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olinpai 发表于 2007-7-20 09:54

论隆中对

本帖最后由 地富反坏右 于 2015-9-10 21:41 编辑

隆中对在整部三国演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诸葛亮为刘备提供的最高战略方针和决策,是蜀汉集团立国平天下的最高指导思想,对隆中对战略决策成功的和不成功的实施贯穿整个蜀汉集团的发展兴亡史,并对当时以魏、吴、蜀三国为主体的天下战略大格局的演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即为隆中对全文:
   隆中对:“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可以看出,隆中对有四大决策步骤:从“自董卓已来”到“智能之士思得明君”为对天下形势的分析。在对天下形势的分析之基础上,得出刘备建立根据地的可能性。这一步内含在天下形势的分析中,具体为从“荆州北据汉、沔”到“智能之士思得明君”。从“将军既帝室之胄”到“内修政理”为建立和巩固根据地的大政方针。最后,从“天下有变”到“汉室可兴矣”为完成复兴汉室大业的战略举措。将四个环节前后贯通起来,可见隆中对决策的总体思路是:由于曹操和孙吴政权的基础已经不可动摇,两大集团的战略态势已成定局,所以必须为自己寻求别的势力范围建立根据地,符合这种战略目的的地盘就是荆州和益州,因为两地都有各自的优势但未得其主,因此可先占领荆州和益州立稳脚跟,之后通过内政和外交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增强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争取一个有利的周边环境——主要是联合孙吴政权,然后抓住机遇,兵分两路出击以定天下,最终完成汉室复兴之大业。
   进一步简化,可以看出,隆中对要完成的有两件事,按照流行的表述,有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两个层次。最低纲领是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这可称为“霸业”,最高纲领则是以此为基础,混三为一,一统天下,这可称为“王业”。
我们来看隆中对和诸葛亮北伐的战略得失:
   评价隆中对,最重要的一点是首先要明白:隆中对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复兴汉室是违背客观规律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的,按照古人的说法是逆天而行。由于隆中对在战略上、全局上错了,因此无论采取多么高明、巧妙的策略,最终的结局只能是失败。其实早从桓、灵二帝开始,汉室即无明君,昏庸之极,老百姓苦不堪言,汉室失去民心已非一日,否则又怎会出现各地造反不断的天下乱局,直至发生席卷全国的黄巾大起义?汉室上违天命,下悖民心,因此汉室可兴根本就是一相情愿的幻想而已。而与汉室对立的汉“贼”——曹魏政权,历经曹操、曹丕、曹睿的治理,不仅生产得到恢复,而且经济越来越繁荣,又多次减轻赋税,老百姓安居乐业,魏已经深得民心,而北伐战争连绵不断,侵扰、破坏了百姓的安定生活,百姓惟恐避之不及,怎么可能“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事实是,魏国百姓每当蜀军入侵时,都坚决响应司马懿制订的坚壁清野的方针,不给蜀军提供任何物资,诸葛亮每次进军都因粮草不济而退兵。尤其是曹操,人多称其为奸臣,实际上曹操雄才大略,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杰出人物。有三件事有助于我们从正面了解曹操。第一件事“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初到任,即设五色棒十余条于县之四门,有犯禁者,不避豪贵,皆责之。中常侍蹇硕之叔,提刀夜行,操巡夜拿住,就棒责之。由是,内外莫敢犯者,威名颇震”。可见,曹操执法不避权贵,堪称严明公正。第二件事,正当朝野对董卓束手无策之时,曹操提出自己可以献刀为名,伺机刺杀之。虽然这件事最终没有成功,但曹操为了汉室能够不顾个人安危的义举是很难能可贵的,也非常让人钦佩。第三件事是曹操因行刺失败逃回家乡,举义旗号召天下共击董卓,十八镇诸侯齐聚山东,曹操并没有自居盟主,而是和其他人一样推举袁绍主盟,由此可见曹操为国为民不记个人名位的大公无私之心。而在曹操当上丞相之后,至少扫平了大多数群雄,稳定了北方,并长期防止了匈奴对中原地区的入侵。如果没有曹操,汉代末年将更为混乱——正如曹操自己所言,天下不知将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因此人民的生活也必将会更加艰难困苦,可见曹操无论对汉室还是百姓都是功不可没。如果联系到以后两晋时期的匈奴入侵、五胡乱华造成的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惨状,我们更可以看出曹操在历史上的巨大贡献和意义。汉室不去做也没有做到的曹操替他做并且也做到了,如此社稷之臣,只要不带偏见,而是本着客观公正的精神实事求是的评价的话,任何人都不会以贼视之的。
