变化转折中的社会特征,各种经济成份的关系及各自地位决定中国近代政治关系和政治走向。例如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一进入中国就受到自然经济的抵制,因为当时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后来适应中外反动统治的需要,两种经济又出现相互依赖的关系。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外国侵略势力更从主观上维护中国封建势力。政治上表现为外国侵略势力与清王朝之间既矛盾又勾结的关系,从总体上看是由矛盾斗争为主向以勾结为主转变。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极大地出近自然经济的解体,在此基础上,中国民族工业诞生。这种新的经济成份及瓦解冲击着自然经济,又对外国经济侵略起重大抵制作用;另一方面,民族工业又不可避免地带有对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经济的依赖性。这又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表现出来的革命性和软弱性。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社会经济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又增加了新的成分,出现了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经济。
1、五种经济成份并存
①封建自然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处于被消灭过程中,其它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瓦解着自然经济。自然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又有相互依赖的关系。
②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使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纷纷破产。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进一步便利了西方列强贵对华资本输出,列强加强了对中国财政经济的控制。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为达到其“以战养战”的目的,采取多种手段掠夺工矿业、农业和财政金融。解放战争期间,美国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获得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方面的特权,美国商品获得独占地位。
③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占统治地位。这是因为南京国民政府一成立就凭借国家政权,依靠英美帝国主义,积累巨额财富。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中国经济得到一定发展,但在经济发展中获益最大的是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经济统制政策,进一步加强了四大家族的经济垄断,官僚资本急剧膨胀。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把大量社会财富消耗在战场上,加强对广大人民的盘剥,造成工商业倒闭,农业产量急剧下降,国统区经济处于崩溃边缘。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这股反动的经济实力对中国的统治基本结束。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膨胀、衰亡的过程决定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政治兴衰过程。
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如果说在旧民主主义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曾经有过一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还一度充任过革命的领导阶级,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外国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排挤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走向萎缩。在中国**控制的地区,由于中共政策的正确,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反而得到一定的发展。
⑤新民主主义经济
在中国**领导下的根据地,解放区实行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最终战胜了官僚资本和封建经济而占据了统治地位。它由多种经济形式构成:个体小农经济、小工商业者经济、开明的地主富农经济、民族资本经济以及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农业互助经济和公有性质的军事和民用经济。
2、正确认识五种经济成份
①两种经济的性质和含义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是为适应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倾销商品、资本输出和掠夺资源而产生的,是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采取强制掠夺的方式迅速聚敛巨额财富形成的。它是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结合的国家垄断资本,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特有现象。它产生和发展规律同西方资本主义截然不同,它最能反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的特点,它没有经过自由竞争阶段,它一形成就是以垄断的形式出现。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进一步加强四大家族的经济垄断,使官僚资本急剧膨胀,1941年底官僚资本已占全国资本总额的一半,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加紧剥削,滥发纸币,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同时四大家族继续聚敛财富。这些又造成民族资本萎缩、倒闭。解放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将其转化为国营经济。
新民主主义经济:它不是一种完整的经济形式,而是一种“革命型”的经济形式,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处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过程中的过渡形式的经济。这种经济形式在新中国成立前存在于中国**领导下的根据地或解放区,它是由各种不同的经济成份共同存在而形成。正如民主革命阵营由多个革命阶级阶层组成一样,它本身又是由多个经济形式构成,个体小农、小工商业者、开明的地主富农、民族资本企业也包括在内,以及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农业互助经济和公有性的军事和民用企业等。它是中国**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代表着民主革命各革命阶层的经济利益。它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过程。因为它是革命过程中的过渡形式,所以其经济政策也表现出革命性: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保存或限制富农经济,保护中小工商业者,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
②五种经济成份的相互关系及发展趋势
A、自然经济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除自然经济以外的四种经济的发展都在瓦解自然经济。自然经济的趋势是:衰落消亡,最终被消灭。
B、外国资本主义与官僚资本主义相互勾结,相互依赖,也相互矛盾。外资在中国的侵略势力被推翻、赶走;官僚资本在解放后被没收。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夹缝中生存,既具革命性,又具妥协性。在旧中国,发展趋势是日益萎缩;在新中国通过赎买政策被改造。
