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君恕 发表于 2007-5-13 12:51

[原创]读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战争再研究>随笔

本帖最后由 地富反坏右 于 2015-9-10 21:47 编辑

<FONT size=4>  两天什么也没做,没有上课,没有上网,呵呵,终于看完老安给推荐的茅海建写的《天朝的崩溃:战争再研究》这本书了,另外还看完了他的另一本著作《苦命天子:咸丰帝奕》晕,竟然打不出来那个字,算了,大家都知道的。<br>看完此书,心中良久难以平复。深觉得与以往特别是初中高中所学的,以马列主义史观所学的战争有很大的不同。由于我看的是图书馆的书,而且又是不允许带出的,所以只能靠一些记忆来说说自己的感受吧。<br>   在作者笔下,大体上战争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吧:<br>  一、军备与武器。<br>  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作者能通过博采史料,证明清军军备武器与英军的差距仅是一些制作技艺上的差距,而科技上的差距并不像以前在众多文章中称得那般如何天壤之别。大体上的差别为清军所用的鸟枪是用点火绳而英军则基本上已经用燧火氏,个别更为先进。而清军的枪长为两米左右而英军的普遍在一点五米以内。而火炮差距更小了,只是在点火开孔的位置上有所不如,而最为要紧的是清军的火炮仍是手工作坊制造,不如英军机器工厂的精良,直接导致其弹道不齐,射程偏近的弊端。而茅极力批评清军的却是炮台的落后,仍然是中古时期的圆形炮台,而西方已经由堡垒式开始向梭堡式过渡了。<br>  二、兵力上的分散与名实不副。<br>  以前不管是接受教科书马列主义史观还是看其它有关战争的书籍,总有个印象是:大清这个“天朝上国”堂堂八十万的当时可谓世界第一的常规部队,在英军不足两万人的炮火下一败涂地了。而他们一概的解释是清兵的**无能,临阵脱逃个人一直不明白,八十万比二万,四十比一啊,而且英军涉洋几万里,那时候苏伊士运河还没有开通,师老兵疲,而我则以逸待劳,一个王朝就算**,竟然到生死存亡关头也不顾了?他们能逃到哪儿?不怕他们的家人被连坐?看了这本书,才发现自己的浅薄与无知。<br>  茅以无数的史料证实其实这个八旗二十万加上绿营六十万的总数八十万的清军,其实和现代意义上的警察差不多。真正能用于对外战争上的兵力对英军并不太大的优势,而我漫长的海岸线上却不得不处处设防,所谓敌专而我分,正是兵法上的犯了分散兵力的错误,但明知道这样不符合,又能有什么办法呢?<br>而更由于我们的交通的落后而使内地的援军疲于奔命,而英军则能在轮船上休整,何逸何劳令我沉痛。最令我吃惊的是英军从伦敦至香港竟然和广州至北京所用的时间相差不过十日。<br>  三、战术上的落后与固守。<br>  这本六百多页的书,让我几乎是一口气看完的,而里面又大量我以前很畏惧的战事叙写,这次我却不但很愉快地一直看到结束,而且觉得很清晰明白。然而无数的战事却似乎在重复着同一件事情,英军以强烈的炮舰正面轰击清炮台,压制我火力,陆军部队背后登陆抄袭,一次次地毫无例外的大获成功。而无数次几乎是重复着过去的失败,却依然无法让这些主帅们从“区区岛夷不善陆战”的迷梦。<br>  四、统治者的素质与才识<br>  这个得分君与臣两方面来说。<br>作为大清的最高统治者的道光帝,在得不到前线臣子的据实回报下,只得于频频调换主帅,革职拿京,交刑部议,而他在主“剿”的主旋律上又不时地玩几把“抚议”,而下决定的动机又是那么的可笑——“言辞尚属恭顺”,以为英军是宋江?虽然前方主帅几乎毫无例外的欺骗道光帝,报喜不报忧,基至将自己的败绩粉饰成大胜仗,然而这一切与道光没有一点点的关系吗?<br>  从臣子方面来看,让我明白了以前的误区,总以为琦善、耆英、伊利布等人懦弱、卖国的无耻,然而在作者大量史料的明证下,这些人无一不是从“主剿”派转化而来。当我第一次抽出道德批判这个中国史学传统的标准时,我看出来中国的悲哀,琦善不能救国,林则徐也同样不能,无论忠奸,都不能抵抗英的“船坚炮利”。无论是林则徐也好,裕谦也好,还是琦善伊利布也罢,却都不屑或是不愿给道光帝说实情:清军抵抗英军,必败这个事实。<br>  五、“天朝上国”的自大和理学思想“人心论”<br>  这点似乎是贯穿作者全书始终。正是因为“天朝上国”,所以道光将东南战事放在军机处的“剿捕档”,把当时世界最强大的日不落帝国当土匪一样来或“剿”或“抚”,正是因为“天朝上国”,所以不管是道光还是咸丰,都宁愿割地也绝不让“化外各邦”“进京面圣”“递交国书”,正是因为“天朝上国”,宁愿弃城逃跑也不准“岛夷”入城,正是因为“天朝上国”,被打得一败涂地,不得不割地赔款仍然要说是“皇恩”;上是因为“天朝上国”,边无奈地在《中美望厦条约》上签字,边轻蔑地看都不看就拒绝了美国总统亲自挑选的那些所谓的“奇技淫巧”:航海地图、地球仪、近代炮舰、筑城的大量书籍、模型……正是因为“天朝上国”,边签着《中法黄浦条约》边嘲笑着“天朝上国”的士大夫们哪能去你们那蛮夷之地?学什么?学你们的“犬羊之流”?<br>  正是因为理学的“人心论”,林则徐、关天培、葛云飞、裕谦……一个接一个,用理学的“民心”与“忠义”去抵抗英夷的枪炮,林则徐被罢黜了,关天培战死了,裕谦自杀了,于是乎,中国历史永远记下了他们的名字。