      下面我们具体评价隆中对本身。
   1、毛泽东评点诸葛亮"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一出益州,一出荆州,乃毛泽东所言“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刘备在占据荆州之后又西取益州,荆州由关羽驻守;占据成都之后,诸葛亮又进军汉中,即毛泽东评说的"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三分兵力使本已弱势的蜀汉政权兵力不得集中,国势分散,战而无功,最终灭亡。
   2、由于没有真正执行好隆中对联吴抗曹的战略决策,也由于诸葛亮逆历史潮流而动,在时机不成熟的条件下发动北伐战争[东吴在这一点上更明智],三者的战略关系实际上演变为:东吴集团总是坐观西蜀与曹魏两大集团之成败并想方设法趁火打劫——当然,东吴集团如此决策也不是很高明,虽然短期内占取西蜀的便宜是有利之事,但从长远来看,削弱西蜀归根到底也就是削弱东吴,因为西蜀与东吴,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在荆州问题的处理上,西蜀与东吴都是因小失大,加剧了联盟之间的内耗,削弱了与曹魏集团抗衡的实力,而西蜀的策略尤其失败,因为在荆州问题上,西蜀一直处于消极防御、被动挨打的局面,从来就没有将战略主动权抓过来,因此,本来应该是西蜀争取联合东吴抗衡曹操,结果却成了西蜀一方面与东吴在荆州问题上陷入僵局,疲于应付,最终终于失掉荆州,而且引发了蜀吴两大盟友的对决,两合不成反成两伤,另一方面更严重的是与实力最强劲的曹魏集团打起了必败无疑的消耗战。西蜀实力最弱,却在两条战线上与实力比自己强大的敌人作战,怎能不败?荆州丢失之后,西蜀与东吴开战,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西蜀犹如一个武林高手受了很严重的内伤,虽然以后功力有所恢复,但毕竟真元有损,却和内力第一的曹魏拼起了内力,终于内力衰竭而死。因此,诸葛亮在最高战略层面陷入最坏的结局:整个蜀国二分兵力,分别对付曹魏和东吴。在荆州问题上,诸葛亮的错误在于,自始至终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而只是采取拖、推甚至赖的方式回避问题,而且由此更激怒了对方,伤了两家和气,树立了一个强敌;东吴的错误在于,太过于贪婪,非要把整个荆州都据为己有,逼人太甚,让人无法接受。双方如此决策,只能使矛盾不断激化,冲突不断升级,最终只能是两败俱伤,事实也的确如此。从西蜀与东吴的策略失误上更反证曹魏集团战略之高明:一方面以最小的代价逐步消耗掉西蜀的实力,另一方面借东吴的力量对付西蜀,当关羽锋芒直指曹魏都城时移祸江东,当时关羽水淹七军,威胁到许都,众人皆曰迁都以避其锋,曹操亦然之,司马懿出主意让东吴袭关羽之后,利用两者之间在荆州问题上的矛盾,成功的将危机转嫁给西蜀和东吴,使两者互相消耗,最后再各个击破。司马懿之老谋深算由此可见一斑,此策略的意义决不次于赤壁之战,最终从根本上改变了三国之间的战略格局,赤壁之战奠定了三足鼎立的格局,司马懿这个策略则是三国归一统之始,“上兵伐谋”,高妙之极,三国最后归于司马一家不冤[老不看三国,少不看西厢,言之有理]。比较理想的一种解决方式是:双方通过谈判划定各自在荆州的势力范围,各守疆界,互不侵犯,这才是双赢的战略,才能实现双方共同利益最大化,结成稳固的联盟,共同对付曹操。
       简单探讨一下赤壁之战对实现隆中对中所说的最低纲领的意义。
   一般说是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那么,赤壁之战是否实现了隆中对中所说的最低纲领呢?显然还不能这么说,因为赤壁之战后,作为最低纲领中提出的要建立自己根据地的两大地区:益州和荆州,其中的益州还完全没有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而荆州只是暂时立住了脚跟,还留下了极大的隐患。在以后的对隆中对战略目标的实施过程中,两大地区都出现了致命的问题,使得蜀汉集团逐步滑入了衰落乃至灭亡的深渊。