D、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中外反动经济的严重阻碍,同时其发展又日益改变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状况。趋势是在旧中国日益发展壮大,在新中国通过短期发展后经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经济。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现代史开始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因此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在这4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领导全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建设成就,也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
1、过渡时期(1949.10—1956)
1949年到1956年,是中国**领导全中国人民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并取得社会主义改造的决定性胜利,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也是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时期以1952年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三年,主要是祖国的统一,巩固政权、没收官僚资本和恢复国民经济。同时进行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继续完成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新中国内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也初步展开,集中体现在“三反”、“五反”运动中。后四年,在中国**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我国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指标,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建立起以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要形式的社会主义制度。在短短的七年内,实现革命性质和社会性质如此深刻的转变,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创举和伟大进步。
1)前期:经济的恢复时期。
民主革命的胜利,党和政府逐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面临国民政府留下的经济崩溃局面,恢复时期党和政府在城市中首先没收官僚资本和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
同时领导人民群众与投机商人展开斗争,稳定物价,夺取市场领导权,政府因此赢得人民信任;
在工矿企业中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主要是生产关系方面)极大提高了工人积极性;
还对民族工商业采取合理调整,使利于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经济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农村,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经三年土改实现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到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的转变,此后切实保护他们的土地所有权和经营自主权,采取合理的政策和措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因此1949年—1952年又称作经济恢复时期。
从经济基础角度看,这段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范围内新民主主义经济确立。具体内容就是:土地改革确立农民土地所有制;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允许私营工商业的发展等。这些政策是由中国的国情和中国革命实际决定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阶段,经济特征是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2)后期:经济建设的开始时期。
在经济恢复的基础上,1953年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把工作重心转向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建设中的社会主义制度上。到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完成,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中国社会唯一的经济基础(包括国营、公私合营、集体所有)。同时社会主义工业化也随着“一五”计划超额完成而奠定了初步基础。这段时期的经济特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形成(即苏联模式)。
2、曲折前进的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
1956年到1966年,是中国**领导中国人民开展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是从经济体制上说还是苏联模式,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十年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56年9月到1957年底。中国**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毛泽东提出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中国**开展了整风运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正确的政治方针。但在反右派斗争中犯了严重的扩大化错误,造成了严重后果。
第二阶段,从1958年初到1960年秋。中国**在指导思想上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来又发动了反右倾运动,“左”的错误进一步发展,加之天灾和苏联政府撕毁合同,造成国民经济的三年严重困难局面。
第三阶段,从1960年冬到1966年春。中共中央制定和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在此期间,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迅速,建成大庆、胜利、大港油田,实现石油全部自给。钢铁、电力等工业也有较大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很大成就。但是,“左”的错误在经济方面尚未彻底纠正,而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又有发展,终于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曲折中前进。一方面,党和国家的指导方针在这个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基本上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这是主导方面。另一方面,1957年以来的“左”的错误是严重的,后来又逐渐发展,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为“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发动埋下了伏线。
①成功:一个是巨大的经济增长;一个是经济建设经验的积累,这表现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八大”的决策、七千人大会的总结等方面。
②失误:主要是“左”的错误,政治上表现为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反右倾斗争,经济上表现为1958年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对失误的认识:违背“八大”决议,脱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以阶级斗争为纲,从反右斗争扩大化起,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成为后来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理论根源;总路线虽然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规律;大跃进、超英赶美等是脱离中国建设实际的经济建设目标,违反了经济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观认为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实际上是没有正确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3、“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年到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使整个中国陷入空前的浩劫之中,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文化大革命”10年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66年5月毛泽东错误发动“文化大革命”到1969年4月中国**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主要是摧毁所谓的“资产阶级司令部”,在全国实行夺权,全国陷于内乱,等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被打倒。