道德批判最是无情,而批判一旦升至道德的层面,事情的一切细节都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而这些细节所蕴藏的信息与教训,更是变成毫无价值的废物。然而,你的忘身一纵,确实对得起“理学”这两个字,但有没有想过是全军的主帅?<br>  条约签定了!<br>  战争结束了!<br>  “天朝上国”又回到了往昔,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战争期间的十二位顶级主帅的余生平静地令我惊诧,平静地令我心痛,心中的震憾比在那炮火中一个个倒在血泊中时还要厉害。裕谦死了,再也不用管以后的大清国了。林则徐看着他身后的一个个锒铛入京,一个个“斩监候”,不由地写信告诉家人自己虽然遣戍伊犁还是很幸运的,接下来就等着复出了,果然不久道光就想起了他这个老朋友,他又要入京请训了,接着仍然做着他那防止夷人入我城邑的“伟绩”,终于死在了准备剿灭“粤匪”的途中,林则徐成功了,无论是人民还是统治者,都将他奉作了神,林则徐是爱国的。杨芳这位果勇候再也不敢到东南沿海这片是非地来了……伊利布、耆英还继续着他们那种生活……我忽然想起了蒋廷黻先生在他的《中国近代史》中的一段话,大体意思是这样的“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我们民族的致命伤,失败了还不明了失败的原因,力图改革,才是我们民族的致命伤。”<br>  作者至始至终都不是在单纯的只是在研究战争这一历史事件,而是时时刻刻地让读者能感受到那种民族的悲伤与哀痛,我们没有权利指责清帝们的朝臣们的妄自尊大,无论是整个道光一朝还是咸丰的初期,他们都无疑想做个好皇帝,仅管他们的才能太平庸了。林则徐、关天培、裕谦……一个个无愧于民族英雄的称号,琦善、杨芳、伊利布、耆英……我们凭什么指责他们?他们是卖国贼?是汉奸?都不是。他们使战争失败?他们使我们民族受到了伤害?都不是,他们没有这个能力,“主抚”即是投降,投降即是卖国,卖国即是汉奸,这样可笑可悲的逻辑是错误的。那我们该指责谁呢?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制度?它是铸造我们几千文明的元勋,孔孟儒教宋明理学?它们是几千年士大夫的灵魂。它们不合时宜了,该改了,   哪谁又是这个改革者?商君改革成功了,我们骂他刻薄,介甫改革失败了,我们骂他亡了宋,康梁改革失败了,我们连骂的心情都没了,只笑他们的无知,这就是我们的标准,道德批判。<br>   战争结束后五十三年,被四艘“黑船”惊醒了的在我们太阳升起的地方的那个叫日本的,不足我们一个省区大的小国,打得我们一败涂地,《马关条约》签定了。<br>  战争结束后八六年,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与英国取消了英国协定关税权。<br>战争结束后一百零一年,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与英国取消了英国的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权。<br>  战争结束后一百四十二年,邓小平的中华人民共各国政府与英国决定在十三年后收复香港。<br>  战争结束一百五十五年,香港降下了米字旗,我们的五星红旗升起了,而邓小平在前几个月带着一丝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br>  一百六十多年过去了,战争那些硝烟和那些硝烟所带来的记忆:屈辱、抗争、沉痛……都惭惭消失于历史的灰烬中。<br><br>  我合上这本六百多页的《天朝的崩溃:战争再研究》,任思绪随意地飘荡,历史没有如果和假设,然而千百年来无数的史学家依然把他们当成研究历史的工具,此刻,我不是史学家,也不管历史的真相。我假设,“同光中兴”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如果能在道咸年间发生,那会是一种什么结果?我又一次想蒋先生在《中国近代史》中的一段话“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远东的近代史就要完全变更面目。然而道咸年间的人们没有吸取战争的失败与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那圆明园的冲天浓烟,才使少数人觉悟了,我们民族是不是白白浪费了二十年这无比珍贵的光阴?<br>  我再大胆往回假设,战争爆发后,清朝统治者能取消那民族压迫的政策,重用汉人,迁都西安,尽撤东南海防,让英军进来吧,各自为战,忽然就觉得自己的想法这么可笑。<br>  最后再次感谢老安的荐书之恩,也让我说说自己的一点点疑惑吧。<br>从书中的点点滴滴作者对理学很是反感,一次次对林裕等的行为反复用“正心诚意”就可以“治国平天下”一句不无嘲讽的意味,而据我对朱熹先生的浅薄了解,无论是他的戊申封事还是许多奏折,却并不同于张浚虞允文式的激进的不顾自身实力急于功名的主战派,他是主守派,先正君心,治吏治、整军备、充财赋之类的内政。而作者用来代表理学的那句话却偏偏省略了之前的一句,那就是“格物致知”,理学重的是“理”不是“心”我认为,当然这是我的贻笑大方的陋识,还希望大家能予批评指教。</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3 13:42:24编辑过]