在夺取益州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处理好与刘璋集团的关系,刘备与刘璋反目成仇,进入战争状态,在进兵途中,庞统被射死,原先设想的两大军师一镇益州,一镇荆州,互为犄角,相互支援的良好战略格局已经无法实现,不仅如此,更坏的结果是,由此诸葛亮只能离开荆州,跟随刘备入川,再往后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接踵而至:关羽孤军对付魏吴两国精兵并且独力难支,最后败亡,刘备为报仇倾全国兵力伐吴,结果两败俱伤,蜀国损失尤其惨重。益州和荆州两个地区出现的问题互相影响,甚至互为因果,以不同的方式严重削弱了蜀汉集团的实力:如果不是在攻取益州的过程中庞统身亡,诸葛亮就不会离开荆州,而如果不是没有彻底解决荆州问题,即使诸葛亮离开荆州,也不会产生以后的一系列恶果;反过来看,如果在荆州问题上早日与东吴处理好关系,则诸葛亮随刘备入川,就没有后顾之忧,当可以比较顺利的取下益州而同时荆州也不会出现大的问题。本来两者互助声威的格局演变成互相拖累的结果。当然,最终刘备还是在益州稳住了阵脚,益州成为日后北伐中原的根据地,不过为达到这种结果所付出的代价极为高昂,所以综合而论,最低纲领实现的差强人意,至于最高纲领可以说完全失败了。
      3、"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中国兵法的理想境界。《孙子兵法》指出,“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摒弃战争、确保周全是最高的战略准则,兴兵作战、攻城掠地、拼得你死我活是战略上的下策。《尉缭子》指出,"战再胜,当一败",在战场上取得了两次胜利其损失相当于打了一次败仗,因此强调百战百胜不算高明,不战而胜才算高明。诸葛亮北伐正陷入"先战而后求胜"[孙子: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的境地,把刘备集团引向无休止的争战之中,试图在争战中寻求胜利,这是诸葛亮在战略上的失策。司马懿曾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毛泽东评“司马懿智敌诸葛亮”,蜀国国小兵弱,补给线长,利在速决,魏国国大兵强,补给便利,利在持久,故司马懿无论诸葛亮如何挑战,总是秉承以静制动,以逸待劳,以守为攻的大方针,这一手极为厉害,诸葛亮一直没有找到有效的破解之术。司马懿的战略说到底就是“先立于不败之地,以待敌之败也”,可谓以拙胜巧,大巧不工。
   4、不过说到底,诸葛亮最大的失误还是违反历史的大趋势,轻易而且不止一次发动北伐战争,不仅给本国,也给天下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天下有变”则出击的确有道理,但天下无变之时轻举妄动就不明智了,当时曹魏集团政治稳固,经济发展,兵精粮足,人才济济,因此最高明的策略应该是根本不北伐,各自休养生息,各安天命。所以诸葛亮是一个高明的战术家,而不是一个高明的战略家,陈寿讲诸葛亮“短于谋略”,当非虚言。与毛泽东相比,诸葛亮相差太远。毛泽东非常注重顺应天道,当条件不成熟,形势陷入低潮时,就进行战略转移以避敌锋芒,保存实力;当条件成熟、革命形势迎来高潮时就适时进行战略反击乃至战略决战;既有统贯全局的战略决策,又有灵活多变的战术措施;可谓进退自如。诸葛亮知进而不知退,战术高明而战略笨拙。既没有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也谈不上百战百胜。司马懿对付诸葛亮可以说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并且他在关键的决策中都取得了胜利,也可谓百战百胜:与蜀国对敌胜诸葛亮,夺魏氏大权时胜曹爽,平定辽东时胜公孙越。
   总体来看,隆中对四大环节,对天下形势的分析,有关刘备建立根据地的可能性这两大环节都是正确的。建立和巩固根据地的大政方针在理论上也没问题,但在以后的实际操作中没有真正成功,尤其是由于没有处理好荆州问题而没有执行好“外结好孙权”的战略决策。至于第四环节复兴汉室的战略举措则既有理论上的失误,也有实践上的失败。就当时的天下大局和蜀国本身的实力来看,能达到并维持三足鼎立已经非常不简单,可以说是最好的结局,统一中原则是不可能的。诸葛亮远不如崔州平明智:“公以定乱为主,虽是仁心,但自古以来,治乱无常。自高祖斩蛇起义,诛无道秦,是由乱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乱;光武中兴,重整基业,复由乱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复四起:此正由治入乱之时,未可猝定也。将军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补缀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司马徽曾有断言“诸葛亮得其主,不得其时”,真高人也。