第二阶段,从1969年5月到1973年8月中国**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九大”以后,“文化大革命”进入所谓“斗、批、改”阶段,“左”倾错误继续发展。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策划反革命武装政变。毛泽东、周恩来及时采取措施,粉碎了这场政变。“九一三事件”后,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周恩来采取措施纠正“左”倾错误,但很快被“批林批孔”冲掉了。
第三阶段,从1973年9月到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周恩来病重,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各方面工作进行整顿。“猫头鹰”发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以“”为代表的全国人民对“猫头鹰”的强大抗议运动,为粉碎“猫头鹰”奠定了群众基础。江青反革命集团终于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由于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的努力和广大群众、干部对“左”倾错误的抵制,经济建设还是取得了一定成绩。
4、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1978—今)
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飞跃阶段。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也是在这次会议上形成的。经过十二大、十三大(1987年)逐步形成并完善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92年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系列会议都充分表明中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之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了。(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①改革(两个基本点之一:改革开放)
经济建设实践的核心就是改革,其实质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社会主义生产力。
改革是按照先农村后城市逐步展开。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结果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探索阶段,当时的内容是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1985年起全面展开,内容一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二是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实际上改革深入到从管理、分配乃至所有制形式的全面改革时期,使中国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②开放
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内容是: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国家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对外开放首先在经济特区实行(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后来逐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四、把握重点
1、几个基本历史概念
①近代企业:使用机器生产的新式工业企业。
②近代企业出现和存在的形式:中国大陆最早的近代企业是战争后西方列强在通商口岸非法开办的;1852年郭甘章在上海办的船坞是中国民族经济成份的近代企业;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的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都属于近代企业;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官僚资本主义(1936年底四大家族对金融的垄断是官僚资本形成的标志)企业也属于近代企业。
2、各种经济成份的特点、地位、影响(前面已有叙述)。特别注意理解经济基础
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过程的革命性从其本身讲是对封建经济的否定,主要表现是为中国近代政治运动提供经济基础。政治运动的兴起、成败,其根本原因在经济基础的产生、发展和经济力量的强弱。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的存亡,国民党独裁政权的建立、灭亡过程都可以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角度加以分析。
3、注意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思维分析历史。
比如: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中国社会内力的原因(自然经济的瓦解),
但也不能忽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客观推动力。对西方侵略对中国经济的作用也应辨证地认识。商品输入和原材料掠夺给近代中国农民和手工业者带来了苦难的命运,这是新旧生产方式交替之际不可避免的社会阵痛,在这种阵痛中孕育的是历史的进步与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否定西方侵略客观上起到的积极作用是片面的,但是夸大、美化侵略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列强侵略是造成中国政府软弱,民族资产阶级软弱的根源。(世界史上英国的圈地运动是对农民的掠夺,使农民无家可归,被迫成为工人,这当中充满了剥削、压迫,但它又确实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是社会的进步。)
4、注意理清中国民族资本注意产生、发展的线索,认清其发展原因、状况和产生的影响,弄清中国落后的根源,得出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性选择的结论。也要理清官僚资本主义的产生、消灭的过程以及它给中国带来的灾难。
5、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及实践的成败中总结经
验教训。充分认识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以及实事求是的思想对确定经济建设方针和目标的重要性,明确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目标,坚定信念。
6、19世纪中期开始的100年间,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①1840年,英国发动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在中国东南沿海开辟五个通商口岸,并协定关税,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步把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②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刺激下,一部分地主、官僚、商人投资于新式企业,中国社会出现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
③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对华输出资本,从此中国社会封建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并存,这是典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
④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依附帝国主义,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形成了官僚资本。