www.138201.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南宫玉 发表于 2007-5-13 13:28

本帖最后由 地富反坏右 于 2015-9-10 21:48 编辑

天朝上国成了粉饰。明明输了还说是皇恩,宁愿割地陪款,自家一亩三分地都守不住,看到晚清真是难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3 13:35:24编辑过]

www.138950.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ぱ彩| 六合投ぱ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ぱ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碧海潮生 发表于 2007-5-13 17:41

本帖最后由 地富反坏右 于 2015-9-10 21:48 编辑

<P>历史为过去发生的事实,而后人需要做的修复真相,剥离细节的历史肯定是残缺无意义的。</P>
<P>具体到战争我不大了解,总感觉对于近代史有些恐惧,国破家亡的耻辱深深的刺伤了我</P>

www.138062.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东野圣君 发表于 2007-5-13 20:12

本帖最后由 地富反坏右 于 2015-9-10 21:48 编辑

呵呵,完全理解小碧的感受,我一直也是这样的,对清朝充满了厌恶,对近代史充满恐惧,中华民族的灾难,这次不是老安反复推荐,我还可能不敢翻这段历史。从小就从来不看一眼一切有关清朝的电视剧,以致于对人们津津乐道的刘庸,纪昀之流都带首不喜欢了,呵呵

www.138062.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廴彩| 六合投廴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廴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莫大先生 发表于 2007-5-14 15:03

本帖最后由 地富反坏右 于 2015-9-10 21:48 编辑

<P>满清到底还是服膺中华文化,比蒙元还是好很多的。蒙元根本算不得中国古代的朝代,那时候中国和亚欧大陆其他国家一样,都属于被蒙古人征服的地方。算是古代殖民地还差不多。</P>

www.138106.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3彩| 六合投3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3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东野圣君 发表于 2007-5-15 18:05

本帖最后由 地富反坏右 于 2015-9-10 21:48 编辑

这也是为什么满清能在中国统治达近三百年之久的原因吧。其实整个满清是整个中华史中的王朝时代整体最勤政的一个朝代吧。

www.138079.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骑驴找马 发表于 2007-6-18 22:51

本帖最后由 地富反坏右 于 2015-9-10 21:48 编辑

历史从没有如果,这段民族的伤痛仍值得今天的我们深思!

www.138351.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㈨彩| 六合投㈨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黑风观观主 发表于 2007-6-18 22:59

本帖最后由 地富反坏右 于 2015-9-10 21:48 编辑

满清的前期甚至中期还是很不错的,在世界范围内都算得是一个强国,基本建立了完整、统一意义上的多民族国家,经济的发展也很快。
只是到了后期,在西方资本主义开始大踏步前进时,落伍了。
落伍了就要挨打,怨不得别人。
只是别总挨打而没有还手之力,包括现在!

www.138109.com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读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战争再研究>随笔