www.138293.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碧海潮生 发表于 2007-7-20 10:34

本帖最后由 地富反坏右 于 2015-9-10 21:41 编辑

隆中对是有欠周密的,实际上三足鼎立的局面奠定之后,陷入了一种很吊诡的局面之中,即任何一方有所作为必定引起另外两方的反谈。由此诸葛亮的设计只能流为空谈,蜀汉的壮大必定会导致与东吴关系的僵化.把盟友推向曹魏一方,诸葛亮的战略虽曰三分,但明显缺乏对于东吴的考量,是以关羽威镇华夏.刘备夺得汉中,表面上看起来是占了优势.实际上加速了蜀吴同盟的分化,最后东吴与曹魏合作,袭击关羽也就不足为怪了.三方陷入了这种吊诡的局面.,唯一可以解脱的方法是有一方打破平衡,有绝对的实力优势,但蜀汉显然不可能具备.
诸葛亮提到益州是高祖兴起之地,但他忘了此一时彼一时也.

www.138227.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碧海潮生 发表于 2007-7-20 10:39

本帖最后由 地富反坏右 于 2015-9-10 21:41 编辑

诸葛亮的北伐并非完全短视,蜀汉政权的主体是荆州士人,而蜀地本身文化欠发达,人才不足
远不足与文化繁荣.人才鼎盛的荆襄之地相比,蜀汉失去了荆州以后惟有以攻为守一条路可走.
蜀汉和曹魏最大的差距是人才和户口

www.138253.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shaolinpai 发表于 2007-7-20 12:11

本帖最后由 地富反坏右 于 2015-9-10 21:41 编辑

既然蜀汉集团最没有实力打破均势,所以还是各安天命为上.
三方都没有绝对的实力和把握打破均势的原因应该还是三方都采取了英明策略加强了自己的政权,三者在这一点上都作到了"先立于不败之地",至于后面的"以待敌之败",曹魏和东吴都明智的选择了暂不妄动.还是孙子那句话"胜兵先胜而后求战",既然没有机会,那就不轻启战端.但诸葛亮选择的却是"先战而后求胜"的败兵之路.
其实蜀汉集团继续联合东吴打防守反击更好一些,以守为攻事实上加速了蜀汉集团的灭亡,尤其是在得不到东吴的支援独力北伐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东吴在诸葛亮北伐时对蜀汉的支援一直都是虚多实少,只具有象征意义,没有真正,全力支援蜀汉共同攻魏,很大精力,主要精力都用在如何夺回荆州上了,甚至一度形成魏吴联合攻蜀的险恶局面.所以正如碧海兄所言,隆中对"明显缺乏对东吴的考量",天下有变时两路出击的都是蜀汉的力量,东吴完全不在考虑之列,既无联合的策略,也没有防范的措施,这不仅是失误,甚至可以说是严重的战略错误.事实上与东吴的关系成了后来决定蜀汉集团战略态势的关键因素之一,也就是说,隆中对在处理东吴的关系上是缺乏预见的,所以造成了日后疲于应付的被动局面.