⑤新中国成立后,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1953~1956年又完成了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第二:各种经济形式的发展线索
一、外商企业(19世纪40年代-建国初):
1、性质及地位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是适应西方列强侵略需要而在中国出现的经济形式,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其在中国的势力不断增强,近代前期列强纷争,英法为先;近代后期,日美争雄。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是造成中国人民苦难、阻碍中国发展的主要因素。
2、兴衰过程:
从19世纪40年代起,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非法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外商企业在华兴起。
19世纪60年代起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侵略者把持了中国海关管理权,逐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中国社会经济日益陷入资本主义市场。
从70年代后期起,外国侵略者非法对华输出资本,在通商口岸开办各种工厂,设立银行等。
甲午中日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投资设厂,使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合法化。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大规模地对华资本输出,抢夺路权矿权,开设银行,办工厂,并附加苛刻的政治条件。外国资本在华势力不断增加。
一战期间,日本乘机扩大投资和侵略,一度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
战后列强卷土重来,门户开放政策下的共同支配局面再度形势。
国民政府前期,列强继续扩大经济侵略,
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的日本殖民地经济形成,在“以战养战”的目的下对工矿业、农业和财政金融业实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在国统区美国经济扩张增强。
抗战胜利后,美国独占中国的商品市场和投资市场。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受了帝国主义在华企业,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经济侵略势力。
3、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掠夺,压制排挤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之一,并使近代中国经济呈现半殖民化特征。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客观上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近代化进程。
二、洋务派企业: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在“求强”、“求富”旗号下,先后举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这是中国从手工业生产向大机器生产过渡的标志,也是中国近代化的标志,但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三、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56)
性质及地位: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的发展起来的,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束缚,同时又对它们存在一定的依赖性,这在政治上直接表现为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软弱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革命和进步的经济成分,既瓦解着自然经济,又对外国经济侵略起抵制作用。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之一。民族资本主义是中国社会崭新的进步的生产方式,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近代新兴的进步阶级,它的出现和发展,为近代中国革命提供了新的阶级基础和领导力量。
民族资本主义不是明朝以来资本主义萌芽的继续和发展。其产生的条件也不充分,自然经济的解体虽然提供了市场,但几乎被外国资本主义和官僚企业所垄断,民族企业只能在夹缝中生存; 近代中国既缺乏西方式的殖民掠夺积累资本,也缺乏近代化的集资方式,只是一批地主、官僚为利润所驱动,把一部分剥削所得转化为资本,投资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设备和技术严重依赖外国 。以上两点决定了民族经济“先天不足”的特点,地区分布不合理(沿海沿江)和部门结构不合理(主要是轻工业)决定了它“后天畸形”的特点。 这两点又使民族资产阶级带有革命和妥协的两面性。
(一)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外国侵略在加速中国半殖民地进程的同时,又促使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给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战争以后,外国在中国的通商口岸设立了一批近代企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带进了中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对商办近代企业起了诱导作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开始投资于新式企业,一些原有的旧式手工工场或大作坊开始采用机器生产。1866年,广东香山人方举赞在虹口创办发昌机器厂,1869年,开始使用车床,很快由一个手工锻铁作坊发展为近代企业。这是最早出现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著名的还有1872年华侨商人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县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等。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1894年,是中国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的时期。它产生的时候,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从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所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压迫的革命要求。但是,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又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与它们有相妥协的一面。
(二)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
甲午战争的失败,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些爱国人士把发展民族工商业,作为挽救民族危亡的一种手段。甲午战后,清政府不得不下令各省招商局多设织布织绸等局,广为制造,并令各省督抚分别在省会设立商务局等,这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一些鼓励作用。而投资设厂利润优厚,也刺激一部分商人投资于新式企业。据不完全统计,1895年至1900年6年间创办的资本万元以上的商办企业共有104家,约等于甲午战前20多年的总和。资本总额估计为2300多万元,超过了甲午战前的累计。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商办企业的热潮。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使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有了增强,资产阶级维新派成了他们的代表。
(三)进一步发展:1912~1919年