www.138213.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黑风观观主 发表于 2007-7-20 12:13

本帖最后由 地富反坏右 于 2015-9-10 21:41 编辑

诸葛亮已经预见到了三分天下,在那个时候能敏锐的把握到,已属不易。
只是有个转折:
   “待天下有变。”
如果,天下没有变那?
      诸葛亮没有说,或者不好意思说,或者刻意回避。。。
      因为三分天下,三家各得其所后,就看民心所属了。
从这点上讲:
    《隆中对》的后半段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那是建立在别人不犯严重错误的前提之下的。惜,吴主、魏主都很精明。

www.138071.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ζ彩| 六合投ζ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ζ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黑风观观主 发表于 2007-7-20 12:20

本帖最后由 地富反坏右 于 2015-9-10 21:41 编辑

打防反不太可能:
      因为蜀国的立国之本是“光复汉室”
立足于守,是下策:当蜀国失去了最起码的政治信条时,其所依附的政治基础亦不存在,消亡的则更快。
   本来就弱小,再失去民心,将会更加被动。
   人言,诸葛亮六出祈山,乃不得已而为之:出祈山不会有好的结果,但是不出祈山更加不会有结果,信然。

www.138362.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b彩| 六合投b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b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黑风观观主 发表于 2007-7-20 12:23

本帖最后由 地富反坏右 于 2015-9-10 21:42 编辑

所以,诸葛亮出茅庐,做到三分天下已经是政治生涯的顶峰了:
      立蜀之时,亦是败亡之始!!

www.138363.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shaolinpai 发表于 2007-7-20 14:51

本帖最后由 地富反坏右 于 2015-9-10 21:42 编辑

司马懿在此过程中的智慧或狡猾之处在于:一下子就抓住了吴蜀联盟关系中的致命缺陷,并通过简单的外交运作轻松摆脱了蜀国的纠缠,使自己由置身局中的利益攸关方转而成为置身局外的旁观者,不费吹灰之力就占到了坐收渔翁之利的有利位置,轻而易举就击破了一直让曹魏集团头痛、一直无法从根本上加以彻底解决的吴蜀联盟,使得吴蜀联合起来抗曹的战略格局由此而逆转,并将战略主动权牢牢的抓在了自己的手中,使得三国后期的格局走上了先使吴蜀两国互相火并而后曹魏集中优势兵力(包括联合其中一方)各个击破敌人的道路。司马懿能在三方互相纠缠不清之时单刀直入,以简御繁,一举改变了它们之间的战略关系,其谋略之深远独到在整个三国时期无人可及,绝对是大手笔,司马懿这一妙招使得全盘皆活,使曹魏从此跳出了吴蜀联盟的羁袢,堪称三国谋略第一——也许只有曹操手下英年早逝的谋士郭嘉能达到这种境界。当时袁绍之子袁熙、袁尚在其父败亡后往投辽东太守公孙康,众将皆欲征讨,惟郭嘉洞悉利害,劝曹操暂时按兵不动方为上策,其给曹操的遗书中曰:“今闻袁熙、袁尚往投辽东,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孙康久畏袁氏吞并,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击之,必并力迎敌,急不可下;若缓之,公孙康、袁氏必自相图,其势然也。”后人有诗赞郭嘉曰:“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郭嘉谋略之高妙,由此可见一斑。就三国之间的关系说,如果按照郭嘉的谋略,就是:如果曹魏对吴蜀两国逼得太紧,两家势必走向联合,那就很难对付了;但如果稍缓一下,减少对两家的压力,则由于两家固有的矛盾,不用曹魏动手,他们自己就会相互攻击——赤壁之战后曹操死里逃生痛哭郭嘉,言郭嘉如在,定不会遭此惨败,曹操如此说决非做戏,而是肺腑之言。回到司马懿的谋略上来,司马懿的谋略有四两拨千斤之妙,堪称神来之笔,仅由此谋略就可以看出司马懿比曹操、诸葛亮和东吴都要来得高明,甚至高明得多。诸葛亮和这样的对手交锋,很难取胜。如果联系到以后司马懿又通过兵变从内部夺取了曹魏政权来看,则三国归一统其实在司马懿手中已经完成了。

www.138363.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shaolinpai 发表于 2007-7-20 15:00

本帖最后由 地富反坏右 于 2015-9-10 21:42 编辑

其实预见到三国鼎分的局面者不只诸葛亮一人,鲁肃,司马徽等人都知道,其他的世外高人就更不用说了.

www.138065.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回彩| 六合投回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回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黑风观观主 发表于 2007-7-21 08:17

本帖最后由 地富反坏右 于 2015-9-10 21:42 编辑

鲁肃初见孙权时,好像有一篇类似《隆中对》的策论,也十分精彩,可惜本人没有见过。
请给推荐一下。
那时,鲁肃很精准的预见到了三分天下,至于最后的天下归属,则言:
   有德者居之。孙权默然。
较之诸葛亮一味的给刘备吹风,境界似乎高出了不少。

www.138350.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shaolinpai 发表于 2007-7-21 13:08

本帖最后由 地富反坏右 于 2015-9-10 21:42 编辑

鲁肃的隆中对
三国志-鲁肃传中这样记载:
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鲁肃的隆中对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对天下大势的总体判断,一部分是如何顺应这个大势谋求孙权的未来。"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这是对天下形势的分析,"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比诸葛亮要客观。以下就是四步走的战略措施:第一步,"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实际上是以江东为根据地。第二步,乘"北方"也就是曹操正"多务",正忙于讨伐其余各路军阀势力,""因"其多务",正因为曹操无暇顾及江东,所以这是我们发展自己的大好机会,完成"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的目标,这个目标实现后结果就是占领荆州,而后第三步“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占领整个长江流域,从下游一直到上游,自然也包括西蜀,到此就是南北朝的局面,最后就是“建号帝王以图天下",实现统一天下的王业。可以看出,鲁肃的战略决策更为实用,对天下形势的分析尤其是对汉室不可复兴的最高战略的把握非常准确,对汉室没有幻想,而且实施步骤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另外,在此决策中,刘表的荆州以及西蜀早就在东吴的算中,而在诸葛亮的决策中,荆州和西蜀都是关键的战略支点,看来两者之间的冲突早就不可避免。换句话说,本来东吴所设定要达到的第三步南北朝二分天下的结局,由于刘备集团在赤壁之战的胜利而受到了阻碍,使得东吴只能面对三分天下的局面,也就是说,按照原来的预想,只要不除去刘备集团,第三步战略就无法完成。但现在既然出现了新的情况,而且看来这个新的集团是无法除去的——而如果加以联合则有利于本身的战略按照新的方式实施,此时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调整战略,而对东吴来讲,按照博弈论的最基本常识,三方竞争格局中作为第二的一方决不可先除去第三那一方,因为下面将面对的是与最强大一方的单独对决,结果可想而知。最好的策略是先除去最大的威胁,而后自己在与西蜀的单独对决中就能占据优势。西蜀作为第三势力寻求与东吴的结盟是正确的对策,如果与第一结盟结果只能更糟。不论如何,西蜀与东吴最明智的决策就是两者联手,争取去除最大威胁,或者争取三赢也是比较好的结局,也就是各安天命。但可惜事实上,诸葛亮或者说两方的失误在于都混淆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的区别,在解决矛盾的轻重缓急上主次颠倒,没有在荆州问题上达到双赢的最好结果,从而破坏了两者的战略伙伴关系,损害了更高的共同利益,两方在威胁最大的敌人没有消灭的前提下没有以求同存异的心态对待矛盾,终于被曹操所乘,并被各个击破。对于最强的一方而言,最差的结局是老二和老三联合,稍好的结局是通过威逼或利诱促使其中的一方保持中立,自己先集中力量解决掉其中的一个,再收拾另一个,但最好的结局是让老二老三先互相消耗,自己相机除掉他们。赤壁之战是最差的局面,以后对付诸葛亮的北伐则是稍好的局面,司马懿的谋略则实现了最好的结局。还是司马懿高明!