辛亥革命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1912年至1919年,全国新建的近代工矿企业达470余个,投资近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投资,8年间新增的资本至少有1.3亿元,超过辛亥革命前50余年的投资总和,发展速度是空前的。这主要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相互厮杀,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压迫,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这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条件;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人民群众反帝爱国斗争,如抵制日货等以及“实业救国”风气的形成,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控制之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并不顺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基本特点并没有改变。
(三)国民政府时期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开始出现,并通过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等措施,到抗日战争爆发前,终于形成了控制全国经济命脉的、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大的官僚资本,奠定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经济基础。这一时期,特别是30年代中期,国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
(四)抗战时期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急剧地膨胀起来,垄断地位空前加强。他们运用手中的政治、军事权力独占金融业;运用四大银行的雄厚资本以及专卖政策等,独占商业;依靠军政权力和经济实力,乘战时民族工业之危,吞并民营企业,进行大规模掠夺,加强了四大家族对工业的垄断;四大家族还大肆掠夺农村土地,造成土地日益集中。全国的财富迅速集中到四大家族手中。
(五)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把大量财富消耗在战场上,军费激增,赤字惊人。于是,国民政府一面加紧剥削人民,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一面滥发纸币,造成严重的。到1949年,民族工商业企业大批倒闭,国民经济陷入崩溃的绝境。
(六)建国初期
新中国成立后初,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恢复发展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的基本好转将起到重要作用。七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合理调整了工商业,使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发展。
(七)对民族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1956年完成了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成为中国唯一的经济基础,从而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特点分析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艰难生长起来的,它饱受外国资本的压迫,买办资本、官僚资本的排挤,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及军阀官僚的压榨,因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1936年,资本主义现代工业产值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0.8%,加上工场手工业产值是20.5%。1949年现代工业产值也只占工农业产值的17%,加上工场手工业是23%。而在这少量的现代工业中,民族资本经营的又是非主体部分。其力量之弱可见一斑。
第二,在民族工业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比重大。抗日战争前,民族资本中80%是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它们与工业资本的比例极不相称。民族资本的这种组合的不平稳状态构成它的最大弱点,使它无法摆脱对帝国主义资本、封建经济和官僚资本的依赖,民族资本没有自己独立的生产基础。
第三,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技术、设备以至原材料方面不得不依赖外国垄断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因此,有人说,中国工业只不过是装配工业(即以外国零件装配成机器)或加工工业(即以外国原料加工制成日用品)。商业资本因无强大的国内工业,它所经营的不是批发外货,就是趸卖原料。这种情况表明了中国民族资本缺乏独立性。
第四,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多数工厂没有现代化的机器设备,大多为手工业工场。这种情况,使得民族工业的产品成本高,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民族资本以其分散落后的生产,要在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力下挣扎图存,它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大对工人的剥削,力求获得最大的剩余价值。他们十分害怕工人的觉醒和革命的发动,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这里。
第五,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相当一部分民族资本家的前身是官僚、地主,他们的资本是由地租转化而来的。不少民族资本家的亲友是封建地主,他们在农村进行着封建剥削。由于经营工商业没有获利的确实保障,一些民族资本家还用经营工商业所获得的利润,到农村去购买土地,然后出租给农民,从而兼有资本家和地主这样两重身份。正因为民族资本主义同封建的地主所有制的关系相当密切,他们也就不敢提出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政治纲领,从而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去动员和组织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的力量。
毛泽东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品格给予了深刻的揭示:“他们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保持着反对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官僚军阀的革命性”和“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是异常软弱的,他们又保存了另一种性质,即对于革命敌人的妥协性。”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
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从政治上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从思想上看,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并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民族经济发展的前提与认识:
民族经济的发展要有政治独立作前提;先进的经济形态必然战胜落后的经济形态;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有我国民族独立的经济和人民不受剥削的经济体系。
认识: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压抑和排挤下,日益萎缩,证明在中国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有我国民族独立的经济和人民不受剥削的经济体系。民族经济的发展要以政治独立为前提,只有国家享有独立主权,人民享有基本的生存权,才能行使自己的发展权。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体现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路线和哲学道理。
现今大力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联系有关时事,正确认识我国发展对外贸易与保护民族工业是相辅相成、不能分割的,更不应对立。贸易自由并不意味着进口失控,特别是一些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与外国存在较大差距时,更应对进口严格控制,以保护国内工业的正常发展。
中国加入WTO后,对中国民族工业有何影响?中国民族工业面临机遇和挑战的同时,怎样才能在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竞争中发展壮大?联系时事,正确认识走私是冲击民族工业的祸水,从国家职能的角度认识打击走私的重大作用和意义。
四、中国官僚资本(1927-建国初):
1、性质与地位:
官僚资本通常是指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垄断资本,内和国家政权相结合,外依附于帝国主义。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的统治基础,官僚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成份。
2、兴衰过程: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各种手段建立起了官僚资本对全国经济的统治地位;
抗战时期,官僚资本急剧膨胀;
内战爆发后,国统区经济危机;
新中国成立后,没收官僚资本,结束其统治。
五、新民主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经济也叫中共领导干的根据地、解放区经济。主要有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及私人经济三部分组成。其发展趋势是逐步增强,直至战胜官僚资本和封建经济,占项统治地位。
作为一种过渡经济,它更重要地表现为革命的经济政策:十年对峙时期的土地革命路线和根据地经济建设;抗战时期的双城双交和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七届二中全会指出把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等。
六、自然经济:(1840――1952)
1、性质与地位:
自然经济也称小农经济,封建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表现为农耕和家庭手工业结合,自结自足,主要满足自我消费和基本生存条件。带有封闭性、保守性和滞缓性,少有活力。在近代占据着主体地位,也是清政府、北洋军阀政权的经济基础,是中国社会最落后的生产关系和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源。
2、瓦解过程:
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虽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益各种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家庭手工业逐步破产,农产品商业化加强,自然经济开始在沿海地区逐步解体。
其发展趋势是逐出走向衰落解体。但整体而言,其瓦解是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正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公有制完全建立起来,才有了彻底改变。
归纳各阶级的土地政策、主张。
如何认识过渡时期中国**对两种性质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采取的不同政策:
过渡时期,中国**对官僚资本采取了没收政策,对民族资本采取了赎买政策,这主要是由它们各自的本质和作用决定的。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产物,是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基础,是四大家族利用国家政权对人民巧取豪夺而得来的,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之一,没收官僚资本是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之一,因此中国**在掌握政权后,没收了官僚资本。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带有剥削性,但中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赎买政策,其原因是:
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是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
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产阶级曾为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国家作出过有益的贡献。
③建国初期,民族工商业为国家经济的恢复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④民族资产阶级拥护党的领导,大多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思维训练
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先天不足”的原因有哪些?结合史实说明我国民族工业在后来的“畸形”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为什么说把民族工业纳入社会主义轨道是历史的必然?
答:原因:
(1)由于封建制度的阻碍,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2)战争打断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中国的民族工业是在外商企业和洋务俚业的刺激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产生的,因此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第一次民办大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有根据地实行保护中小工商业的政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但是一战后,又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民族工业受到压制和排挤。经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形成后,民族工业受到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摧残、压迫,日益萎缩,抗战时,四大家族加强对工业的垄断,民族工业破产。国民党政府为了打内战,滥发纸币,,工商业倒闭。
  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主人,民族工业的生产也要根据人民的需要,民族资本主义有剥削的一面,但民族资本家又有爱国的一面,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立后,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中国历史的选择,殷按国家和人民需要而进行生产的民族工业纳入社会主义轨道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2、概述中国**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总任务的历史条件?说明两者在内容上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它给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各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1)历史条件:
1953年总路线的条件是: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完成,人民政府已掌握国家经济命脉,抗美援朝胜利已定,国际环境安宁;民主革命贵遛问题解决,人民政权巩固1958年总路线的条件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借鉴苏联经验教训,总结本国建设经验,妈妈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2)侧重点不同:
过渡时期集中主力发展重工业,侧重于工业化这个主体,逐步实现三大改造作为两翼。全面建设总路线,侧重于多快好省的“快”字,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
(3)影响: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全国各行业大力支援工业建设;完成了三大改造,但工作过粗过急也贵留了一些问题。1958年总路线,片面追求高速度,违背了客观规律,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国家面临建国后最不严重的困难。
(4)启示:
  经济建设总路线的制定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www.138293.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柳沐轻风 发表于 2008-7-22 17:37

本帖最后由 地富反坏右 于 2015-9-10 16:53 编辑

经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同样激烈~~~

www.138612.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ヘ彩| 六合投ヘ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ヘ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