www.138075.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ゴ彩| 六合投ゴ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ゴ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青虹剑 发表于 2007-7-21 13:41

东吴似乎有一种“君子和而不同”的传统。
周瑜与鲁肃的政见是不一样的,但是周瑜临死举荐鲁肃,鲁肃也很称职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鲁肃与吕蒙的政见是不一样的,但是鲁肃临死举荐吕蒙,吕蒙在他的岗位上也做得很不错。
从这一点上看,西蜀集团内部就差得多了。

shaolinpai 发表于 2007-7-21 15:26

的确如此。东吴的人际环境更为宽容,所以人才互相援引,互相支持,形成整体优势,且政策能保持一贯性。蜀汉则三大部分(老部下,包括自己的弟兄;荆州集团;益州集团)始终没有融合为一体,互相排挤,山头太多,内部不和,怎能克敌制胜?诸葛亮当年说让曹操占天时,孙权占地利,自己占人和,其实,曹操是天时地利人和都是第一,孙权天时地利人和第二,刘备集团天时已失,地利尚可,人和作的最差。

shaolinpai 发表于 2007-7-22 16:10

从博弈论详细考察三方的策略。
对于最强的一方而言,最好的结局是让老二老三先互相消耗,自己相机除掉他们,次好结果是联合一个干掉另一个,再次就是通过威逼或利诱促使其中的一方保持中立,自己先集中力量解决掉其中的一个,再收拾另一个,再下就是各自独立发展,最差的结局是老二和老三联合。赤壁之战是最差的局面,以后的进程则一度出现独立发展的局面,对付诸葛亮的北伐则是稍好的局面,刘备死后司马懿联合东吴等出五路大军则是第二好的局面,而给曹操出的谋略则实现了最好的结局。可见司马懿之高明。
对于东吴集团最好的结果是借老三消耗老大的实力,次好的结果是与老三联手对付老大,再次是各自独立发展,比较差的是与老三先对决,更差的是与老大对决,当然最差是同时对付老大和老三的联盟。坐观北伐是最好的态势,联合西蜀是次好结果,东吴一直没有出现过最差的局面,也没有主动单独招惹过曹操,而与西蜀的对决是不得已而为之,东吴的决策基本比较合理。
而对于西蜀而言,最好的结果是老大和老二先互相消耗,次好结果是与老二连手对付老大,再次为各自独立发展,比较差的是与老二对决,更差为与老大对决,但最差、最险恶的莫过于独力对付老大和老二连手了。刘备为关羽报仇进攻东吴是比较差的结果,北伐更差,但让关羽孤军对付吴魏两国精兵简直是差之极矣,难怪有人认为这是诸葛亮借机除掉关羽,我不想将诸葛亮想得如此险恶,但至少谋略上太失策了。
虽然情况复杂,但还是有共同的规律的,那就是,无论对谁而言,最好的结果都是其他双方先互相消耗,自己坐收渔翁之利,而最差的结果也都是自己独自对付其他两方,但由于三方都是高明之士,因此,指望其余两方犯低级错误,谋求自己最好的结果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基于同样的理由,他们也能防止自己出现最差的结果。因此,从整体上而非从任何一方的角度上,在蜀吴联合抗衡曹操的前提下,三方各自发展自己,这是在三方都是有理性的人、都能采取合理决策的前提下三方达到战略均衡之后的最合理结果,也是自然的结果。也就是说,在不发生重大变故的条件下,也就是在诸葛亮所说的“天下有变”不发生的条件下,谁先打破这种均衡局面,谁就是失策,谁先动谁失败,看谁等的功夫高,谁能等,谁会等,谁就能赢得最后的胜利,换句话说,等待时机要比盲目进攻更明智,这一点北魏和东吴都领会的很深且做得很好,惟独西蜀轻举妄动,试图以北伐改变这种格局,最终自己推动自己走向灭亡,所以所谓的北伐“以攻为守”是难以自圆其说的。综合衡量,北魏集团谋略越来越向最好结果发展,东吴集团总体保持较高水平,西蜀集团运筹水准最差,除赤壁之战曾经达到比较好的结果同时也是事实上的最好结果之外,无论夺荆州,战东吴还是北伐都在比较差的层次甚至最差的层次上运作——甚至比最差还差,因为关羽对付魏吴联军时只是以蜀国三分之一的兵力对付两大对手的合击,诸葛亮的策略太说不过去了。实力上的差别再加上策略上的差距,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都无优势可言,蜀国首先败亡是自然的。
至于司马懿先借助曹操削弱吴蜀,再从内部夺权,先借最强从外部破两弱,再从内部破一强,最后三者皆破,从运筹学来看,是综合三方、跳出三方局限的大战略运作,是更高境界的谋略,是统一的方略,是破三分格局的一统战略,如此谋略境界,三国最终归于司马一家还是有其必然性的。

其实当年美、苏、中三大国之间战略关系的演变与此类似,只不过这次成了老二失策。本来中苏联合制衡美国能保持很好的战略均势,但苏联太过于蛮横,策略也太愚蠢,非要控制中国,于是和中国发生冲突,中国为自保,为了消除苏联的现实威胁,被迫与美国接近,于是失去中国战略支援的苏联独自面对美国的强大压力,再加上内部改革举止失措,内外交困,终于走向解体。苏联的解体完全是咎由自取。而今世界的格局由两极争霸转变为一超独霸和多极合作相抗衡的局面,中国的战略调整为联合多强和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隐性自保并在此前提下发展自己实力,也就是说,中国从来不主动、不挑头、不单独与美国发生正面冲突,决不去硬碰硬,而是柔性、适度、局部、暂时给予反击,适可而止,主要精力在于一心一意搞建设,同时又不回避美国,而是与美国进行适当合作,中国政府真是高明。

专论北伐:
三足鼎立局面形成后,西蜀对付曹操的战略有两大可能:战或不战,也就是北伐或不北伐。而在北伐战略中又有两种可能,速战而决和久战而决。在不进行北伐的战略中,因为西蜀虽然不攻北魏,但要做好应对北魏进攻的准备,于是也有两种可能:消极防御和积极防御。显然消极防御是不可行的,那么,速战速决可行否?速战速决至少需要两个极其重要、必要的前提:一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敌人个措手不及。二是至少能在局部形成对敌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击敌要害甚至灭其主力。当年魏延献出子午谷奇袭魏国之计,曾说“丞相兵从大路进发,彼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则旷日持久,何时而得中原?”孔明曰:“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且不评价魏延之计是否可行,以诸葛亮用兵的方式来看,“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要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是不可能的;至于第二点,由于魏兵扼守险要,很难攻入,即使攻入也已经付出比较大的代价,很难在短时间内跨越魏国广大的战略纵深占取长安,再说,魏军主力深藏于后方,是很难与其进行战略决战并取胜的。可见,试图速战而决是不可能的。如此,久战而决如何?答曰:久战而决最终决掉的不是北魏,而是西蜀,事实也正是如此。因为北魏国力比西蜀强盛,兵力也更强大,主帅的谋略水平亦不在诸葛亮之下,又占据地利、人和的优势,且以逸待劳,结局可想而知。西蜀国小兵微,无任何地利人和的优势,劳师远征,正是以自己之短击对方之长,结果只能是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决不可行,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如果采取积极防御的策略,等待北魏长途跋涉而来,则虽然敌军强大,但远来则锋芒必已减弱,而我方有地利和人和的优势,再加以以逸待劳,可以在整体的劣势下达到局部的优势,如果再请东吴引一支兵马从侧翼或后方袭击北魏军队,则北魏很难讨得了好去。其实这种战略正是毛泽东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弱小的一方如何战胜比自己强大数倍敌人的最佳战略。在形势不利、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选择主动进攻,不仅消灭不了敌人,也保存不了自己,“以攻为守”只是欺人之谈。所以,消极防御不能做,速战速决不可行,久战决掉的是自己,惟有积极防御才是上策。

小子 发表于 2007-7-23 03:08

切~~
诸位总之是成者为王败者寇。。。。换个结局的话肯定是墙头草两边倒。。。:sdwe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论隆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